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 第25章 朱元璋对钢铁的渴望

朱雄英似乎并未察觉到身后二人复杂的心绪,自顾自地领路。

参观完玻璃工坊,他神秘一笑,带着朱元璋和蓝玉,朝冶钢厂走去。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冶钢厂。”

朱元璋和蓝玉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好奇。

冶钢?这又是什么?

怀揣着疑问,两人紧随朱雄英的脚步。

很快,三人便抵达了冶钢厂。

还未进入,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仿佛要将人烤化一般。

“呼哧——呼哧——”

巨大的风箱有节奏地鼓动着,发出沉闷的声响。

“叮叮当当——”

铁锤敲击铁块的声音,清脆而密集,不绝于耳。

朱元璋和蓝玉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慑。

只见工坊内,火光冲天,热浪翻滚。

巨大的熔炉中,铁水沸腾,不时溅起耀眼的火花。

工人们赤膊上阵,挥汗如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朱元璋和蓝玉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生怕一个不留神,被飞溅的铁水烫伤。

然而,观察良久,却并未发现任何意外发生。

工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高温环境,动作娴熟,配合默契。

朱元璋和蓝玉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这种前所未见的冶钢方式,让他们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这就是我的冶钢厂,地上堆放的全都是冶炼出来的钢材。”

朱雄英指着地上堆积如山的钢铁,对朱元璋和蓝玉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古代冶炼钢铁,多采用渗碳法,制成的钢铁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才有了“百炼钢”的说法。

所谓百炼钢,便是将钢铁反复捶打,去除杂质,使之质地均匀。

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产量极低。

然而,眼前这堆积如山的钢铁,却颠覆了朱元璋和蓝玉的认知。

如果这些真是朱雄英口中的精钢,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明的军队,将拥有取之不尽的精良武器和坚固铠甲!

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一件上好的兵器和铠甲,往往能决定一个士兵的生死!

可是,这些真的是精钢吗?

朱元璋和蓝玉心中存疑,却并未直接询问。

毕竟,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商人,对钢铁这种朝廷管制的违禁品,不宜表现得过于熟悉。

“乖孙,你的这种冶钢方式,有何优势?”

朱元璋斟酌着措辞,开口问道。

朱雄英弯腰,随手捡起一小块钢铁,在手中掂量着。

“我做出来的这些精钢,和大明现有的钢铁,完全不同。”

他将手中的钢铁抛起,又稳稳接住。

“这些精钢并非锻打而成,而是经过炼制之后,自然冷却形成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和普通的钢铁相比,这些精钢的材料平衡性和韧性更好,所有的钢块质量都是一样的。”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甚至可以利用这些钢铁的同一性,制造出一艘巨大无比的钢铁战舰。”

钢铁战舰?

朱元璋和蓝玉闻言,心头剧震。

这个时代,所有的船只都是木制的。

因为现有的冶铁技术,根本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船体。

顶多,也只是在船头安装铁质撞角,或是在船帮上覆盖一层薄铁皮,以防火攻。

朱元璋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果真能造出钢铁巨舰,那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将迎刃而解!

大明的船只,将可以在海上畅行无阻!

自己又何必费尽心思,推行禁海内迁的政策?

禁海内迁,一直是朱元璋心中的一块心病。

他出身贫苦,深知百姓疾苦。

朱元璋对官员严苛,动辄打杀,但对百姓,却极为爱护。

为了防止百姓蒙冤,他特设登闻鼓。

百姓若有冤屈,可击鼓鸣冤,由专人带至御前,由他亲自审理。

为防止官员阻挠,他更规定,百姓只需头顶《大诰》,便可进京面圣,沿途官员不得阻拦,违者以谋逆论处。

如此重视百姓的朱元璋,却不得不推行禁海内迁,实属无奈之举。

东南沿海,倭寇猖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些倭寇来去如风,行踪不定,极难剿灭。

正所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朱元璋虽在东南沿海投入大量兵力,却收效甚微。

倭寇往往在官兵赶到之前,便已劫掠一空,扬长而去。

长此以往,不仅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朝廷财政也将不堪重负。

两害相权取其轻,朱元璋只得忍痛下令禁海内迁。

“这些精钢不仅可以用来制造巨舰,还可以用来改良大明现有的火器!”

朱雄英的话,再次点燃了朱元璋心中的希望。

“因为这些精钢拥有良好的韧性,可以让现有火器的威力变得更加强大。”

还能增强火器威力?

朱元璋的心,跳得更快了。

若真能拥有此等战舰,再配以威力强大的火器,大明水师,将所向披靡!

想到这里,朱元璋激动不已。

“改良火器?”

蓝玉却面露疑色,似乎不太相信。

作为大明赫赫有名的将领,蓝玉的军事素养和眼界,远非常人可比。

在他看来,大明的火器,已发展得相当成熟。

不仅有火炮,还有火铳。

这种火铳,可不是那种只能发射一次的落后玩意。

而是名为“三眼火铳”的先进武器,可连续发射三次,形成火力压制。

三眼火铳既可远程射击,又可近战抡砸,堪称这个时代的利器。

火炮也不再是虚张声势的摆设,而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蓝玉甚至设想过,组建一支庞大的火炮部队,用密集的火力,将敌人彻底摧毁。

只可惜,以大明目前的财力,尚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开销。

即便如此,蓝玉仍坚信,大明的火器,已是天下无敌。

如此先进的火器,还有什么可改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