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沪上萤火卫疆明 > 第34章 种子理论

沪上萤火卫疆明 第34章 种子理论

作者:郭如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1 17:26:55 来源:小说旗

那吾扎提他们这次的采访,是要为即将到来的元旦做的特别节目,所以栏目组特意选取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家族进行采访,而之前阿曼提到的百岁老人巴哈尔古丽家,就是其中的第一家。巴哈尔古丽家很看重这次的采访,提前就让家里的小辈们都请好了假,就连孙子重孙子们今天也都没上学,除了远在外地回不来的,剩下的家族众人都齐聚在巴哈尔古丽家。

方颖他们驱车许久,才来到了位于喀什巴楚县,车子刚驶入村子,就看见了村口处有一群人正在迎接,他们看见车身上的文字连忙招手示意,阿曼看清车子前方站着的年轻人时,连忙激动的让那吾扎提停车,接着便一溜烟的窜了出去,走到那为首的年轻人身旁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迪力亚尔,你怎么在这里呀,他们都说你在北京当大官哇,什么时候回家的,怎么没给我打电话我们一起出来玩的呀。”阿曼热络地拍着年轻人的肩膀,言语间满是欢喜。

年轻人叫迪力亚尔,是阿曼的大学时的学长,虽然两人差了整整四届,阿曼刚入校的时候迪力亚尔已经大四不经常在学校,但作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处处都流传着迪力亚尔的传说,他不仅相貌出众,更是学校的篮球队队长,而且还蝉联了好几届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名号,是老师口中代代相传的模范学生,更是一毕业就考上了公务员,凭借一己之力打败了无数人,留在了北京。

迪力亚尔穿着靛蓝色的夹克和深灰色的西裤,金色的眼镜框为他增添了几分书生气,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众,他拍着阿曼的肩膀,示意他看了看车里的两人,接着又开口道:“支书把采访的记者名单拿给我看的时候,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你的名字,没想到真的是你,恭喜你呀阿曼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听了迪力亚尔的夸赞,阿曼倒是难得的羞涩了几分,快步走到车前跟那吾扎提交代了几句,便又跑回了迪力亚尔身旁,跟一旁的乡亲们感谢一番,接着便拉着迪力亚尔一同上了车。阿曼将身旁的迪力亚尔介绍给两人,两人这才知道这年轻人竟然是这村子的村长。

“我们村子的路不太好找,家家户户门口又没有个明确的标识,乡亲们担心你们找不到巴哈尔奶奶家,所以一大早就叫上我在村口等着你们,生怕你们找不到地方,耽误了你们的工作。你们来我们村子采访,也是给我们村子做宣传嘛,大家都很看重这件事儿的。”迪力亚尔的一番话,既向众人表示了友好和支持,也表达出巴哈尔一家也是村里的一员,将话说得滴水不漏又让人听了舒坦。

听了迪力亚尔的一番话,方颖不由得对眼前的人高看了几分,男人虽然年纪不大,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刚出头的样子,但做事说话却十分周全,一看就是在职场中历练过的。迪力亚尔将手中的背包打开,将准备的棉花挂件递给方颖:“我们村子没有什么特产,就盛产棉花,这是我用我们自己产的棉花,做成的小挂件,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方颖看着手中的棉花,彼时才顿悟到这村长一大早等在门口的缘由,阿曼接过棉花开心的观赏起来,不由得夸赞这迪力亚尔不愧是高材生,竟能想到将棉花做成钥匙链。

“最近的文创产品不是很火嘛,我就想着咱们村子的棉花,除了卖给工厂外能不能有别的路子,就试着让村子里的阿姨们制作了一批,我觉得还挺有意义的,正好今天你们来采访,就送给你们几个。你们都是经常走南闯北的大记者,见多识广的也帮我看看,这东西能不能当个文创产品。”

阿曼将手中的棉花收起连忙拍着胸脯打包票:“肯定可以的,哥哥你这做的这么精细,又是新鲜采摘下来的纯手工制作,一定有很多人愿意购买的。”

