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 > 第135章

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 第135章

作者:仔仔大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2:24 来源:小说旗

魏书尧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清了清嗓子。百姓们立刻安静下来,连抱着孩子的妇人都屏住了呼吸。

“老李头,你说城主大人会不会变卦啊?“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农扯了扯旁边老伙计的袖子,声音压得极低。

“嘘!别瞎说!“老李头紧张地看了眼台上的魏书尧,“城主大人说话向来算数。上次说给咱们发冬衣,不也兑现了?“

这时,魏书尧的声音响彻全场:“这座城池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诸位用双手垒起来的!“

“听听!城主大人记得咱们的功劳呢!“一个年轻工匠激动地捅了捅同伴。

“可不是嘛!“同伴抹了把汗,“那会儿砌城墙,我手上磨得全是血泡...“

魏书尧继续道:“当初承诺的,今日兑现!大家可以在城内自选住处!“

“真的?!“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突然哭出声来,“娃他爹,你听见没?咱们终于有家了!“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几个半大孩子兴奋地蹦跳着:“我要住大房子!““我要选离学堂近的!“

但很快,魏书尧补充道:“不过要在规则之内。“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部分人的热情。

“看吧看吧!“一个尖嘴猴腮的商贩撇撇嘴,“我就说没那么好的事!“

“你闭嘴!“旁边的大汉怒目而视,“城主大人肯定有他的道理!“

魏书尧竖起三根手指:“第一,先到先得,不得抢占。第二,按人口分配。第三,严禁私斗。“

“这才对嘛!“一个白发老者捋着胡子点头。

“无规矩不成方圆。“

“那要是有人仗着人多...“一个瘦弱的书生担忧地问。

“怕什么!“铁匠张老三拍着胸脯。

“有城主大人在,谁敢乱来?“

魏书尧看着台下百姓的反应,嘴角微扬。

这时,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问:“城主大人,我...我能选个有窗户的房子吗?我娘说,有窗户的房子亮堂...“

这话让魏书尧心头一软。

他蹲下身,平视着小女孩:“当然可以。不仅要有窗户,还要有院子,让你娘种些花草。“

小女孩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转身扑进母亲怀里:“娘!城主大人答应啦!“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那个先前抱怨的商贩也低下头,羞愧地擦了擦眼角。

“诸位!“魏书尧站起身。

“现在开始登记选房。蒙疆将军会带人维持秩序。“

“都排好队!“蒙疆洪亮的声音响起,“按户籍册顺序来!“

百姓们自发地排成长龙,有人小声议论着。

“听说东城的房子采光好...“

“西城离集市近...“

魏书尧看着井然有序的队伍,满意地点点头。

选房的热潮持续了整整三天,新长安城内却出奇地秩序井然。

百姓们互相谦让的场景,让负责维持秩序的蒙疆都啧啧称奇。

“老张,你家人口多,这个带小院的给你吧。“

“使不得使不得!你家有老人,还是选个离医馆近的...“

魏书尧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内其乐融融的景象,满意地点点头。

系统设计的住宅区完全按照标准化建造,每户都是三间正房带个小院,唯一的区别就是位置不同。

这种公平的设计,反倒让百姓们少了争执。

然而好景不长。这天清晨,沈炼急匆匆地闯进议事厅,连礼仪都顾不上:“主公,出事了!“

正在批阅文书的魏书尧笔尖一顿:“何事如此慌张?“

“城外三十里的黑虎山,聚集了一伙匪徒。“

沈炼单膝跪地,语速飞快。

“已经劫了三支商队,还杀了我们两个采药的百姓。“

魏书尧眉头一皱:“土匪?新长安方圆百里物产丰富,怎么会有人落草为寇?“

“不是普通土匪。“沈炼从怀中掏出一块染血的铁片。

“属下带人探查过,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逃兵。您看这制式铠甲残片,分明是...“

魏书尧接过铁片,指腹擦过上面刻着的“朔“字铭文,眼神骤然一冷:“朔州边军的装备?“

“正是!“沈炼压低声音,“据俘虏交代,山上有百余人,其中三十人披甲。更麻烦的是...“他犹豫了一下,“领头的似乎是个校尉,懂兵法。“

议事厅内顿时安静得可怕。

魏书尧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每一声脆响都让气氛更凝重几分。

三十副铠甲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股匪徒的战斗力,可能比普通县城守军还强!

“传令。“魏书尧突然起身。

“即日起实行宵禁,四门加派双岗。另外...“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让蒙疆把'神机营'调到西门待命。“

沈炼刚要应声,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满身尘土的哨兵跌跌撞撞冲进来:“报——!土匪劫了粮车!正在往黑虎山方向逃窜!“

魏书尧猛地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

他正要下令,却听哨兵又补充道:“但...但是有个怪事...“

“说!“

“土匪头子让人捎话,说...说要和城主大人谈笔买卖。“

哨兵咽了口唾沫。

“他说只要给他五百石粮食,就保证不动新长安的商队。“

议事厅里顿时炸开了锅。几个文官气得胡子直抖。

“狂妄!“

“这是敲诈!“

魏书尧却突然笑了,只是这笑容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好啊,那就谈谈。“

魏书尧下意识地喊出“赵元朗“三个字时,声音在空荡荡的大厅里显得格外突兀。

他愣了一下,随即自嘲地摇了摇头。

这位忠心耿耿的将领,此刻恐怕已经带着神机营深入敌境了。

“来人,传赵云。“

魏书尧揉了揉太阳穴,很快调整好状态。

不多时,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赵云一身轻甲,腰间配着改良过的环首刀,抱拳行礼:“主公,有何吩咐?“

