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改制之争 > 第20章 职场沉浮

改制之争 第20章 职场沉浮

作者:漂流一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2:16:26 来源:小说旗

自从段瑞光掀翻了桌子,夏有才就像被霉运紧紧缠上了,一连串失意的事儿接踵而至,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曾经,他在公司里可是个响当当的红得发紫的人物,打理起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井井有条,这本事,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可谁能想到,公司新的高层脑袋一热,做出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把第二批发部改名为供销实业公司,还非要派他去开拓全新的工业品业务领域。这消息一传来,夏有才半个脑袋只觉 “嗡” 的一声,这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毕竟这么多年,他一直在传统副食品业务领域上深耕,对开拓新业务,那是既没多少经验,也没什么优势。

这些天,夏有才满心都是苦恼。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在传统业务领域积攒的那些长处,在这全新的工业品业务面前,根本派不上用场。全新的业务领域、陌生又复杂的市场环境、一张张从未谋面的客户面孔,还有数不清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都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横在了他的面前。“隔行如隔山”,此刻这句话在他心中,有了最真切的体会。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逼进死角的困兽,曾经的一身本领无处施展,只能硬着头皮,用自己最不擅长的一面,去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公司的大环境里,他就如同被关在笼中的小鸟,即便怀揣着无限潜力与才华,却也在新任领导的掌控下,能力被极大地束缚,难以尽情发挥。

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夏有才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的脑海里,全是如何突破眼前困境的念头。他明白,开拓新业务,光有勇气和决心可不够,还得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敏锐如鹰的市场洞察力。可这些,恰恰是他目前最缺的。曾经的他,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凭借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赢得了同事们的敬重,上司的赏识。可如今,站在这全新挑战的面前,他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力不从心,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

夏有才每天都拼了命地想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没日没夜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可那进展就像蜗牛爬坡,缓慢得让人揪心,效果也不尽人意。他的心情愈发焦虑,心里明白,要是不能尽快做出点成绩,往后的压力和质疑怕是要把他彻底压垮。他就像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牢笼里,左冲右突,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

回想起过往第二批发部的日子里,那可是他挥洒心血的地方。当年,一批刚步入职场、朝气蓬勃却毫无经验的年轻人,在他的悉心栽培下,慢慢成长起来。他耗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手把手带着他们熟悉工作环境,毫无保留地传授宝贵经验。为了激发员工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他绞尽脑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硬是让第二批发部的业务蒸蒸日上,一片繁荣。

可如今,情况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那些业务能力出色的员工被无故剥夺工作机会,而一群对业务一窍不通的人却被强行安插上岗。夏有才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明显是有人在针对他,想让他彻底失去影响力,甚至逼他主动离开。这种做法让他既无奈又愤怒,他深知,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沉重打击,更是给整个第二批发部的未来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 。

自幼,夏有才便对《西游记》爱不释手,无数个日夜,他沉浸在那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里,也从这部经典名着中收获了许多智慧与启示。他还记得孙悟空,那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还有七十二般变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即便如此,在如来佛祖的五指山下,孙悟空只能被死死镇压,无法挣脱。这情节,让夏有才印象深刻,也让他深深明白,无论一个人有着多么出众的才华与能力,一旦身处受限的环境,就如同孙悟空被困在如来佛的掌心,纵有通天本领,也难施拳脚。

公司的职工代表大会上,灯光亮堂堂地洒在每个人身上,可夏有才却觉得周身透着寒意。他静静地坐在人群之中,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心中的情绪如打翻了调味瓶,各种滋味交织。

他的视线扫过那些曾经在工作上远不如他的同事,如今他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手里拿着丰厚的奖金。夏有才的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一阵刺痛。更让他难受的是,那些人还时不时投来带着嘲讽的目光,压低声音交头接耳,偶尔传出几声刻意压低的嗤笑,他知道,自己成了他们奚落和嘲笑的对象。

