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闻言,顿时一愣,诧异道:“好办多?怎么好办?”
朱雄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既然要从下而上改革,那就得让老百姓主动参与进来,这事儿才好办。”
“怎么个参与法?”
蓝玉更疑惑了。
“那些老百姓又不是傻子,怎么能知道朝廷是不是在忽悠他们?”
“再说了,老百姓万一担心那些权贵们事后报复,不敢出头,那怎么办?”
蓝玉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连珠炮一般。
朱雄英依旧淡定,缓缓开口:
“舅公莫急,这事儿简单。”
“只要朝廷愿意拿出雷霆手段,狠狠地收拾那些为富不仁的权贵,再给那些受了委屈的老百姓撑腰做主。”
“老百姓们心里没了顾虑,自然就会积极响应朝廷的改革。”
“到时候,民意汹汹,自下而上,如同滔滔江水,势不可挡,就算那些权贵们想拦,也拦不住!”
朱雄英的话掷地有声。
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眼中精光闪烁。
“好!好!好!”
“乖孙,真不愧是咱的乖孙,心思通透,一语中的!”
“这番话,真是让爷爷茅塞顿开啊!”
朱元璋毫不掩饰对朱雄英的赞赏。
哪知道,蓝玉却皱着眉头,摇了摇头,似乎并不认同。
“雄英,你这法子,怕是不行啊。”
“我听说朝廷已经派人到江南开始丈量土地了,可结果呢?”
“即便派去的人已经知道了有权贵侵占土地,老百姓也知道朝廷派人来了,可就是没人敢站出来告发那些狗东西。”
“这样一来,丈量土地的事儿,不还是白搭吗?”
蓝玉叹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他口中“朝廷派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蓝玉心里清楚,自己到江南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丈量天下土地。
江南的百姓和官员们,也都知道他此行的目的。
可偏偏就是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认那些侵吞土地的权贵。
原因无他。
其一,他蓝玉是国公,是那高不可攀的朝廷大臣,在百姓眼里,
天然就跟那些权贵们站在一边。
就算他真的查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罚酒三杯了事。
其二,就算他真的铁面无私,查办了这些权贵,可在百姓眼里,
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
等他前脚一走,后脚那些权贵们,十有**还是要变本加厉地报复回来。
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装聋作哑,明哲保身。
朱雄英听了蓝玉的话,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意外之色。
这些情况,他早就料到了。
“舅公,您听说过‘商君城门立木’的故事吗?”
朱雄英不答反问。
“照着商君的做法,不就行了?”
“只要朝廷这次真的下定决心,要整治这些王八蛋,那就只需要找上一两个苦主,然后帮他们伸冤。”
“再把那些躲在背后,侵吞土地的权贵们,统统抓起来,绳之以法!”
“让老百姓们彻底放下心来,不用担心被打击报复。”
“这样一来,这事儿不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吗?”
朱雄英侃侃而谈,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朱元璋和蓝玉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这事儿竟然可以这么简单!
“城门立木”的故事,他们自然知道。
说白了,这就是个“立威”的过程。
只要朝廷敢于动真格的,真的替老百姓出头,那老百姓自然会对朝廷心服口服。
到时候,别说是丈量土地了,就算让老百姓上刀山下火海,他们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不过,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当政者的决心。
当政者到底有没有和这些权贵们斗争到底的意志?
如果只是做做样子,装装门面,那等到人亡政息的时候,
那些权贵们必然会更加疯狂地反扑。
然而,这一点,恰恰是朱元璋最不需要担心的。
在朱元璋的眼里,即便是这些权贵是帮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
但是在天下百姓面前,也根本不值一提。
为了老百姓,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对这些人动手!
朱元璋和蓝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兴奋之情。
这个方法,绝对可行!
“不过,光是这么做,还远远不够。”
朱雄英话锋一转。
“想要丈量天下土地,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入手。”
“否则的话,让大明的官员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跑,岂不是要活活累死?”
“就算他们不累死,朝廷也得被拖垮!”
原本以为已经胜券在握的朱元璋和蓝玉,听到朱雄英这话,心里顿时又着急起来。
这孩子,说话就不能一口气说完吗?
非要这么吊着人,有意思吗?!
“这样,你们可以告诉你们的那个朋友,让他给皇帝上书,着重解决问题最严重的地方。”
“然后再派人将朝廷在这个地方的所作所为,写成圣旨,传谕各地。”
“同时,也要把这些东西,用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写成告示,贴在最显眼的地方,让所有人都知道。”
朱雄英慢条斯理地说道。
“至于老百姓不识字,看不懂告示,这事儿你们也不用担心。”
“朝廷不是养着那么多不事生产的‘秀才’吗?”
