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 > 第十九章 哑巴吃黄连,李牧贼难受!

然而下一刻,又听到李牧说道:

“但是我国近些年来文治武功失衡,实际力量衰弱,怎么可能打败敌人?”

“真是胆大包天!”

就在李牧话音刚落之际,只听赵铮怒喝声响起。

手指直指李牧,仿佛怒火中烧。

“莫非太师您是在动摇人心士气,削弱国家威信与前途命运不成?”

“嗯?”

顿时之间,李牧愣住了,两眼微微睁大,脸上充满了惊讶。

这家伙竟敢于公开指责自己?

更何况,对方给自己定下了相当严重的指控!

见楚遂良与罗昶等一干资深官员的眼神汇聚而来,李牧不得不开口为自己辩解。

“老臣并无他意,仅就事而论。我对朝廷的忠诚,明鉴如日月。”

“若诽谤国政还能称之为忠诚?”

赵铮眼中微眯,唇角浮现出一丝冷峭的笑意。

“尚未开战便先行言败,这是动摇军心的行为,在战场上依法该处以极刑!”

言罢,赵铮的话语又陡然转变方向。

“然而鉴于这里是朝堂之上,太师所考虑的问题,在场诸公皆了然于心……”

还不待李牧开口,赵铮再次扫视四周道。

“因此,我大胤与柔然之间的争斗没有回头路可言!”

“更何况,为何我们要认为在力量对比上就注定不敌于柔然呢?”

随着话语落下,赵铮举起臂膀紧握成拳。

“一方水土养育一寸忠骨,数万子弟能成为英勇战士!”

“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土地怎能轻易交予他人?”

“难道在这广袤的大胤之地竟无一名真正的男儿存在?”

“倘若外敌胆敢侵犯,定会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

“总之只有一句话:对任何企图伤害我国的人或势力而言,哪怕再遥远,也要彻底清除!”

此时此刻,赵铮也受到自己言语的触动。

神情振奋、声调激昂。

当他停止说话时,金銮殿内早已充斥着震惊与不可思议的情绪。

众人均未曾预料到他会如此表态。

使听者感到震撼不已,并且久久难以平静下来。

赵琙欲图反诘,但话至喉头却只能无奈咽下!

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反驳赵铮立场的依据。

即便如李牧这般人物,也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之中,心里满是疑窦。

莫非这位七皇子真的变了?

“好哇,好一个血染疆土,十万英魂铸就铁骑!”罗昶双拳紧握,心中起伏不定。

“正像殿下所说那样,属于我们的领土决不容半点侵犯!”

“面对柔然匪盗侵扰,唯有誓死抗争!”

说到这里,这位元勋竟然情绪失控落泪。

作为定国公并执掌兵马多年的老将军深知,和平谈判已经毫无可能,唯有通过决战解决争端。

显然,赵铮之语恰巧说到其心头所思。

此时楚遂良也站了出来,语气异常坚决。

“末将亦支持殿下的主张,这片土地是我们世代相传的根本所在!”

“一旦有外来侵略者企图霸占,则必须奋战到底绝不妥协!”

“我们同样赞同殿下的观点!”

随即又有五六个大臣紧跟其后表示赞同赵铮的观点。

目睹此景,李牧和周汤脸上神色复杂,眉头深锁。

注视赵铮之时越发显得阴霾重重。

他们完全无法想象一向低调的赵铮竟能讲出这样一番话来。

堪称惊天动地毫不夸张。

金座上,赵祯深深注视着赵铮,此时此刻,他内心难以平息。

环视殿内的文臣武将,缓缓开口道:

“既然如此,应对柔然的方略,就按七皇子赵铮所说来办!”

“绝不容有半步退缩,哪怕是拼死一战!”

赵祯这般坚定,谁还敢有所异议?

“陛下英明!”

罗昶与楚遂良互望一笑,随后躬身向赵祯行礼。

他们身后的一众朝臣们也随之跪下,齐声高呼在大殿中回荡。

只有李牧、周汤几人的面色显得异常复杂。

纵然心中不甘,但在圣旨已下的情况下,再无反驳余地。

只能跟随罗昶和楚遂良一同拜见赵祯。

距离赵铮不远的位置,赵琙的脸色阴沉至极,双唇颤抖不止。

紧咬牙关,眼中透出一种难以掩饰的仇恨之意。

在这朝廷之上,又一次败给了赵铮!

真是令人气愤!

对于赵琙的恶意眼神,赵铮却置之不理。

只是静静站立,轻轻整理了衣袖,神情淡然自若。

一切纷扰皆可轻易解决,且功绩隐于幕后。

但是,说了这么多解决了这么大难题后,父皇却没有提及任何奖励!

这实在是太亏了!

关于应对柔然之策终于敲定。

原本争吵不休的朝堂老狐狸们再次归于平静。

紧接着,一个身穿整饬官服几乎找不出折痕的老者缓步上前。

“启奏陛下,昨日王学士家中公子邀请京中才子雅士聚集继春湖旁聚会论诗,此事原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在那晚的文学宴会上出现了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

“此人诗文皆出众,才华非凡,被誉为当今诗坛之仙。”

“倘若有幸让朝廷延揽此贤能,实乃国家幸甚……”

群臣听罢相顾失色,唯有赵铮挑了挑眉毛。

所谓的诗仙指的就是自己吧?

这个老头儿怎么扯上了这件事?要是自己身份被认出来的话肯定又会添麻烦。

“臣已将其所作诗歌抄录成册以供陛下查阅!”

老者说着便取出一摞厚重文件恭敬地递交上来。

见到这一幕,在场众人表情各异。

不少官员对这样琐碎之事竟也被拿到大庭广众之下议论而感到不满。

作为观文学堂士孟阳明,其地位等同于王学士,在文学领域内名噪一时!

前晚的文集活动消息一夜之间就在京城广为人知,

诗仙之称誉遍天下,

那些佳作甚至连五六岁孩子也能背得几句。

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具体细节。

从孟阳明的话语来看,似乎他对那个所谓诗仙颇为欣赏。

尽管如此,不论这位天才究竟有多少才能,诗仙称号未免太夸张了吧!

注意到手中这份分量十足奏疏,

李权迅速走到孟阳明身旁拿过奏本交到赵祯面前桌案上。

皇帝陛下带着几分好奇之情慢慢地翻开奏本,

他默默地浏览起来,

整个殿堂里的人都安静下来等待陛下反应。

至于当事人之一赵铮,则暗自摇头苦笑了事,

看来这次的确做得有些过了头,以后还得收敛些才好。

\"这样的诗句出自年轻人之手吗?\"

许久之后,突然放下手稿,赵祯语气里充满了惊叹。

\"确凿无疑!\"

孟阳明坚定地回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