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续荡寇传 > 第三回 方腊火烧睦州塔 雷将奏凯东京城

续荡寇传 第三回 方腊火烧睦州塔 雷将奏凯东京城

作者:好多愚y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01: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诗曰:

世事无常万般变,星移物换日月更。

多闻浮生一场梦,权且寄与东风中。

话说上回司行方等人入伙,石宝邓元觉潜入睦州城。二人进了州城,投了客店,安排了饭食,石宝对邓元觉道:“如今无事,师兄且在此一候,我自去州府,去寻厉天润,邀他入伙。”邓元觉道:“你自去,俺便在客店等着。”说罢,石宝当下整理一番,出了客店,往州衙奔去。

不多时,石宝到了州衙,去问守门军士道:“敢问大人,副团练使厉天润可在衙里么?”那军士道:“你是何人,问厉团练作甚?”石宝道:“小人乃厉团练表弟,原在福州做些买卖,不想今年害财,折了本钱,生意尽都赔了,无法,便想投睦州表哥厉天润,寻他过几天日子。”那军士闻言,也不起疑,便道:“近来渐近中秋,睦州各地皆办集会,又因江南各地反贼皆起,为防生事,知州大人便教军官轮流巡城,今日该到厉团练巡城。”石宝道:“如此,小人告退。”说罢,便退了州衙,去了城中观看集会,又看了四周巡城军士,复回了客店,对邓元觉道了情况。邓元觉道:“既是如此,便到明日,再作理会。”次日,石宝起了大早,在城中闲逛许久,而后转至厉天润宅前,前去敲门,无一时,一小厮开了大门,见是生人,问道:“阁下尊姓大名,因何事至我家大人府上?”石宝答道:“劳烦通禀尊家主上,道故人石宝特来拜见。”那小厮闻言,便去了府里,依言禀报了厉天润,厉天润闻言,慌忙出府迎接,与石宝相见了,请入府内。

二人过了院子,进了堂厅,各自相坐了,厉天润道:“贤弟久别睦州,思煞我也,不知何处香风,吹得贤弟来此?”石宝答道:“小弟不见哥哥,已约一年矣,近来小弟逢运,做了些买卖,特来睦州主持生意,顺道见望兄长。”厉天润道:“甚好, 昨日我巡归罢,忽有军士来报,道我表弟自福州来此寻我,我自正疑惑,何来的表弟,今日不想遇见贤弟,真天降喜事。”又吩咐家童上茶。茶罢,看门小厮道:“二老爷巡城归来也。”厉天润听了大喜,即出了门,教厉天佑进来,道:“兄弟,你且来看是谁来了。”厉天佑入门一看,见是石宝,大喜过望,也不更衣,上前问道:“哥哥如何来此?”石宝将向上之话说了,厉天佑闻言十分欢喜,说道:“与哥哥不见一年有余,今得幸再遇,且将这府宅当个自家便是。”石宝推辞道:“不敢不敢,如今江南地乱,贼众势多,恐居在睦州不长,不是日头。”厉天润道:“吾兄弟二人在此当官久矣,见了许多欺压百姓之事,这帮州官每日花天酒地,仗势欺人,睦州百姓积怨甚久,造反只在眉宇之间。”厉天佑道:“若是论此,我等每日受制受限,却不如那群反兵自在,更况这帮狗官欺良霸民,忍耐许久,若论我心,倒是一刀一个,才算了结。”石宝闻言思道:“他二人有意了,我且再诱一番。”又对二人嘘道:“此等之言怎可青天白日道出,亏我等乃自家兄弟,但说无妨,若是说与别人讲了,走漏消息,将你兄弟二人皆以造反之罪判了,待那时如何?”厉天润笑道:“此等肺腑之言,只说与兄弟你听,旁人如何会说。”说罢,三人闲谈许久,厉天润遂吩咐安排饭食,过不多时,三人便到后堂饮酒。

