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 第58章 鞭法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第58章 鞭法

作者:八刀一只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31 14:32:39 来源:小说旗

“增加税赋的方法有很多,正如我先前所言,重新厘定商税,便是其中一种。”

朱雄英淡然一笑。

“又何必死死盯着这区区田亩呢?”

“不过,民以食为天,粮食终究出自土地,因此,田赋亦不可不收。”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向这些土地征收赋税?”

朱雄英的话,直接让蓝玉愣在当场。

土地,有生有死,虽为皇亲国戚,无需躬耕,却也深知,土地需有人耕种,方有收成。

无人耕种,地里又岂会长出庄稼?

朱雄英竟言,要向土地征税?

这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朱元璋却对朱雄英的话,另有见解。

自己这个孙儿,绝非信口开河之人,他如此说,必有其道理。

“那乖孙所言,向土地征收赋税,是何意?”

朱元璋沉声问道。

“先前所言第一步,便是要丈量天下田亩,清查隐匿、逃税之田。”

朱雄英缓缓道来。

“丈量田亩之后,朝廷历年征收的人头税,便再无意义,需全面废除。”

朱元璋闻言,心中一震。

人头税,乃封建王朝最大的税赋来源,废除人头税,朝廷如何运转?

“取消人头税,单凭那点商税,即便征至十税四,亦不足以支撑整个朝廷开支。”

“长此以往,国库空虚,朝廷必将难以为继,此法,恐不妥。”

朱元璋提出质疑。

蓝玉亦出声附和:

“正是!且不说其他,单是朝廷每年发放给士兵的军饷,便是一笔天文数字,仅靠商人缴纳的那点商税,如何能支撑?”

作为一名立志成为一代名将之人,蓝玉首先想到的,

自然是与士兵相关之事,如此说来,倒也无可厚非。

“我所言取消人头税,并非完全不收税赋,而是要变通方法,另行征收。”

朱雄英解释道。

“变通方法?何种方法?”

朱元璋追问。

身为帝国最高执政者,登基之后,朱元璋亦不断学习进步,

吸取历朝历代之教训,欲使大明王朝,千秋万代。

赋税改革,自然也在其考虑之中,然最终,仍蹈前朝覆辙,只因……

“一条鞭法!”

朱雄英缓缓吐出四个字。

此言一出,朱元璋与蓝玉皆是一怔,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词。

“这‘一条鞭法’,是何物?”

朱元璋忍不住问道。

蓝玉亦投来询问的目光。

朱雄英起身,踱步至屋外,仰望天空。

此时,距朱元璋下朝,已有不短时辰,朝阳已渐渐由初升时的火红,

转为散发炽热光芒的火球,昭示着大明王朝,正如这轮旭日,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朱元璋、蓝玉见状,亦起身,跟随朱雄英来到屋外。

与朱雄英感受不同,朱元璋,乃是登基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观察天空景色。

受朱雄英感染,方才略显烦闷的心情,亦一扫而空,整个人,顿觉心旷神怡。

既然雄英有解决之法,那自己,便无需过于焦急,静待他道来便是。

凝视着朱雄英的背影,朱元璋眼中,满是柔情。

与雄英相比,那朱允炆,简直天差地别!

此等麒麟儿,才配得上咱的江山!

二人各怀心思。

一旁的蓝玉,显然不懂这般风雅,等候良久,见二人皆未开口,

终是按捺不住,急切问道:

“雄英,你便快些说说,这‘一条鞭法’,究竟是何物?”

