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十一章 今得公瑾,大事成矣

......

一句来迟,道尽久别重逢。

孙策赶忙为其松绑,迎入帐中,把酒言欢。

“能得兄长挂念,也不枉此番受缚。”

周瑜话音微顿,试探着打量孙策,意味深长。

“听闻兄长在袁术帐下能征善战,近日更被收为义子,视若己出,想来深得信重?”

收为义子,视若己出,深得信重?

孙策闻言就变了脸色,立刻挥退左右,见四下无人,好一声长叹,道尽心中酸楚。

“公瑾有所不知,我若说这义子之名,乃是袁术强逼得来,你可信我?”

“兄长所言,弟无不信。”

周瑜审视着孙策,故意试探。

“只是这袁家义子,天下人求而不得,恨不得取兄长而代之,兄长又何出此言?”

“这正是袁术高明之处。”

孙策面露苦笑,“我即便说出真相,天下也无有信我者!

可笑那些庸庸碌碌,攀龙附凤的燕雀,安知鸿鹄扶摇而上,一揽九天的豪情?

我本欲假渡江救母之名,以玉玺为质,借兵三千,就此脱离樊笼,开疆拓土,尽得江东六郡,成就大业!”

“兄长妙计!”

周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轻抚衣袖,神色从容。

“果不出弟所料,兄长胸怀大志,志存高远。

袁术虽为当世诸侯,可逞一时之雄,终究目光短浅,岂配兄长雄才伟略?”

他稍作停顿,眸光微沉。

“兄长欲借兵三千,渡江开疆,此计虽妙,但袁术背后恐也有高人,此计不仅被他识破,且将计就计,以至今日时局。

有此人谋划点拨,恐怕袁术表面信任兄长,实则心中忌惮,若此时兄长贸然行动,恐生变故。”

孙策深以为然,将寿春宫夜宴烛影斧声之事道来,周瑜听罢,亦觉脊背生寒。

“好险!袁术背后谋主,定是看出兄长不甘居于人下,劝其杀之以绝后患。

好在袁术多疑寡断,尚在犹豫,便以义子试探兄长,若兄长不肯为他所用,恐绝无生路。”

孙策细想来亦觉后怕,“不知公瑾可有良策教我?”

周瑜微微倾身,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几许笑意。

“若袁术真有谋主之才,兄长必处处受制,难以脱身。

然,兄长可知为人谋者最大的悲哀?”

话音落下,没等孙策答话,他便将酒樽掷桌上,长施一礼。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那袁术可能做到?若他与谋主并非同心同德,纵谋士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吞吐天地之韬略,亦如明珠蒙尘,难以施展,而这便是兄长的机会。”

孙策领会他的意思,一把将他扶起,朗声而笑。

“公瑾所言极是,袁术做不到,你我兄弟却可以。

袁术近日举动反常,必是背后有高人指点,可他刚愎自用,心胸狭隘,岂能事事听从谋士之计?

我只需暂且隐忍,继续与他周旋,待得他与谋主离心,便是可乘之机。

今我得公瑾指点,真如拨云见日,你我勠力同心,何愁大业不成?”

周瑜微微颔首,踱步沉思。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可逞一时之气,袁术既以义子视兄长,我们便将计就计,对他感恩戴德,让他认为兄长安于现状,懈其戒心。

还要委屈兄长,多表孝心,主动为他排忧解难,让他看到你的‘忠心’与能力,博取他的信任,再图掌控兵权。

暗中则结交袁营有识之士,晓以大义,让他们看清袁术虚有其表并非明主。

待时机成熟,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脱离其掌控,届时携忠义之士以出寿春,号江东世家互为羽翼,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兄长者乎?

诚如是,六郡八十一州,探囊取物也!”

他掌心虚握,仿佛反掌之间已握住了整座江东!

此时,营帐内安静得能听见彼此呼吸声。

“兄长以为然否?”

“公瑾莫要小觑于我,策生居天地之间,岂能久居人下,受制于庸主乎?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为心中霸业,又谈何委屈?”

“兄长如此想,眼下正有一机遇。”

”哦?公瑾所言,可是刘繇?”

”擒献刘繇者拜将封侯,正是兄长表现之机!”

孙策听罢,拍案而起,“公瑾深谋远虑,得你相助,则大业可成,大事可兴矣!”

“只我一人,何以成事?欲成大事当尽揽江东人才。”

他目光如炬,看向孙策,”兄长可知江东二张?”

“二张?”

孙策心生古怪,“可是那彭城张昭,字子布;广陵张纮,字子纲。”

“然也!”

周瑜轻抿一口酒,淡然而笑。

“此二人皆经天伟地之才,因避乱隐居江东,吾兄何不聘之?”

“公瑾一路奔波,恐是消息闭塞。”

孙策心下了然,苦笑着为他解释。

”此二人现已被袁术征辟,一为广陵太守,一为吴郡太守,二郡闻之无不望风而降。”

“什么!”

闻听此言,周瑜心中如何能不惊骇呢?

“此二人在江东声名显赫,与世家联络甚密。我此计正是助兄长借其力,笼络江东世家暗中支持,待脱离袁术,便可大展宏图!

如今他二人竟被袁术征辟,岂非更涨其威势?”

“恨不能早遇公瑾!事到如今,如之奈何?”

“无妨!”

周瑜虽心下凝重,面上却不动声色。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

我听闻江东乔家有二女,国色而天香!你我兄弟可请人前往聘之,若能联姻,同样能尽收江东世家之心。”

“好!我娶大乔,你娶小乔,也算一段佳话。”

二人相视莞尔,正欲继续共谋大业,只听帐外警戒的心腹士卒,报:

“军师,少将军正在帐内会友,待我通传一声。”

孙策与周瑜对视一眼,出来迎接。

“先生来了?今我与儿时好友久别重逢,喜不自禁,先生既来快请入宴一叙。”

“哦?我与主公也已听闻,这位便是周公瑾吧?曲有误,周郎顾,弘久仰大名。”

周瑜心下一沉,他与伯符刚一见面,袁术便能知晓,其对孙策的警惕与掌控,可见一斑。

他面上泰然自若,微微拱手回礼,“末学后进,怎及杨军师登台号令威严?上能报袁公之厚恩,下可荣妻荫子,令人艳羡。”

杨弘闻言,眉梢轻挑,似笑非笑间袖口铃铛轻响,“公瑾之才,若愿为袁公所用,地位当不在我之下。”

“后来之人,怎敢与您争锋?何况伯符乃袁公义子,我当与他同为袁公效力,又何来不能为他所用之说?”

周瑜嘴角含笑,隐含深意,“这种话杨军师还是莫要再提,恐有离间父子之嫌。”

两人相视而笑,不再多言,杨弘转而看向孙策,眸光意味深长。

“大公子,主公与乔家定了亲事,你不久便要多一位义母、一位姨娘了,今乔公特来商议婚事细节,主公喊你过去见人。”

霎时间,几近无声!

周瑜眸光一怔,心下暗忖:

【袁术的谋主究竟何人?杨弘吗?竟又先算一步!】

孙策几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他面无表情,只道了句:

“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