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肆刀行 > 第23章 辩讳

肆刀行 第23章 辩讳

作者:万象澄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3-31 07:11:03 来源:小说旗

看着变戏法似的,凭空出现在何肆手中的红丸。

朱颖惊骇道:“水生,你该不会真是神仙吧?”

何肆否认道:“不是。”

朱颖惊讶错愕不减,“那这是什么灵丹妙药吗?”

何肆缓缓摇头,忽然又会心一笑,说道:“且唤名儿聚存添转丸。”

因为在他心湖之中,隐隐有些片段凫水而出,好像曾经有人从两半厚重的胸脯之中拿出了一丸赠与他手。

虽然现在已经确乎自己手中的红丸与口述之物风马牛不相及,但也不妨他胡言乱语。

……

学塾之中。

王思高手持戒尺,轻轻挥舞,摇头晃脑,别看这不大的戒尺在王夫子现在手中轻轻飘摇,可要说落到谁的手掌心,那可真是痛彻心扉,端的是孩童们都怕的威刑肃物。

故而王夫子只是轻描淡写说了声,“念书。”

众人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今天学的文章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问顾名思义,乃是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二十四个节气每个分成三候,简明扼要界定了 “节气” 与 “候应” 规律的文章,出自《吕览》。

不过几句,众人诵读的声音便低下去,起起伏伏,疙疙瘩瘩,实在是认不全字的人太多了,只得是秀才识字读半边。

“停停停!念的甚么玩意儿!”

王思高这个真秀才站不住了,用戒尺重重敲打师案。

“哪些个字不识得?一个一个问。”

这一下可热闹了,有人问“鱼陟负冰”的,有问“獭祭鱼”的,有问“鹰化为鸠”,有问“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鴽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王思高捋了捋胡子,感叹自己从前在大户人家教书时,几乎听不得这些蠢问题。

面对一群懵懂无知的孩童,他却不得不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

王思高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看似安慰学生,其实安慰自己,“学问之道,贵在求知。不懂便问,是为好学。但你们所问的这些字,皆是四书五经寻常见的,不通晓便要以为耻,我今天教了,就再不许忘了。”

说着他拿起戒尺,一下一下敲击师案,一一解释道:“‘鱼陟负冰’,是指鱼儿在冰下活动,冰层之上则有鱼儿的痕迹;‘獭祭鱼’,说的是獭捕鱼后陈列于岸,如同祭祀一般;‘鹰化为鸠’,则是说鹰在春天变为鸠鸟;至于‘田鼠化为鴽’,则是描述了天地阴阳变化,鼠类在阳气盛时化为鴽鸟,阴气盛时又变回鼠类……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罢,知道你们底子都差,我受累,通篇讲一遍吧。”

王夫子难得的开始妙喻取譬,娓娓道来。

有学生听得入迷,这可不是平日里的子曰诗云,枯燥乏味至极。

今天听到的,怎么有些像是神话故事里头的七十二变呢?

为什么到了惊蛰三候,老鹰就能变成布谷鸟?到了清明二候,田鼠能变成鹌鹑?

到了寒露二候,飞物化潜物,黄雀入海为蛤;到了立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刚讲到立冬节气,有一名年龄稍大,姓名叫作李刁的学生出言质问道:“王夫子,你莫不是在哄小孩子玩呢?变戏法都不带你酱婶儿,一会儿天上飞的,一会儿地上跑的,一会儿水里游的,还能随着时节变来变去?”

王思高瞥了一眼这个学生,也是个戳得自己眼珠子痛的。

他对于自己堂下学生的家世不可谓不了解。

李刁,谁家好人会给孩子取这个名?

他老子大字不识几个,是巡捕营的一个小尖哨,还是无行粮的,黑夜巡逻、白昼驻守,也就和三班衙役差不多,唯一的好处大概儿子不算皂隶之后,这才好说歹说送到自己学塾里来了。

不过他的出身依旧不好,因为娘亲曾是个窑姐儿。

自己这把岁数了,也不走夜路,别说这辈子都在街上碰不到他老子,真遇到事了,也指望不上,故而没什么好客气的。

“你这小子,当真顽贼,爱听便听,不听外边帮闲钻懒,放刁撒泼去,没人管你。”

李刁却是个滚刀肉,嬉皮笑脸道:“王夫子,我这不是敏而好学吗。”

王思高面色更难看些,敏而好学下句不正是不耻下问?