现实这狠狠的一击,让他彻底清醒过来。曾经他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可现在他发现自己被无情地忽视了,过去所有的努力仿佛都成了一场空。看着那些曾经被他远远甩在身后的人如今这般春风得意,他的内心被一种深深的不公平感和挫败感填满,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手心里都攒出汗来了,可他却无能为力,只能在这热闹又冰冷的职代会现场,默默咽下满心的苦涩 。

人一旦陷入倒霉的境地,众叛亲离是迟早的事。那些业务能力出色的员工看到他陷入困境,纷纷选择调离岗位,停薪留职,或是以病假为由跟他拜拜了,留下的尽是些无所事事、毫无贡献之人,还有那些怎么扶持都毫无起色的 “扶不起的阿斗”。由于业务开展不利,无法挣到足够的钱,供销实业公司持续亏损,整个公司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的破船,呈现出一副即将散摊子的颓废景象。

他自己也深知这个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夏有才在眼下这个企业的 “朝代” 里已经不再受到重视和宠爱。前朝的老总来 “掀桌子”,表达不满,而现任的老总更是有可能直接砸掉他的饭碗,让他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在这重重困境之下,夏有才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黑暗的深渊,看不到一丝曙光 ,未来的路,又该何去何从呢?

他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宛如一只折翼的孤鸟,选择了用消极的姿态,跌跌撞撞地面对生活的疾风骤雨。时光匆匆,他已迈入不惑之年,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在他面庞上雕琢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记录着那些或平淡或苦涩的过往。而命运似乎还嫌给他的磨难不够,他,还是个脑袋残缺了一半的残疾人。

当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这坎坷的处境。满心的无奈与无助,如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让他在这黑暗的漩涡中难以喘息。可奇怪的是,这般绝望的念头,在心底反复纠缠之后,竟又奇妙地生出一种莫名的释然,好似一直压在他肩头、沉重到令他无法承受的包袱,在这一刻悄然滑落,让他那被生活压弯的脊梁,暂时有了些许喘息的机会 。

职工代表大会的尘埃落定后,夏有才便神色平静地主动递上了一份辞职申请,白纸黑字,正式宣告他辞去供销实业公司经理的职务。这消息一经传出,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公司内部激起层层涟漪。

而这辞职一事,更是在毕新民和程浩然之间点燃了一场激烈冲突的战火。毕新民眉头紧锁,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言辞恳切,他觉得接受夏有才的辞职实在是个需要反复斟酌、值得商榷的问题,为此,他四处奔走,极力主张挽留夏有才,试图为这位昔日的干将争取一丝转机。

可程浩然却截然相反,他满脸冷峻,态度坚决,坚持认为必须接受夏有才的辞呈,甚至还咬牙切齿地叫嚷着要将其 “一撸到底”,丝毫没有留情的余地。两人各执一词,观点针锋相对,仿佛两头对峙的公牛,互不相让,在会议室里你来我往,激烈争辩,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锐利的剑,试图在这场口舌之战中用自己的观点压倒对方。

程浩然还不罢休,气冲冲地跑到市商务局,对着关鲁翔和林书记,添油加醋地告状诉苦,将自己的不满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就这样,曾经在瀛海副食品总公司经营管理者中熠熠生辉的夏有才,宛如一颗流星,悄然陨落。他走下了经理的舞台,回归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头老百姓。

起初,他还有些不适应,可渐渐地,他发现自己不再需要周旋于那些复杂得如同迷宫般的人际关系中,也不用再承受如山般繁重的工作压力。清晨,他可以悠闲地在公园里散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夜晚,能伴着柔和的灯光,安静地读一本书。虽然生活变得简单质朴,但他的内心,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仿佛挣脱了束缚自己许久的枷锁 。

与此同时,段瑞光目前的生活看似相当悠闲自在。他常常被下属公司的经理们簇拥着,频繁受邀参加各种饭局和酒会。在那些场合中,恭维声和劝酒声不绝于耳,他尽情享受着被众人奉承和招待的待遇。然而,每当酒足饭饱,独自归家之时,他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烦恼。