三人就在后堂开怀畅饮,杯酒言欢,各诉胸中思念,叙往旧事,开怀大笑。酒至半酣,石宝问道:“二位兄弟可知清溪县遭反贼占据一事?”厉天润道:“略有耳闻,只是不知详情。”石宝道:“小弟曾在清溪县走过一遭,闻得详细,那造反为首的,名叫方腊,因不满清溪县漆园施压,女儿遭奸人调戏,一怒之下,集得四周村邻友工,便在漆园造了反,占了漆园,大败前来捉剿的官兵,又假扮官兵,夺得了清溪县,占领县城后,却不伤百姓,出榜安民,给散粮米。”厉天佑道:“如此,那方腊倒也是个好汉。”厉天润道:“奈何我这一身官皮,不能相识与这等豪杰相识,实乃可惜。”石宝道:“若是方腊来此睦洲,你二人肯与他结识么?”厉天润道:“如何不肯,我自平生,只愿结交天下豪杰。”石宝闻言,说道:“此话可真么?”二人道:“日月为昭,天地可鉴。”石宝听了,忽地跪下,厉天润厉天佑二人大惊,急要扶起,问道:“兄弟,为何跪下?快快起来。”石宝道:“只恐小弟起了身,二位便冷落了往日情分。”厉天润道:“你我虽不是嫡亲兄弟,却胜似嫡亲兄弟,更何况早就指天为誓,结为异姓兄弟,同生共死,如何冷落情分,快且起来。”说罢,二人将石宝扶起,石宝道:“只恐道出来,兄长怪罪。”厉天润道:“又来此话,方才我如何讲的?”石宝道:“既如此,小弟便说了。”二人道:“只说无妨。”石宝道:“小弟并非商贾,来此睦州也非主持生意,实乃小弟投靠方腊麾下,为夺此睦州,特来寻你二人,邀至入伙,共同立一番事业。”二人闻言大惊,石宝道:“倘若兄弟不允,小弟情愿舍了性命,被二位捉拿问罪。”厉天润道:“贤弟如何不早些说?叵耐睦洲狗官,欺压百姓良久,吾兄弟二人早呛一口气,无处可泄,如今贤弟相邀,吾二人岂能不应?更兼方腊负气仗义,若能相识拜见,此生无憾。”石宝闻言大喜,道:“兄长既有此意入伙,便是最好,如今小弟奉命前来睦洲,也有同伴相随,姓邓名元觉,现今正在客店投下,只待兄长消息,如今兄长主意已定,贤弟便将他请来,共同商议,夺下睦州。”厉天润道:“贤弟但去无妨。”当下三人又吃了几杯酒,石宝这才出了厅堂,离开了大门,直往客店奔去。

有诗为证:

豪侠义士又相聚,谈笑风生论江南。

直看南地多义士,共下天星降尘凡。

无一时,石宝与邓元觉同到了府上,邓元觉拜见了厉天润厉天佑,当下看了二人,好个虎狼之将,有一首词单道厉天润好处:

本是睦州团练,今为开土将军,

威风凛凛最精神,千军万马难接近;

坐驾良马飞快,熟练铁戟无敌,

虎将出世显神威,四海威名厉天润。

又有八句诗赞道厉天佑:

身长高八尺,体貌俊逸秀。铁戟独一把,武堪吕温候。

义惯冲天胆,江南最英雄。鞍前马后者,小将厉天佑。

三人当下各自坐定,邓元觉道:“如今吾主有令,攻占睦州迫在眉睫,不知几位有何良法,可夺州郡?”厉天润道:“吾有愚法,只恐计划不成。”石宝道:“但说无妨。”厉天润道:“如今渐近中秋,州城各处各设集会游玩,知州只恐有乱,派遣军官轮流巡防守城,按着计程,中秋那日吾正该巡防,可在那日黑夜,你二人各在城中放火,只要城内大乱,吾便引军前来,联合城外大军,里应外合,如此可夺睦州。”厉天佑道:“若在集会放火,唯恐官兵迅速赶来,我有主意,定能拖住官兵,一时难以解救。”几人问道:“是何主意?”厉天佑道:“睦洲城内有两座古塔,名为梅城双塔,一塔位在城东高峰山上,唤作北峰塔,一塔位在城西巽峰上,唤作巽塔,可教二人在双塔之上放火,我等也集会放火作乱,此计如何?”众人闻言大喜,道:“好个计策。”石宝道:“既然商议已定,我且出城与大军商议,直待中秋时节,攻占睦州。”说罢,众人各自退散,邓元觉依旧回了客店,石宝出了睦州城。

