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肆刀行 > 第122章 沉舟侧畔,已登道岸(祝福即将考研的宝宝)

何肆与何花作别家人,走出月癸坊。

直到相送的三人回屋,何肆也是回身,对着一处抱拳行礼道:“有劳戴老照顾一下家里了。”

其实何肆也不知道戴平在不在身后跟着,说不定是自己自言自语。

何花有些疑惑道:“小四,你在和谁说话?”

何肆耳边却忽然传来一道声音,“何肆少爷放心。”

何肆想了想对着何花说道:“你见过的,就是那天在蝙蝠寺见到的那两人中的老者,化名‘李旧’的那位其实是我们的舅舅,另一位叫做戴平,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前辈耆老,舅舅请他留在京城照看我们一家。”

“舅舅?”

何花一脸疑惑,“舅舅不长那样啊,他不是个胖子吗?”

何肆笑道:“三年没见了,还不准舅舅瘦一些啊。”

何花问道:“舅舅到底做什么生意啊,感觉他好不简单的样子。”

何肆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啊,听说就是本本分分地闯辽东,鲁商生意。”

何花幽怨地看他一眼,“你信吗?”

何肆摇头笑道:“我不信。”

何花不再纠结这事,问道:“天快黑了,我们怎么去蝙蝠寺啊?”

何肆说道:“我现在身子已经好多了,我背你。”

当着家人的面,何花没敢多问,现在两人时才开口,“你在皇宫里没有受欺负吧?”

何肆摇摇头,“没呢,还得了些便宜。”

何肆将行囊转到身前,蹲下身子,“来吧,路远,我背你。”

何花蹑手蹑脚爬上何肆的背,双臂轻柔挽住他的脖子,小声说道:“如果累的话,不要勉强啊。”

何肆几口气机不断搬运,属于阴血录的那份血勇不再是无根之水,加之骨勇,轻易站起。

很轻,就像身上压了两片羽毛似的。

只是左肩腋下有些疼,没敢使劲。

何肆叮嘱道:“你可抱紧了啊。”

何花点点头,何肆就像一匹矫健马驹,开始奔跑起来。

半个时辰后,何肆抵达了伢子湖。

暮色四合,秋寒夜袭。

这一路不累,何肆却是绞尽脑汁,以仅有的几口气机,螺蛳壳里做道场。

真就刚刚够用,一路隔开了风幕,没何花他吹到一丝凉风。

何花问道:“我们怎么过湖?”

说话间她的眼神扫过湖岸边几艘拴在埠头上的小船,多半是没锁的,基本是庄东乡渔户所有,说不定还有那陶孝廉的。

但何肆不是很想借用,因为不问自取者,是为贼也。

何肆抬头,到远处定有一点灯火的豸山顶上,忽然分离出一点小小萤火,从登山步道游移向下。

是有人提灯下山。

何肆笑了笑,对着何花说道:“姐,我们再等一会儿,可能不用借人家的船了。”

两人站在岸边等候一刻时间,见到宗海和尚摇桨划着夜航船而来。

何肆不禁感叹,宗海师傅来得总像一场“及时雨”。

船停岸边。

何肆叫了一声“宗海师傅”,歉然道:“抱歉,来晚了,让宗海师傅久等了。”

宗海和尚摇摇头,“不久,刚刚好。”

听闻此言,何肆试探着以心声道:“是宗海师傅的六神通可以用了?”

毕竟他也不觉得这是巧合,只是刚刚在岸边时,他在心里喊了一声“宗海师傅。”

宗海和尚没有开口,声音却出现在何肆脑中,“勉强可以动用了,不过还是时灵时不灵的。”

他的眉头耷拉着,有些愁苦,怎么又在何肆身上感觉到了血食的味道?

宗海和尚问道:“小何施主,你身上的血食怎么又死灰复燃了?”

