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五代机都没有接触过啊。”汤总师有些担忧。
航空领域,尤其是六代机领域,本身就属于最前沿,最考验技术水平的尖端军工科技。
陆凡年纪轻轻,从来没有研究过航空战斗机,连空气动力学都没有接触过。
拿什么研究出六代机?
是不是太年轻,太冲动了?
王司令本来是不赞同将有限的航空资源划拨给陆凡,但奈何,陆凡的光辉事迹太吓人了。
第一次上交1nm光刻机技术。
第二次上交天气控制器技术。
党史列传,华国第一位双院院士,少将军衔,两次一等功获得者,最高勋章获得者,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身份。
足以让王司令将心中的不满全都捏死了。
不赞同,也得赞同啊。
“唉,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总感觉在他的身上有一股说不上来的自信。难道真的能够在他身上看到六代机的希望?”
王司令摇了摇头。
虽然陆凡擅长创造奇迹,但六代机毕竟不是对方的专业。
徐首长则非常自信:“我们应当给于陆院士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事实上,在陆院士研究天气控制器之前,也从来没有人相信他会去跨行研究天气控制器。”
有些时候,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徐首长相信奇迹。
一个人身上出现一道奇迹那只能算偶然,但如果这个人身上出现了第二道奇迹,那就不能当做偶然了。
也许是受到了陆凡的刺激,汤总师,这位曾经的歼二零总设计师,
也开始抓紧对35工程(六代机项目)的研究工作。
陆凡自然不知道上面对他的态度,对他而言,搞六代机,就只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
顺便,调查一下徐锦的秘密。
仅此而已。
由于位置在西京,陆凡必须调任,才能兼顾任务。
于是,他向徐首长打了申请。
很快调令就下来了。
还是那位人组部领导,地中海发型,当再一次看到陆凡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舍。
但还是宣读了调令。
“由于工作调整,陆凡同志现调任西京c区担任水利局第三河湖管理科科长。”
随着调令宣读完毕。
宽敞的会议室内,稀稀拉拉的人群顿时面面相觑。
周局长,赵局长,王雅都愕然的看着一脸淡然的陆凡,心情复杂。
虽然对方只是在气象局呆了仅仅一个月时间,但还是让大家都感觉仿佛与其共事了一年。
多少有些舍不得陆凡离开。
对周局长这个躺赢狗而言,陆凡调任是气象局最大的损失。
对赵局长而言,陆凡离开了,他的锦绣前程也泡汤了,一揽子讨好陆凡的计划全都沉没了。
王雅两手环抱凶口,狐疑的盯着陆凡,暗暗猜测这个年轻帅哥的目的。
匆匆而来,匆匆离开。
先是气象局,后是水利局,怎么看都不像是官迷。
去水利局是几个意思?
要不,跟过去看看?
她心中其实还有一个猜疑,那就是陆凡可能和那位攻克1nm光刻机的无双国士有关。
她不想放弃这些疑点,哪怕明知道会一无所获,还是想要探究一二。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迷恋官场,随遇而安,摸鱼女王。
倘若是遇到令她好奇着迷的事情,那她这股子倔强执着劲就会爆发。不搞清楚,睡觉都不安宁。
----
晃荡的运输机内,陆凡望向窗外,那是生活的20多年的家乡。
现在望眼望去,也不过手掌大小。
陆凡感觉自己这次离开,可能要好久才能回来,望着家乡的方向不禁怔怔出神。
---
陆凡不知道的是,随着他要求调任西京水利局。
孙院士和王院士、康老、宋老则在一座休闲的茶室内聊起了陆凡。
他们都知道陆凡此去水利局绝对不简单,里面肯定有深意,或许是为了下一个项目做准备。
“陆老师上次去气象局,是为了研究天气控制器。你说这次去水利局干什么?”
宋老端起一杯茶,看了一眼孙院士,忍不住问了一句。
显然,徐首长并没有告诉他们,陆凡要搞六代机的事情。
孙院士沉思了许久,缓缓猜测道:
“根据我对陆老师多年的了解,他这次去水利局很有可能是为了三夏大坝水利工程。”
宋老呆滞了,“这是什么逻辑?”
康老忍不住“呸”了一下,
“我记得陆先生上交1nm光刻机也才不过一月有余,怎么就和你相熟多年?”
“臭不要脸。”
“还有,三夏大坝在什么位置?西京在什么位置?管得着吗?”
孙院士也不生气,反而露出了嘲讽之色:
“老康,这你就不懂陆老师的格局了。以陆老师的胸怀,水利水利,自然不会局限于一省之地。”
“别忘了,美国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对三夏大坝的幻想。”
“一些小国也非常担忧我们会截断他们的水源,不怀好意居多。”
“作为国家重要水利工程,如何防御美国对三夏大坝的攻击手段,一直是各位首长最关心的话题。”
康老长长的眉毛一挑,
“你是说,陆先生正是有余思虑三夏大坝的安全,才调任水利局寻求灵感?”
“那你说,陆先生接下来要研究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孙院士却反问道:
“你是军工专家,你问我?”
康老脸色一僵,然后摸着下巴思考了起来,
“如果我是陆老师,肯定先从空间防御入手。或者是从地面拦截系统入手。”
“地面拦截,无非是防空系统,诸如末端拦截、中段拦截、上升段反导。”
“美国的核弹想要进入我国,至少要经历海面中段拦截、近海末端拦截。”
“但这种手段想要拦住弹道导弹,概率只能五五开。”
“除非陆先生想要研究的是上升到反导技术。”
所谓上升段反导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不等你的核洲际弹道导弹飞到大气层,就直接把你摁死在发射场。
但,这种方式风险太大。
处于敌人国土纵深腹地,你摁死对方前,首先就要考虑重重的防空阻拦网。
难度系数超高。
“至于空中拦截。则需要面对搭载核弹头的隐身轰炸机,隐身战斗机。
“去年美国F35在德国测试携带了b61-12战术核炸弹。”
“说明他们在核弹小型化,战术化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
“更不必说还有b2、b52同温层堡垒、b1b枪骑兵轰炸机,也能携带战术核弹。”
“想要拦截这些具备【超视距打击】的战机,则需要更为强大的歼击空优机(重型战斗机)”。
空优机,也就是夺取空中优势战斗机,或歼击机。
但目前,美国的空中力量明显要优于我国。
F35各型号总服役架数为一千多架。
F16战隼(多用途),F-18大黄蜂(舰载),F15鹰(空优)等四代机总数更是达到上万架。
b2轰炸机19架。
b1b45架。
b52总共76架。
运输机、武直、通直则有数万架之巨。
此外还有二百多架被闲置退役的F22。
而本国歼二零仅有二百多架,其他四代机、三代机歼十六、歼十五、歼十数量加起来也不过上千架。
运输机、轰炸机、武直、通直就更不必多说,少得可怜。
所以,
面对如此巨大差距的空中劣势,想要挽回数十年的空军底蕴之差,就需要走一些“歪门邪道”。
康老顿时恍然:
“我明白了,陆先生一定是去研究六代机,才去的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