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 第30章 大明“战神”李景隆!

“朱大叔,还有老吴,咱仨走一个!”

黄轩举起啤酒,等着两人碰杯。

朱元璋有样学样,跟着举起啤酒。

只有吴吉祥放不开,颤颤巍巍举起手里的啤酒。

天菩萨。

自己今日不仅跟陛下同桌吃饭。

还一同饮酒!

这是莫大的恩赐啊。

黄轩见两人举起酒又不碰杯,自己伸过去碰了一下,抬头就喝了一大口。

黄轩感叹道:“夏天烧烤配啤酒,简直就是人生一大享受!”

朱元璋不知碰杯是何意。

不过想来也不是为了试毒。

唐时期,大家为了确认对方没有往自己酒杯中投毒,喝酒之前往往会碰一下杯,让自己杯中的酒水洒落在对方的酒杯中。

这样,有毒大家一起中!

谁也别想逃脱。

朱元璋闻了闻手中的酒水,然后仰头喝了一口。

一股奇怪的酒味充斥着口腔。

苦苦的,跟上次那什么饮料一样,夹杂着许多气泡,还有一股淡淡的麦子味道。

酒味是有,只是好像有点淡。

不过此酒被冻过,喝下肚后,的确让人感到一阵清爽。

而吴吉祥抢在朱元璋之前喝下一大口。

哪知这什么啤酒味道如此怪异。

要不是的确含有酒味,吴吉祥还以为喝的是马尿。

黄黄的,又苦又涩,这不是马尿是什么?

一口没忍住,吴吉祥差点就喷了出来。

不过,陛下面前他不敢失礼,况且那黄小子喝在口中。仿佛是什么不可多得的美味。

他只好硬着头皮的吞入肚中,至于手中的啤酒罐,被他放在一旁,不打算再喝一口。

“吃,两位吃啊,别客气,尤其是老吴,你那么拘谨干什么,放开了吃!”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黄轩脚边已经横七竖八的倒放着四五罐空酒瓶。

“喝,老吴你啥意思?这么久一罐都没喝完?”

黄轩满脸通红,一把拉住吴吉祥的手:“来,我们俩喝一个!”

吴吉祥一脸为难,又不知该如何处理,只好把目光投向朱元璋。

朱元璋美滋滋的吃了一块烤豆腐,淡淡的开口道:“黄小友让你喝,你就喝呗!”

吴吉祥,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那黄……店家,我,我就陪你喝一个。”

喝一个,不是喝一口,最少要干半罐啤酒。

黄轩看着吴吉祥的样子,摆了摆手:“算了,看你喝酒就像喝毒药一样,没趣!”

“朱大叔,还是咱俩喝!”

朱元璋把空罐子放在地上,熟练的又开了一罐。

看着有点摇摇晃晃的黄轩,笑道:“黄小友可是醉了?”

这酒不烈,对于朱元璋来说,十罐八罐跟喝水没什么区别。

想当年,自己跟那帮兄弟,都是用大碗喝酒。

那酒可比这啤酒烈多了。

自己一口气干两大碗,还能面不改色。

没想到,黄小子这小年轻,酒量这么差,才喝了几罐啤酒就醉了。

“我没醉,这才刚开始呢!”

“要说醉人,白酒才醉人,啤酒酒精度数这么低,跟饮料没什么区别。”

黄轩拿起一串羊腰子,递给朱元璋,道:“这腰花可是大补之物,朱大叔你多吃点,对身体有好处!”

朱元璋接过羊腰子,道谢了一句。

看着黄轩的模样,朱元璋忽然试探性的问道:“黄小友,如果说咱真的是朱元璋,你信不?”

听到朱元璋的话,吴吉祥心中一颤,手一哆嗦,嘴角的烤串直接掉在桌上。

不知陛下为何要把自己的身份给暴露出来。

“拉倒吧!”黄轩鄙夷的看了一眼朱元璋:“朱大叔,不是穿上一身龙袍就真把自己当皇帝了,你要是朱元璋,那我说我是秦始皇,你信吗?”

朱元璋笑了笑,没有争辩,只是拿起啤酒,让黄轩继续喝。

“对了,上次黄小友你说朱棣率800人就敢造反,咱想知道他是怎么会成功的。”

黄轩从兜里摸出香烟,打火机连打3次,都没打着,只好把打火机递给朱元璋,道:“朱大叔,我这手好像不听我指挥了,你帮我点下烟。”

朱元璋接过火机,打量了一下,只觉得这东西比火折子好使多了。

在黄轩的教导下,朱元璋举着打火机,给黄轩把烟给点着了。

深吸一口气,黄轩躺靠在椅子上,缓缓吐出:“朱棣造反能成功,多亏了一个人,姚广孝!”

朱元璋一愣,这名字好生熟悉,总觉得在哪里听过一般。

“那姚广孝虽是一和尚,但足智多谋,又懂兵法之道,以一己之力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可以说是朱棣的手臂之一。”

听到黄轩的解释,朱元璋淡淡的看了一眼吴吉祥。

吴吉祥秒懂,一会儿回去就查查此人是谁,一定要把他给找出来。

“除了姚广孝以外,朱棣能靖难成功,不得不提大明两大‘战神’其中一位了。”

“战神?”朱元璋一下子来了兴趣。

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号的武将,哪个是易与之辈?

如大秦白起被誉为“人屠”、“杀神”;大汉韩信被誉为“兵仙”;大汉霍去病被誉为“战神”;唐李靖被誉为“军神”;宋朝岳飞被咱奉为“武圣”等等。

这些都是千年难出一人。

得一人,可得天下!

没想到,大明居然有两位“战神”!

“李景隆!”

黄轩打了个酒嗝,继续道:“明朝开国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此人读书通典故,深受老朱的喜爱,由于其父骁勇善战和智勇双全,在朱棣造反后,被朱允炆封为大将军,率军北伐。”

“九江?”

朱元璋面露诧异神色。

那孩子居然被后世之人奉为“战神”?

难道这孩子天赋异禀,军事才能比其父还要出色?

咱,怎么没有发现?

“那李景隆刚愎自负,胆小怕事,丝毫没有一点军事才能,最着名的是,建文二年,李隆基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与朱棣的十万叛军交战。”

“结果被朱棣打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逃回德州。”

“可以说朱允炆失败,有一大半的功劳都是因为李景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