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改制之争 > 第23章 改制策略

改制之争 第23章 改制策略

作者:漂流一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2:16:26 来源:小说旗

在这个经济低迷、资金如干涸河床般紧张的灰暗时期,职工们的生活就像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束缚。每日,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奔波在生计的荆棘路上,为了那微薄的收入,在风雨中苦苦挣扎。未来的路,被浓重的迷雾所笼罩,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恐惧,他们满心都是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奈。

可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前路黯淡无光,似乎只能在这困境中不断沉沦的时候,公司突然抛下了一根 “绳索”—— 宣布了一项全新的改革政策。这消息,宛如一道刺破阴霾的曙光,瞬间在职工们心中点燃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公司决定改制,成立股份制公司,发行股票,允许职工购买自家股票,这一政策,就像是在他们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财富殿堂的大门。想象着未来可能拥有的富足生活,不少职工的眼中闪烁起了久违的光亮。

然而,这希望的背后,并非毫无代价。想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职工们必须从自己并不宽裕的口袋里掏出真金白银,用以购买企业股票。这对本就生活拮据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充满风险的赌博,每一个决定都沉甸甸的,压在他们的心头。

这些职工大多是在商场沉浮,于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人,他们太清楚投资背后隐藏的风险,也明白股票市场绝不是一个能轻易获利的温柔乡。所以,当公司提出这个方案时,职工们瞬间陷入了两难的泥沼。一方面,他们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能抓住购买股票这个契机,彻底改变自己窘迫的命运;可另一方面,他们又被失败的恐惧紧紧揪住,生怕一旦投资失败,就会坠入更深的困境,万劫不复。

从那以后,买不买新公司股权成了职工们见面时热议的话题。每天午休时分,或是下班后的小聚,总能看到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各种可能性。有人皱着眉头,仔细分析着当前的市场走向,从宏观经济形势到行业动态,头头是道;有人则盯着公司的财务报表,试图从中找到评估公司前景的蛛丝马迹。每个人都各抒己见,争论声此起彼伏,可谁也无法斩钉截铁地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这种不确定性,就像一团驱不散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让职工们愈发焦虑,也使得他们之间的讨论一次比一次更加激烈。

公司宣传科科长崔英迪,是个心思细腻、洞察力敏锐的人。在那些日子里,她穿梭于各个讨论的小团体之间,办公室外的走廊上,文件在风中沙沙作响,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动态。没有丝毫耽搁,崔英迪快步穿过昏暗的楼道,楼道里的灯光一闪一闪,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革。她走进了党委书记毕先民的办公室,将职工们复杂的思想动态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他。

毕先民听完,眉头微微皱起,他望向窗外,此时天空乌云密布,一场大雨似乎即将来临。他深知职工们的情绪对公司改革的重要性,转过头来,目光坚定地看向崔英迪,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宣传科得密切留意职工的思想动态,他们有什么疑虑、担忧,都要及时摸清楚。咱们得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宣传,把职工们心里的焦虑给抚平了,绝不能让这些疑虑拖了改革的后腿。” 他顿了顿,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只有职工们真正理解、支持公司的改革措施,改制才能顺顺利利,公司的长远发展才有希望啊。” 崔英迪郑重地点点头,带着任务走出了办公室,此时,窗外的第一滴雨落下,一场化解职工疑虑的行动也悄然拉开帷幕。

会议室里,灯光昏黄,人声嘈杂。毕先民像是下定了决心,拨开人群,径直朝着程浩然和曹刚走去。他的脚步急促,额头上还带着一层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匆忙赶来。

“程经理,曹处长,我有重要的事儿和你们说。” 毕先民喘着粗气,声音里透着几分急切。待三人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毕先民便详细地向他们讲述起当前职工们的思想动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讲述一件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三人围坐在一起,脑袋凑得很近,低声讨论着。一番激烈的探讨后,他们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一致认为目前对改制的好处宣传力度实在太弱,急需加强。

