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 第367章 给贾兰的选择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第367章 给贾兰的选择

作者:憨包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11:51:16 来源:小说旗

李纨一万个不想让贾蓉进门,可看儿子第一次邀请人做客便打消了念头。

贾兰在荣国府几乎没什么亲近的兄弟,前些年和贾环来往比较密切,但贾环后来和贾蓉去了成都府,他就更没什么朋友了。

李纨迈动莲步走到门口。

”进去吧!“

贾蓉总感觉李纨对他有戒备,不过他光明正大没什么见不得人。

走进稻香村,贾兰邀请贾蓉到书房说话,李纨先吩咐素云倒茶,然后一起进书房,她不放心儿子和贾蓉单独说话,谁知道会不会带坏儿子。

走进书房,看到满屋子的书贾蓉暗自点头,贾兰简直是荣国府“奇葩”一样的存在,宝玉的书房他没去过,肯定比贾兰的书房豪华,书肯定没贾兰的多。

走到书桌前随意翻了翻,看到桌上摆放着一张写满字的纸,好奇之下拿在手里。

是贾兰写得文章。

而贾兰呢!见兄长看他刚写好的文章,不禁有点紧张,眼前这位兄长可是举人出身,皇上钦赐的同进士出身。

贾兰对贾蓉的崇拜除一力扛起贾族重任还有在短短两年内考中举人,他博览群书自问史书上和兄长一样的人物也不多。

李纨见贾蓉一进书房就检查起儿子的学业,戒备之心稍减,她当然知道贾蓉学识渊博是科场前辈若是能指点儿子一二,足够儿子少走很多弯路。

尽管她不喜贾蓉,却也不得不承认,儿子要是能够和他亲近会受益无穷,不过不行,贾蓉品德有缺。

“蓉哥哥,怎么样?”

贾兰紧张的问。

贾蓉确实是在认真看贾兰的文章,听到弟弟期盼的问话,看他一眼笑道:“你这般年纪做出这种文章不错,再过一两年县试不成问题。”

其实站在贾蓉的角度看,文章写得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如果按照这种趋势中秀才不难但举人难,贾兰的短板非常明显,闭门造车。

得到贾蓉的肯定贾兰很开心,邀请贾蓉入座。

这时候素云端茶进来,家里突然来了男人素云有点紧张,稻香村除了宝玉偶尔来几乎没别的男人踏入。

“素云,你去找园里管事的婆子取来灯笼在外面等着,一会蓉哥儿回去用。”

李纨吩咐素云,大晚上贾蓉来她这被人看到容易惹出闲话,叫个婆子过来“见证”她能安心些,也有给贾蓉压力的想法,如此他便不敢乱来。

贾蓉哪里不知道李纨的心思,眼神直视她,后者避开去。

被人防贼一样防着贾蓉只能表示无奈,灯光照耀下冰冷的女子身材窈窕,就是穿着素了些。

贾蓉坐下。

“兰弟现在跟着哪位师傅读书?”

贾兰失落的摇头:“蓉哥哥,之前都是在族学跟瑞大哥、代儒夫子读书。”他没有名师教导,全靠自己苦读。

贾蓉颔首:“关于我在祠堂那日提出解散族学,在西郊庄园建立贾家书院你怎么看?”

突然问起这个,贾兰有点不知所措,贾族之事他向来不参与,有点犹豫,母亲教导不要随意发表意见。

“无妨,你是读书人,将来科举有策问,就当这是一道策问题就行。”

这小子胆子小了点。

贾兰看看李纨。

“蓉哥儿问你直说就是。”李纨温柔对儿子道,她知道贾蓉在指点儿子。

“蓉哥哥我可以称你为兄长么?”

“当然,咱们一辈儿,你喜欢怎么叫都行。”贾蓉也觉得蓉哥哥挺难听,兄长更亲近些。

“其实我很少去族学,族学太乱,家族子弟们都不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无用,大家都在玩儿,瑞大哥也不怎么管,代儒夫子虽严厉但他年纪大了,不光是我,旁支几个和我一样的族叔也不去族学,母亲说还不如在家自学,我的学问都是母亲教的。所以我觉得兄长解散族学建书院很对,我已经和母亲说了,等书院开学就去,虽离家远些但能进益。”

贾兰和贾蓉说明了族学的现状,很支持贾蓉的做法。

而贾蓉想的是李纨不愧书香门第出身,亲自教导儿子学问。

这和探春、元春她们教儿子启蒙不同。

感受到贾蓉 的目光,李纨心一酸,不如此能怎样?满府有多少人在乎她们母子?儿子在公公婆婆面前根本不得宠,他们的爱都给了小叔子。

儿子很好,读书上进她能做的就是先自学后教给儿子。

“书院已经在筹备中,想来十五便能开学,书院的夫子你嫂嫂请的学识渊博的老儒,你去了一定一日千里。”

贾兰重重点头笑道:“我也这样认为。”

贾蓉想了想,犹豫道:“原本我倒是能教你,不过想来二三月间要去漠北打战,咱们主脉就你一个读书种子,将来你走仕途也能为我分担一二。兰弟,若我给你寻个师傅,但要你离京几年你可愿意?”

“啊?”贾兰没想到兄长有这个提议,他一心想的是去书院读书,兄长却要给他觅得良师,还要离京几年,这让从没离开京城的贾兰没了主意,下意识看向李纨。

李纨呢!同样错愕,贾蓉想做什么?

“蓉哥儿意欲何为?”李纨眼神不善,她第一个念头想得是贾蓉把儿子支开然后对她下手。

而贾蓉呢是真心为贾兰的前途着想,没有师傅教导,整日闭门造车将来即便入朝为官发展也有限。

“婶子先听我说完,我没有恶意。”

这个女人在荣国府处处小心的过分啊!

李纨不语。

“兰弟,为兄的意思是,第一科举从县试开始太耽误时间,我会想办法找吏部尚书钱大人给你弄一个监生的名额,问题不大,这样你可以少奋斗一二年;

第二,为你求师是基于你好学,但做文章一无名师教导,二无阅历是不行的,为兄为何当年要远赴苏州求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才你写的文章匠气太重;

第三,为兄要给你寻的名师乃是我的至交,翰林院冯良,雍乾六年的探花郎,他的老师正是礼部尚书钱大人,你可明白我的意思?不过,不久后他就要往成都府任职,想来二三年可回,你随他去蜀中读书,回来后参加北直隶乡试便可。”

这是贾蓉给贾兰铺的路,荣国府一脉必须有人撑起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