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不觉玉树映金台 > 第17章 当壮“豆腐腰”

不觉玉树映金台 第17章 当壮“豆腐腰”

作者:竹正江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31 23:09:46 来源:小说旗

“明明‘豆腐’了,还偏偏讳疾忌医,一不让说,二不让关,也太保守了!……就这样的‘豆腐’,还想让我去里面搀和,是想把我变豆腐乳,还是怎么着啊?”

郁闷重重的秦不觉,出了家门,沿街溜达。走一段路,腹诽一段自己家中的长辈。

越走越想,他越感觉自己被闻映台踩了的脚酸疼!

左顾右盼,小伙子想找地方处理一下。

祖父讳疾忌医,他可不能啊!

恰巧在街道的斜前方,有一所新开的中医门诊,悬挂的招牌灯箱相当明亮,清晰地显出“传统推拿,专治跌打损伤”的字样。

由于秦不觉逝去的外祖父曾是资深中医,深谙推拿针灸,小时候的秦不觉顽皮,时不时碰撞扭伤,没少找老人家治疗。

因此,内心委屈得像孩子似的的小伙子没再犹豫,翘着脚走向了中医诊所。

***

“趴好喽,别动啊……您这腿麻、腰酸、走不动路外加后背抽疼的症状,我摸着,不光是腰肌劳损,这几节椎骨肯定也有问题!”

“怪不得我往腿上贴膏药不管用,走不了多远就累得慌!”

“这里都弯曲变形了!我建议你:最好抓紧时间,去医院拍个ct或做个核磁共振,确诊一下,然后带片子到我这里来,我帮你仔细调理。不然,你腰部肯定使不上力,影响下边腿走路,上身还往前倾,整个人活动受限,影响正常生活……”

“可不是嘛!”

中医诊所内,晚间生意不错,用挂帘分隔的几张病床上都有病人,或在扎针或在拔罐或照红外线。最靠外的一张理疗床上,一位中医师正在帮患者诊断。

秦不觉只能在护士的安排下,暂坐在中式圈椅上等待。

挂帘内,医师与患者慢吞吞地交流着,像热熏的艾草烟气缓缓传出来,加上室内温暖的中药香气,让秦不觉渐渐舒缓了心情。

“哎哟,这里,像针扎一样!医生,还有个情况:我上个月体检,报告说我骨质流失得厉害。我去专科门诊看了,那里的医生提醒我,说再不注意,我骨头会变得像豆腐做的,容易骨折!”

医生转到外间,拿取针灸用品时,患者在里面叽叽咕咕地述说。

又是“豆腐腰”?

秦不觉几分错愕——他今天怎么绕不开这个词了?

“呵呵,所以,你这‘豆腐腰’必须赶紧调理,不但要舒通经络,还得强壮骨质,让它能支撑你的身体,还能联通上、下身经脉!”医师笑着准备下针,顺便拿了个针灸人偶,站在挂帘旁为患者解释,“我特别要在腰部这几个穴位上扎针,另加艾灸和中药热敷……”

秦不觉心里有结,不耐烦听这些,低头打开手机,百无聊赖地翻动。

几个页面后,有微信消息进入,是他的硕士生导师转发的新闻消息。

秦不觉打开,就见“关注初中学段教研实践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的新闻,内容大致是说:在一个孩子常规要接受的12年基础教育学段中,初中学段看似普通,实则处于上下衔接的关键地位,就像一个人体的腰部,不仅连接着小学与高中时段,知识积累与技能实践对大学时段也有相当的影响。因此,不同省市的校长赶赴专项论坛,就创新初中学段教研实践、加强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展开积极交流……

对于这些内容,秦不觉是认同的。

他自己曾在初中学段遭遇学习瓶颈,差一点丧失学习信心,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学霸父母”生出的“学渣”……

要不是家中长辈和初中老师一起使力,结合他急躁毛糙的个性分析,找到解决做题总粗心出错的方法,只怕他后来考入市级示范高中,再进入东海师范大学,准备将来当名师的梦想就泡汤了!