这时,程浩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猛地一拍桌子,说道:“我有个建议,咱们把为职工谋福利作为宣传的重点之一。”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这略显压抑的氛围中却格外清晰。他接着强调,用这种方式,能让职工们清楚地看到公司改制的两大显着好处。

“首先,改制绝对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大大提高咱们的整体竞争力。” 程浩然的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其次,职工们能得到比传统奖金丰厚得多股票分红的回报,经济上的实惠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曹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毕先民也露出了赞同的神色。这样的宣传策略,就像一道光,不仅能让职工们加深对改制的理解和支持,更能像一把火,点燃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大家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变革中来。

没几日,曹刚抱着一堆文件和资料,神色紧张又带着几分期待,走进了公司党政一把手的办公室。他小心翼翼地将图表和数据铺满了宽大的办公桌,然后开始详细地展示已经上市的权证原始股的股价,以及上柜后的价格变动情况。每一个数字,每一条曲线,他都讲解得极为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您看,从这些图表和数据就能清晰地看出权证市场原始股的市场表现,它的潜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曹刚指着图表,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

党政一把手俯下身,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些图表和数据,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显然已经领悟到了其中隐藏的深层含义和潜在的商业机会。

与此同时,在公司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职工们的心态逐渐恢复了平静。曾经弥漫在空气中的焦虑和不安渐渐消散,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公司的改制计划。

在改制领导小组的积极倡议和不懈努力下,市商务局终于批准了瀛海市副食品总公司的改制方案。这一天,程浩然、曹刚和毕先民等人聚在一起,看着那份盖着大红印章的文件,心中满是感慨。

根据这一方案,公司将采取连锁经营作为核心战略,把与连锁经营相关的优质资产剥离出来,成立一家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的股份有限公司。这不仅仅是纸上的计划,更是企业迈向新征程的重要一步。

“咱们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接下来就看咱们怎么大干一场了!” 程浩然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这场席卷而来的改制浪潮中,一个关键难题如巨石般横亘在众人面前 —— 究竟哪些部门该被纳入改制的范畴呢?市商务局改制小组的催促声,就像紧箍咒一般,声声催逼着程浩然。在那紧迫的形势下,程浩然咬咬牙,决定召开一次经理办公会,试图一举攻克这个难关。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灯光惨白地洒在众人脸上,经理们和主要部门分管科长围坐一圈,每个人的眼神里都透着几分凝重。围绕着改制范围这个核心问题,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瞬间爆发。

程浩然坐在主位上,他微微前倾,双手撑在桌面上,眼神坚定而锐利,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认为,所有的零售店都必须被纳入企业改制的范围。”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这些零售店,是我们新企业现代连锁经营体系的基本框架,是撑起整个体系的梁柱,缺了它们,新企业就如同无本之木。只有把这些零售店都纳入改制范围,我们才能在未来那残酷的市场竞争里,站稳脚跟,拥有坚实的立足之本。”

这时,一直低头翻阅资料的宋忠诚缓缓抬起头,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几分审慎的神情,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仔细分析了零售店的财务状况,这里面的情况可不容乐观。零售店之间的盈亏差距相当显着,有些店铺经营状况实在不理想,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还有一些零售店是独立核算的,它们的财务状况单独计算,与其他店铺毫无关联。要是把这些独立核算的零售店纳入整体考虑,很可能会对整体的财务表现产生负面影响,我担心这些表现不佳的店铺会拖累整个改制公司的业绩,所以我觉得这些零售店并不能算是优质资产。”

程浩然听完,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里快速权衡着各种利弊。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目光沉稳,缓缓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考虑将那些原本独立运营的店铺转变为非独立核算的模式。这样一来,通过整体的调配和管理,或许能改善它们的经营状况,也能避免对集团整体业绩造成过大的冲击。

零售科长姜光贤闻言,神色愈发凝重,他微微向前探身,双手交叠在桌上,声音低沉却清晰地说道:“程总,这里还有个棘手的问题。注销这些独立核算的零售店,手续繁杂得超乎想象,涉及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层层审批,环环相扣,稍有差池就得重新再来,这极有可能会严重影响改制的进度。” 说罢,他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忧虑,显然对这复杂的局面感到十分棘手 。

