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 第54章 监察富商收入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第54章 监察富商收入

作者:八刀一只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14:32:39 来源:小说旗

朱元璋和蓝玉面面相觑。

“这有何难?”

朱雄英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仿佛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

这当然很难!

这可是关系到大明的国运啊!

朱元璋心里跟明镜似的,要是真像朱雄英说的这么轻巧,

自己何必天天为了国库那点银子愁得头发都白了?

要知道,大明朝廷虽然立国多年,但内忧外患可是一点都不少。

北边的蒙古人时不时来骚扰,东南沿海的倭寇又闹得凶,

国内还有些不安分的家伙蠢蠢欲动。

哪样不要钱?

想到这,朱元璋忍不住开口问道:

“乖孙,你倒是说说,准备如何来做?”

朱雄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这事儿急不得,得一步一步来。步子迈得太大了,容易扯着裆。大明现在这情况,折腾不起,到时候反而得不偿失,那就不美了。”

朱元璋和蓝玉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看来这孩子虽然一直待在金陵城里,但对天下大势还是门儿清的。

两人不由得在心里又一次感叹,这小子真是太不一般了。

幸亏是自家的孙子,自家的娃,不然的话,

有这么个聪明得近乎妖孽的家伙起了反心,自己还真不一定能降得住他。

朱雄英可不知道朱元璋和蓝玉心里在想什么,他继续说道: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赢,就得先摸清对手的底细。”

“朝廷想要知道能收上来多少税,就得先弄清楚这些商人们都在卖什么,怎么卖。”

“所以,咱得先成立一个税务院,让大明所有的商户都登记造册,让朝廷知道他们究竟在干些什么。这样一来,才好知道该怎么定税。”

朱元璋和蓝玉连连点头。

现在大明朝廷虽然知道这些商人在做买卖,也知道他们大概在卖些什么,

但具体到每个人在干什么,朝廷还真不清楚。

朱雄英这个法子不错,成立一个税务院,摸清这些人的底细,才好下手。

“嘿,税务院,这名字倒是挺新鲜。”

朱元璋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税务院成立之后,天下所有的商户都必须来登记,然后才能继续做买卖。要是没登记还敢做买卖,那就对不住了,全部家产充公!”

朱元璋听了,没吭声。

这事儿就得这么办,法无严令不行,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可问题是,登记造册之后呢?

商人们还不是该怎么做生意就怎么做生意,对朝廷收税有什么影响?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大明现在实行的户籍制度。

为了让老百姓都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地盘上,别到处乱跑,朱元璋发明了路引制度。

想出远门,走亲访友?

行,拿出路引来。

没有路引,或者路引和本人对不上?

那对不起,按违法处理。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都安分守己,别给朝廷添乱。

当然,对商人来说,这路引制度其实影响不大。

只要老老实实登记,朝廷也不会为难他们,该做买卖做买卖,该出门出门。

所以,在朱元璋看来,朱雄英说的这个税务院,跟自己的路引制度差不多,

对收商税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目的是摸清天下到底有多少商人,他们都在做什么买卖。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方便管理。”

朱雄英的话,得到了朱元璋的赞同。

这么一来,确实能方便朝廷管理这些商人。

就算不能多收上来商税,这个做法也有它的好处。

“那第二步呢?”

蓝玉迫不及待地问道。

朱雄英微微一笑:

“第二步,就是等大明所有的商人都登记造册之后,把这个税务院推广到全国各地,每个地方都设立一个。这些税务院的真正职责,就是监察各地富商的收入。”

“只有知道了他们究竟赚了多少钱,才能算出他们应该交多少税,看到底是十税二,还是十税四。”

“这样一来,虽然不能保证一个都不漏,但能监察个七七八八,也就够了。”

蓝玉一听,提出了质疑:

“这恐怕不行吧?朝廷总不能随便查人家的家产吧?这样的话,很容易激起民愤,朝廷也不占理啊。”

朱雄英笑了:

“谁说要随便查人家的家产了?”

蓝玉一愣:

“不查人家的家产,怎么知道人家挣了多少钱?又怎么按你说的十税二、十税四来收税?”

朱雄英解释道:

“这就是我要在各地设立税务院的原因。

这些税务院设立之后,里面的官员要深入当地,

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还要知道外地进来的货物是什么价钱。”

“把这些信息汇总起来,各地的税务院再互相通气,自然就知道这些商人通过这些商品挣了多少钱。不然的话,只在京城设立一个税务院不就得了?”

朱元璋听了,激动得直拍大腿。

自己已经完全明白了朱雄英的意思。

这些道理,其实自己也能想到。

毕竟,连路引制度都想出来了,这种类似的制度又有什么难的?

可偏偏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想不到用这种办法来监管天下所有的商人。

“此法甚妙!不愧是咱的乖孙,每一步都想得这么周全,爷爷佩服!”

朱元璋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然而,朱雄英听了,却并没有露出得意的神色,而是继续说道:

“此法虽好,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朱元璋一听,顿时急了:

“这法子已经够好了,怎么还不能治本?那咱到底该怎么办?”

朱元璋心里觉得这法子简直完美,可朱雄英却说这只是权宜之计,

这让他更加迫切地想知道,究竟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如何才能够标本兼治,还望乖孙不吝赐教!”

朱元璋一脸的求贤若渴。

他觉得自己能想出税务院的法子,已经算是极限了。

可朱雄英竟然说这只是治标之法?

那什么才是治本之法?

蓝玉更是整个人都傻了。

朱雄英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混沌的思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