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 第52章 夭寿了,陛下被鬼怪附体了!

“两大政策?”

朱标缓缓放下手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不解的问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露痕迹的合上明史,往旁边的柜子放去,完事后还用小锁给锁了起来。

这书,除了自己,不能给任何人看……

至少现在不能!

朱元璋指了指案牍上那本《科学种植水稻技术》,道:“上次咱不是给你提过,准备成立一个研究院吗?”

“昨宿看了这书,咱才发现,农业种植是一门大学问,不亚于儒家学术的大学问!”

“之前,其实咱对那黄小子说的一亩收七八石粮食,还抱有一两分怀疑,现在看来,那黄小子没说假话!这书里面记录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只要咱们根据上面的步骤来种植,只需要短短几年,咱们大明将不会再缺粮食!”

“所以,咱们要尽快成立研究院,招募天下农事方面的好手,让他们尽快学会这些种植技术,再传播到大明各处去。”

相较于老朱,此时朱标脑子已成浆糊。

想了一晚上都没想通,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也没想通所谓的“引力”是什么东西。

朱标起初还看得津津有味,感觉大开眼界。

直到他看到,书上写着,人类脚下的土地被叫地球,而地球是一个球体。

朱标根本不相信,自古就是“天圆地方”的说法,大地怎么可能是一个球体。

如果真是球体,人类生活在其表面上,那么下面的人不会掉下去吗?

自己刚有这疑问,就看到书上说人类之所以不会掉入太空,是因为地球有引力。

这引力能把人跟物体牢牢的吸附在地球表面。

朱标觉得是在扯淡。

自己能跳能跑,走路也不费劲,根本就感受不到什么引力的存在。

那东西又不是铁链,怎么可能把人给牢牢的拴住。

不过,这书提出的许多问题,好多自己都没听过,要不是看后面的注解,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这书开拓眼界不错,正好拿去给雄英去学习。

老朱见朱标看着手中书的封面愣神,出声询问:“标儿,你咋了?”

“没,没怎么。”朱标揉了一下眼睛,不解的问道:“爹,你说咱们生活的陆地,真的是个球体吗?”

“球体?什么球体?”

朱元璋被朱标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给问住了。

朱标扬起手中的书,解释道:“这书上说咱们脚下的陆地叫地球,这地球是圆的,咱们一直生活在地球的表面。”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拿给咱看看!”

说着老朱一把夺过朱标的手中的书,还没来得及翻看,门外吴吉祥的声音又传了进来:“陛下,马上到卯时了,该上朝了!”

老朱看了一眼窗外,忍住心中的好奇,放下书本:“走吧,咱们先去上朝,这书放在御书房又不会丢,慢慢看就行了。”

说完,两人出了御书房。

来到奉天殿时,朝臣早已站定。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朱标坐在下方的案桌前。

“拜见陛下!”

众人跪拜。

“众卿家平身。”朱元璋看着下方的众人开口道:“今日朝会之事交于太子处理,朕过来是有两个事情宣布。”

下方一干人闻言,心中直突突。

来了,又来了!

上次陛下强硬宣布两大政策才过去不到半月的时间。

那什么摊丁入亩的政策才拟定完善,发下去不到三日。

今天又要玩这一出?

陛下,您现在有什么事都不跟朝臣商议了吗?

再这样独断专行,史书除了记载您是暴君以外,还会把您写成昏君哦!

老朱才不去管臣子们的心里活动及感受,直接开口道:“朕打算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名字就叫大明研究院。”

“院下设有:农部、匠部、冶炼部、商业部、以及武具部,共五部!”

朱元璋话刚说完,人群中一道身影走了出来。

“敢问陛下,这农部可与现在的户部相似?”

说话的正是户部尚书杨思义。

“杨爱卿问得好。”朱元璋点了点头,道:“研究院里面的农部只负责农业方面的事情,比如研究怎么提高水稻冬麦的产量,研究怎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等等,并且农部人员并无实权,也不用参加朝政,只负责农作物的研究。”

“其他部门也类似,众爱卿听明白了吗?”

众人听闻老朱的解释,心中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刚才真被吓了一跳。

五府六部,在洪武元年就确定了下来。

现在陛下突然提出要增加一个什么研究院,并且院下同样设有五部。

对于各部门的领头羊尚书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毕竟,谁愿意把手中权力分出去?

还好,只是一个虚职部门。

那农部负责农业方面的事……

匠部是不是负责车马牛农具等方面?

冶炼部跟武具部大家还能理解,无非就是锻造跟武器方面的。

只是,这商业部……

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啊。

重农抑商,是老朱明文规定过的,还有律法条例。

现在弄出这商业部,又是作甚?

当然,从内心上说,在场哪个大臣不希望陛下鼓励商业的发展?

商业繁荣,就表示钱多……

钱多……

剩下的,大家都懂!

似乎看出了众人心中所想,朱元璋开口道:“朕来说说这商业部!”

“从商周开始,商人就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各种生活用品,而这些东西,有的能自给自足,有的则需要通过交易,才能获得所需。”

“同样,大明离不开商人,虽然朕痛恨这些人通过投机取巧就能赚取大量钱财。”

“但,朕知道,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大明百姓才能买到更好更丰富的东西,生活才会变得更好!”

“所以,一味的打压,对大明及百姓,都无益处。”

“与其让这些商人甘愿冒着触犯律法的风险从商,还不如放开商业政策,让他们大胆的去经商!”

“朕想要的大明,是一个能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生活富足的大明!”

众人听完老朱慷慨激昂的演讲后,全部露出疑惑之色。

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洪武三年,朝廷就颁布的《大明律》中就有对商人实施了一系列的严格政策。

出门需要路引,商人运输货物需要缴纳“过关税”,商品卖出去后还要交税三十取一,另商人还需缴纳什么车马税,入城税,货物流通税等等。

不仅税多,对生产的商人更是严格,商品质量必须按照朝廷定制的条例来生产,一点点没达标就重罚!

说来说去,这些政策都是为了抑制商业的发展。

限制商人数量,让更多的人回归到田地间。

现在陛下居然说要放开商业政策??

这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个陛下吗?

陛下……

确定不是被鬼怪附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