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展坐下拿起酒壶斟满酒:“大哥,墨音称呼你大哥,那你也是我们的大哥,盛展小弟敬你一杯。”
池店家在听到这些话后,端起酒杯:“那我就托大,应你这句大哥,来,干杯。”
盛展端着酒杯跟池店家的酒杯一碰:“干杯。”
盛展在确定是墨音从南方传回来的信时,就派人去通知南和。
南和在知道墨音来信的第一时间就往酒馆赶去。
自上次飞鸽传书说有小怡的消息到现在,南和一直盼着墨音传信。
到达后院听到从屋里传来的浑厚且爽朗的笑声,南和不禁想起论语里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池店家寻着声音看去,见来人仪表堂堂,池店家和盛展不约而同起身,只见盛展介绍:“池大哥,这是我情同手足的大哥,南和。”
南和抬起双手做起拱手礼:“池大哥,小弟来迟还请见谅。”
池店家回礼:“哪里,哪里,是我突然叨扰所致,是我的不是。”
端起酒杯就像是相识多久一样,兴致所起,无话不说。
盛展好奇问道:“大哥千里迢迢到这里,可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池店家没有隐瞒,开始讲述起自己的故事,尤其是说到自己拜的那个大师的那个经历,池店家感慨颇多:“这次出行,自南向北,一路走来,收获颇多。”
南和、盛展听完后,很是敬佩池店家这样的痴情人,也想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不知池大哥可方便让我们看一下画像,我们以后也好帮大哥留意一下。”
池店家把小心翼翼珍藏的那幅丹青画铺放在桌子上,画像呈现在俩人面前,映入眼帘的女子神采迥异,整体形容一个英姿飒爽也概括不了女子的洒脱。
南和率先开口:“我和盛展预祝大哥早日觅得姑娘。”
池店家端起酒杯:“借俩位兄弟吉言。”
酒杯太浅,也太长,转眼间酒席也该散场,盛展安排好池大哥的住宿:“池大哥,还请大哥委屈在这将就一夜。”
池店家:“小弟莫要再跟我客气了,咱们都是不拘小节之人,哪有那么多讲究,对于我来说,这里很好。”
对于墨音的信件,盛展没有急切的打开,喝酒期间了解到墨音在路府安置的挺好,更不用担心的是,这次墨音身上是没有带任务出去执行的,根本谈不上危险,所以对于保平安的信件也就没有急于开启。
池店家在酒馆里没有过多的停留,只怕会耽误大师给的预言,迫不及待的就打算开始回南。
经过酒桌上的畅意,加深了朋友之间的兄弟情,几人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盛展手里牵着池大哥的马:“大哥,你先等等,你这回去的路,路途遥远,你等我一会,我去给你买点路上吃的东西。”
池店家拍了拍盛展的肩膀:“小弟有心了,大哥明白你的心意。”
南和一大早就起来了,昨晚在酒桌上的谈话,南和知道池大哥肯定不会多待,既然信件已经送到,估计明日就会启程回去。
南和早起上街买来一些路上好保存的吃食,只是还没有走到酒馆,酒看到盛展牵着池大哥的马,跟池大哥走在出城的路上。
南和加快脚步:“池大哥,你这是要走吗?”
池店家回头看到南和快步走到自己身边,赶紧满怀歉意道:“还请兄弟见谅我的不辞而行,实在是归心似箭。”
南和把自己买好的吃食装在一个轻便的竹篓里,往马儿的上方一甩,安好的挂在了马儿身上:“兄弟理解大哥的心情,这是我给大哥准备的吃食,方便大哥在路上食用。”
池店家在即将走出城门前止住步伐,抬起双手拱礼:“两位兄弟,就此止步吧,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们来日再见。”
南和,盛展俩人同时回礼:“大哥,一路保重,我们后会有期。”
池店家翻身上马:“后会有期。”
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路边上有这个时节的花朵开的艳丽无比,空气里都是它的清新与芳香,看着远去的人,身影渐渐的变小,直致模糊看不清楚。
盛展看了看那刺眼的阳光,又是新的一天,对南和说道:“南哥,咱回去吧。”
俩人回到酒馆后,拿出来墨音的信件,里面的信件墨音写了三张,跟飞鸽传书回来的几个字相比,这真算的上是家书了。
墨音的信件里说的都是在路家的日常,里面没有什么过于敏感的事情,而对于妹妹小怡的事情,按照得到的线索寻找,就停留在南台镇里,现在是毫无线索。
妹妹的线索还是从一个牢犯的嘴里供出来的,只知道当年把从北方带回来的小孩贩卖到了南台镇,至于是谁家,那些个底册在他们逃亡时早就一把火给烧掉了。
墨音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首先就传回到探筱阁,本想着只要自己用尽手段,不怕问不出来,可谁知那人突然猝死,只待这件事没有了结果。
对于妹妹的事情,盛展和南和理性的先搁置一遍,毕竟墨音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开始考虑起墨音。
盛展:“南哥,你看墨音说的一切正常,你觉得正常吗?”
南和想了想:“越是正常,从上次的事件中越觉得蹊跷。”
盛展推测:“如果路老爷为人和善,那上次我们的人不该受那么重的伤,毕竟他也是为了保护路府。”
南和沉思着,既然自己派人打探消息,那别人也能派人去打探,想到这个想法后:“会不会不单单是我们的人在路府打探消息,还有别的人也混进去了,而且手段凶狠,如果事情败落,他们就杀人灭口。”
盛展细思极恐:“怪不得会下死手,看来他们是怕事情败露。”
南和:“看来这个路老爷还挺危险。”
盛展:“池大哥的话不会有假,只不过经过上次的事,那个藏在背后的人也是元气大伤,他也要休整,所以路府才有现在的安宁。”
南和:“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还是飞鸽传书给墨音,切莫掉以轻心,一切还须万事小心。”
俩人当晚就去探筱阁把白天的初步判断告诉了方叔和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