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店家在准备回去时在路府找到墨音:“墨兄弟,近来可好?”
墨音:“谢大哥关心,很好。”
池店家把准备好的信递过去:“你的信我已经带到,这是他们再回来时托我转交给你的信。”
墨音:“得大哥不辞劳苦的捎带,墨音铭记在心。”
池店家:“兄弟客气了,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兄弟,你喊我一声大哥,这自是我该做的,莫要跟大哥客气。”
墨音:“池大哥,不知他们在家可好。”
池店家:“他们都挺好,让我转告你,在外一切放心,莫要挂念他们,他们在家一切正常。”
墨音:“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自己短时间是回不去的,只要阁里没事,一切都好。
池店家想起盛展和南和这俩个志同道合的里个人,拍拍墨音的肩膀:“如你所说,你的这俩个兄弟都不错,我跟他们很是投缘。”
墨音:“有机会他们会来这里的,到那时候咱们再相聚一起把酒言欢。”
池店家:“说到酒,他们那个忘忧酒馆里的酒还真不错,我真后悔回来的时候没带点。”
池店家回味起那个酒的味道,津津咂舌。
墨音:“好说,下次我在回信的时候,让他们来时给你带几坛过来。”
池店家:“好,那就说好了,我可等着他们的酒了。”
池店家拜别墨音,架马回家,回想起跟路家夫妻的对话,望着门匾上的“悠”字,不禁出神。
还记得问她的名字时,她眼神里充满了一种向往,我叫悠然。
池店家想起一首诗,问道:“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吗?”
悠然点点头:“对,对,就是那个悠然。”
池店家拿出钥匙打开悠宅的大门,大门缓缓推开,入目的是院子里的凉亭已经被打扫的婆婆挂上了暖帘,凉亭里还是一如既往被擦拭的很干净,汉白玉石雕的浴缸里早已没有夏天的生机,只剩几个荷花枝杆光秃秃的矗立在那里,而墙角的竹子竹叶依然是青翠色,还是那么的苍劲有力,竹子纤细的身躯下蕴含着这么坚韧的毅力,满园也就在它的映衬下显得冬季没有那么萧条。
池店家想把院子里弄的再有诗意一些,当下最应景的也就梅花树,当即准备在竹子的对面墙壁那移栽一棵梅花树。
池店家这边开始动工自己的诗情画意,不一会的功夫,准备栽树的空地已经快收拾好,自己也累的满头大汗。
反观路老爷这里,也是在辛勤的劳动,嘴里还喋喋不休的说道:“你说我是青年还是中年,开始嫌弃我了,是不是。”
路夫人哪还有力气再去辩解,哼哼唧唧的:“你在我这里一直都是壮年,我的好老爷。”
路老爷还是有点不开心:“壮年也是我身强力壮,那是我把你伺候的好,再说,我也就才三十多而已。”
路夫人现在的感觉仿佛飞起来一般,呼吸着高空中那稀薄的空气,眼神迷离。
这模样看的路老爷心的醉了。
屋内,满室的旖旎,屋外,满园的冬景,还有那不绝于耳的迷离声,声声醉人。
丫鬟们得夫人的吩咐,把买回来的东西归放好后,开始布置路老爷办生辰时要用到的暖阁。
夫人今天出去就是采买那天要用到的材料,路夫人是偷偷准备的,想给路老爷一个惊喜,所以每当老爷说夫人出去次数多时,夫人都是找借口塘塞过去。
路夫人本来想 出去到酒楼的包房里给路老爷过生辰,可上一次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所以也就歇了这个心思,不打算大操大办,只和自己身边亲近的人在家安安生生的过这个生辰即可。
只是到酒楼那边定了一些那天要准备的菜,还买了一些路老爷喜欢的字画和玉佩,最主要的是夫人前段时间得到一块上好的料子,知道自家老爷非常痴迷印章,拿去工匠那给老爷制作了一块印章。
这枚印章的雕刻技术,无不显示出工匠那独具的匠心,印章底下的字体是隶书,而隶书也有好几种风格,夫人给老爷选的是飘逸潇洒的字形,工匠雕刻的笔画轻盈灵动,给人一种优雅潇洒的感觉。
而印章上方雕刻的是老爷的属相——龙,从印章的雕刻技术来看,简直是比画在纸上的还要生动,工匠好似以石为笔,以刀为笔,雕琢的这么精细,看着这个祥龙好似赋予了生命一样,灵动如风,欲展翅飞翔。
夫人在 看到这个栩栩如生的属相时直呼:“工匠的心思真是妙到了极致,我很喜欢,也很满意。”
夫人在付钱时吩咐丫鬟多给了工匠十两银子。
丫鬟们快把暖阁布置好时,管家传来话:这是夫人精心给老爷准备的,咱们都精细这点,弄好夫人要求的细节。
丫鬟们打趣道:“路管家你就是不说,我们也都精细着纳,你老就放心吧。”
路管家是一直陪在老爷身边的老人,对于老爷这一路走来的艰辛都看在眼里,实属不易。
路管家:“好,那你们好好干,我去跟厨房说一声,今天给你们加餐,咱们也沾沾老爷的光,高兴高兴。”
几个丫鬟一听这个,手里的活干的更是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