何肆解释道:“宗海师傅放心,不出意外的话,是最后一次了。

宗海和尚双手合十,行礼道:“那就提前恭祝小何施主一声沉疴尽起了。”

何肆吓了一跳,“别别别,这可不是避谶之语。”

宗海和尚愣了愣,然后发笑。

何肆也笑了。

宗海和尚对何花行礼问好。

请二人上船。

无篷小船实在逼仄,三人乘坐,都是伸不开脚。

湖上风大,宗海和尚将油灯交给何肆护住,自己坐下双手摇桨。

天上只有一丝月色,晦暗不明。

船上的灯火也照不亮水面,好在远处山头上的蝙蝠寺灯火依旧,指明方向。

三人言语甚少,过了又是一刻钟后,船仍行湖中。

何肆察觉出些许不对味来,皱眉问道:“宗海师傅,为何还没到岸?”

不仅没到岸,连岸都看不到。

一旁的何花闻言也是一脸狐疑,不过是何肆这句话叫她生出疑惑。

何花拉扯何肆的袖子,轻声道:“小四,你在说什么啊?我们明明才刚上船啊?”

何肆怔住,“姐,你别开玩笑,从上船到现在至少也该过去一刻时间了吧?”

何花愣住,眼神闪烁几分惊讶道:“小四,你才别开玩笑。”

何肆看她表情不似作假,猛地回头,发现船还停在岸边,没有驶离。

何肆呆若木鸡,“怎么会这样?”

何肆又是低头看着手里的油灯,灯火还在跳动,却是连一点灯油都没有烧下去。

他转头看向摇桨的宗海和尚,一脸惊恐道:“宗海师傅?这是怎么回事?”

宗海和尚看着何肆,面色古怪,陷入长考。

许久之后宗海和尚才开口,却先是对着何花说道:“何花施主,不如你先下船,我片刻后再来接你,行吗?”

何花还没说话,何肆却是斩钉截铁道:“不行!”

何肆的声音很响,有些尖锐,似乎带着些惊恐,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尤为刺耳。

何花吓了一跳,小心翼翼问道:“小四,你这是怎么了?”

类似鬼打墙的情况何肆不是没有遇到过,上一次是在那京越大渎的潮音桥西岸,马匹受到白龙蛊惑,带着他和樊艳不停地绕圈子。

可现在,分明就是在船上,船也停在岸边,没有动过。

宗海和尚又道:“或者小何施主先下船,我送何花施主先去对岸。”

何肆眼里带着迷惘和惊惶,没有开口,在心底问道:“宗海师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宗海和尚答道:“苦海无涯,夜航不渡。许是那位不想你上山。”

何肆追问道:“那位是谁?”

宗海和尚说道:“反正不是尊者,小何施主先下船吧,让我先载何花施主去对岸,很快的,去去就回……相信我。”

何肆不知作何感想,心中没底,却是选择相信宗海师傅,他站起身来,走下了船。

何花见到何肆真要下船,连忙挽留道:“宗海师傅,为什么要小四下船啊?船上明明就坐得下三个人啊。”

岸上的何肆对她扯出个牵强的笑容,递出油灯,“没事的,姐你先过去。”

何花接过那盏灯火摇曳的油灯,欲言又止。

宗海和尚却已经开始摇桨,何肆就站在岸边看着。

渐渐地,船行远了,何肆就只能看到一灯如豆了。

湖中的夜航船上,何花终是没有忍住,开口问道:“宗海师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四他没事吧?”

宗海和尚摇摇头,说道:“不知道,不好说,不着急,不打紧。”

何肆站在原地,等了两刻时间。

宗海和尚将何花送到岸边,便驱船而返,对他说道:“上船吧。”

何肆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油灯,灯油已经少了许多。

他一步踏上小船,坐了下去。

何肆急于求解,说道:“宗海师傅……”

宗海和尚打断道:“小何施主,你很急吗?”

何肆点点头,“急。”

何花还在对岸呢,连盏灯都没有,眼下形势太过诡谲难测,他放心不下。

“那你先别急,”宗海和尚笑道,“且待小僧伸伸脚。”

何肆只得耐着性子看宗海和尚箕坐。

两人对坐着,宗海和尚摇起船桨,说道:“不用担心何花施主,那位的目光,看不透药师佛道场。”

何肆心中忽然有了猜测,问道:“宗海师傅,是天老爷的手段吗?”

宗海和尚又用刚才回答何花的话来搪塞,“不知道,不好说,不着急,不打紧。”

毕竟那位天老爷的目光,看不到药师佛道场,只能叫何肆寻访无门了。

他这是胆怯心虚了?

