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 第100章 大明需要发行报纸!

“黄小子!”

朱元璋隔老远就跟黄轩打招呼。

黄轩闻声望去,就看到改头换面的朱元璋快速走了过来。

“朱大叔,不错啊,这身衣裳穿上,就像公司高管一样。”

黄轩打量着老朱。

老朱本来就是皇帝,这气质一般人还真模仿不来。

说他是霸道总裁,但身上的衣衫又不太符合。

就是头发这一块,跟衣服不太搭。

“哈哈,我也觉得不错。”

老朱大摇大摆的躺在椅子上,一脸高兴。

看起来心情挺不错。

黄轩又看了看吴吉祥,他穿上这一身,再加上脸上的笑容,黄轩觉得怎么越看越像一个猥琐的老头。

两人寒暄了几句,朱元璋正色道:“今日我来,是想问你件事。”

黄轩点头等着朱元璋接下来要说的话。

老朱每次来,都不是过来找自己聊天的,每次都会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让自己解答。

自己知道的就给他解答,自己不知道的就用手机查!

给老朱手机连了wifi,让他自己查。

结果老朱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不会打字。

让他用语音,他也开不了口。

说什么拿着手机自言自语,像患了失魂症的疯子。

“是这样的,现在朝廷的政令传递到大明各处,快的只需一两日,慢的则需要三五个月。”

“而且,离应天府越远的地方,就越不敢保证,百姓得到的政令是被官员修改过的。”

老朱面露凝色,道:“洪武二年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咱要求丈量全国土地,结果福州府就有一个县令,把咱的政令改了,说什么朝廷要强制征收百姓土地,吓得当地百姓卖地的卖地,挂靠的挂靠,甚至有的百姓怕被抓进大牢,不惜带着全家逃难!”

“咱最恨的就是这种人,所以砍了他的脑袋。”

“但,这种情况却不能完全杜绝!”

“现在咱想网罗大明人才,你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大明百姓都知道这事?”

黄轩默默听完老朱说的,然后沉思起来。

要让大明百姓都得到消息?

如果是现代,靠电视新闻,靠网路文章、短视频,用手机群发消息等等。

对了,新闻!

以前在电脑没普及,手机还是按键机的时候,大家获取最新的消息,靠的是电视跟报纸!

让明朝弄出电视,不现实。

但是印刷报纸,这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想到此处,黄轩站起身来,道:“朱大叔,你等下,我找个东西给你。”

前几日网上买东西,黄轩记得卖家就是用报纸包裹的。

那报纸还放在店铺里。

片刻之后,黄轩把报纸递给老朱,道:“朱大叔,你看看这个。”

“这是?”

朱元璋摊开手中的纸张,只见最上面写着“都市日报”四个大字。

然后下面就是一版一版的文字。

有大号的字体,也有图片印在上面。

翻面后,板块就变得比较杂乱。

有什么“治疗阳痿早泄,博爱医院是首选”。

“脱发不要怕,苗疆生发剂,还你乌黑秀发”。

“找工作上68,68搬家找工作首选”。

“专业开锁,电话 xxxxx”等等。

朱元璋不明所以,又把报纸翻到正面,快速的浏览了一番:“你的意思是……”

“不错,大明也可以刊印发行报纸。”

黄轩指着最上面的板块,道:“朱大叔,你看,这第一篇文章,说的就是政令,朝廷招商引资,平稳推进土地征收,做好安置居民的政策。”

“你回去后,也可以效仿这报纸,把朝廷颁布的政令写在上面,然后刊印出来,卖给百姓。”

朱元璋听到黄轩前一句还能理解,当听到把报纸卖给百姓,又不理解了:“怎么,朝廷政令,还能拿去卖?”

黄轩无语的看了一眼老朱,道:“朱大叔,你想想,要把报纸传遍整个大明,只靠应天府能做到吗?”

朱元璋闻言,摇了摇头。

大明疆土何其大,如果能做到,自己也不会来找黄轩了。

“这不就对了。”

黄轩用手指,点了一下报纸,道:“最起码每个市,哦,每个州府都要建一个报刊发行社,这需不需要钱?”

“有了发行社,你需不需要招人来管理?需不需要招人来印刷?”

“还有这报纸,需不需要成本?”

“这些都是钱啊,光靠朝廷,一年要补贴多少钱出去?”

朱元璋听完,恍然大悟,同时又觉得黄轩说的太对了!

朝廷本来都没什么钱,还要拿钱出去补贴,别说自己不答应,朝中那些大臣也不可能答应。

“那……,你说这报纸卖多少钱一张?”

朱元璋看了一看报纸的尺寸,又用手指捏了一下,发现这纸张质量也不错,想来应该不便宜。

“这报纸是卖给百姓的,价格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按照现在的话,一份报纸也就一元钱,相当于能买两个白面馒头。”

朱元璋在心里默默盘算,一个馒头一文钱,两个馒头,也才两文钱。(由于明朝地区不同,馒头价格也不一样,我就直接用一文钱了,考究党别当真。)

这报纸这么便宜?

会不会亏本?

“那啥……,你刚刚才说,不用朝廷补贴,按照这价格卖的话,咱估计卖的越多,亏得就越多啊。”

这纸,虽比不上宣纸,也比一般的纸张好太多,卖两文,老朱觉得亏大了!

最少要卖10文才行!

如果有可能,卖100文最好!

黄轩看过老朱的简介,知道他是农民出身,虽然当了皇帝,但小农意识还保留着。

但凡跟钱财沾边,他就变得抠抠搜搜,小气得不得了。

只好耐心的给他讲解道:“朱大叔,咱们发行报纸是让百姓都能知晓朝廷颁布的政令、律法等等,如果百姓都买不起,他们又怎么能知道这些消息?”

“况且,你看这报纸印了两面,上面的内容也不全都是政策,新闻等等,后面这一大板块,全都是广告啊。”

“报社可以靠广告就能养活了!”

明朝又不像后世,了解信息的渠道多的不得了。

黄轩觉得,这报纸真的在大明出现,除了官府张贴的布告以外,就是百姓了解信息的唯一正规渠道。

当然,那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消息除外。

报社去找商人接点广告,给他们做点宣传,他们应该巴不得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