又不多时,石宝来至一座古亭,上前坐了位,见一人探头探脑望来,石宝呼道:“且去报信。”那人听了言语,转头望清溪县赶去。过至一晌,天色将晚,日渐西落,石宝正坐在古亭间焦急等待,听得一阵马蹄响,见方垕赶到,下了马,上了亭,方垕道:“事情如何了?”石宝道:“皆已妥当,可在中秋时节,大军攻打州城,我等在城内双塔上放火,教城中集会大乱,厉天润兄弟二人引军前来作乱,里应外合,如此可夺睦州。”方垕闻言大喜,道:“如此说来,睦州有望,你且在城内安定,只待中秋来临,大军便至。”二人商定已了,各退了古亭,一面赶去睦州城,一面飞奔清溪县。

不说石宝赶去睦州,且说方垕赶去清溪县,进了县衙,见了众人,方腊问道:“此行如何?”方垕道:“尽皆安定。”便将向上之话,尽都道出。娄敏中道:“如此睦州便作笼中之物,手到擒来。”遂安排众人道:“众人可在中秋之夜,安排大军启程,攻打睦州,教方垕引一支人马在西门埋伏,方杰引一支人马在东门埋伏,司行方引一支人马在南门埋伏,我等引剩余兵马攻打北门,只待城中火起大乱,驱兵攻打东西南三面大门,如此睦州可占。”方腊道:“此计甚妙,部下一班将领,尽听先生调遣。”众人拨调派遣已了,各去依计安排,严守军令,不得有误。

却说睦州州府里,知州唤来一众官员,说道:“中秋佳节渐近,往常年例应在城中各设集会,庆贺佳节。”部下官员道:“今年不可再设。”知州道:“为何不设?”那人道:“往年时天下太平,政通人和,而今各州县不稳,逆贼频出,清溪县与睦州近在咫尺,已被贼人占据,若是今年大设集会,恐出大乱。”知州闻言,道:“你们如何计议?”厉天润说道:“依下官之见,今年应照例举办。”知州道:“为何?”厉天润道:“下官听闻清溪县被占之事,多半乃知县自傲,小觑贼人,所才中计,县城覆没。只是清溪县不比睦州,睦州在大人治下,戒备森严固若金汤,百姓安居民乐,虎将一群,如此铜墙铁壁,只怕贼人有胆来,无命去,更兼中秋本是佳节,应赏月观灯游玩,伴友团聚,与民同乐。”知州闻言大喜,道:“便依你之见,今年中秋集会按例举办。”众官商议定了,出榜示民。

不说光阴迅速,早早又到中秋。见八月中秋夜,是个好景,怎见:

金月轮照,玉露生辉;月宫吴刚伐仙木,冷清嫦娥思遥人;桂闲花落,月照山河;秋叶深红膳月饼,赏月秋光听蝉鸣;相聚团圆人长久,婵娟中秋正佳节。

昔苏东坡有词,乃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遥遥望去睦州城,月光洒地,梧桐落叶,玉风渐凉。六街三市,各设集会,大街小巷,灯火通明,赏花望月,游玩不绝。那石宝与邓元觉各自带了硫磺,焰硝等引火药头,在客店分别,石宝径去了北峰塔,邓元觉径去了巽塔,只等大军前来。