宗海和尚岔开话题问道:“不知道小何施主有没有看过一本书,叫做《夜航船》?”

何肆摇头。

宗海和尚说道:“天下学问,唯夜航船中最难对付,不如小僧为小何施主讲解一二?”

何肆哪有心思听他说故事啊。

宗海和尚却是自顾自德说了起来,“从前有一僧人,与一应考的读书人同宿夜航船中。读书人一路高谈阔论,僧人有些敬畏他,便小心地蜷缩起双脚睡在一角。后来,僧人听出读书人的话中有破绽,便有心向读书人出题请教,岂料书生是个绣花枕头一包草,没有真才实学,于是僧人不再敬重读书人,就把一直蜷缩着的脚伸直了。《夜航船》之名,取自于此,书中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若是小何施主看过《夜航船》前序,一定会懂我方才举止。”

何肆苦笑道:“所以宗海师傅伸脚,是嘲笑我不学无术吗?”

宗海和尚摇头,“并非如此,只是觉得长夜漫漫,得找些闲话说说。”

两人言语间,宗海和尚摇桨不停,何肆想要回头看看小船是否离岸。

宗海和尚提醒道:“别回头,回头是岸。”

何肆心惊,“回头是岸”前一句,不就是苦海无涯吗?

何肆生生忍住回头的念头,又是不免低头,看向手中摇曳的灯火。

宗海和尚对着何肆宽慰道:“我们一定能到岸的,但是可能会有些久。”

何肆问道:“要多久?”

宗海和尚笑了笑,说道:“不好说,可能在何花施主眼里,就是一刻钟。”

豸山脚下的何花看着远处一点灯火,慢慢向自己靠近,行船不慢。

刚才是何肆看着她,现在是他看着何肆。

不知为何,何肆忽然舒了口气。

宗海和尚说道:“有一句话小何施主肯定听过,叫学海无涯苦作舟。”

何肆点点头。

宗海和尚笑道:“我们现在便是苦海行舟,如此时光,不学点什么,可惜了。”

何肆沉默许久,抻直上身,对着宗海和尚打躬作揖,尊敬道:“那就辛苦宗海师傅为我讲解这《夜航船》了。”

宗海和尚说道:“只有二十卷的《夜航船》,打发时间可不够。”

何肆活学活用道:“不着急,不打紧。”

于是宗海和尚便说道:“第一卷,天文部,象纬,九天,东方苍天,南方炎天,西方浩天,北方玄天,东北旻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东南阳天,中央钧天……”

正如宗海师傅所言,确实是些一笔带过的肤浅之言,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虽然囊括三教九流、神仙鬼怪、政治人事、典章沿革等二十大类,却不能叫人熟读之后成为经纬之才,只能在夜航船中与人交谈而不那么捉襟见肘。

何肆听得津津有味,渐渐静心,静心而后能得意。

不知不觉,宗海和尚讲完了四千二百四十八条注解,涉及一百二十五个类目。

何肆听完,抬头看向远处的山顶的蝙蝠寺,灯火依旧,先是低头,手中也灯火依旧,灯油未曾燃去一丝。

何肆忽然笑道:“读书灯香油一斤,入桐油三两,耐点,又辟鼠耗。以盐置盏中,省油。”

这是《夜航船》最后一卷,方术部,方法中记载的倒数第三条和第二条。

宗海和尚摇桨依旧,笑道:“小何施主这善记的本事,真是不错。”

何肆看着和自己对坐的宗海和尚,他能看到自己回头才能看到的岸。

何肆问道:“宗海师傅,咱们现在离岸多远了?”

宗海和尚笑道:“不过一丈。”

何肆又问,“那听完《夜航船》我们经过了多久时间?”

宗海和尚说道:“按我们现在的认知,大概花了五十个时辰。”

何肆伸手摸了摸肚子,说道:“不饿,不冷、不困、不乏,有点像是在无色界中的无所有处的意思。”

宗海和尚点点头,“虽不中亦不远矣。”

何肆咧嘴一笑,“那我就不着急了。”

宗海和尚也笑道:“不着急,路虽弥,不行不至嘛。”

何肆说道:“这句话我知道,我学过的,这是孙卿的文章。”

宗海和尚点点头,“那不如我们接下来讲《孙卿子》,小何施主既然学过,那还记得第一篇论说是什么吗?”