真是半点儿尊师贵道都不懂!

王思高看了看窗外天气,阴阳怪气道:“今个是十月初二,已经立冬二候第二天了,要不你出去郊野寻摸一番,说不定就能看到野鸡排着队跳进水坑里。”

李刁也是个倔脾气的,反问道:“依夫子之言,若是没看到怎么办?”

王思高冷笑一声,哪有上赶着找羞辱的?

当即便用一句《时训解》上的原话回答:“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水不冰,是谓阴负。地不冻,咎征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

李刁听到王夫子似乎刻意咬重了“淫妇”两个字的读音,被他话中刺头戳到,兀得攥紧了拳头。

一旁同桌的好友张钧成眼疾手快,伸手按住同窗的胳膊。

李刁松开拳头,确听好友对着王思高说道:“学生斗胆一问,这话怕不是夫子胡诌的?学生刚才仔细翻书了,哪有什么雉不入大水,书里根本没提这些。”

王思高看了眼学生张钧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老子是个打更的,和巡捕营值夜的确是能尿到一壶去。

这两人蛇鼠一窝,三岁看老,将来定不会有大出息,不去作奸犯科都要烧高香了。

王思高冷声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头没写,不代表《时训解》里面不写,朽木不可雕,我也懒得与你们多说,正巧纸上得来终觉浅,张钧成你也不信的话,就陪李刁一起去郊野寻觅吧,反正我这小庙容不下你们两尊大佛。”

说着,王思高目光略过两人,看向坐最后的一个学生,他不声不响,阴恻恻的。

王思高讥笑道:“后头猫着那个,马杏佛,别装死了,你要不要和他俩一起去?就你仨玩得好,一出溜的走吧。”

马杏佛抬头,一脸池鱼之殃的无奈,“夫子,学生无辜啊,学生是懂的,可不敢质疑您。”

王思高哼了一声,“知道你懂,但你这两个狐朋狗友不懂,你不得带带头?”

在座学子之中,就属马杏佛年纪最大,对于他,王思高其实是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年幼失怙,家境贫寒,母亲是个浣衣娘,早年也算受尽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

可如今,也仗着天资不错,肆意挥霍韶华,整日与张钧成、李刁这样的拿粗挟细,揣歪捏怪之辈混在一起,虽说可能是为了酒肉朋友的那顿酒肉,可时日久了,难免不沦为下一个方仲永。

其实这三人同伙欺辱朱颖之事,王思高早有耳闻,若是只有张钧成和李刁,便是狗咬狗,他懒得管。

但多了马杏佛就另当别论了,至于那个朱水生姐姐朱滢的告状,全然因为马杏佛的面子才揭过的。

马杏佛没有立刻应声,只是低着头,暗道真是走背字,今天朱颖没来,杀鸡儆猴的就变成他们三个了。

李刁与张钧成对视一眼,倒是默契无间,将这笔账平摊在了王思高和朱颖身上,不过王思高到底是治学夫子,开罪了他家里面也不好交代,只能是先拿朱颖撒气了。

马杏佛站起身来,对着王思高一脸谄笑,“夫子您消消气,大人有大量,哪能和他俩一般见识,什么叫做不学无术?不就是他们这样吗?至于学生我,倒是委屈,我一直都是潜心笃志听您教诲的。”

王思高冷哼一声,倒也不揪着他不放,只是给了个台阶道:“你说你潜心笃志,那我问你,这雉鸟为什么更多时候被叫成野鸡?”