“让他们站在那些告示面前,一字一句地给老百姓讲解,不就行了?”
“这样一来,既能让老百姓知道朝廷的决心,勇于告发那些不法之徒,
也能让这些‘秀才’们,早点体会到民间疾苦。”
“免得将来考上功名之后,摇身一变,又成了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
朱雄英的话,说得朱元璋连连点头。
他最恨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
要是真能趁着这个机会,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哪怕只是解决一部分,那也是功德无量啊!
“还有,大明现在不是有很多流民吗?”
“可以把这些流民发动起来,编上一套‘莲花落’,让他们四处传唱。”
“甚至于,这些流民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返回自己的家乡,
向朝廷举报那些侵占自己土地的人。”
“总之,就一句话,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
“老百姓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满足。”
“无非就是吃饱穿暖而已。”
“要是在这个基础上,能有个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他们怎么可能会想着造反?”
“历朝历代,那些造反的百姓,哪一个不是因为天灾**,又被朝廷逼得没了活路,才不得已揭竿而起的?”
朱雄英一口气说完,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
朱元璋听完,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浑身舒坦。
“好!好!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朱元璋由衷地赞叹道。
“十年书,有些夸张了。”
朱雄英笑了笑,谦虚地说道。
“不过是一些个人的愚见罢了。”
“恰好如今的朝廷又用得上,说出来,对朝廷、对百姓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闻言,叹了口气。
“天下百姓,被那些权贵们欺压得实在是太久了,甚至是敢怒不敢言。”
“这样一来,就算朝廷想帮他们,都帮不上。”
“也只有乖孙你的这些办法,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朝廷是真心想要护着他们的。”
一旁的蓝玉,早就已经听呆了。
他原本只是来向朱雄英请教,如何打开丈量土地这个口子。
没想到,这孩子竟然给了他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这让蓝玉属实是没有想到。
要是这样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他蓝玉,干脆一头撞死算了!
蓝玉心中暗暗感慨,自己这个外甥,简直就是个妖孽!
自己活了大半辈子,自认为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
可是在朱雄英面前,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
而朱雄英在听到朱元璋和蓝玉的这些话之后,心中也有了些计较。
商人嘛,无非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把自己那点不值一提的东西,吹得天花乱坠,
而把别人原本值钱的东西,又贬得一文不值。
虽然从这么多次的交流来看,舅公蓝玉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对于“爷爷”,他总觉得有点捉摸不透。
即便是自己用“佛朗机炮”和“燧发枪”,把他绑到了自己的战车上,
但是依旧让人觉得,这个便宜爷爷藏着掖着些什么。
今天,听到“爷爷”的话,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觉。
合着,便宜“爷爷”,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人,而是在朝中真的有认识的人!
而且,这个人的地位还不低!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一个从元朝末年起家,并且把生意做到金陵城的人,要是没有几把刷子,
恐怕早就被别人给吃干抹净了,还轮得到他坐在这里,加入自己的“造反大军”?
想到这里,朱雄英的心里也就有了计较。
既然“爷爷”在朝中有个地位这么高的朋友,那自己的诸多计划,也就可以提前实施了。
“哦,对了,爷爷。”
朱雄英开口说道。
“之前告诉你的,建立‘税务院’的事情,您还记得吗?”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他怎么会不记得呢?
自从知道朱雄英的存在开始,这小子给他的惊讶,就没有停止过。
他所说的一切,自己全都清清楚楚地记在心里。
像“税务院”这样,事关大明未来的大事,他怎么可能会忘记?
“当然记得了。”
朱元璋说道。
“怎么,乖孙,你有什么想法吗?”
朱雄英点了点头。
“想法肯定是有一点的。”
“既然爷爷您在朝中有关系,那么这件事情,您也可以告诉您的那位朋友,让他转告给皇帝陛下。”
“早点建立‘税务院’,对咱们以后,大有好处。”
朱雄英的话,让朱元璋心中一动,仿佛抓住了什么,但是又好像没有抓住。
总觉得有张窗户纸没有捅破。
他只好先给了朱雄英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乖孙,你不要心急,这么多事情,肯定是要一步一步来的。”
“光是丈量天下土地,没有个几年的时间,就拿不下来,更何况是‘税务院’呢?”
说到这里,朱元璋停顿了一下,脸上假装出一丝赧然之色。
“更何况,爷爷跟那位朋友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所以,这件事,还是先缓一缓的好。”
“一样一样来,人总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你说是吧?”
朱雄英闻言,点了点头,对朱元璋的话,没有丝毫的怀疑。
在古代,商人的地位之低,令人难以想象。
光是结交到这个官员,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力气,更不要说对人家指手画脚了。
即便是为了对方好,这种事情要是传出去,那也是要被同僚耻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