程浩然的脸色瞬间变得冷峻,他紧紧盯着姜光贤,语气不容置疑:“那就把那些盈利的非独立核算零售店都注销为非独立零售店,全部划进改制范围。我不管过程中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办好。这是死命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要是因为这个影响了改制进度,你自己主动提出辞职吧。” 程浩然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破釜沉舟的气势,不难看出他对这次改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并且绝不容许任何的延误和阻碍。

敲山震虎。程浩然猛地一拍桌子,那声响如平地惊雷,震得整个会场都颤了颤。原本就压抑得近乎凝固的气氛,瞬间变得愈发沉重,仿佛空气都被抽干了,只剩下令人窒息的死寂。所有人都僵在原地,大气都不敢出,目光慌乱地在老总和桌面间游移,生怕下一秒这怒火就烧到自己身上。

程浩然垂眸,静静地思索了片刻。他的手指在桌面轻轻敲了两下,随后缓缓抬起头,打破了这让人喘不过气的沉默。他望向卞自强,神色平静,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卞经理,在你看来,哪些批发单位有足够的资格,能踏入我们的连锁经营体系呢?”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这安静得落针可闻的会场里,清晰地传进了每个人的耳中。那一丝询问的语气,就像在浓重墨色里透出的一缕微光,试图驱散些这令人胆寒的紧张氛围 。

卞自强身子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他本就是个对市场变化有着敏锐嗅觉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间迅速做出反应。此刻,他清了清嗓子,迫不及待地开了口:“依我看呐,凡是与食品经营沾边的批发部门,都该纳入咱们这次的改制体系里。”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勾勒一幅宏伟蓝图,“未来这些批发部门,完全可以逐步转型为配送中心,这才是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明智之举。”

综合业务科长戚梓涵微微点头,对卞自强的观点表示赞同。她语气坚定地说:“确实,如今二级批发的经营模式越来越艰难,这个中间环节迟早会被直销取代。瞧瞧现在,中间环节的毛利是越来越少,咱们不如趁着改制的契机,转变它的市场角色,也好适应这不断变化的市场。” 可话锋一转,她眉头微微皱起,神色间多了几分忧虑,“不过,有个现实问题咱们不得不面对,批发环节集中了公司 50% 的劳动力资源,一旦转变成配送中心,人员富余的问题将会相当棘手。这可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得劳烦公司高层认真思量,尽快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程浩然坐在会议室里,目光紧紧锁住正在发言的人,耳朵像是捕捉猎物的猎手,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眼。他的手在笔记本上飞速舞动,那一笔一划,都像是在镌刻着关乎命运的密码,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会议室内,关于批发部门圈定问题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可奇怪的是,多数人都只是静静地听着,即便心中或许有不同想法,也只是默默吞咽,鲜有人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

年盈利高达 200 万的大户冷藏厂,就像商业版图里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因其显着的经济贡献,自然而然地被卷入了这次调整的洪流之中。

这时,会议话题一转,关于灯具市场是否应该纳入改制范围的问题,瞬间点燃了众人的争论之火。赵云玲 “噌” 地一下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与坚决,她的声音清脆又响亮,打破了会议室原有的微妙平静:“我觉得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灯具市场,它可是属于第三产业,说白了,就是租块场地给个体户们折腾的试验田罢了。跟那连锁经营模式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要是把它一股脑儿塞进改制体系里,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嘛!” 她微微顿了顿,眼神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接着加重了语气:“再看看它现在的盈利情况,完全就是一团迷雾,根本看不清前路。就这种状况,还要把它划入改制范围,实在是不合理!” 赵云玲的一番话,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 。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宋忠诚不紧不慢地站起身,脸上带着沉稳的笑容,抬手轻轻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待会议室稍微安静些,他才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赵经理,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我觉得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没错,灯具市场目前的盈利可能不算突出,但它实实在在是有盈利的。” 他目光炯炯,扫视着周围的人,“在最后的评估验资过程中,说不定它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决定性作用。虽说现在盈利前景不明朗,可咱们不能因此就忽视了它潜在的经济价值。” 说着,他身后的几个支持者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我主张把灯具市场纳入改制范围,这样咱们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它的资源,说不定未来能成为咱们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呢!” 宋忠诚的话一出口,会议室里又是一阵交头接耳,新的一轮争论似乎又要开始了 。

