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考上行星防御岗,领导劝我冷静! > 第2章 近地天体防御性开发方案

给面试者留了半个月时间。

这也是“面试”的一部分。

半个月时间很长。

拿到了最普通的课题,你会怎么做?

上网查资料,寻找外界帮助,还是拖一天算一天?

还是用AI帮助写报告?

能坐在“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的位置,是不是AI作弊,他们看不出来?

笔试结束后。

就有两份特别优秀的简历,摆在万东的办公桌上。

一个叫徐长盛,哈工大名师的弟子。

参加过嫦娥五号工程,专业知识极为扎实。

一个叫李苗苗,她简历里夹着长征九号总师的推荐函,火漆印还泛着金辉。

这两个好苗子,早早被航天系统盯上了!

问到是谁率先完成了课题,万东首先想到他们。

只是……

李秘书摇摇头,“是,是那个笔试成绩第一的同学。”

“哦。”

万东略显失望,“呵,考试侠。”

15个进面试的人,都完成了背景调查。

笔试第一,万东自然也关注了。

只是他的背景调查不好看:连续五个月蜗居出租屋的外卖订单记录,数不清的国家图书馆检索日志,房东报警开门,生怕他死在自己出租屋中,一年来,全国各地参加公务员考试。

万东对他的印象并不好。

万东揉了揉太阳穴,“去组织专家审查吧,一切按流程来,专家组觉得合格,就通知他过来三轮面试。”

李秘书愣了愣,没有多说什么,退了出去。

这份邮件,万东主任不看?

也对。

一共招三个人。

有两个人几乎是定了,面试答辩,都是走流程。

也只有徐长盛、李苗苗发来的邮件,万东主任才会亲自参加评审吧。

李秘书将邮件送到专家组手里,就回自己办公室工作。

他该协调行政部门,为“行星防御岗”设立单独办公室了。

行星防御岗隶属于“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中心”,而中心隶属于“国防科工局”,国防科工局直接隶属于国wu院。

招三个人。

跟主任沟通后,还是给三个人单独安排办公室。

人员招募齐全后,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们的主要职责:监测近地小行星,开发预警与防御技术;对接国家2030年小行星防御试验;参与国际合作。

至于怎么开展工作,就需要被招募者自己思考了。

李秘书正在安排办公室呢。

专家组郭教授没敲门直接冲了进来。

脸上难掩兴奋,眼镜掉了都没有去找,“李秘!那报告,是哈工大那孩子发过来的吧?天啊!他们哈工大疯了吧!为了一个面试报告,什么压箱底的东西都掏出来了?”

李秘书,“???”

啥?

什么哈工大?

“万主任在不在单位?”

郭教授呼吸急促,“快!快去请万主任!老天!哈工大这次给我们掏出好东西了!哈哈!还写一半留一半,故意给我们留钩子!”

那份邮件报告,专家组看过了。

核心思想:【如何将近地小行星合理开发,助力人类经济发展】。

起初看到这句话。

包括郭开明在内,所有人都会心一笑:让你做报告,你倒好,直接给我写科幻小说?

但看过之后,他们疯了!

不多时。

万东也过来了。

“老万,你快来!老实说,这是不是哈工大把他们压箱底的东西掏出来了?”

数学专家正拉着黑板,写满了公式在推算,“我的天啊,使用这种模型,能将小行星预警期从十年,缩短到三个月啊!”

“你看看这个轨道计算模型!他用混沌理论重构了雅可比积分……这公式太美,太简洁了!”

万东一进来就被暴击!

哈工大?

不啊!

哪里来的哈工大?他疑惑的看着李秘书,“你是不是弄错了?”

李秘书坚定的摇摇头,“没有弄错啊。”

郭开明更加激动,示意切换下一张图片。

投影仪上,很快出现了一张纳米陶瓷涂层的显微结构,模拟动画正在均速旋转。

郭开明扶了扶眼镜,“各位,应该都知道西北基地,正在研究抗辐射材料合成方案吧?”

咚咚咚,他敲响了黑板,“这份报告中提到的材料结构,跟西北基地研究的方案,有九成相似!如果不是圈内人,我想说,要么有间谍泄密,要么……他是个天才!”

不会是间谍泄密,因为背景调查,都是委托国安局做的……陈望,很干净!就是个想进体制内的宅男!

天啊!

万东心里咯噔一下:这,这下,要捡到宝了?

报告标题:《近地天体防御性开发方案》。

此刻在大屏幕上,格外显眼。

报告精华部分被提炼出来:千牛级霍尔推进器的三维解剖图、小行星轨道捕获的数学建模、原位资源精炼的工程流程图等等。

“还有这里!大家看这里!”

航天专家王院士也参与了这次评审。

只是没想到,捡到宝贝了。

激光笔翻页,很快到了千牛级霍尔推进器三维解剖图,“电磁约束取代传统喷管,将比冲提升了三个数量级,报告中提到,将或霍尔推进器推力提到6000牛,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报告中给到的数据,还是太少了!”

龙国hEt-450霍尔推进器,最大推力是4.6N。

而这份报告中提到,可以将推进器推力,提升到6500N!

甚至还给出了升格技术路线。

要知道。

在宇宙空间,80毫牛的霍尔推进器,就能推动180吨重的天宫空间站。

如果推力提升到千牛级,意味着,人类将拥有在宇宙空间自由飞行的航天器啊!

2016年时,大鹰国发射的“奥西里斯-雷克萨”号探测器,2018年进入环“贝努”小行星轨道,又经过两年绕飞,2020年降落采样。

2021年启程返航。

到2023年,返回舱才在地球降落,最终带回来121.6克样本。

任务周期超过七年!

而一旦文中提到的霍尔推进器落地成为现实,小行星采样、返回,周期将会缩短到5-10个月左右!

因为人类航天器在太空之中航行,不再被动力限制!

所以专家组看到这里,才认定:只有哈工大,才能提供这种成套、成熟的技术体系。

只是他们想不明白,哈工大有如此成套的体系,为啥他们自己不落地,要送到这里来?

还要通过一名考生的手?

想要申请专项资金?

“只是,怎样将霍尔推进器推力优化到千牛级,因为篇幅问题,报告中没有详细写!”

“万主任,不管这份报告的撰写者是谁,尽快安排复试!”

“人才送到眼前了,不好好珍惜,会被其他部门给挖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