迪力亚尔见方颖不语,似乎有别的意见,便看向方颖询问着她的意见。迪力亚尔本不想打击他的自信,但见有阿曼的帮腔实在推脱不掉,于是便认真的解释道:“文创产品大多很看重设计,而且有着其他品牌无法复刻的部分,可是你这个棉花,除了是纯手工之外,并没有其他不可复制的地方。说实话,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就比如我,根本看不出这与其他人造的有什么区别,而且对于工厂来说量产的成本也会降低很多,和你们的人工相比,似乎你们并没有什么优势。”

阿曼见方颖的话中处处是反对的意思,刚想开口为她解释,却见迪力亚尔指着一旁的院子开口:“这里就是巴哈尔奶奶的家了,他们一家人早早就准备好等着你们了,将你们带到地方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就不多的打扰了。”迪力亚尔见车子停稳便要下车,临走还别有深意的拍着阿曼的肩膀开口:“阿曼,等过些日子我去喀什找你,咱们大学毕业之后也很久没见了。”

方颖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话,伤害到了迪力亚尔,正自责的像要跟阿曼解释,却见一旁沉默的搬着机器的那吾扎提开口:“别想太多了,这小子那眼睛比狼崽子都精,怕是一早就听说了你是从上海调来的,这才特意带着东西在村口等咱们,就想让你帮他打开这东西的销量呢。”

“我从上海来的事儿,都传到这小村子里了?”方颖不可思议地看着那吾扎提。

那吾扎提将手中的烟屁股一脚踩灭,扛着机器就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开口:“干新闻的人都往大城市里跑,哪儿有几个像你一样,从上海跑到咱们这地方的,你的那点事儿早就在单位传开了。这几年上海对喀什一直有扶持的政策,这小子八成是打听到你的消息,也动了这心思,别想了把工作先干好。”

巴哈尔古丽家热热闹闹的围满了人,几人抬着设备刚进院子,就见巴哈尔奶奶的孙子萨迪克迎了上来,热情的跟几人打过招呼后,说着便要帮那吾扎提拿着身上的设备。

“那是人家吃饭的家伙,你不要碰人家的东西。”身后传来浑厚的一长串维语,让萨迪克停下了手连忙介绍起身后穿着民族服饰的男人,男人是巴哈尔奶奶的大儿子,也是萨迪克的父亲阿里木。

“不好意思,家里的小子没轻没重的,只是想表达善意,要是冒犯了你们的话不要在意,外面的天气冷快进屋里来坐坐吧。”

“没关系的,这东西也没有那么贵重。”那吾扎提说着便掏出手中的烟递给阿里木,两人说着维语便往屋里走去,见方颖听不懂的样子,阿曼连忙上前解释着两人的对话。

直到走进屋里,看着一屋子挤着五十多人,将巴哈尔古丽围在中间时,方颖这才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四世同堂,见阿里木开始跟几人介绍着屋里的人的辈分,那些滴里嘟噜的维语萦绕在自己耳边时,方颖不由得悄悄地拽了拽阿曼的袖子,担忧地开口:“该不会一会儿的采访也都是用维语吧,那我听不懂怎么办呀?”

见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吾扎提那边,阿曼小声开口:“没办法的,老一辈子的人这辈子都没走出过新疆,更别提普通话了。不过别担心的,我可以给你翻译,这家里的孙辈估计也都会普通话的。”

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介绍,阿里木总算是将屋内的所有人,都介绍了一个遍,这才看着坐在人群中央的巴哈尔古丽开口:“妈妈,这是来采访我们的记者,那吾扎提。几年前的托克扎克镇里那个村长的报道,就是这个年轻人写的,是个好人的,那边的是他的侄子叫阿曼,边上的女生听说是从上海来的,也是个厉害的大记者。”

