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 > 第8章 逆孙,咱一嗓子给你剁成肉酱

朱元璋和蓝玉两人,完全被朱雄英的话给镇住了,

脑海中仿佛已经浮现出未来血雨腥风的画面。

特别是朱元璋,他万万没想到,

自己的孙子小小年纪竟把事情分析的如此透彻,

就好像……他亲身经历过一般!朱元璋此刻内心翻江倒海。

他对朱允炆的性格了如指掌,若真如这‘好大孙儿’所言,

标儿要是真不在了,朱允炆继位,恐怕真容不下那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

“那孙儿如何断定朱允炆会如此行事?”

朱元璋追问。

朱雄英嘿嘿一笑:“这还不简单?

一个人的性格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改不了!

就像是当今圣上,对待贪官,眼睛一瞪,跟刀子似的,恨不得把他们剁碎了喂狗。

可对待老百姓呢,又和颜悦色,像春风一样暖人心窝。

这完全不同的两面,不都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吗?

还不是因为当今的皇上小时候吃苦吃多了,性格早就定型了?

这一点,大明的百姓都清楚!”

朱雄英顿了顿,继续说道:

“所以啊,为了以后不被动挨打,咱们得早做准备,先下手为强!”

朱元璋听得心惊肉跳。

大明江山是老朱家的,他早早分封诸子为藩王,让他们镇守边疆,拱卫京师,这是祖制!

难道朱允炆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坏了规矩?

这些事,朱元璋以前从未深思过。

但今天被朱雄英这么一说,他细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些年,朱允炆早就看那些叔叔们不顺眼了,好几次当众给他们难堪。

原本以为只是小孩子心性,现在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里面,大有文章!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认同:

“这倒是个理由,但终究只是猜测。

如今大明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陛下励精图治,咱们又何必要造反?”

蓝玉一听,连忙插话:

“对对对!

如今的陛下,那可是千年难遇的圣君!

在陛下的治理下,大明国力一天比一天强盛,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咱们安安分分过日子,将来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造反?

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万万使不得啊!”

蓝玉一通马屁拍下来,把朱元璋夸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大明也夸成了人间天堂。

他这是在向朱元璋表忠心呢。

朱元璋瞥了蓝玉一眼,没搭理他,转头看向朱雄英,等着他的下文。

他倒要看看,这小子还能说出什么花来。

朱雄英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说道:

“爷爷,您别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您说现在天下太平,那是因为有现在的皇上坐镇!

可谁能保证,百年之后,这天下还能这么太平吗?

别的不说,就说那些藩王们,个个手握重兵,要是有人起了异心,那可怎么办?

到时候,恐怕就是一场腥风血雨啊!”

朱雄英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朱元璋的反应。

朱元璋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捋了捋胡须,没有说话。

朱雄英一看有戏,继续说道:

“再说了,就算我那些藩王们都没异心,可保不齐他们的手下人会怂恿他们啊!

到时候,他们骑虎难下,为了自保,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所以啊,这造反的事,不是咱们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形势逼着咱们不得不反啊!”

朱雄英说完,得意地笑了笑,心想:老爷子,这下你总该明白了吧?

朱雄英微微一笑后又继续说道:

“当今圣上驱除鞑虏,恢复了咱们汉人的江山。”

“励精图治,大明也正在一点一点的变好。”

“只可惜,好是好,但这种变好,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罢了。”

朱雄英顿了顿,故意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如今的大明,看似蒸蒸日上,金碧辉煌,谁看了都眼红。

但实际上呢?

不过是外强中干,正在步入一个死局!”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朱元璋和蓝玉,语气突然变得激昂:

“我朱雄英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了!

我敢断言,大明朝,多则三百年,少则两百年不到,必亡!”

这话一出,如同平地惊雷,直接把朱元璋和蓝玉给震懵了。

朱元璋差点没忍住,直接从椅子上蹦起来,扯着嗓子就要喊人。

只要他一声令下,藏在外面的锦衣卫立刻就会冲进来。

把眼前这个口出狂言,大逆不道的家伙剁成肉酱!

但话到嘴边,硬生生被他给咽了回去。

没喊出声!

一来,面前这个胆大包天的朱雄英,可是自己的亲孙子。

朱元璋心底的那一丝温情,终究还是占了上风。

二来,朱雄英从一开始就嚷嚷着要造反,现在说出这种话,倒也不算特别离谱。

只不过,朱元璋心里头那叫一个郁闷啊。

自己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一天批阅的奏章,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自己实施的政策,哪一项不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大明百姓?

为了大明千秋万代,自己劳心劳力,把所有人的职业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自己这样的皇帝,不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起码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了吧?

可即便如此,在自己这好大孙眼里,大明的国祚,竟然最多只有区区三百年!

这简直比说他朱元璋明天就要驾崩还让他难以接受!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这小子一脸笃定,胸有成竹的样子,完全不像是信口开河。

莫非,这其中真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隐情?

蓝玉可没有朱元璋那么好的定力。

听到朱雄英的话,他当时就炸毛了,脸色铁青:

“朱雄英!

你小子胡说八道什么!”

“大明国祚,必定千秋万代,永世不衰!

怎么可能只有区区三百年!”

朱雄英不慌不忙,脸上依旧挂着那抹欠揍的笑容:

“舅公啊,您老人家这是没听明白我的话,还是耳朵不好使了?”

“我说的是,运气好的话,能有三百年国运。”

“要是运气不好,嘿嘿,两百年都悬!”

“这!你!!”

蓝玉气的浑身发抖,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朱元璋的脸色也阴沉的吓人,但还是强压着怒火,他倒要看看,

这个逆孙还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