赵云玲紧握着拳头,再次站起来,身子微微前倾,目光坚定地直视着众人,声音铿锵有力:“大家仔细想想,灯具市场有着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和需求特性,这就决定了它很难融入现有的改制体系。要是强行融合,就好比把方榫头硬塞进圆孔里,结果必然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市场也会陷入混乱。而且,咱们再看看灯具市场的规模,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着实有限。为了这么个小市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调整整个体系,实在是得不偿失,这不是把宝贵的资源往无底洞里扔吗?”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

坐在对面的宋忠诚,眉头微皱,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待赵云玲话音刚落,便不紧不慢地开口:“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我们看待问题得更全面、更长远。虽说灯具市场目前规模不大,可在家居照明、创意灯具这些特定领域,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合理地进行市场调整,灯具市场完全可以成为创新和创业的温床。一旦这个市场被激活,就能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再加上如今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消费者对灯具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风格、功能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追求,这无疑给灯具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是轻易忽视,那可就错失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啊。” 他的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坚持,与赵云玲的急切形成鲜明对比。

这场争论,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双方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利剑,在空中交锋碰撞,激起层层火花。争论持续着,时间仿佛也在这激烈的氛围中停滞不前,谁也不知道这场较量何时才能画上句号,而最终的决策又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发展走向。

会议室里的气氛仿若被一层寒霜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程浩然坐在主位上,手指下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脸上复杂的神情。公司改制的议题已经讨论了整整一个下午,各种观点激烈碰撞,犹如汹涌的浪潮,将他卷入了一个艰难的漩涡之中。

夜幕不知不觉悄然降临,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却丝毫驱散不了他心头的阴霾。这些天,他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在数据和方案的迷宫中徘徊,反复权衡着每一个选项的利弊。每一个决定,都如同在悬崖边缘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时间在沉默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仿佛被无限拉长。突然,程浩然猛地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在会议室里回荡开来:“只要是有利于公司改制的单位,都应该纳入这个改制的范围之内。” 这一刻,他的话语就像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瞬间打破了僵持的局面,也为这场艰难的讨论画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

随着改制方向确定,会议话题转向新公司的命名。程浩然微微前倾,目光中满是期待与鼓励,开口说道:“新公司的名字,是我们迈向新征程的第一张名片,大家都放开了说,尽情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别藏着掖着。”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就像炸开了锅。零售科的姜率先站起身,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大声说道:“我提议叫‘瀛海连锁超市’,咱们公司未来要扩大规模,这个名字一听就大气,既能体现咱们的经营范围,又有咱们本地的地域特色,肯定能让顾客一下子就记住!”

话音未落,坐在角落的宣传科崔科长也按捺不住,急忙举手发言:“我觉得‘瀛佳连锁店’更好,‘瀛’字带着点神秘的感觉,‘佳’字又象征着美好和吉祥,肯定能吸引不少顾客,尤其是那些注重生活品质的家庭主妇。”

这时,性格温婉的戚梓涵缓缓站起,提高声音说道:“要我说,直接叫‘便利岛’得了!简单好记,朗朗上口,让人一听就知道咱们是干啥的,传播起来也容易,说不定很快就能在市场上打响名号!”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场面十分活跃。程浩然微笑着倾听,不时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不过,在心里,他总觉得这些名字差了些什么,要么显得过于陈旧,缺乏新意,要么过于庸俗,缺乏品位。他不禁暗自感叹,对于这些做生意的人来说,文化底蕴似乎总是显得有些欠缺。

