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 第71章 哥哥还从未陪妹妹看过打铁花呢

夜已深。

张家小院虽小,但却五脏俱全。

柴房、书房、灶房、客房等样样不缺,就连专供婢子居住的房间也有。

张道之习惯晚睡,见书房那边还亮着灯,心下好奇,遂打开房门。

正见蓁儿专心致志的看着一篇杂文。

心下好奇,遂走上前询问,

“这么晚了,怎还不去歇着?”

蓁儿笑道:“之前与阿絮去集市上采办物什时,见一肆主卖的这篇杂文颇有意思。”

“我又喜欢看书,所以就买来看看。”

张道之更为好奇,打趣道:“什么杂文,能得我妹妹青睐?”

蓁儿不说学富五车,但也是读过四书五经的女子。

一般杂文,还真得很难入她眼。

只是,当张道之见到那部杂文之后,却是直接愣在原地:

《妖魔图录》

【遂古·着】

这...

“妹妹从何处买的这部杂文?”

张道之询问。

蓁儿并未细想,脱口道:

“出了院子,往右拐,有一处市集,就在那买的。”

“哥哥若是想看,先拿妹妹的这部杂文去看就是,犯不着再买一部。”

张道之笑道:“我自杭州北上途中,已经看过这篇杂文了。”

“只是没想到,此文居然在京城也有的卖。”

蓁儿笑道:“世上志异杂文本就少,能写的人不敢写,敢写的人又多半是异士而非儒生,不知从何处落笔。”

“在妹妹看来,这部杂文的立意挺好,让百姓知妖邪之利害...只是,还有些缺陷。”

缺陷?

张道之好奇道:“妹妹说来听听。”

蓁儿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

“此篇杂文,之所以能在大江南北贩卖,且能引起街谈巷议,无外乎就是这普天之下极为缺乏志异杂文。”

“而且,这部杂文里对于鬼怪妖邪的描述很是详细,的确能让百姓迅速知道鬼怪之利害。”

“但...缺乏一定的波澜起伏,也就是没有好好讲故事。”

故事性?

张道之不解,求问道:“若让妹妹来写,你会如何动笔?”

蓁儿想了想,道:

“首先,开篇一定要引人入胜。”

“可在每部邪祟的开篇,写上此邪祟的特点与弱点之后。”

“再去写一篇,有关此类邪祟的故事。”

“比如这画皮鬼...”

说到此处,蓁儿拿来一张白纸,开始动笔: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

张道之明白了她的意思。

瞬间感到豁然开朗。

如今《妖魔图录》能够大火,是因为百姓对邪祟知之甚少。

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只单纯地去写邪祟特点,迟早会让妖魔图录的热度下降。

张道之暗自感叹。

蓁儿的意思,就跟张道之前世所看的那些网文写法类似。

一个剧情走完了,就要有另外一个剧情去衔接。

事实上,像是蒲松龄等一众志异小说家,用得,也是蓁儿的法子。

如若张道之是个小说家,用这种法子创作,定然会给他带来大量的钱财。

但是,若非为了蓁儿的下半生,他一个修士,对世俗钱财,当真不看重...

他想的是,用那种方式,或可让百姓沉浸在《妖魔图录》里,不会看过就忘了。

假以时日,当妖魔图录记载的故事传播出去,即使没钱来买杂文看的百姓,也会知道。

曾经有个画皮鬼,有什么特点,又怕什么。

这样一来,他费尽心力去写《妖魔图录》的目的,就算达成了。

“若还是用我以前的法子写,传播度将极其有限,而且,久而久之,也会没了热度。”

“但若用蓁儿的法子,以故事的形式向百姓述说邪祟之利害,则就不同了...”

想到这里,张道之由衷称赞起蓁儿,

“我妹妹,不愧是京中第一才女。”

闻言,蓁儿见他有几分激动,不由得掩嘴一笑道:

“哥哥这般高兴,不知道的,还以为哥哥就是遂古先生呢。”

遂古先生?

张道之笑了笑,“虽然我承认,这叫遂古的人,有那么一丢丢才华。”

“可能长得也比较帅...”

“但是,不过就写了几篇杂文而已,何以称先生?”

蓁儿道:“哥哥不知,如今这位遂古先生,在儒林中名声显赫,所有人都在猜测遂古先生的真实身份。”

写几篇杂文就名声显赫了?

又不是写了什么可流芳百世的文章。

蓁儿解惑道:“遂古先生之所以名声大噪,是有些原因的。”

其一:读书人不敢写的,他敢写,而且立意很好,要让百姓免遭邪祟迫害。

其二:‘遂古’二字太重,敢以此为号者,不是大儒就是命格极其特殊之人。

就比如天师府的当代天师张道之。

道之二字,同样很大。

一般人,根本就承受不住这份气数。

就好像古往今来的霸王只有一位,后世人再用霸王二字,也要在此前加个‘小’字。

古往今来受世人尊崇的冠军侯,自霍骠之后,即使有被封此爵者,名声也是极臭。

为何?

就是因为命格承受不住。

其三:那位遂古先生能对邪祟这般了解,定是与邪祟有过深入交流。

没死,而且还将其写进杂文里。

可见其本事。

所以,世人就在猜测,没准那位遂古先生,是什么惊世大儒呢!

张道之玩味般问道:“妹妹认为,这遂古先生,是何方神圣呢?”

蓁儿认真地想了想,

“我猜应是王守义王先生。”

王守义?

张道之在一厚摞的欠条里看到过这个名字,

“为何是他?”

蓁儿娓娓道来,

“普天之下的大儒,具有通玄之力者寥寥无几。”

“其中最负盛名者,便是那位王先生。”

“这位先生昔年在龙场的一场悟道,引来天门异象,举世轰动。”

“此后,王先生就好似消失在了人间,不见了踪迹。”

“其余敢写这志异杂文,也有能力去写的大儒,基本都有自己的事情做。”

“所以,妹妹猜是那位王先生。”

从这番话里,张道之得知了一些讯息,也证实了一些事情。

首先,因为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妖邪,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敢去写妖邪。

毕竟,他们担心会触及到因果承负,而得到妖邪的报复。

其次,欠自己师父人情的那位王先生,已经消失多年了,不知踪迹,更无处寻觅。

“听妹妹所言,似乎对那位王先生颇为推崇?”

张道之又问。

蓁儿点了点头,

“王先生在民间有个诨号,叫做...”

“王半圣。”

王半圣?

听此,张道之对那位王先生,不由得更为好奇。

就连老天师,都不敢自称是半圣啊。

毕竟,半圣也是圣。

“哥哥,今日我去集市时,听闻过几日摘星楼那边要举办端阳诗会。”

“哥哥离开京城之前,能不能陪妹妹去一次诗会?”

这时,蓁儿突然问起。

张道之来到京城这两日,听说过摘星楼。

居然是除了宫城里的某些殿宇之外。

就属它是全京城最高的楼了。

乃是崇义公家的产业。

而且,这摘星楼,还不是谁都能进。

蓁儿以京中第一才女的身份去过一次,但也仅仅是去过一次而已。

“即使那摘星楼不让我兄妹进去。”

“楼外街市里也很热闹,还有打铁花呢。”

说至此处,蓁儿不由得低眉道:

“哥哥还从未陪妹妹看过打铁花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