见巴哈尔古丽看向自己,方颖连忙起身鞠躬,露出一个和煦的笑用着刚跟阿曼学习的维语,绊绊磕磕的介绍着自己的名字。巴哈尔古丽看着方颖和蔼的点点头笑着开口:“来这里都还吃得惯嘛?我们这里风沙大有干,你们这些水灵灵的丫头子,肯定不适应的吧?我们村子以前也有个老师,就是从上海过来的,刚来的时候一直不适应的,大家都以为她呆不长的,结果也待了十年了呀。”

多亏了有阿曼在一旁翻译,方颖这才明白什么意思,连忙开口回应说自己吃得惯,也没什么不适应的,这里的风景很美,这里的人们也都很好,很喜欢这里。众人一番寒暄过后,终于进入了今天正题,趁着那吾扎提调试设备时,方颖和阿曼整理今天采访的思路。

既然是准备在元旦播出的节目,主题肯定是阖家欢乐,难得还采访了这么有时代感的家族,如果能用一个家族的变迁去展现巴楚县这些年来的变迁更好不过。思及此处两人便很定好了思路,便是从小家到大家。整理好了思路方颖又跟那吾扎提交代了一番想要拍摄的画面。

见几人热火朝天的商议着,巴哈尔奶奶叫儿子取来了家里的老相册,并将方颖叫来了自己身边指着相册开口:“这些老东西你们看看有没有帮助,都是孩子们从小到大的相册。我们这边有个习惯,孩子们每年过生日的时候,都要拍一张生日照。”

方颖翻开厚重的相册,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相纸,心中对于时间这两个字,有了具象化的展示。巴哈尔古丽指着那发黄的相纸介绍着:“这就是我的大儿子,阿里木,这个名字是读书人,学者的意思,当时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和他爸爸都希望他能成为一个读书人,结果却没想到跟这名字正好相反,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

听着阿曼的翻译,方颖忍不住回头看向阿里木,只见他头上戴着帽子,下巴上蓄着一长串有些发白的胡子,尽管整个人看起来有些老态,但却依旧壮硕威武,实在是跟他的名字十分不符。

“孩子们的名字,好像都跟他们本身不一样,我的小孙子叫哈吾勒,他爸爸就希望他长得壮壮的,结果生下来的时候就瘦瘦小小的,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巴哈尔指着一旁戴着眼镜瘦高的男生开口。

“有时候呀我觉得,养孩子就像种咱们农民播种一样,你以为埋下的事玫瑰花的种子,天天期待着它能长出一朵漂亮的玫瑰花,结果它自己却长成出了一堆葡萄,还是挺有趣的呀。”巴哈尔古丽看着屋子里忙着将沙发搬开,为那吾扎提挪出拍摄地方的小辈们感叹道。

“可是如果期望的就是玫瑰,结果长出的却是葡萄,不会很失望吗。”方颖眉头微蹙地开口询问。

见方颖皱眉的样子,巴哈尔奶奶笑着伸出满是皱纹的手,在方颖的手背拍了拍:“可是葡萄也是很美味的,咱们新疆的葡萄又大又甜,比那些玫瑰花又差到哪里去了呢?主要的不是长出了什么,而是最终能够发芽长出果子,只要这种子能够长出来,就是好的不是吗?”

见方颖还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巴哈尔奶奶又开口指着萨迪克开口:“那是阿里木的儿子,阿里木不想让他当个农民的,也想让他当个学者,从小这孩子学习不好就会被一顿胖揍,可是他就是没有学习的脑子,但这孩子研究种植却是一把好手呢。接手了他爸爸的田地以后,又去外面学习,把地里的棉花产量提高了许多呢。”

巴哈尔摩挲着方颖的手,柔声开口:“孩子,谁说种子只能按照播种人的想法生长呢?咱们呀只负责播种,成长的事情,当然还是要让种子自己来决定啦,咱们顶多每天浇浇水施肥。再说了,就算咱们不管那种子,那种子也有着老天的阳光和雨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