却说知州与众官在州衙设宴吃酒,喝的酩酊大醉,忽听得府外军士报道:“不知何处

兵马,堵在北门城外,攻打城池。”一众官员闻报大惊,都醒了酒,知州道:“且去北门察看。”说罢,引得军士百余名,出了府门,赶去北门。一路进听行人喊道:“清溪县贼人已到城外。”知州闻言,俞发慌张,便问随从道:“今日该当谁人巡城?”随从道:“正该厉团练巡城。”,说犹未绝,只见东方北峰塔上火光冲天,众人大惊,正反应不过时,又听得一声爆响,西方巽塔上烈焰飞天,知州看了手足无措,十分惶恐,便分两拨军士,前去察看二塔情况,知州等一众官员,都去北门。

待众官抵达北门,见得城下兵马无数,密密麻麻攻打城池,不容乐观,正惶恐不安时,又见东门军士前来,报道:“东门告危,不知何处兵马,忽地出现,攻打城门,东门危矣。”知州听了,欲遣兵助战,又见南门北门军士俱来报道:“城门埋伏一路兵马,趁守城将士不备,攻打城池,城门欲破。”话犹未尽,听得城中唰唰爆响,城内各处火起,犹如燎原之火,将州城变作一片火海,好火,但见:

平地起烈火,烟熏睦州城。红光破天冲百丈,卷地袭来似燎原;火云弥漫,夜空不见星月;焚城烧瓦,城楼尽变残垣;神哭鬼号,亭台楼阁成灰烬;熊熊烈火,呼天抢地半生残;西风斜照红杂绿,炽地焰火烧江南。

只见西门方垕引着兵马,攻破城门,而后南门,东门相继攻破,三路兵马浩浩荡荡,杀入城中。知州见东南西北四方皆被围住,城中火势焮天铄地,欲哭无泪,只好舍着性命,下了北门,夺路而逃,途中环顾四周将士,问道:“为何不见厉天润?”话未尽,忽听有人叫道:“厉天润来也!”众人看去,那厉天润引着厉天佑并一些人马,迅速赶来,知州看了,骑马过去,欲要问话,却措手不及。被厉天润一戟刺下马去,众人大惊,只见厉天润高叫道:“睦州知州做人不贤,为官不德,十分该死,吾已归顺清溪方腊,尔等若有不从者,此人为例!”众士兵听了,无有不从,尽皆归顺。

再说东方北峰塔里,石宝放火之后,出了塔,正遇先前知州派遣士兵,几人打了照面,那群士兵道:“原来这火竟是你这厮放的。”石宝看了,更不答话,舞刀劈来,正如砍瓜切菜般,劈伤数十人,剩下几人各自逃命去了。又说西方巽塔上,邓元觉正欲出走,忽听脚步急促,见十几余士兵赶来,骂道:“贼秃驴哪里去!”邓元觉呵呵大笑道:“不是老爷多罪,倒是你们招惹老爷。”提着禅杖,大踏步赶来,却似恶虎扑群羊,都打杀尽了,方才下了巽峰,赶去城中。

却说北门已破,方腊大军一拥而入,杀进城中,睦州守兵见知州已死,无心恋战,愿意降服,方腊传下号令,不可伤害掠夺睦州百姓,又令人马前去城中灭火,出榜安抚平民

又将知州并恶官一众之家,查抄家府,皆以屠尽。次日天晓,方腊大军打开睦州府库,各分了金银财宝,缎匹绫锦,又在城里给散百姓粮米,分发粮食,获得兵马器械无数,自此方腊称王,建立南国,兵觑江南。有诗为证:

