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影视打怪系统 > 第59章 教训范金有

四合院:影视打怪系统 第59章 教训范金有

作者:独孤行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00:35:23 来源:小说旗

骑着钛合金自行车的他,返回四合院的途中,看到几辆崭新的皮卡车。

“外面出现皮卡车,我的车也可以开了。”

他自制的那辆皮卡车,一直在研究所放着,几乎没有开过。

以前就他一辆皮卡车,开出去肯定万众瞩目。

如今外面也有皮卡车,他杜撰一个领导司机的身份,开皮卡车不显眼。

刘光洪经常回四合院,也是无奈之举。

无论如何,刘海中也是他这辈子的父亲。

他长期不回四合院,双商一般的刘海中,肯定会被易中海等人算计。

聋老太太傍上何家,养老团元气大伤。

易中海夫妇独木难支,没能力在院里兴风作浪。

不是厂里的八级钳工,也不是院里的一大爷,易中海的战斗力锐减。

四合院小说或电视剧之中,易中海是院里的一大爷,还是厂里的八级钳工。

院里在轧钢厂上班的人,不敢得罪易中海。

若非如此,单是院里一大爷的身份,对邻居的影响力有限。

阎埠贵这样的小业主,为什么能成为前院管事?原因只有一个,他是小学老师。

在轧钢厂上班的低级工,谁不怕被高级工打压?

高级工掌握高级技术,高级工出手,低级工没多少反抗之力。

绝户少之又少,大多家庭都有孩子,现在没有,以后也有。

孩子要在红星小学读书,得罪了阎埠贵,孩子在学校怎么办?

很多人选择忍气吞声,不是自己畏惧,而是为了家人。

刘光洪推自行车进入大门,就看到了阎埠贵。

“光洪,车上都没带点东西回来?”

“上学一整天,哪有时间去见战友和领导?”

“你没去正阳门?”

“吃了饭再过去。”

“媳妇不回来吃饭?”

“稍微有点远,她在正阳门那边吃。”

瞎扯几句,刘光洪回到后院。

前院管事阎埠贵,后院管事吴大志,中院暂缺管事。

何大清不愿当中院管事,中院另外几户,也没人愿意当中院管事。

声名狼藉的易中海,不可能再次成为中院管事。

贾家的张翠花、秦淮茹,即使有心成为中院管事,也没人支持。

傍上何家父子,聋老太太倍感幸福,少了很多算计。

晚饭刚做好,刘海中下班归来。

匆匆吃了晚饭,刘海中就去夜校了。

再有两个多月,他就会面临考试,各科成绩及格,他就是初中毕业生。

最近这段时间,刘海中动力十足。

锻工二车间的副主任,即将前往外地。

副主任的职务,正在向他招手。

夜校的初中毕业考试将近,刘海中不敢大意。

刘光天的日子也不好过,面临中考的他,只得努力学习。

稳住现在的成绩,刘光天有信心考上中专。

中专毕业,入职不是技术岗,就是行政岗。

刘光天没有考高中读大学的想法,他想早点上班挣钱。

如今这个年代,高中或中专文凭,够用了。

离开四合院,刘光洪来到绸缎庄。

降伏妖精的他,又去给矿洲海域增加礁石区和阵法。

武侠打怪区,拿着斩敌刀的分身,一刀秒杀虎王。

“九转金身、莽牛大力诀、归元心典、九鼎天书、青莲剑歌、天帝神鉴、烈火枪诀、五行枪法......开山三十六式,都刷出来了。”

“九鼎记打怪区,被我刷了十几遍,九鼎记里面的顶级功法,我全部得到了。”

离开九鼎打怪区,回到生活区的分身,开始修炼一门门功法和武技。

能速成的功法或武技,自行修炼到圆满境界。

无法速成的功法和武技,使用经验丹提升。

......

下午三点,刘光洪和陈雪茹来到慧真酒馆。

“这酒里加水了?”陈雪茹喝了一口,皱了皱眉头。

“谁往酒里加水了?”刘光洪问道。

“我加的。”范金有站了出来。

刘光洪没有废话,一巴掌抽飞对方,上前就是几脚。

“同样的钱,往酒里加水,你这是占百姓便宜,投机倒把!”

打了范金有一顿,刘光洪走向不远处的供销社打电话。

“光洪,你有什么想法?”

“领导,像这样往酒里加水的公方经理,必须从严处理,这类公方经理的数量一多,谁还敢在外面吃饭喝酒......营业额不但不会增加,还会导致店铺倒闭。”

结果跟他预料的一样,范金有被开除了。

今天敢往酒里加水,明天就敢往水里加酒。

降低成本,增加酒馆的收益?

酒里加水,顾客被坑了一次,就不会来了。

自从刘光洪跟战友和领导,谈过一次后,赊账的事几近于无。

有人赊账,自然有人赖账。

以前的牛爷,就喜欢在酒馆赊账,被刘光洪怼过后,牛爷很久都没现身了。

在人人平等的年代,像牛爷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鼻孔朝天?

若非为了和谐,刘光洪早就拔刀亮剑了。

范金有不再是酒馆的公方经理,街道办考虑一番后,让蔡全无担任酒馆的公方经理。

绸缎庄现在的公方经理,也是一个老实人。

......

专属研究所,水稻大棚。

长五十米,宽二十米的大棚,面积只有一千平方米。

刘光洪在研究所有两个大棚,钟爱大米饭的他,专门用一个大棚种植水稻。

“一号水稻植株粗壮,稻穗不够长。”

“二号水稻植株粗壮,稻穗够长,稻谷颗粒偏小。”

大棚试验田的水稻,总共分了十种。

除了研究所的大棚,在研究高产水稻外,生活区也在研究高产水稻。

收割水稻,脱粒烘干,称重加工,煮饭品尝,记录各种信息。

“三号和五号水稻值得继续研究,另外八个品种,没必要研究了。”

看了看另一个大棚的小麦,还有几天才能成熟。

大棚种植的小麦和水稻,每年可以成熟三次。

三号和五号水稻,留着充当种子,进行再次种植和二次杂交。

另外八个品种的水稻,加工成大米之后,总共四百多斤大米。

领导和战友过来看病的时候,刘光洪一人送上一些大米。

实验的记录,他抄了一份,交给了一个领导。

几天时间转瞬即逝,刘光洪开始收割小麦,脱粒烘干,称重加工......

“五百平方米的土地,用于高产小麦实验,效率太低了。”

一念至此,刘光洪打了个电话,不到三个小时,工程队再次进入研究所。

再建一个大棚,专门用于高产小麦实验。

如此一来,他的专属研究所,就有三个大棚,一个大棚研究高产水稻,一个大棚研究高产小麦,一个大棚种植蔬菜。

四合院,阎家。

算了算工资和支出,发现再次入不敷出,阎埠贵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临时工阎解成,每月工资十八块钱,上交家里五块钱。

小学老师阎埠贵,每月工资二十六块五。

加上阎解成上交的五块钱,仅有三十一块五,还不够阎家一个月的开销。

“上个月亏了十八块钱。”阎埠贵无言以对。

“家里的收入少了,我们应该节约一点。”杨瑞华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