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武侠召唤:大闫九千岁 > 第11章 启程渝州

武侠召唤:大闫九千岁 第11章 启程渝州

作者:乌鸦掀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3-31 12:11:21 来源:小说旗

果然,第二日朝会上,内阁七位宰相中竟有四人告病不出,枢密院的五大将军更是只有一人前来。

平日里张口道德仁义、闭口仁义道德的衮衮诸公,此刻却纷纷推诿避责,无人愿意站出来承担重任。

众皇子中,也只有太子和三皇子姬天麟两人到场。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仿佛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酝酿。

闫帝闭关,太子监国,本应是朝廷运转如常的时刻,然而现实却是如此不堪。

这便是闫帝夺位造成的隐患。

当日那惊心动魄、血雨腥风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让人胆战心惊。

而如今,那些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们,尽管表面上迫于无奈只得捏着鼻子认可了新皇登基这一事实,但实际上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内心深处却是多有不忿。

只见朝堂上,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

毕竟这种事对任何人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当然避之不及,生怕惹上麻烦。

承政御史冯耀见状,气得鼻子都歪了。

指着那些推诿责任的官员大骂:“平日里你们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如今国难当头,却一个个缩头乌龟,真是岂有此理!”

若不是他的地位不足,早就主动请缨了。

大闫一朝的朝廷中枢由三府八司组成。

三府分别为内阁,枢密院和御史台。

内阁共有七位宰相,乃是文官系统的核心,负责国家的内政事务,确保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枢密院则由五大将军执掌,负责全**事事务,包括军队的调动、防御、战略规划等,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两个部门都是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分别负责政务决策和军事指挥,彼此相互制衡,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而御史台最为特殊,他们负责监察百官,弹劾违法乱纪的官员,确保朝廷的廉洁与公正。

独立于其他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拥有独立的监察权。

整个御史台权力极大,却深得历代帝王信任。

其中原因便是所有御史都必须修行儒家显学中极为特殊的一脉法门。

浩然正气。

正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修行浩然正气者,必须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否则必遭反噬。

因此,御史台的诸公们皆是德才兼备之人。

在“德”的方面,他们具有清正刚直、嫉恶如仇的品质。

在“才”的方面,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御史监察的事项涉及行政、司法、经济、军事、文化等众多领域,涉及面十分广泛。

这就要求御史必须博学多识、明于礼法。

在武道一途,修炼浩然正气的御史一旦突破敕令天地的境界之后,实力便会暴涨到堪称大宗师第一人,言出法随,天下无敌。

此时便会被封为正一品御史大夫。

毫不客气的说,御史大夫就是整个大闫王朝的守护者。

可惜,自从上一代御史大夫席卷万里,以天地之势斩杀北狄国师,一人灭一教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一众御史再也没有人突破敕令天地的大宗师境界。

御史大夫再往下便是是御史中丞和左都御史,都是正三品,需要宗师境界的实力才可担任。

而整个御史台连宗师境界,也无人突破。

至此,御史台没有一个能撑起场面的人,许多人明里暗里的打压,这才逐渐没落下来。

再往下便是左右承政御史,左右佥督御史。

冯耀虽然担任御史多年,德高望重,但武学境界没达到,因此一直都是从四品承政御史。

这个品阶根本不足以服众。

就在这紧要关头,三皇子姬天麟站了出来。

左踏一步,神色坚定,目光如炬,朗声说道:“父皇闭关,国事艰难,本宫愿前往渝州七郡赈灾,解百姓于水火之中。”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谁也没想到三皇子竟会在此刻挺身而出。

太子微微皱眉:“三弟,现在可不是胡闹的时候。”

“大哥,小弟没有胡闹,渝州七郡赈灾总得有人主持,拖得越久,危害越大,还请大哥拟旨。”姬天麟再次拱手。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而其他大臣则纷纷露出惊讶、疑惑,甚至冷笑的表情。

不少人心底暗道姬天麟愚蠢。

渝州七郡灾情复杂,民变四起,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他们心中暗自盘算,等着看姬天麟的好戏,看他如何在这次赈灾中栽跟头。

然而,姬天麟却毫不在意众人的目光。他心中清楚,母亲让他接下赈灾一事,必然已经安排妥当。

太子端坐于龙椅左侧的太师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群臣,缓缓开口:“诸位,不如此事就交给三皇子?可有意见?”