人杰地灵江南地,纵开天地立新朝。

凯歌齐奏胜鼓响,众心高志凌云浩。

是日,方腊召集众人商议,问道:“相传华夏大地分为九州,幸而苍天眷顾,如今吾等已占一州之地,不知向后之事,该当如何?”娄敏中议道:“依小生愚意,当下该取江南州县众地,后图中原。江南乃商贾云集之地,民富沃野,又有天堑为障,实乃天送宝地,主公若可取之,天下尽占其一,待江南安稳,便可兵袭宋疆,图谋中原。”方腊闻言大喜,道:“皆依先生之见。”自此之后,方腊大举反兵,攻打江南各地,把守各州县城宋兵贪生怕死,如何抵挡?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占得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八州二十五县,后听取娄敏中建议,就在清溪县帮源洞登基上位,称帝为皇,南面称孤,而后起盖皇城,建造宫殿,分设文武诸官,建年永乐,自号圣公。长江对岸宋军闻风丧胆,日夜惊吓不已,只恐南军来袭,各地州府呈报申文,送往东京,转入高俅府里,高俅阅罢,寻思道:“不想江南贼势如此浩大,若此时上奏天子,只怕天子怪罪,乌纱难保,权且搁下此事,待日后上奏不迟。”,遂纳报不奏,又去寻蔡京,童贯,杨戬三人,俱都说了,四个贼臣商议已定,偷教临近州府兵马策应,只是宋军伍里,歪风邪气,不正之风甚久,个个贪生怕死,犹如缘木求鱼,海底捞月,只好杀良冒功,四人眼见贼势渐大,遏制不住,便闭塞消息,秘而不宣,如此人所共知之事,独瞒着天子一人。

言过此时张叔夜、云天彪统领大军已荡灭梁山,捉拿宋江在内三十六位头领,奏凯返京,班师回朝,有诗为证:

一百单八神星君,皆损转世雷神将。

星坠雷升神威灭,押赴京城命危亡。

是日东京城内,道君皇帝坐驾文德殿,百官上朝,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班部丛中闪出宿太尉,奏道:“去岁张叔夜、云天彪统领大军,剿伐梁山泊,日前捷报传至,大军得胜归来,班师回朝,不日抵达京城。”天子道:“张、云爱卿征贼剿寇,多有劳苦,寡人思虑甚忧,传寡人旨意,大军归来之日,敕御宴于集英殿,慰劳众将远征之苦。”众臣跪拜称谢,当日散朝。

却说张叔夜、云天彪兵马日夜兼程,行军动众,马不停蹄,赶过三日,大军陆续抵达东京城外屯驻,御使早引迎接兵马至营前,拜见了众将,见过张叔夜、云天彪,说道:“下官奉万岁之命,特来恭迎众位将军,且在此一候,容下官入城回奏。”说罢,即骑了快马,入城回奏。不多时,御使得归,行至营里,口传圣旨,一众将佐,伏地听旨,道:“众位爱卿剿伐贼寇,征战劳苦,今奏凯返归,抵达京师,可教张叔夜、云天彪等一众将佐,各卸盔去甲,穿戴御赐锦袍,自东华门而进,入文德殿朝见。”众将听毕,跪拜谢恩,各自卸了盔甲,都穿红绿锦袍,悬挂金银牌面,由御使及迎接兵马带引,自东华门入城。只见东京城内大小百姓,各街军民,熙熙攘攘,尽皆出门观看,目睹大军得胜回归,见了众将,十分威严,皆出声喝彩,堵得东京城内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且说众将自东华门入城,都至文德殿内朝见天子,拜舞起居,山呼万岁。天子见一众将佐,得胜回归,龙颜大喜,道:“卿等征战沙场,讨伐贼寇,千辛万苦,思煞寡人,甚为忧虑。”张叔夜拜道:“微臣何能,劳至陛下如此错爱,十分惭愧。”云天彪拜道:“此番征战成功,皆拜陛下之威颜所至,路途各地,当地百姓,无有不拜,尽赞陛下之圣武,以至大军得胜,贼乱宁息。”天子闻言大喜,遂敕集英殿大摆功宴,慰劳众将归来,众将称谢不已。

且说筵宴已罢,众人尽皆醉倒,功宴方散,众将踉踉跄跄,各自上马回营,却见恼了一将,怒气冲冲,飞奔出城,先到营寨休歇,而后出来一女将,哭眼擦泪,带雨梨花,也跟着回了营寨。

有分教:文德殿上,封候拜将;死囚狱中,英雄长叹。直使:离散鸳鸯又重聚,江南水乡议豪杰。毕竟恼了甚么将领,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