魏书尧打量着这位年轻将领。数月不见,赵云的气质越发沉稳,眼神中透着锐利。

他饶有兴趣地问道:“听说你这段时间在练兵?成效如何?“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自豪:“回主公,按照您制定的'三练一休'制,配合那个...那个叫'科学营养餐'的伙食,新兵进步神速。“

他说着忍不住赞叹。

“末将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训练方法,短短三月,这些农家子弟的箭术已不输边军精锐。“

魏书尧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城外出现了一伙匪患,约百余人,其中三十人披甲...“

“什么?!“赵云剑眉倒竖,右手不自觉地按在了刀柄上。

“敢在新长安地界作乱?主公,请给末将三百精兵,定将这些贼寇尽数剿灭!“

魏书尧看着赵云怒发冲冠的样子,不禁莞尔:“正有此意。不过...“

他走到沙盘前,指着黑虎山地形。

“这伙人不是普通土匪,而是朔州边军的逃兵。那个领头的校尉,据说还懂些兵法。“

赵云仔细端详着沙盘,突然眼睛一亮。

“主公,此处山道狭窄,两侧都是峭壁。若是用您上次说的'火攻'...“

“聪明!“魏书尧拍了拍赵云的肩膀,从案几下取出一个锦囊。

“这里面有三十个'火雷',用法都写在里面了。记住,要等他们全部进入鹰嘴峡再动手。“

赵云接过锦囊,突然单膝跪地:“末将定不负所托!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

“能否请主公准许,让新兵们也见识见识实战?“

魏书尧沉吟片刻:“可以,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这样,让蒙疆派一队老兵压阵。“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这次剿匪,不仅要除害,更要让百姓看到我们新长安的实力。“

“末将明白!“赵云抱拳领命,转身时战袍扬起一阵劲风。

望着赵云远去的背影,魏书尧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到窗前喊道:“子龙!记住留几个活口!“

“得令!“赵云的声音远远传来,已经带着跃跃欲试的战意。

夜色如墨,黑虎山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山脚下的密林里,赵云率领的三百精兵如同幽灵般无声穿行。

士兵们口中衔枚,马蹄裹布,连铠甲都用麻布包住,避免发出任何声响。

“将军,探子回报,匪寇主力都在鹰嘴峡北侧的营寨里。

“副将压低声音,指着山腰处隐约的火光。

“哨岗只有两处,都设在明处。“

赵云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他打了个手势,三十名手持复合弓的射手立即散开,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摸向哨岗。

“咻——“

几乎同时,两支利箭破空而出。

哨塔上的匪徒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精准地射穿了喉咙。

尸体还未倒地,就被潜伏在暗处的士兵接住,轻轻放倒。

“按计划行动。“赵云一挥手,主力部队立即分成三股。

一股由副将带领,绕到营寨后方截断退路。

一股带着火油和火雷,埋伏在峡谷两侧。

他自己则亲率五十精锐,直扑匪首大帐。

营寨内,匪徒们正围着篝火饮酒作乐。

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撕咬着羊腿,含糊不清地嚷嚷:“那新长安的城主算个屁!明天咱们再去抢一票...“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怎么回事?“匪首刚站起身,帐帘猛地被掀开。

寒光一闪,一柄环首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朔州边军第七营校尉周莽,“赵云冷冽的声音在帐内响起。

“临阵脱逃,劫掠百姓,该当何罪?“

匪首瞳孔骤缩,酒意瞬间吓醒了大半:“你...你是...“

“常山赵云。“银甲将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记住这个名字,到了阎王殿也好交代。“

几乎同时,营寨四周突然爆发出震天喊杀声。

匪徒们惊慌失措地冲出帐篷,迎接他们的却是漫天箭雨。

改良过的复合弓射程远超普通弓箭,第一轮齐射就放倒了二十多人。

“着火了!快跑啊!“

不知谁喊了一声,匪徒们惊恐地发现,营寨四周不知何时已经燃起熊熊大火。

更可怕的是,那些火势竟像长了眼睛般,精准地封住了所有逃生路线。

“轰!“

一声巨响,鹰嘴峡入口处的山崖突然崩塌,巨石滚落,彻底堵死了退路。

这是赵云提前布置的火雷,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投降不杀!“新长安的士兵们齐声高喊。

残余的匪徒们面面相觑,不知是谁先扔下了武器,很快,叮叮当当的兵器落地声响成一片。

整个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半个时辰。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赵云已经清点完战果。

毙敌四十六人,俘虏五十七人,缴获铠甲三十副,兵器百余件。而己方,仅轻伤三人。

“将军,这些俘虏怎么处理?“副将请示道。

赵云擦了擦染血的环首刀,想起魏书尧的嘱咐。

“全部押回新长安。主公说过,要让他们在百姓面前认罪。“

当凯旋的队伍押着俘虏返回时,新长安的城门早已大开。

闻讯赶来的百姓们挤在道路两旁,有人朝土匪吐口水,也有人对着军队欢呼。

城楼上,魏书尧负手而立,嘴角含笑。

“主公!“赵云在城下抱拳复命,“幸不辱命!“

魏书尧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些垂头丧气的俘虏,又看向精神抖擞的士兵们。

“今日当犒赏三军!让全城百姓都看看,犯我新长安者,会是何等下场!“

第二天正午时分,烈日当空,但广场上却人头攒动,百姓们挤在一起,踮着脚尖望向中央的高台。

那里跪着五十七名被五花大绑的土匪,他们低着头,不敢与周围愤怒的目光对视。

魏书尧站在高台上,身披墨色锦袍,腰间悬着那把象征权力的青铜剑。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百姓,又冷冷地瞥了一眼跪着的俘虏,缓缓开口:

“诸位父老乡亲!“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压下了全场的嘈杂。

百姓们安静下来,屏息凝神地听着。

“今日,我新长安的将士们,剿灭了盘踞在黑虎山的匪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