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 > 第86章 朱元璋怒了:大明差点成第二个南宋了?

登州的情况,朱棣自然是知道的。

按照他的意思,何大广既然处理了,孔家也吞了大批的钱粮,那就得让他们直接吐出来。

当然,这肯定需要时间,但肯定要比户部再次送钱粮过去快得多!

朱棣却没想到,朱高煦早就安排好了后手,连赈灾粮都考虑进去了!

“既然如此,那咱也不多说了。”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反正这笔钱粮最终也得让孔家和那帮蛀虫吐出来,朱高煦也必然不会吃亏就是了。

“山东其他地方的灾民,可不是个小数目,一旦你收留流民的消息传出去,恐怕整个山东地界,甚至外省的灾民都会往登州这边来!”

“你考虑过后续的影响么?几百人,几千人的都好解决,万一几万甚至十几万怎么办?”

“你当真养的了这么多人?”

朱元璋的声音也在直播间当中响了起来。

“登州府总人口也不到三万户,总计才十几万人,而且还包含军户在内。”

“登州想要先发展工业,人口问题就得先解决,我还正愁人口不够呢,即便是整个山东的灾民都来登州,我一样有办法安排他们!”

“接下来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比如修桥铺路,造房子等等,可都需要劳动力!”

“一味的发放钱粮来赈灾,还不如以工代赈,这不是双赢的事情么?”

朱高煦却是理所当然地解释道。

“恩,不错!”

“以工代赈,咱之前就听方教授说过,的确是个可行的办法!”

“重点是能有这么多活给这些灾民做才行!”

“其他人来执行,咱或许还要考虑考虑,但你的话,肯定没问题!”

朱棣更是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

“老二,你说的那个水泥,工部那边已经让人弄出来了。”

“都是按照那本书上说的,用石灰石和黏土,按照一定比例调配出来的!”

就在这时,朱高炽突然开口说道。

“你们这效率还挺快啊!”

“既然已经知道怎么制造水泥了,那就赶紧大批量生产吧,可以先在应天府实验一下水泥路,后续的修路计划也得提上日程了!”

朱高煦闻言,便直截了当地提醒道。

“咱已经让工部那边准备批量生产了!”

朱高炽赶忙点头。

“我这边也快了,城外的水泥厂还在搭建,到时候刚好可以将这些灾民安排进去!”

“我连人工的问题都不需要考虑了!”

朱高煦这边的动作同样也不慢,韦弘他们三个心腹,对于他的命令,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十分的有效率。

“最关键的是,马上就要开春了,春耕也得提上日程了!”

“你的那些高产农作物的种子,是打算自己来种?”

朱棣这时突然话锋一转地询问道。

“我这边的种子顶多也就够种几百亩地的,想要大面积推广,至少得种过几季之后!”

“而且大明并没有现代社会用的化肥,土豆和红薯虽然对于土壤要求不高,但是玉米和水稻的产量肯定会打折扣!”

“在大明有能力做出合成的化肥之前,现代社会那么高的产量就别指望了!”

“不过,即便没有化肥,这些粮种的产量,都要比如今大明的普通粮食高产的多!”

朱高煦觉得还是有必要把丑话说在前面。

毕竟这些粮食种子的产量预估,那是根据后世的标准来的,放在大明,减产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至于具体会减多少,那得看运气了,即便是他也算不出来啊!

“化肥?”

朱棣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个玩意他怎么没听方教授提起过?

【汉王说的不错,现代粮食产量高的因素,也不全是因为粮种,和土壤以及化肥、气候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就如汉王所言,他的那些粮食种子,就算是种在大明,能有原本预计产量的一半以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方教授直接解答了朱棣心头的困惑。

“原来如此!”

朱棣恍然地点了点头。

说失望倒也算不上,毕竟就算是减产一半,这些粮种的产量同样也是大明现有的粮食无法相提并论的!

“行了,没其他的事情,就继续说说后世的历史吧!”

“高煦已经跟咱说了土木堡之变,但后面的事情可没说,老方啊,你就接着土木堡之变往下说!”

朱元璋这时那颗好学的心又起来了!

朱棣顿时就心虚了起来。

搞了半天,这个逆子光说土木堡之变了?

那后面英宗复辟、于谦被杀这些老头子可都还不知道啊!

别到时候老头子又把火气撒到自己身上来,那这顿打得挨到啥时候才能到头啊?

【哈哈,怎么感觉永乐大帝又开始心虚了?】

【别哪壶不开提哪壶,这账不得一笔一笔的才能算清楚么?】

【按照这个逻辑,打也得一顿一顿的挨才行!】

【……】

弹幕当中顿时就有人对着朱棣调侃了起来。

朱棣:“……”

原本未必有啥事情,让你们这帮缺德玩意一说,没准老头子就得有点想法了!

“老四,这后面还有事啊?”

“该不会大明就是因为朱祁镇这个混账玩意,搞亡国了吧?”

朱元璋眯着眼睛,冷声质问道。

“没有,绝对没有的事情!”

“不信你问高煦,大明国祚将近三百年呢,怎么可能到朱祁镇这一代就亡国!”

朱棣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赶忙辩解道。

“哼,最好不是!”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他也就是试探一下朱棣的反应,实际上之前方教授也说过,大明共计十六帝呢,这才哪到哪啊?

就是这276年,不到三百年的国祚,还是让朱元璋觉得挺闹心的。

从这点而言,他不给朱棣好脸色,也算是说得过去。

要不是知道有现在这个朱高煦的存在,大明也不可能两百多年就没了,否则这两百多年的国祚,也值得他朱老四挨一顿毒打了!

【其实土木堡之变,的确是大明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亡国不至于,但也差点让大明再次迁都回了应天府。】

方教授一脸的无奈,但也只能实话实说。

“什么?你说咱大明差点就成为第二个南宋了?”

朱元璋闻言,立马就绷不住了,瞪着双眼怒声问道。

朱棣:“……”

为啥又感觉后脊梁直窜凉气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