顺着新闻内容继续往下看,秦不觉被随后的一行字,特别是双引号内的文字磁石一样吸住了目光与心思。

“可多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部分初中学校常处于‘豆腐腰’的尴尬状态,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虽千差万别,但大体类似,呈现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深层剖析,采取有效的应对解决措施,避免‘铜头、铁腿、豆腐腰’现象的持续……因此,我们建议:要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应当先壮‘豆腐腰’!据悉,已有地方教育部门计划并展开专项行动。”

“这里,是说’豆腐腰’,不是‘豆腐校’!”

秦不觉忽的,放下大长腿儿,从圈椅上站了起来。

中医师听到动静,拉开小半个帘子,笑问:

“小伙子,你也是腰上没力气吗?放心,到我这,保管让你的腰壮起来,让你走路带风,做事有劲儿!”

***

“奶奶,您做的咸蛋黄豆腐还有吗?我饿了,这就回家吃饭。”

耐住性子,秦不觉被中医师用特制药油在脚上一顿按压揉搓后,出诊所就给自家长辈打电话。

虽然他性格急躁,可不代表他笨啊!

相反,他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总能将看似无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这一点,祖父和父亲都称赞过他。

也正因为如此,在秦不觉中学时文理科都表现优异的情况下,他们建议他选择中文系,希望他未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老师。

“嗨,的确还是我爷爷、我导师这样的老姜辣!”走出诊所的秦不觉感觉酸疼的脚面轻松了许多,想起中医师自得满满炫耀的“含姜药油”,感慨。

在脚部理疗的半个小时中,他结合纪录片中黄河“豆腐腰”防洪、诊所里病人腰椎的诊疗,飞快地反应过来,猜想——祖父不满意的,是他轻意随着舆论给了嘉桥中学“豆腐校”的定义。

而硕士生导师分享的消息,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打破了他对“豆腐校”的狭窄认识。

很可能,从祖父和导师的角度来看:嘉桥中学当下糟糕的现象属于等待攻克的“豆腐腰”问题,而不是秦不觉他自己所理解的“学校口碑既然像豆腐碎到渣,那就没有价值存续”……

想起年迈的爷爷还在灯下眯着眼睛给自己补包,秦不觉感觉到脸上和脚面上一样,热乎乎又辣兮兮的,赶紧大步回家去。

***

“你之前没趁热吃。这会再热,估计不太好吃了。”

丁常青熟悉孙儿的开门声,第一时间将留在锅中的饭菜盛出来,笑眯眯地看着秦不觉狼吞虎咽。

她与秦慎思的卧房中,轻轻说话的声音,自秦不觉回家,就停了下来。此时,能听到书房内,有人翻动书本的声音。

秦不觉猜着,是自己的父母回家了,在忙工作,便不去打扰。

他打破了一层思想局限,心情转好,端起碗来吃得喷香,顺带称赞祖母厨艺:“这豆腐其实还有营养的,被您这么一做,也好吃!”

是啊,人家嘉桥中学招他惹他了?只因为接触了网上、现场一些嫌弃的言语,他就想让这所中学关停,也太欠考虑了。

先不说国内34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大范围,就说东海市16个区县,要接受义务教育的就有150万左右的中小学生!

那每一所对口小学、初中的存续与运行,的确都有意义!

无论这些学校选址建设、软硬件配备,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哪能因为“豆腐”,说关就关。

挟裹着咸蛋黄油沙的豆腐在秦不觉口中化开特有的滋味,他又想起嘉桥门口三个有趣的男生,想起顶着难堪、忍着委屈也要全力呵护学生的闻映台……还有那带着师生道歉,虽然看上去有些被动与无奈,却肩披风霜没有怨言的老校长……更有即将调任到嘉桥、提前赶来观察校园的章形树……另有莫名其妙开车到现场和章形树嘀嘀咕咕,还“拐跑了”自家老爸秦守志的教科院金博士……

秦不觉越想,越感觉嘉桥中学有意思起来!

看来,这属于“豆腐腰”的初中学校会有所改变啊!

就不知,会怎么变?又往哪个方向变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