就在这时,一直积极参与讨论的市商务局曹刚处长终于开口发言。他坐在会议桌一侧,身体微微向后靠,沉思片刻后,缓缓坐直身子,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沉稳地说道:“既然程总已经明确表示新企业将采取连锁经营模式,那么我们在为新企业命名时,确实需要从零售店的独特特色入手。我个人认为,选择一个带有老字号底蕴的店名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的名字不仅能够彰显出一定的文化底蕴,还能为新企业注入传承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建议大家不妨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思考一下,看看能否找到一个既符合我们企业定位,又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好名字。”

曹刚的话一出口,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若有所思。还是上级领导有水平,曹刚的一席话,让大家茅塞顿开,仿佛在迷雾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程浩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看向曹刚,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赞赏,这个思路,或许真能为新公司找到一个完美的名字 。

这时,宋忠诚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我看叫家家乐股份有限公司吧。毕竟,家家乐副食品店在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上,是‘中华百年老字号商店’,在瀛海市商界颇有名气。它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一直生意兴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宋忠诚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家乐店的赞赏和敬意,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岁月沉淀的温度,让在场众人的思绪飘向了那个承载着无数记忆的老字号店铺。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中闪烁着别样的光彩,继续缓缓说道:“你们瞧,这家店可不单单是个普普通通做买卖的地方。在咱瀛海市,它就像一部活着的商业史书,里头藏着数不清的故事,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瀛海人的回忆与深深的眷恋。你看那每一块斑驳的砖,每一片陈旧的瓦,风一吹过,好似都在悠悠地诉说着往昔的无限风光,还有那岁月悠悠沉淀下来的厚重底蕴。”

“我们把公司取名为家家乐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想着把这份珍贵的传统稳稳地延续下去。在如今这个崭新的时代浪潮里,再给它注入满满的活力,添上创新的翅膀。站在前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我们有十足的信心,能把公司的业务带到更高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真切地触摸到这份历史的深沉,感受到现代的蓬勃朝气。”

“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改进,我坚信,家家乐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定会在未来那广阔的商业舞台上,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芒,成为瀛海市的骄傲,乃至成为全国商业领域里的标杆,被人敬仰、学习!”

众人听了宋忠诚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会议室里先是一阵短暂的安静,随后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点头声。曹刚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率先开口:“确实如此,这名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气息,完美契合咱们公司的形象。” 他的话像是一颗定心丸,让大家更加坚定了想法,一时间,众人纷纷附和,一致认定 “家家乐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

这时,一直认真思考的程浩然轻咳一声,不紧不慢地说道:“嗯,这个名字确实不错。不过,我有个想法,要是在里面加上‘连锁’两个创新的字,会不会让名字更能体现我们未来的发展布局,感觉也会更加贴切和完美呢?”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会议室里激起了新的波澜。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眼神里闪过一丝恍然,紧接着又是一阵点头,纷纷为这个建设性的提议点赞。就这样,“家家乐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名字,在众人的讨论与认可中,正式敲定。

在瀛海市副食品总公司紧锣密鼓的改制进程里,新公司的框架已初步搭建完成。这个承载着众人期望的新公司,被正式命名为瀛海市家家乐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结束后,程浩然转身看向姜光贤,神色认真且带着几分期待,说道:“姜科长,接下来可就麻烦你跑一趟市工商局,辛苦了解一下咱们这个精心敲定的名字能不能进行工商登记,这可是公司迈向正轨的关键一步。” 姜光贤郑重地点点头,接过了这份关乎新公司注册登记的重要任务,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圆满完成。

就在大家以为各项事宜都逐步推进时,曹刚突然皱了皱眉头,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虽说公司名字定下来了,可这股份公司还需要有几个参股的大股东,这事儿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又凝重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却始终没有头绪。

程浩然沉思片刻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回应道:“实不相瞒,我们对这方面确实不太了解。既然市商务局理事会负责我们的改制,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那就请你们来操作这些事情吧,我们全力配合。”

此后的几天里,市商务局理事会牵头,组织各方进行了多轮深入讨论与细致安排。最终,尘埃落定,确定了参股大股东为副食品总公司、再生资源公司、南方贸易大厦和恒泰房地产公司。当这个消息在会议上宣布时,众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仿佛看到了家家乐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 ,大家都对即将开启的新征程充满了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