何肆立即回答道:“记得,是《劝学》。”

宗海和尚便继续说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何肆仔细听着。

不知多久之后。

最后宗海和尚感慨道:“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遗表。”

《孙卿子》全文九万字,不算多,但加之宗海师傅的译、注、赏,便尤为洋洋大观了。

何肆听完,不敢说大有所获,总觉得是比王夫子课堂上讲得鞭辟入里许多。

不说因材施教,向内求的话,许是那时候的何肆,不同于现在的何肆。

何肆刚要说话,宗海和尚便先一步开口道:“才离岸三丈,过去一百二十个时辰。”

何肆摇摇头,“不是这样的,我已经不怎么着急了,宗海师傅,我就想问,这样一直划船,会对你的身体有影响吗?”

何肆回想起之前在无色界中的五年时间,几乎叫眼前这个温润如玉的和尚形销骨立,只剩一具颇梨色流转的骷髅。

宗海和尚摇摇头,“不会,这次又不是我把你强行扣在无色界中,我们不过是‘苦作舟‘’而已。”

何肆狐疑道:“当真?”

宗海和尚笑道:“出家人不打诳语。”

何肆怀疑的表情更甚。

宗海和尚心虚道:“接下来想听什么?我们继续。”

何肆得不到确切的答案,只能不去纠结,想了想,说道:“想听至圣述而不着的经典。”

宗海和尚点点头,却是笑道:“叫我一个和尚一直和你讲儒家经典,有点强人所难了。”

何肆赧颜,挠了挠头,说道:“那要不说些灯录听听?”

宗海和尚摆摆手,“不着急,就先说《论语》吧,毕竟我肚子的东西不多,而我们的时间还很长,全吐出来都不一定都打发的。”

宗海和尚想着,按着现在的行船进度,大概也需要三年五载才能登临彼岸。

对于最近苦于学问不够的何肆来说,正是个天大的好机会。

之后一片漆黑中行船。

宗海和尚又是给何肆讲解了儒家十三经中的六篇。

道家之中的《道德五千言》《老子化胡经》《南华经》《冲虚真经》《黄庭经》《通玄真经》《洞灵真经》。

禅宗佛藏之中,因为何肆对于佛经的兴致不高,听起来没什么精神头,宗海和尚便挑了些灯录,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意谓以法传人,如灯火相传,辗转不绝。

便深入浅出讲解了《祖堂集》《五灯会元》《续传灯录》。

宗海师傅说其中虽有伪书,但也是前人呕心沥血之作,不可心存轻慢。

何肆点点头,他就算再怎么善记,也不可能完全记下这么多东西。

只觉得有些愧对宗海师傅的谆谆教诲了。

每学一本正书,宗海师傅便给他讲一本志怪小说,听完之后再考校一遍上本书的学问。

算是温故而知新了,也给他自己解个乏。

而说起志怪小说,大概是宗海和尚花费口舌最最多的,比诸多经典还要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说郛》《列仙传》《神仙记》《神异经》《玄黄经》《博物志》《旌异记》《列异传》《异苑》《幽明录》《玄怪录》《语林》……

何肆听说了一套《三言》,其中一本《警世通言》有一篇旌阳宫铁树镇妖,讲的似乎就是连屠蛟党的故事,许真君六次斩蛟,得道拔宅升天。

何肆大为震惊,宗海和尚又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前文还有一篇《许真人收孽龙铁树记》,共计十五回,也是大差不差的故事,成书早些,也要详尽许多。

故而在何肆好奇之下,他听到的故事中,又多一本《铁树记》。

时间慢慢从宗海和尚的“讲经说法”下流逝。

何肆也算是理解了什么叫舌绽莲花,只觉受益匪浅。

一晃而逝中,不知年岁几载。

到最后宗海和尚一脸羞赧地看着何肆,说道:“小何施主,实不相瞒,我腹中或许还有一点儿墨汁,但绝不是想藏私,一时之间肯定是想不起来也吐不出来了。”

何肆正襟危坐,看着游客讨饶模样的宗海师傅,觉得好笑,却是真挚感谢答道:“宗海师傅已经教会我足够多了。”

宗海和尚刚要开口,何肆也瞬间开口。

两人异口同声,是一句劝勉,“学不可以已。”

两人相视而笑。

何肆则是一脸小得意。

看吧,从宗海师傅身上得来的学问,解衣衣人,春风化雨。

而此时的宗海和尚,已经改箕坐为跽坐。

算是对何肆学问的认同,叫僧人不敢伸脚。

何肆问道:“宗海师傅,我们现在大概离岸多远?过了多久了?”