此话一出,殿内一片寂静。

片刻之后,众臣纷纷躬身,齐声道:“臣等附议!”

声音洪亮,回荡在殿中。

太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随即大手一挥,朗声道:“好,来人,拟旨。”

侍立在侧的太监总管立即上前,展开黄绢,提笔蘸墨,静候太子口谕。

太子沉吟片刻,声音庄重而威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渝州者朝之上州,内治生民,无能轻觑,尤为重焉。今渝州大灾,为帝者当牧养子民,故着三皇子姬天麟代天巡狩,加钦差大臣,兼渝州大总管,查察吏治,主持赈灾事宜,赐便宜行事之权,所至之处如朕躬亲。钦此。”

太监总管笔走龙蛇,迅速将圣旨誊写完毕,双手捧起,恭敬地呈给太子。

太子接过圣旨,目光再次扫过群臣,沉声道:“三皇子姬天麟,即刻启程,务必妥善处理渝州灾情。”

姬天麟上前一步,躬身行礼,神色坚定:“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恩。”

这时,承政御史冯耀一步踏出,朝堂之上,他的身影虽略显佝偻,却步伐坚定。

拱手一礼,朗声道:“太子殿下,请准许老臣随钦差前往,为七郡百姓出一份力!”

太子闻言,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为难之色。

他看向冯耀,语气温和却带着关切:“冯公,您年岁已高,渝州天寒地冻,路途艰险,您的身子骨如何受得了啊?”

冯耀闻言,哈哈大笑,声音洪亮,回荡在殿中。

他挺直腰板,目光炯炯,豪迈地说道:“哈哈哈,太子殿下切莫小看老臣!老臣虽年迈,却也是习武之人,自幼练就一身筋骨。”

“别说区区寒冻,就算是策马扬鞭,日夜兼程,也不在话下!还请殿下成全。”

太子见冯耀态度坚决,言辞恳切,心中虽有不忍,却也知他性情刚烈,难以劝阻。

沉吟片刻,太子终于点头道:“既然冯公执意如此,本宫便准了。只是此行艰险,冯公务必保重身体,若有不适,切莫勉强。”

冯耀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躬身一礼:“多谢太子殿下成全!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朝会结束后,姬天麟立即着手准备前往渝州的事宜。

朝廷自有一套机构应对大灾,早在灾情抵达京都之际,赈灾物资、钦差卫队等相关事宜便已经开始筹备。

户部调拨粮草,枢密院抽调精锐,镇武司安排高手,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西华宫内,安贵妃端坐于殿中,神色沉静,目光深邃。

她轻轻挥了挥手,对身旁的洛子商和秋糯吩咐道:“你们二人,即刻出城,在城外等候三皇子。此次赈灾,务必全力配合,不可有丝毫懈怠。”

洛子商躬身应道:“娘娘放心,臣明白。”

秋糯则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娘娘放心,三皇子此行定会顺风顺水的。”

安贵妃点了点头,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次赈灾,关系重大,不仅关乎百姓,更关乎朝局。你们务必谨慎行事,不可出任何差错。”

洛子商和秋糯齐声应道:“是,娘娘!”

随着安贵妃的安排,洛子商和秋糯悄然出城,在城外一处隐秘之地等候姬天麟的到来。

秋糯出现,意味着安贵妃掌控的势力将全权配合。

而洛子商也趁机将岳不群召唤出来。

他的任务只有一个——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