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 第23章 臣担心……,天下大乱啊!

胡惟庸穿戴整齐,早早的来到午门等着开门。

昨夜听到风声,今日陛下有重大事情要宣布。

自从三月陛下下令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后,胡惟庸感觉自己的权利一下子缩水了。

尽管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自己。

但,心中总有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

“见过胡相!”

一道声音从一侧响起,胡惟庸循声望去:“陈御史早。”

来人正是左御史大夫陈宁。

陈宁小步走到胡惟庸身旁,低声道:“胡相可知今日陛下又何时要宣布?”

昨夜,宫里的太监来传话,今日朝会,所有朝臣必须要参与,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

除了祭祀庆典,陛下还从未有过如此要求。

胡惟庸摇了摇头:“本相不知。”

陈宁这才想起,今年开年不久陛下就下令各地奏章不用先递中书省。

陈宁一时间尴尬的站在原地。

好在,又有官员上前来跟胡惟庸打招呼。

随着来的官员越来越多,午门外的马车停都快停不下了。

文官的,下车第一件事,就是过来给胡惟庸打招呼;而武将,却是三五几人聚在一起,悄悄说着话。

没多久,皇宫响起钟鼓的声音,午门也缓缓的被人打开。

众人列成几队,按官职,依次走了进去。

来到奉天殿后,龙椅上没有陛下的身影。

不过,众人也不敢再交谈,奉天殿喧哗,可是要吃板子的。

大家要不闭目养神,要不在心里整理一会儿需要陈奏的内容。

三声突兀的鞭鸣在殿外响起。

众人精神一振,知道这是陛下来了。

待朱元璋跟朱标分别坐定后。

众人跪了下去,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殿下千岁!”

朱元璋并未出言,坐在下方的朱标则开口道:“众卿家请起!”

“谢陛下、太子殿下!”

接下来就是朝臣上奏,上报所需处理的事情。

不过大多数人只是站定,犹如老僧一般。

直到最后一人说完,再无其他人上奏。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缓缓开口道:“今日朝会,朕有两件事要宣布。”

众人闻言,顿时来了精神,知道重头戏来了。

“朕在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也就是今年,共分封了八位亲王。”

“而朕有十七子!”(洪武十一年五月,朱元璋十七子朱权出生。)

“既然朕定下来的藩王制度,那就不可更改,后世子孙当执行下去!”

“不过……”

朱元璋看了一眼,站在右边最前面的几个儿子,道:“既然是皇子皇孙,那就要做出天下表率。”

“食其力,俸其尽,住其所,自力更生,方为朱家子孙。”

“因此,藩王爵位逐代递减,三世而泽!”

“重孙之后除了拥有朱家子嗣的身份以外,不再享有任何优待!”

“哗~!”

大殿一阵哗然,朝臣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随即又觉得老朱狠!

实在是太狠了!

纵观历史,对子孙后代如此狠辣的,老朱绝对算得上是第一人!

皇子被封亲王,皇孙就变成是郡王,再后就是县王。

县王之后……,就没了!

那就不是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吗?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恨不得皇家子嗣人丁旺盛,陛下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要不也不会大肆扩充后宫,年年都有皇子诞生。

为何,陛下会突然做出如此……,如此自掘坟墓,不,如此离谱之事。

不过,这事朝臣同意的没有任何异议。

一来,这是皇家之事,众人只是臣子,也不好随便插嘴发表意见。

二来,老朱这决定先不说对皇子皇孙有什么好处,对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要知道,现在一个亲王一年能领取5万石粮食,200多万铜钞。

加上今年被封的亲王,一共有8人。

这八人每年能从朝廷领取40万石粮食,1600万之多的铜钞!

如此多的钱粮,足够养活一支军队。

这还是亲王,等亲王的子嗣长大,该继承王位的继承王位,该封郡王的封郡王。

到那时,每年耗费的钱粮就更多。

现在陛下取消皇室宗亲的待遇,对于朝廷来说,这是减负!

值得弹冠相庆!

等大殿嘈杂声没了以后,朱元璋继续说道:“既然取消的皇室宗亲的待遇,那朝廷也不再限制宗亲成员的一切。”

“无论是考取功名,为政一方,还是从军,上阵杀敌,朝廷都一视同仁。”

朝臣点头,表示认同。

既然朝廷都不用养他们了,让他们自食其力最好。

要不,顶着皇室宗亲的身份,耍无赖,地方的官员还真没办法处理。

“尔等,可有异议?”

众人闻言,连忙跪了下去:“臣等,无异议!”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朱标:“太子记得,让宗人府记录在案,后世皇帝不得更改!”

“是!儿臣谨记!”

朱标站起身来,对着朱元璋行了一礼。

“第二件事……”

朱元璋用最淡定的语气,说出石破天惊的话:“朕打算更改税收,实施摊丁入亩政策!”

众人忍不住心中一哆嗦。

“所谓摊丁入亩,指的是,按人丁分配田地,按田地收税。”

“免除、农器税、婚丧嫁娶之物税等,把丁税与土地捆绑。”

“以后农税,只按田地多少征税,当然商税不变,还是三十取一!”

朱元璋刚说完,胡惟庸就快步出列,跪礼后,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看向胡惟庸:“哦,胡相有何异议?”

胡惟庸跪着,谏言道:“大明立朝本就短暂,朝廷、官府、军队等,都靠税收才能正常运作。”

“现在陛下想要免除百姓各税,是陛下仁慈,心念百姓。”

“但,没了这些税收,朝廷每年就会少收许多税收,光靠田税,恐怕难以维持。”

“令,若是只靠田地征税,那些流民岂不是不用交任何税?”

“朝廷想要保证税收不会减少,只有对有田地的百姓征重税!”

“这样一来,增重了百姓的负担。”

“臣担心……,天下大乱啊!”

“臣,附议!”

“臣,附议!”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