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 第239章 新官上任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第239章 新官上任

作者:憨包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11:51:16 来源:小说旗

见过这些成都府下辖的官员之后,贾蓉并没有留饭的意思!他第一天上任可没有心思和这些官员搞个宴席什么。

在约定了改土归流成功之日同时举办庆功宴和接风宴之后,贾蓉就遣散了众人,独留史将军说话。

知府后衙大厅内,贾蓉和史将军分主次坐着说话。

“姑爷,末将觉得姑爷今日行事有些操之过急。”

是啊!任谁第一天上任就给属下下马威都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史将军金玉良言本官如何不知,只是来之前已经都了解过了,今天这一堂人要么年老得过且过之辈,要么狼子野心和土司狼狈为奸,改土归流之后下一步要动的就是这些人。”

“姑爷心里有成算就好!总督大人那边知道姑爷来他的治下颇为高兴。”

贾蓉一边喝茶一边笑道:“明日见面再说,另外你回去之后准备好队伍,这改土归流我看最后还是要动用武力,不然从前朝到本朝也不至于推行不下去,让他们先通知下去是让那些土司有个心理准备,告诉他们勿谓言之不预,温水煮青蛙不是本官的性格,一代人能做完的事没必要拖到下一代。”

“姑爷是干实事的人,小姐真嫁对人了。”史将军恭维道。

贾蓉不可置否,又道:“你治下王五、老六两名校尉乃我在漠南旧部,回去把他们调到成都府衙门听令,自己人用起来顺手些。”

史将军点头,这事他是知道的本来就打算这样安排。

“成都府境内除了土司作乱之外,还有什么隐患么?”贾蓉想起来剑门关的事情。

“倒没有,偶尔土匪作乱也是那些百姓活不下去作乱罢了。”

“成都府倒还好,四川境内土匪作乱屡见不鲜,大量土地被几个大家族把控着,百姓日子过得比较艰难。”

贾蓉点点头,土地兼并在哪朝哪代都有,大夏立国不少时间了,改土归流之后就是摊丁入亩,这个政策不实行同样会官逼民反,一步步来吧!自己在成都府时间还长,别的地方不管,成都府治下百姓至少要能够过活。

.......

“史将军,今日事务还多,过几日去你的驻地。”和史将军聊了一会之后贾蓉道。

史将军知道贾蓉是在送客,当即和贾蓉约定了时间后离开知府衙门。

“贾二,安排一百名影卫入成都府衙门当值。”送走史将军后贾蓉吩咐道,他在衙门里还没有得用之人,只能先从影卫里面调人。

上任第一天也没什么事情可做,主要还是了解情况,等到夜幕将要降临的时候贾蓉对成都府衙门也了解了个大概。

成都知府衙门其实为贾蓉的办事机构,设有府堂、经历司、照磨所和司狱司。

府堂是知府衙门中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内有典史若干人。

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1人秩正八品,知事1人轶正九品。

照磨所,是知府衙门掌勘磨卷宗等事的机构,设照磨1人,秩从九品。

司狱司,是知府衙门掌察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1人,秩从九品。

而在这三个主要机构之后还有吏房:掌署内考勤,乡绅、丁忧、起复,在外省做官各事;

户房:掌户口管理,征税纳粮,灾荒赈济等事;礼房:掌兴学、科举、教化、旌表、礼仪、祭祀、节庆等事;兵房:掌兵差、民壮、考武、治安等事;

刑房:掌破案侦缉、堂事笔录、拟写案牍,管理刑狱诸事;工房:掌工程营造,修理仓库,起盖衙门等事;铺长房:掌邮传及迎送官员之事;承发房:应办各种公文信札,皆由此房挂号,又分发各房转办。

此外,成都府还设有儒学,置教授1人,掌教育在学之士,考察生员学习、品德之优劣等,以训导佐之。医学,设正科一人,品秩未入流,为府属之医官。

阴阳学,设正术一人,未入流,为府之阴阳官,兼辖星学。僧纲司,设都纲一人,从九品,副都纲一人,未入流,为一府管理僧人之官员。道纪司,设都纪一人,从九品;副都纪一人,未入流,为府内管理道士之官员。

.....

“你等各司其职就好,本官没有别的要求,不贪污、不欺民是本官的两条底线,跟着本官日后自有你们的前程,倘或被某发现你等行苟且之事,那就别怪本官不念同僚之义。”

同样威逼利诱一番,得到衙门官吏的再三保证之后,贾蓉离开知府衙门回家。

大夏官制一府一县最高长官拥有绝对的权力,且不说官制的好坏,对目前的贾蓉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不管在什么朝代,一把手拥有绝对的权力,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

倘或今日,贾蓉手上没有成都府绝对的军政权力,他也不会说话这么直接。

成都府衙的官吏,不敢不听从贾蓉的命令,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官职升迁都由贾蓉决定。

也只有像成都府这种远离大夏权力中心的西南地区,才会有如此情况的发生。

放在富庶的江南地区,朝廷一定会配备,能够牵制住一把手的副官。

这一切都归咎于大夏交通不便利以及书信传播的不便。

一把手如果没有绝对的权力,很多事情都无从下手,特别是在有战乱发生的时候,如果事事都要请示朝廷,那么整个西南地区就无法运行。

然而基于这种用官制度的基础就是朝廷会选派值得信任的官员。

像贾蓉这种勋贵出生子弟往往是最佳选择。

为什么呢?因为勋贵子弟对朝廷的忠诚度往往是最高的。

还有一种就是皇帝的心腹,往往会被派遣到这种地方做官。

下一阶段贾蓉的主要工作,第一是放在改土归流之上,第二就是要培植自己的属下,否则单单依靠影卫,他在成都府的治理过程中,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一切政令的保障落地实施的基础,永远都是人。

那么如何解决人的问题?需要等到明日贾蓉和四川总督见面以后才能决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