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 第82章 朱元璋的恐惧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第82章 朱元璋的恐惧

作者:八刀一只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8:59 来源:小说旗

朱雄英仿佛没感受到那无形的压力,随意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茶水温润,他的声音却带着一丝凉意,继续说道:

“我大明对待宗室的条件,放眼历朝历代,怕是都找不出第二家了吧?”

“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朱元璋和蓝玉闻言,下意识地点头。

岂止是不错?

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优渥!

有明一朝,藩王不临民,不干政,地方官员不受其掣肘。

这是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做的限制。

但另一方面,他又给了儿子们丰厚的补偿。

大量的亲卫,广阔的土地,数不清的金银赏赐。

这一切,都源于朱元璋那份深埋心底的补偿心理。

他要把自己年少时受过的苦,缺过的爱,十倍、百倍地补偿在这些儿子身上。

所以,隔三差五的赏赐成了常态,生怕儿子们受了一丁点委屈。

朱雄英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两人:

“那你们可知,咱们大明现在,究竟有多少位藩王?”

蓝玉几乎是脱口而出:

“大明如今共有藩王二十三位!”

话一出口,他心里咯噔一下,暗道失言。

一个“普通富商”的“儿子”,怎么会对皇家宗室的事情知道得这么清楚?还如此精确?

不过,朱雄英似乎并未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他的注意力,显然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二十三位藩王。”

朱雄英点了点头,

“按照大明现行的宗室供奉标准……”

“藩王年俸万石。”

“郡王年俸两千石。”

“镇国将军年俸千石。”

“我没记错吧?”

说到这里,朱雄英自己都忍不住咂了咂嘴。

“啧啧,咱们大明的宗室,真是锦衣玉食啊。”

“什么都不用干,一个最低等的镇国将军,一年就能拿一千石俸禄。”

“可怜天下百姓,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才勉强混个温饱。”

朱元璋和蓝玉再次点头,脸色有些复杂。

朱雄英说的是实话。

与其他朝代的宗室相比,大明宗室的待遇确实是独一份的好。

在朱元璋看来,就这么些儿子,能花朝廷几个钱?

再说,他们也不是白拿俸禄,还要帮着拱卫京师,抵御外族呢。

不给封地治理百姓,俸禄再不多给点,儿子们岂不是要受大苦了?

这让一向疼爱儿子的朱元璋,如何狠得下心?

他甚至觉得,自己这做法比汉朝高明。

汉朝也分封诸王,后来搞了个推恩令,也没见闹出多大乱子,

反而在乱世中保留了刘氏血脉。

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

汉朝的王爷们,不是纯粹的寄生虫。

他们每年得向朝廷缴纳“酎金”,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宗谱除名。

交不起?

那就自谋生路去吧!

朝廷正好名正言顺收回你的爵位,另封他人。

想想那季汉的刘备,祖上就是因为交不起酎金被除了名。

到了他那辈,除了一个“汉室宗亲”的虚名,就只剩下织席贩履的营生了。

后来的“皇叔”名头,那是他自己凭本事打出来的!

大明则完全不同。

不仅藩王、郡王要朝廷养着,就连那些远房旁支,也一个不落地供养着。

这都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

他绝不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再吃苦!

可如此一来,朱家的子孙是不吃苦了。

苦的,就是天下的百姓,是整个大明朝廷!

宗室俸禄,官员俸禄,士兵军饷……

无数张嘴等着吃饭!

历史上,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就是在这种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为大明强行续了一口气。

但也仅仅是一口气。

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甚至被刨坟鞭尸。

朱家后人亲手踩下了加速灭亡的油门。

最终,建奴入关,朝廷竟凑不出像样的军队,一败涂地。

同样是半壁江山,南宋苟延残喘百余年,南明却区区二十年不到就灰飞烟灭。

何其悲哀!

朱雄英轻轻摇头,将思绪拉回:

“至于公主、县主那些,咱们暂且不谈,她们只供养一代,影响不大。”

“咱们就只说藩王和郡王。”

“我没记错的话,大明好像没有限制藩王和郡王生多少孩子吧?”

朱元璋和蓝玉闻言,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朱雄英。

限制子嗣?

开什么玩笑!

普通百姓家都讲究多子多福,何况是皇家?

子孙越多,才越显得枝繁叶茂,国祚绵长啊!

朱雄英也立刻反应过来,不禁失笑。

是了,这个年代可没有“计划生育”这回事。

朝廷巴不得你多生,人多才有劳力,才有兵源。

他摇摇头,继续道:“咱们就算保守一点。”

“假设,每一代藩王平均生三个儿子,郡王也平均生三个儿子。”

“再多,我怕一会儿说出来的数字,会吓着你们。”

朱元璋和蓝玉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不以为然。

三个?太少了!

他朱元璋自己就有二十多个儿子!

“按照这个算法,下一代,除了继承爵位的二十三位藩王世子,还会多出六十九位郡王。”

朱雄英竖起手指计算着。

朱元璋和蓝玉已经被带入了朱雄英的逻辑,下意识点头:

“没错,是这样。”

朱雄英接着道:“这六十九位郡王,加上二十三位藩王……”

“一年的俸禄,藩王是二十三万石,郡王是十三万八千石,加起来……嗯,三十六万八千石。”

“虽然我不知道大明如今一年的岁入是多少,也没兴趣知道。”

“但这点俸禄,对朝廷来说,应该还不算什么大问题。”

朱雄英确实不知道具体岁入,但朱元璋心里却是一清二楚。

几十万石,看着不少,但在整个朝廷的收入面前,确实不算什么。

这也是他敢于随意赏赐儿子们的底气。

牙缝里省一省,总能挤出来的。

朱雄英的声音没有任何停顿,继续往下说。

“咱们就按二十年算一代人。”

“二十年后,藩王还是二十三位,但郡王,已经变成一百三十八位了!”

“再加上藩王们新生的儿子们,又多了六十九个……”

“为了方便计算,咱们凑个整,就算两百来个有爵位的宗室吧。”

“这一年的俸禄,朝廷需要支出多少?”

“怕是得一百多万石了吧?”

朱元璋和蓝玉默默点头,脸色开始有些凝重。

确实如此。

而且这还没算那些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之类的旁支,也没算公主、县主。

真要细算,一百多万石都打不住!

“不过,就算百万石,以大明的底子,应该也还撑得住。”朱雄英语气平淡。

“区区百万石而已。”

“可是……”

他的话锋陡然一转!

“四十年后呢?”

“宗室的数量再翻几番!”

“朝廷每年需要支付的俸禄,就是几百万石!”

“六十年后呢?”

“八十年后呢?!”

朱雄英的声音逐渐提高,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朱元璋和蓝玉的心头!

“那就是两千七百万石!”

“一百年后呢?!”

“八千一百万石!!”

朱雄英猛地停住,目光灼灼地看向已经脸色发白的朱元璋。

“只是不知道到那个时候……”

“大明的国库,还承不承受得住,这八千一百万石的宗室俸禄?!”

轰!!!

如同九天惊雷在脑海中炸响!

朱元璋只觉得眼前一黑,心脏骤然缩紧!

整个人,如坠冰窟!

八千一百万石……

八千一百万石!!

这数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一直以来自信满满的认知,露出了底下那令人恐惧的深渊!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起来,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深深的恐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