回想起曾经,他慷慨地赠送了一套房子给某个人结婚,本以为这是一段佳话,却没料到对方竟恩将仇报。那人不仅对他态度冷漠,甚至还时常流露出不敬之意。段瑞光每每想起此事,心中便满是不甘,觉得自己在这场本以为的人情交易中吃了大亏。更让他郁闷不已的是,这件事不知怎的传了出去,竟成了同行们茶余饭后的笑柄,更有人背后嘲讽他“段大彪子”。在各种商业聚会或是行业交流场合,总有人有意无意地拿此事来调侃他,这让他在业界的声誉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他感觉自己丢尽了颜面,仿佛被人当众扒光了衣服,无地自容。内心深处,不甘和愤怒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烧。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对那个享受了他房子却不知感恩的人展开报复。他开始在暗中谋划,悄悄收集各种可能对那人不利的信息,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

再说唐龙海。段瑞光在任时,唐海龙在企业界备受段瑞光的青睐与重视。段瑞光对他信任有加,工作上给予极大支持,甚至将自己名下一套房产无偿赠予他与吴莹结婚,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以此表明对唐海龙才能的认可和悉心培养的决心。在段瑞光精心构建的干部梯队里,唐海龙是至关重要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未来推动企业发展与创新的重大使命。

段瑞光卸任之后,唐海龙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他起初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助,没了靠山,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只,内心的支撑轰然倒塌,做什么都变得无所适从。

吴莹看着丈夫成天失魂落魄、心事重重的样子,心疼不已。她深知丈夫因公司领导工作变动而陷入迷茫与失落,她温柔地坐在丈夫身边,轻声说道:“亲爱的,你要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得尽快调整心态,掌握主动权,勇敢迎接新的挑战。” 她的眼神满是鼓励,不断劝说丈夫要积极面对现实,不要灰心,应该尽快适应新领导的工作风格和要求。

吴莹的一席话像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唐海龙的心灵。唐海龙只觉脑海中迷雾散尽,恍然大悟,他这才真切地明白了妻子的良苦用心。他眼眶微微泛红,感激地伸出手,紧紧握住吴莹的手,语气坚定得如同磐石:“谢谢你,亲爱的。我会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吴莹自己在公司里也是一位能干的财务副科长,她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干练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认可。她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还在家庭中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她总是有条不紊地操持着家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当丈夫唐海龙在生活的浪潮中遭遇暗礁,情绪低落时,她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春日暖阳,又如一盏明灯,直直地照进唐海龙的心底。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丈夫支持和鼓励

在吴莹的鼓励下,唐海龙开始尝试振作起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试图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

程浩然上任一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夜幕笼罩大地,繁星点点。唐海龙和吴莹提着精心准备的厚礼,站在程浩然家门前。通过吴莹的父亲吴志强这层关系,敲响这扇延续命运的门。

唐海龙笃定只要能够妥善处理好公司上层的人际关系,就能够确保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稳固,继续沿着光明的道路前行,实现自己辉煌的前途。

程浩然的企业站上改制的悬崖边缘。就在这个时候,国家政策出台了一项石破天惊的规定 —— 允许企业职工停薪留职去创业。这消息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企业里激起了千层浪。

那些平日里就自恃有能力、有才华,心中怀揣着熊熊创业梦想的干部职工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一座等待他们挖掘的金山。他们就像一群嗅到猎物气息的猎豹,迫不及待地纷纷办理停薪留职手续,一头扎进了波涛汹涌的商海之中。他们心中满是憧憬,渴望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社会里,大显身手,赚得盆满钵满,过上富足无忧的幸福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办理停薪留职的职工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一开始只是三三两两,后来逐渐汇聚成一股洪流,最终人数竟达到了二百多人。这停薪留职的政策,就像是一个特殊的约定。它让职工们把那象征着安稳的铁饭碗档案,仔仔细细地寄存在企业的保险柜里,如同把一份珍贵的回忆锁进了时光宝盒。企业不再向他们发放工资,可那根维系着彼此的劳动关系的线,却依然坚韧地牵连着。

