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 > 第17章 赶集

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 第17章 赶集

作者:染仙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9:25 来源:小说旗

俞菀然不好怪大嫂心大。季春华躺着,家里确实需要人。

她一手抱起俞小香,一手拎起背篓:“大嫂,我和小香一起去。正好让小香教我认野菜,还有村里的路。”

听她这么说,祝小珍急忙追出来,拿起个树叶子包好的煨熟红薯,放进她背篓。

“三妹,出门山路不好走,你小心些。饿了吃红薯垫垫。”

一般来说,出门干活的人没口粮可带。但俞菀然不同,公爹公婆私下都叮咛过她,要照顾好三姑子。

所以,一早她便多煨红薯,准备等俞菀然喊饿拿出来。结果没想到,俞菀然要和闺女一起出门?

她不放心地看了俞小香一眼。

“小香,照顾好你三姑姑!你三姑姑是大人,饿得快。那个红薯,你不要吃你三姑姑的!”

俞菀然一阵汗颜。

她这嫂子,到底活得多卑微啊!竟然喊自己六岁的闺女,照顾自己这大人?

不过家人对她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短时间内大概无法改变。她没有浪费唇舌多言,笑一笑:“嫂子,那我们走了,辛苦你在家多照顾娘。”

祝小珍目送她们背影去远,总觉得有什么地方怪怪的。半天反应过来,急急追在后面。

“小香,你下来走!怎么让你三姑姑一直抱着……”

俞小香窝在俞菀然怀里,有些贪婪地嗅着三姑姑身上的幽香,感受那怀抱的温暖。

长这么大,她很少被娘以外的人抱过。三姑姑不像娘,怀抱似乎更软和,更安全。

俞菀然一个练武之人,也不觉得小侄女那点分量算回事。走一段路,想用手顺顺被风吹乱的发丝,才把俞小香放下。

不过,也没搁地上。而是拿出背篓里的镰刀,将小人儿装进去,翻出那个红薯,塞她手上。

“小香,饿了就吃。三姑姑背着你走。”

她不需要谁带路,俞小香只是她出门的借口。虽然这一世没走过乡间路,但清平村在她上一世的脑海中,反反复复回忆了二十余年!

俞小香抱着红薯,甜香味直钻鼻孔,馋得她直淌口水,但她哪敢下嘴?

“三姑姑,让我下来走,我给您领路……”

俞菀然摸摸她瘦尖尖的脑袋,柔声道:“小香在背篓里坐着,也能指路。等到了地头,三姑姑再把小香放下来走。”

不然,以俞小香那小短腿,估计天黑也上不了山。

俞小香喜欢听三姑姑温柔的声音,看三姑姑好看的笑脸。虽然觉得让三姑姑背她不对,会累着三姑姑。但三姑姑要求,无论如何拒绝不了。

见俞小香睁大眼睛,乖巧懂事的模样,俞菀然的心快被萌化了。剥开树叶,掰下小截红薯,放进俞小香口中。

看着她下意识砸吧嘴里的东西,方才笑着将背篓负在背后。

此时日上三竿,不少村民在地里忙碌。俞小香小声在俞菀然耳边介绍,这边是张大婶的地,那边是刘幺婆婆的地。

俞菀然哪分得清楚谁是谁?怕那些三姑六婆议论,特意绕开有人处走。隔着老远,只让俞小香指了下自家几块田的位置。

将来农忙,她多半要往地里送食水或帮忙的。

逛了阵,俞菀然带俞小香上山。

她艺高人胆大,敢往别人去不了的地方走,能挖到蕨菜、薇菜,少量婆婆丁。可惜临近冬天,野菜并不鲜嫩。

为便于背俞小香,下山顺带砍柴火,不能多采摘。倒是一天天的,把清平村附近山路逛得无比熟悉。

谁也不知道,她这么早出晚归,实际是在辨别方向。寻找上一世落难之际,无意中掘到的第一桶金位置。

一晃五天过去,俞菀然融入农家生活非常顺利。

俞家人打心眼里接受这个天外飞来的新闺女。勤快、孝顺、温和、既识字又会武,比大多数男儿还强。

俞满和季春华每晚睡觉咕叽几句,内心欣慰无比。即便还惦记萧瑶,倒是想得不多了。

第六天,适逢集日。俞文彬和俞文荣照旧下田,俞满腰间挂口麻袋,怀揣季春华给的二两银子,准备带俞菀然去石西村。

这几乎是他家的近半积蓄。饶是两口子肉疼得紧,想想闺女从前过的生活,又是十六年初次回来,再怎么说,也得给闺女置办一身整齐的家当。

而且考虑说亲,闺女穿得破破烂烂的,怎么相看?所以狠狠心,把积蓄拿出来了。

若到时不够交税,偷偷把萧瑶留下的锦缎卖了,也能撑很长段时间。没必要委屈闺女,一天天穿她大哥的旧衣,像什么样。

除了准备买东西,俞满还带了扁担、箩筐,里面装些平日采摘回来没舍得吃,晒干了的野山菌,拿去集市说不定能换点钱。

父女俩随身揣个红薯,半夜出发,披星戴月,走好几十里山路赶集。

俞满先还担心闺女不能走,准备走走歇歇。没想到闺女跋山涉水,如履平地,比他更稳健,倒叫他吃惊!

难道习武之人,就是这样与众不同?

俞菀然不知老爹心里所想,一路细心观察沿途路况。上一世,被小弟赶出家门后,又遭遇地痞混混轻薄。

为保清白,她拖着条残腿,跳下山崖。也是那一跳,跳出生机。侥幸没摔死,还挖到一株崖壁野生的铁皮石斛。

三两黄金一两斛,因此她幸运地有了从商的第一桶金,开启后面二十年的辉煌商路。

只是当时正值黑夜,她好不容易从崖底爬上来,怀揣铁皮石斛连滚带爬下山,没有记住关键位置。

潼城以前只是个县,成为萧国公封地后,才改名为城。地理环境并不好,临近边关,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所辖的几个村,零星散布山中,村周围环境大同小异。

所以,她现在想找到上一世跳崖的位置,谈何容易。

晨曦初露的时候,父女俩顺利赶到集市。这里已有三三两两逛集市、摆小摊的人。

俞满熟门熟路,带闺女找到一处中心空地。摊开麻布口袋,把晒干的野山菌堆上面。然后拿出冷掉的红薯,两人就地坐着吃早餐。

噎住了,喝口自带凉水。俞菀然注意到,他爹吃红薯时,连红薯皮也没剥,一起咬下肚。

她略一踌躇,把剥了一半准备扔的皮,塞进嘴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