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印刷包装(续)
金辉印刷包装的代表周敏和工信局陈局长沟通。周敏说:“陈局长,我们印刷包装项目希望能与当地的电商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业务渠道。我们投资1.1亿元,0.6亿元用于建设印刷包装工厂,0.4亿元用于购置先进的印刷设备,剩下0.1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客户服务 。在高科技产业园,我们希望与上下游企业联合打造包装产业创新链,从设计、材料研发到印刷工艺改进,全面提升包装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陈局长回应:“我们会积极搭建企业合作交流平台,组织电商企业、制造业企业与贵公司开展对接活动,促进业务合作。对于包装产业创新链的打造,政府也会在技术研发补贴、创新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助力贵公司在印刷包装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周敏高兴地说:“那就太感谢了!金辉印刷包装计划在贵南市打造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为当地企业提供优质的包装解决方案,也希望能借助高科技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相关人才和资源,推动整个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双方愉快地签署了投资协议。
富达机械配件
富达机械配件的负责人吴强和陈树国交流签约细节。吴强说:“陈市长,我们机械配件项目希望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得到政府引导,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效应。我们投资1.7亿元,1亿元用于建设机械配件生产工厂,0.5亿元用于采购先进的生产设备,剩下0.2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质量管控 。在高科技产业园里,我们打算牵头成立机械配件产业联盟,定期组织技术研讨、产品展销等活动,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拓市场。”
陈树国表示:“我们非常支持产业联盟的建设,政府会安排专人协助贵公司联络上下游企业,推动联盟的组建和运营。同时,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园区的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为产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吴强满意地说:“富达机械配件期待在贵南市建设机械配件生产基地,成为当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配套力量,借助产业联盟的力量,提升整个机械配件行业的发展水平。”签约仪式在友好的氛围中圆满举行。
利丰模具制造
利丰模具制造的总经理孙明和苏然商讨签约事宜。孙明说:“苏秘书长,我们模具制造项目希望在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上得到政府支持。我们投资1.2亿元,0.7亿元用于建设模具制造工厂,0.4亿元用于引进先进的模具制造设备,剩下0.1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在高科技产业园,我们希望与高校共建模具研发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模具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苏然回应:“政府一直重视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我们会出台专门的政策,为贵公司引进高端模具人才提供便利,比如提供人才公寓、解决家属就业等。对于与高校共建研发实验室,我们会积极协调本地高校,促成合作,并且在科研项目申报、研发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孙明高兴地说:“利丰模具制造计划在贵南市打造精密模具制造基地,提升模具制造水平,通过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当地的制造业升级贡献力量。”双方成功签约,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兴达电子配件
兴达电子配件的代表刘悦和商务局李局长沟通签约事项。刘悦说:“李局长,我们电子配件项目希望能与当地的电子信息企业建立紧密合作,融入当地产业链。我们投资1.3亿元,0.8亿元用于建设电子配件生产工厂,0.4亿元用于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剩下0.1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在高科技产业园,我们希望参与园区组织的产业链对接活动,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提升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李局长承诺:“我们会定期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邀请电子信息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参加,为贵公司搭建合作桥梁。同时,我们也会关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动态,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帮助贵公司更好地融入当地产业链。”
刘悦满意地说:“兴达电子配件期待在贵南市建设电子配件生产基地,为当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借助高科技产业园的平台,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签约仪式顺利完成,标志着兴达电子配件正式开启在贵南市的发展之旅。
瑞祥塑料制品
瑞祥塑料制品的负责人张峰和工信局陈局长交流。张峰说:“陈局长,我们塑料制品项目希望在环保标准和政策上得到政府指导,确保企业合规发展。我们投资1.4亿元,0.9亿元用于建设塑料制品生产工厂,0.4亿元用于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剩下0.1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在高科技产业园,我们希望与环保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环保型塑料制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陈局长回应:“我们会安排环保专家为贵公司解读环保标准和政策,帮助企业制定环保生产方案。对于与环保科研机构的合作,政府会积极牵线搭桥,促进双方合作。同时,在环保型塑料制品的研发和推广方面,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张峰高兴地说:“瑞祥塑料制品计划在贵南市打造塑料制品生产基地,生产环保、优质的塑料制品,通过与环保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双方签署投资协议,为企业在贵南市的绿色发展之路开启了新的篇章。
高科技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推进
签约仪式结束后,贵南市政府迅速成立了高科技产业园建设专项工作小组,由陈树国亲自担任组长,苏然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工作小组的首要任务是制定详细的高科技产业园建设规划。
在规划会议上,住建局负责人展示了初步的园区规划方案:“我们计划将高科技产业园分为核心研发区、生产制造区、配套服务区和生活休闲区。核心研发区将汇聚像星耀科技、瑞丰生物科技这样的研发型企业,配备先进的科研设施和共享实验室;生产制造区则布局各类生产企业,根据产业类别进行合理分区,提高生产效率;配套服务区提供金融、法律、物流等一站式服务;生活休闲区建设人才公寓、商业中心、文体设施等,满足园区员工的生活需求。”
陈树国听完后指示:“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充分考虑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要注重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智慧的高科技产业园。”
随后,土地部门迅速启动了土地征收和整理工作,确保项目用地按时交付。同时,为了满足企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供电、供水、通信等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供电公司制定了专门的供电方案,计划建设一座变电站,保障园区的电力供应;供水公司加快了供水管网的铺设进度;通信公司则规划在园区内实现5G网络全覆盖,打造高速、稳定的通信环境。
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部分土地征收涉及到当地居民的搬迁安置问题。苏然带领工作小组深入居民家中,耐心解释园区建设的意义和搬迁安置政策,倾听居民的诉求,最终制定了合理的安置方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在园区建设资金方面,虽然政府财政投入了一部分启动资金,但仍存在较大缺口。经过多方努力,政府成功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获得了低息贷款,为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企业入驻与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随着高科技产业园建设的稳步推进,签约企业陆续开始入驻。星耀科技作为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率先启动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的建设。他们从总部抽调了一批技术骨干,与当地招聘的员工组成了联合团队,迅速投入到项目建设和技术研发中。
绿能动力科技也不甘落后,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双园区布局。他们的电池生产车间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大型机械设备轰鸣作响,施工人员紧张有序地工作。同时,绿能动力科技还积极与当地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商、租赁公司开展合作洽谈,为产品上市做准备。
华创智能科技在创业孵化中心设立了研发中心,吸引了一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高端人才。他们与贵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实习基地和联合研发项目,不断推出新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入驻,高科技产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例如,星耀科技与华创智能科技在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应用方面开展合作,共同研发更高效的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恒通电子科技为绿能动力科技提供电子元器件配套服务,双方在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上不断优化。
在产业集聚的带动下,贵南市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周边的餐饮、住宿、物流等服务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投身到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和企业发展中。
未来展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高科技产业园已具规模,20余家东南省投资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陈树国在视察园区时感慨地说:“这次招商成果显着,高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是贵南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们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将高科技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产业高地。”
苏然也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企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不断完善园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同时,借助产业集聚效应,推动贵南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贵南市高科技产业园将继续发挥产业集聚和创新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和创新资源汇聚,成为推动贵南市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