宗海和尚摇摇头,“我也记不得了,讲得有些忘乎所以了,离岸已经老远了,时间嘛……或许一年,或许两年,或许三年吧,不会更久了……”

何肆说,“我已经能看到岸了。”

与他对坐的宗海和尚说,“我已经看不到岸了。”

何肆不仅能看到岸,还能看到岸上的何花,黑夜中的她屹立不动,好像一块望夫石。

按照宗海师傅的说法,这个世界是由弦的波动产生的。

人有五蕴,便只能感知到五条弦动,之后若是有伏矢魄或者道家阴神的手段,便多一条第六弦,能感知到所谓“含灵”,那是有形无质的存在,例如人的三魂七魄。

而他们现在则是被禁锢在了几条弦中,艰难蠕动,所以他们对外弦的感知几乎停滞。

这不是一般神仙手笔。

何肆说道:“我觉得还有三两月咱们就能到岸了。”

宗海和尚说道:“真好,那接下来的日子,我就专心划船了,剩下的时间,也要好好考量一些事情,小何施主自己慢慢‘反刍’吧。”

何肆有些担心,问道:“宗海师傅该不会又要修闭口禅了吧?”

宗海和尚摇摇头,“不会,我说的都是经典之言,何来的口业啊。”

何肆既是拾人牙慧,又是溜须拍马道:“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克及。”

宗海和尚则是笑道:“这句辞不达意啊。”

何肆摇头,认真道:“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至少我说得是真心实意的。”

看着好似脱胎换骨的何肆,宗海和尚满眼笑意,连连摆手,“受不起,受不起,小何施主休要调笑我了。”

之后宗海师傅这个尽心竭诚的老师不再说话,何肆却沉入他的陶融之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然后何肆便渡过两人无话却并不难熬的三个月,反正一抬头就能看到几丈外的埠头上站着的何花。

终于,闭口不言的宗海师傅将小船靠岸边。

那一声船体撞击埠头的震颤和闷响,落入何肆耳中,犹如“釜鸣”。

何肆忽然咧嘴一笑。

看着宗海和尚疑惑“何故发笑”的表情,何肆说道:“釜鸣吉凶,酉时,主远行人来,大吉利。”

宗海和尚失笑,这是自己教给他的《玉匣记》,“小何施主还真是学以致用啊。”

小船完全横靠岸边,宗海和尚说道:“小何施主先上吧。”

何肆点点头,一步踏上埠头。

脚踏实地,何肆忽然心头一松,好似回归正常波动的弦中。

何肆忽然有一种沉舟侧畔,已登道岸之感。

眼前的何花也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在何肆的眼中,她就站在岸边,等了自己一年又一年。

何肆感到面颊温热,不知不觉已是泪流满面。

何花看着何肆乘船来到自己面前,在她眼里,不过一刻时间而已。

等何肆站在自己面前,何花心里的忧虑才完全散去。

何肆却是一步向前,一把搂住何花,用劲极大,似乎要把两人骨肉抟在一起一般。

他颤声道:“我好想你啊……”

何花呆住,木愣愣伸手抱住何肆,不知如何回应。

只能柔声说道:“我在的啊。”

然后蹭了蹭他的侧颊,“你可别哭啊。”

宗海和尚没有起身,而是俯下身去,掬了一把水,将头埋了进去。

残月斜挂,无光无灯。

看不清从宗海和尚十指缝隙间,一股股殷红泻落,晕染开来。

宗海和尚面色愁苦,心道,“呵呵,出家人不打诳语的,可不能真有事啊……”

(有读者说叫我祝他考研顺利,所以写了今天的章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祝愿宝宝顺利上岸,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祝愿此刻正在看书的你,幸福安康,万事顺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