马杏佛勾唇一笑,便知王夫子是真心让他借坡下驴的,回答道:“因为避讳,前朝曾有位吕后名雉,为尊者讳的缘故,所以雉鸟就改为野鸡了,夫子三月前讲的《辩讳》一文中提到过。”

此言一出,众学子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虽说闻道有先后,却也不是入学有早晚早就的,马杏佛果然还是这般不同寻常。

王夫子治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别说三个月前的文章了,三天前的他们都记不住啊。

新来的学生这会儿连三、百、千、千这等蒙学读物都没翻看明白呢,马杏佛虽然求学已经一年半载了,但按王夫子的说法,他若是不那么疲懒的话,今年就已经能着手准备县试了。

王思高面色稍微好看些,这个马杏佛,算是一众学生中最有灵气的了,虽然不学好,奈何有几分聪慧,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若是再读几年书,科考八股暂且不谈,贴诗、判词算估摸是拿不住他。

等叫他过了县试,或当个案首,便是一鸣惊人,他尚且年轻,再熬几年,只要不成白首童生,自己这个夫子也都与有荣焉。

念及此处,王思高终于不再计较他那狐朋李刁的狂悖。

王思高问道:“那天我举了些避讳的例子,不知道你有没有举一反三过?”

马杏佛恭敬说道:“学生记得些的。”

“你说说看。”

“楚州孝子徐积,孝行闻名,自幼丧父,因父亲名为徐石,终身不用石器,行遇石头则避而不践。其孝行被乡人传颂,名声显于京城,震动朝廷,所以朝廷诏赐绢米。”

王思高微皱的眉头缓舒,板着脸不露笑意。

“还有吗?”

马杏佛继续说道:“田登做州官时,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州依例放火三日’。”

见马杏佛连“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由来都能引经据典,王思高不由老怀甚慰。

王思高再问:“还有吗?”

其实到这儿已经满意,再多问便是意外之喜了。

马杏佛不待沉吟,又开口,“被追谥景皇帝的李虎,因为他,‘狐假虎威’成了‘狐假豹威’,‘放虎归山’成了‘放马归山’,‘三人成虎’成了‘三人成兽’。”

王思高还问:“还有吗?”

马杏佛见好就收,明明肚里有墨水,却故作赧颜道:“惭愧,学生一时想不起来了,不过也刚好举一反三了。”

王思高微微颔首,教训道:“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说的这些都对,可也都不是讳嫌名的,《辩讳》中提到的两种反例,二名和嫌名,一个没沾。”

所谓二名不偏讳,即尊、圣、亲者名二字中的单字不避讳;不讳嫌名,则是可以不避讳近音而不同字的。

马杏佛点头,认真道:“学生明白的。”

王思高摸了摸胡子,有意考校学问道:“不如你再举些不讳嫌名的例子?毕竟当时昌黎先生那篇文章写得虽好,结果却是泥牛入海,收效甚微,令人唏嘘。”

马杏佛思索不过片刻,便斟酌开口道:“杜少陵,其祖父名审言;苏东坡,祖父名序;王摩诘,其母出身乃是当时五姓七望之一的博陵崔氏,‘审’ 与 ‘沈’, ‘序’ 与 ‘绪’ ,‘崔’ 与 ‘催’ 等字读音相近,然其存世之作中,均无刻意避讳嫌名,学生可以列举一二。”

见马杏佛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王思高也懒得叫他显摆,直接挥挥手道:“不必了,你坐下吧。”

马杏佛刚落座,李刁却站了起来,一脸得意。

“王夫子,如此说来,学生也能举例。”

“哦?”

王思高眉毛不由一挑,那还真是太阳打西面出来了。

没抱太大期望,他语气淡然道:“你且说说。”

刚才王思高只顾着看马杏佛了,是没看到,张钧成叫李刁附耳过去,窃窃私语,轻声撺掇什么——因为碰巧看到了学塾之外,两个身影相伴走来。

看了眼窗外,卡准了时间,李刁自信一笑,朗声道:“回夫子的话,朱颖他姓朱,他爹要是头不戴绿的话,应该也姓朱,但他老子还是个杀猪的,不仅近音,而且同音,照样没有避讳。”

相较于马杏佛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李刁的粗鄙之言顿时引得哄堂大笑。

王思高这回没有生气,也是他被逗笑了。

他摆了摆手,无奈道:“话糙理不糙,这次就算你答对……”

话未说完,听了囫囵大概的朱颖便踢门而入,怒目圆睁。

“李刁你妈了个逼的!放你娘那臭私窠子淫妇歪拉骨接万人的大开门,驴子狗臭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