职工们怀揣着自己的抱负与才华,踏入了广阔的社会大市场。这里,处处是机遇,也处处是挑战。他们在商海中奋力拼搏,有的如鱼得水,赚得财富满满;有的则历经波折,但都在为了那更优越的生活而努力。

这项政策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给职工们铺就了一条退路。要是在社会上的创业之路遭遇狂风暴雨,摔得遍体鳞伤,又或者随着年岁渐长,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无力再在社会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他们还能转身回到企业的港湾。在那里,熟悉的一切依旧,他们可以重新开始领取工资,平平稳稳地走到退休离职的那一天。这样的政策,宛如一把双刃剑,既挥舞着激励职工勇敢追寻创业梦想的旗帜,又张开了安全保障的大网,让职工们在面对未来的重重不确定性时,多了几分从容与底气,多了无数的选择和机会。

唐海龙与吴莹,如同潜伏在商业丛林中的猎手,凭借着敏锐的目光,对当下市场的风云变幻以及企业发展的暗流涌动,进行了一番抽丝剥茧般的深入观察与剖析。两人在某个隐秘的角落,压低了声音,展开了一场推心置腹的交谈。

“莹莹,你说咱们这么没日没夜地给公司卖命,到底图个啥?” 唐海龙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吴莹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又不是不知道,公司里领导换来换去跟走马灯似的,一任领导一套班子,咱们不能太实心眼了,最后说不定吃亏的是自己。”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他们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职场江湖里,不能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企业身上。于是,一个秘密的计划在他们心底悄然生根发芽 —— 利用手中积攒的那些珍贵的业务关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商业航道,为未来的日子留一条坚实的退路。

说起唐海龙,在花生米业务这块,那可是有着一段响当当的过往。在段瑞光执掌公司大权的那段黄金岁月里,唐海龙宛如一位纵横捭阖的商业将领,成功牵线搭桥,促成了几笔规模浩大的货源交易。一车车饱满的花生米,如同跳动的金色音符,源源不断地运往省外贸公司,为公司奏响了一曲利润丰厚的凯旋之歌。即便时光流转,在外贸公司的人脉版图里,唐海龙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那些业务关系就像他精心编织的一张大网,随时能为他所用。

段瑞光对唐海龙的赏识,曾经那可是毫不掩饰。在段瑞光眼中,唐海龙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拥有着对商业风向的敏锐嗅觉,以及那令人拍案叫绝的商业头脑。他坚信,唐海龙是能在商海掀起惊涛骇浪的潜力股,处理复杂商业事务对他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

然而,唐海龙的聪明才智,就像一把双刃剑。他思维敏捷,犹如灵动的游鱼,总能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浪潮中,精准地捕捉到转瞬即逝的商机,面对各种棘手难题,也能迅速转动脑袋,想出绝妙的应对之策。可这聪明劲儿,也成了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他太过于依赖那些见风使舵的投机手段,总想着走捷径获取最大利益。就像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过度依赖风向,却忘了校准自己的航向,以至于在关键时刻,常常迷失方向,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段瑞光失魂落魄地离去,那背影满是落寞与不甘。想当初,他也曾被委以重任,风光无限,可如今这般黯然退场,换来的却是唐龙海的冷漠以待。唐龙海像是生怕沾染了什么晦气,忙不迭地与他划清界限,好似往昔那些一同拼搏的岁月、那些称兄道弟的情谊,都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从未真实存在过。

段瑞光心里跟明镜似的,想要成功扳倒唐龙海,要有十足的证据和巧妙的手段。那唐龙海本就头脑精明,再加上身旁还有个同样机敏聪慧的年轻人,两人一唱一和,默契十足。这就如同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他前行的道路上,往后的每一步,都注定荆棘丛生,充满了未知的艰难险阻。每一次交锋,都可能让他陷入困境,每一个决策,都得慎之又慎。但段瑞光在这官场摸爬滚打多年,那些明里暗里的规则、错综复杂的门道,他都了如指掌。这些宝贵的经验,就像他手中的利刃,是他最坚实的底气。

他坚信,凭借着这些,无论前方是怎样的惊涛骇浪,他都能从容应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能够笑到最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