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35章 天上掉羊毛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第35章 天上掉羊毛

作者:超级喵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8 00:15: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鲍老爷子的眼神停在了裴瑜身上,还没等爷爷开口去求,就明白了他心思,主动说道:

“裴瑜啊,安娜跟我说你的数学特别好,我听了很高兴。华国的开放才刚起步不到十年,现在正缺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理科方面的尖子生。

我是亲眼看着国家从困难时期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出钱办宁波大学,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就是希望为国家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你尽管去参加IMO,不用担心会影响高考,只要你能在竞赛中获奖,就算高考考砸了,我也能帮你走特殊人才通道,特招你进宁波大学。”

听到这里,爷爷没提裴瑜一门心思只想考北大的事情,裴瑜自己也没吱声——这个时机和场合都不对。

谁料叔公上来搅合了:“鲍爵士,您这份心意我们裴家真的感激不尽。不过有件事情,我觉得还是得跟您明说,免得您一片好心,反倒被人瞧不上。”

叔公故意加重了语气,眼神瞟了一眼裴瑜和自己的哥哥:

“我这侄女啊,心气高着呢!她一直跟我们嚷嚷着非北大不上,别的学校根本不放在眼里。

现在的年轻人,不像我们这代人,没经历过苦日子,一个个眼高手低,连您这样的贵人相助都不懂得珍惜。裴瑜这孩子,刚才还跟家里人说,要凭自己的本事考北大,要靠自己努力打拼,不想靠任何人的关系和帮助。

您说这不是不识抬举吗?现在多少人挤破头想上个好大学,别说宁波大学了,就是能上个普通大专都得烧高香。我劝她多少回了,说咱们这种家庭,有人提携是天大的福分,可她就是不听。”

被叔公这么一搅和,鲍老爷子倒没生裴瑜的气,而是反驳了回去:“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年轻人有志气,这是好事,怎么到你嘴里反倒成不识抬举了?

我们这代人确实吃了太多苦头。可正因为这样,才更应该给年轻人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能够靠真本事闯出一片天来。

北大是我们华国的最高学府,我虽然出资创办了宁波大学,但从不认为自己办的学校能和北大比肩。裴瑜想靠自己的实力考北大,这有什么不对?

这说明她有志气,有抱负,敢想敢做,我最欣赏的就是这样骨气的年轻人。这样吧,要是裴瑜真能考上北大,我个人额外奖励她十万元!”

叔公被鲍老爷子的反驳当场噎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原本挺直的腰板佝偻了几分: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担心孩子目标太高,考不上北大会受打击……鲍爵士说得对,说得太对了!这年头就该有志气,我刚才是老思想了,老思想了!”说到后面,叔公干笑了两声。

鲍老爷子懒得再理他,转头对裴瑜说话,语气明显温和多了:

“孩子,我支持你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过,参加IMO为国争光,跟你考北大又不冲突,反而能锻炼你的能力。

我提出让你特招进宁波大学,其实就是想给你兜个底,万一有个闪失也好有个退路。你该冲北大照样冲,就当宁波大学是一个后备方案。”

从鲍老爷子的反应来看,为国争光这点更是搔到了他的痒处,他当着众人的面,掷地有声地对裴瑜承诺:

“只要你能在IMO中获奖,我就再奖励你五十万元!毕业后,我还可以安排你出国进修,开阔视野,或者直接进入我们鲍氏集团的核心部门,负责油轮船队业务……”

爷爷一听到叠加起来高达六十万元的巨额奖励,顿时反应得比裴瑜和叔公还激烈,连忙一脸惶恐地劝阻道:

“哎呀,鲍爵士,这、这怎么行啊!总共六十万元?太多了,实在太多了!这么大的人情,我这个做爷爷的实在担当不起啊。”

鲍老爷子摆摆手说:“不多不多。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华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一席之地有多困难。

去年咱们华国头回派队去IMO,那叫试水,连正式成绩都不算,队伍都没凑齐整。可今年不一样,这是华国第一次正儿八经在国际奥数赛场上亮相,意义重大啊。

要是裴瑜能够为国争光,在洋人最得意的领域,用他们的规则打败他们,这不仅是裴家的荣耀,也是鲍家的骄傲,更是我们整个华国的骄傲。这点钱对于国家荣誉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真是人在餐桌上坐,羊毛从天上来。

IMO拿奖能得五十万,考上北大再加十万,整整六十万就这么摆在裴瑜面前等着她取用。

裴瑜仿佛已经看见桑塔纳轿车和抽水马桶挥舞着小翅膀,扑棱扑棱地朝她飞过来了。

她对自己的实力有自信,当即跃跃欲试,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决定月底去南开大学参加选拔IMO队员的冬令营。

这爽快劲儿又引来了鲍老爷子和曲校长的一顿夸赞。

曲校长也是有国际视野的人,知道在IMO上获奖意味着历史性的突破。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自从1959年举办以来,一直到最近这两年,才出现了华国的身影。

去年,京海一中曾经派了一名男同学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26届IMO,获得了铜牌,首次实现了与国际数学竞赛的接轨。

可以说,京海一中在IMO上是有先发优势的,曲校长不想在英语上输给京海外国语中学,更不想轻易断掉国际数学奥赛这个优势。

此时的京海市教育委员会,也在鼓励一中多派人参加国际竞赛选拔。

1908年,《申报》提出了“奥运三问”:华国何时能派代表队参加奥运会?华国何时能在奥运会中夺金?华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

1985年,华国也提出了“奥赛三问”:华国何时能派代表队参加IMO?华国何时能在IMO中夺金?华国何时能举办IMO?

这就像是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夺金时,对整个世界的刺激一样。

世界对华国体育的崛起感到十分意外,当时颁奖仪式因组委会未准备足够华国国旗而延迟40分钟,他们从来没想过华国人能拿金牌。

外媒称许海峰首次夺金为“华国五千年历史的壮举”,其意义远超体育范畴,成为民族复兴的象征。时任国际奥委会领导评价:“这是华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国内则爆发空前欢呼,华侨在洛杉矶彻夜庆祝,归国后许海峰受到大领导人接见,成为了整个民族的骄傲。

IMO的精神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现如今,华国数学天才缺席多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还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这是一个华国人急需国际认可来壮大自信心的时代。

如果一个土生土长的华国孩子,从小到大都在国内上学,连国门都没迈出去过,居然能在国际数学奥赛上拿奖,对华国人来说,那份自豪感,那种信心,真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