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 第52章 改革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第52章 改革

作者:八刀一只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14:32:39 来源:小说旗

朱雄英放下手中的茶杯,眼神变得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直视着对面的朱元璋和蓝玉。

“爷爷,舅公,我这法子其实很简单。”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

“不过,你们可得想清楚了,你们现在自认是商人,一旦我把这方法告诉你们,那可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到时候,你们只能跟着我,一条道走到黑——造反!”

朱雄英的声音并不高亢,甚至可以说有些低沉,

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朱元璋和蓝玉的心头。

造反,这两个字,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禁忌中的禁忌,稍有不慎,便是诛九族的大罪。

不是请客吃饭,不是闲话家常,更不是儿戏玩笑。

那是血与火的较量,是生与死的赌博,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朱雄英很清楚这一点。

他虽然没有原主的记忆,不知道自己是皇太孙的真实身份,但他毕竟是一个现代人,

对历史的走向,对人性的复杂,有着远超常人的理解。

他更清楚,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无异于是在悬崖边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即便他是朱元璋名义上的孙子,是蓝玉名义上的外甥,那又如何?

没有宗谱的认证,一切都只是镜花水月,毫无意义。

所以,即使他一直以来都在向朱元璋和蓝玉暗示自己的造反意图,

甚至连佛朗机炮和燧发枪这样的神器都送给了他们。

但是,真正到了摊牌的这一刻,他依然保持着十二分的谨慎。

他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他还年轻,还有大把的青春年华等着他去挥霍,

还有无数的美好事物等着他去体验,他可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把小命交代在这里。

朱元璋和蓝玉听到朱雄英的话,先是一愣,随即都有些忍俊不禁。

闹了半天,这小子还是贼心不死,一门心思要造反啊!

孙子要造爷爷的反,这事儿要是传出去,恐怕能让全天下的人都笑掉大牙,

真是千古奇闻,旷古绝今。

只是,朱元璋心里清楚,朱雄英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更不知道朱允炆已经彻底失去了争夺皇太孙的机会。

所谓的削藩,战火不断,已经成了无稽之谈,

他现在再提造反,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点破。

在他看来,朱雄英所说的“造反”,并非是要推翻大明,另立新朝,

而更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

从朱雄英之前的种种表现来看,造反只是他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而这种手段,更是为了整个大明的未来。

因此,朱元璋并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致地看着朱雄英。

“乖孙,你多虑了。”

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长辈对晚辈的宽容。

“我二人行商,也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罢了,若是能有机会成就一番大事业,谁又愿意一辈子背着商人的名头呢?”

蓝玉也连忙在一旁帮腔。

“是啊,雄英,你有所不知,当年的范蠡,那可是商人的楷模。”

“他先是从商,后来入朝为官,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功成身退之后,又再次经商,富甲天下。”

“这等传奇人物,可是天下所有商人的榜样啊!”

“我等虽不才,却也心向往之,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我们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蓝玉的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仿佛他真的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商人一般。

朱元璋和蓝玉的话,让朱雄英暗自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虽然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但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依然是低人一等的。

毕竟,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商人的地位再怎么提高,也无法与士大夫相提并论。

别说跟那些位列公侯的达官贵人相比了,就算是跟普通百姓相比,

商人的社会地位也要低上一大截。

这种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

最简单的一点,商人是没有资格穿绸缎的。

哪怕你富可敌国,家财万贯,也只能在家里偷偷摸摸地穿一穿,

一旦到了外面,就必须换上粗布麻衣。

这一点,即使到了明末那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代,也没有丝毫改变。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商人来说,如果有机会能够摆脱商人的身份,

搏一个世代公侯,那绝对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不过,心动归心动,敢不敢真的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朱元璋和蓝玉这两个“商人”,显然是属于那种敢想敢干的类型。

朱雄英心中有了底,便再次开口说道。

“既然爷爷和舅公都有此意,那我就直说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从表面上来看,就是要重商税,轻农税。”

蓝玉听到这话,眉头微微一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重商税,轻农税?”

他有些不解。

“这样做的话,会不会把那些富商给逼反?他们要是真的反了,那岂不是天下大乱?”

朱雄英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容。

“舅公,您多虑了。”

他摇了摇头。

“商人沟通南北,经略东西,所获利润何止千万,可他们只需要缴纳微不足道的赋税。”

“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老百姓呢?他们不仅要承担沉重的税务,还要服各种徭役,一年到头,连肚子都填不饱。”

“真要说造反,那也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会造反,跟那些商人有什么关系?”

“自古以来,只听说过老百姓因为活不下去而起兵造反的,或者是因为世家门阀的利益受损,在背后煽风点火,鼓动百姓造反的。”

“可您听说过有哪个商人因为活不下去而造反的吗?”

“没有!”

朱雄英斩钉截铁地说道。

“要是行商真的活不下去了,那就别行商了,干脆回家种地去!”

“更何况,商人买低卖高,本来就利润丰厚,即使加重了商税,他们的利润依然很高,这一点,爷爷和舅公不会不知道吧?”

“有这么高的利润在手,换做是谁,也不会傻到去造反吧?”

说完,朱雄英将目光投向朱元璋和蓝玉,等待着他们的反应。

朱元璋点了点头。

对于朱雄英的这番话,他还是比较认可的。

毕竟,他自己就是从最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对民间疾苦,对商人的情况,都非常了解。

如今大明的商人,在极低的税率下,很多人甚至连这点税都不交。

他们把大把的银子装进自己的口袋,一个个富得流油,成为了大明最富有的一群人。

对于这些,朱元璋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他知道,作为一个皇帝,他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

而是要综合整个大明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没有这些商人走南闯北,沟通有无,整个大明就会慢慢变成一潭死水。

一个没有活力的王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明知道这些商人偷税漏税,却一直没有大力追究的原因。

他不仅要为全天下的百姓着想,更要为自己老朱家的江山社稷着想。

现在听了朱雄英的这番话,朱元璋突然觉得很有道理。

如果自己真的是一个商人,即使朝廷加重了商税,

自己的日子也肯定比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要好过得多,根本没有理由去造反。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之色。

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总觉得这些商人走南闯北,

风餐露宿,非常辛苦,却忽略了那些辛辛苦苦耕种的农民,要比他们辛苦得多。

现在听到朱雄英的话,他才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