正神游天外的朱雄英,被蓝玉此言拉回现实,不由咂了咂嘴。

这舅公,当真不懂风情,如此美景,竟不知欣赏。

不过,转念一想,此人可是要追随自己之人,这般急切,倒也理所当然。

朱元璋亦向蓝玉投去不满目光。

“所谓‘一条鞭法’,顾名思义,便是将所有赋税,包括杂税,尽数归拢,合为一条,如鞭之驱策。”

朱雄英说着,复又回到屋内,请朱元璋、蓝玉二人重新落座,继续说道:

“如今大明,除正税外,尚有诸多杂税,而这些杂税,朝廷往往无法足额征收。”

“只因杂税不似正税,有固定份额,该缴多少,便缴多少,无法作假。”

“而那些杂税,才是官员们上下其手的绝佳机会。”

朱雄英所言非虚。

地下基地的总管李叔,原本亦是家有良田之人,

之所以沦为乞丐,便是因那些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

以及无处不在的盘剥克扣,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若非朱雄英搭救,早已化为乱葬岗上一具枯骨。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苛捐杂税,便多如牛毛。

盛世之时,尚且无碍,一旦灾年降临,正税无法征收,便只能加派杂税。

有的,甚至能加派至数十年之后。

而盘剥克扣,更甚。

譬如,那几乎已是公开秘密的“踢斛淋尖”,便是官府惯用的一种克扣手段。

此等不透明的制度之下,百姓缴纳了许多本不该缴纳的赋税、粮食,

然这些财物,并未进入国库,而是落入那些贪官污吏的私囊。

“因此,为杜绝此等弊端,便需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将天下所有正税、杂税,合为一条,且征收方式,不再仅以粮食衡量。”

“亦可以银钱折算。”

“百姓若觉吃亏,可自行将粮食兑换为银钱,再以银钱缴纳赋税。”

“一次缴清,不再加派,亦可杜绝官员上下其手之弊。”

“更重要的是,此法,能从根源上,遏制富商、勋贵无休止地兼并土地!”

朱元璋、蓝玉闻言,心头一震,已知,接下来所言,

方是重中之重,不由得坐直身子,凝神细听。

朱雄英眉头微蹙,以桌上已然发苦的凉茶润了润喉咙,接着说道:

“待天下田亩丈量完毕,‘一条鞭法’推行,

百姓便无需再按人头缴税,而是按土地多寡征税。”

“土地多者,多缴税,土地少者,少缴税,无地者,则无需缴税。”

“如此一来,那些无地之人,便再无需为赋税烦忧。”

“反倒是那些富商、勋贵,手握大量土地,自然需承担更多赋税,如此,多余的土地,于他们而言,反倒成了负担。”

“这般一来,占有更多土地,便再无意义。”

“与此同时,朝廷亦可多征收赋税,国库自然充盈。”

“那些无地百姓,亦不会因无地却仍需承担赋税而无法生存,届时,无论是为有地之人耕作,抑或凭手艺谋生,皆可轻松养活自己。”

“朝廷增收,百姓有生路,岂非两全其美?”

“至于那些勋贵、富商……”

朱雄英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若他们不愿多缴税,大可将手中土地售出,天下,多的是等着买地耕种之人,这,便要看他们如何取舍了。”

朱雄英话音落定,朱元璋、蓝玉顿觉豁然开朗。

原来,这便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感!

朱元璋忍不住拍案叫绝:

“乖孙此法,当真精妙绝伦!”

“咱从未想过,朝廷竟能以这般方式增收赋税!”

朱雄英所言“一条鞭法”,完美契合朱元璋心中所思所想,

亦能完美解决大明现有之弊端。

“真不知乖孙,是如何想出这等妙法的,咱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元璋心中感慨,若早几年知晓此法,该有多好!

那时,百废待兴,此法推行,易如反掌。

然,如今亦不算晚,自己虽老迈,可还有儿子、孙儿在!

蓝玉亦在一旁连连赞叹。

即便他对这些政务不甚了解,却依然能看出其中精髓。

便如行军打仗,所有士兵,不会因各种混乱号令而不知听从何人,

全军上下,能做到如臂使指,自然无往而不利!

可以想见,若这“一条鞭法”真正推行下去,少了那些上下其手之人,

少了那些侵占土地的权贵、富商,大明的未来,将会是何等繁荣景象!

朱雄英见二人被自己所画大饼彻底镇住,嘴角微微上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