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 > 第70章 还好没定亲

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 第70章 还好没定亲

作者:染仙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9:25 来源:小说旗

俞菀然揭开一个个盒盖。

一盒金锭子,一盒银锭子;八匹绫罗绸缎;两盒上好药材,人参灵芝;此外还有一套点翠金头面,一套鎏金银头面。

这等泼天富贵,随手赠送,把俞家人集体干沉默了!

季春华充满迷惘的眼神,下意识打量自家男人闺女儿子。

该不会这三爷子,跑出去干了什么了不得的勾当吧?不然,这堆东西随便拿件出来,他们家粉身碎骨也赔不起!

“这是……”

俞满干巴巴道:“这是……路上然然救了位贵公子,人家答谢她的。”

俞菀然挺后悔。早知道燕承安送来的谢礼如此贵重,她一开始就不该收!

但是燕承安送完礼就拉他们出门吃饭,回来带着一身酒意,沐浴毕沉沉昏睡,没想到打开盒子看看。路上绑镖车上,也没机会看……

现在送回京城,还给燕承安来得及吗?

思索片刻,无论如何,对方这个人情算欠下了。

一家人数了又数,金锭子银锭子都是一盒三十个,每个一两重。就是说,光是钱,燕承安便送了足足三百三十两!

这钱……

季春华不自觉抖,拿着烫手啊!

俞满详详细细,将赴京一路的惊险,说了一遍。听得其他人心惊动魄,俞文荣两眼直冒星星,一脸神往。

“三姐实在是太厉害了!”

想到自己学了几天的武,莫名又有动力想要坚持下去。

俞菀然把零碎三十两银子交给季春华做家用,剩的三百两银子收起来,作为以后跑商基金。至于绸缎药材什么的,让家里自己安排。

他们现在不能穿太好,说不得这些上等绸缎要拿去卖。至于两套首饰头面,与国公夫人送的蝴蝶簪一样,只能束之高阁,珍藏起来。

季春华一拍大腿,家里这么多值钱东西,别说请人来家做饭了。她上个茅厕都得把隔壁屋盯紧了,提防那眼浅皮薄的钻进自己房间来!

手里有钱心不慌。

这就是现在俞家二房最真实的写照。季春华毫不犹豫拍板,将盖房请雇工的钱,提到三十五文一人。

并且破天荒地,让祝小珍将斤多腊肉、吃了一个月还剩大半的全煮了,给远道归来的家人改善伙食。

一家人喜气洋洋,边吃边展望未来。

“对了!”

季春华想起一件事,心有余悸对俞满说:“当家的,还好我们当时,没贸然给然然定下陶家那门亲事,险些被那个该死的王媒婆坑了!”

“陶家……哪个?”

俞满一脸茫然。

“爹,就是上次登门给三姐说亲的那次啊!”

俞文荣快言快语:“王媒婆说那人是独子,家里只有老娘一个。三姐若嫁过去,只需侍候自家男人婆婆、不用下地。”

他故意复述得极为细致,打脸一度动心过的爹娘。

“还好我仔细打听了!那男的是个烂赌鬼,家里为替他还债,田产快被卖干净了!三姐若嫁过去,只怕没多久,也得被他卖掉!”

俞菀然平静地吃饭,用公筷夹起两大片腊肉,送到不太敢夹菜的祝小珍母女碗里。

那王媒婆眼神闪烁,说话时避重就轻,一眼便看出内心有鬼。事实胜于雄辩,想来爹娘以后不敢随意安排她的婚事了。

俞满气得直拍桌子,大骂王媒婆不是个东西!无冤无仇,为什么来祸害自己闺女?

俞文彬道:“爹,以后三妹和小弟的婚事,别托这个王媒婆办,不靠谱!”

俞满两口子一起点头,看着同桌的闺女儿子。

二房日子越过越好,以后在然然带动下,不知能走到什么高度。不止闺女,小儿子的婚事说不定也该放一放。将来……

兴许进门的老四媳妇,是他们以前不敢想的身份!

第二天,一家人吃了早饭,就各奔东西各司其职忙碌。

季春华带着俞小香守家,俞满怀揣银子,去村里募集工匠人手,破土动工。至于选什么黄道吉日,他们穷人家不在意的。

几间茅草房,还能因选日子变成砖瓦房不成?赶紧弄出来,能住人即可。

天天处于隔壁大房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莫得自由。

大红村说是隔壁,几十里山路,并不比去潼城近。为节省时间,俞菀然带大哥大嫂、小弟,雇了辆骡车坐。不消一个时辰,赶到大红村。

俞菀然轻轻一推脑袋埋在胸前,恨不得做鹌鹑状的大嫂。祝小珍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抬头挺胸。

她这次回来,可不是接受三姑六婆指指戳戳说她克亲,生不出儿子的!她是带着三姑子,给大红村送一场富贵来的!

三姑子说了,谁敢不敬她,就不收对方家的红草席!

一句话,她能决定谁家发财,谁家不发财。

俞文彬老久没陪媳妇回大红村,一草一木,透着新鲜,四处观看。无意间一瞥,阴沟里貌似都长着一簇红绒草呢!

他心里一通狂跳,不动声色移开视线。

俞文荣背着大背篓,里面装着俞菀然从京里带回来的笔墨纸张。

三姐说他以后必须进学堂认字,从现在看她记账开始。搞得他心里七上八下,他没有那个能力该怎么办?

三姐找他谈话间,貌似对他寄托了莫大期望。他知道自己不该漏气的,只是……

跟着祝小珍,三人各怀心思找到大红村的洪里正家。

洪里正家人丁旺盛。洪里正年过五旬,生了三子二女,三房人四代同堂,都居住在一排老旧的土坯房里。

大红村比清平村更落后,身为里正,洪里正家不比俞家好过多少。

不分家,一大家子勉强凑合能过;一旦分家,他们瞬间会被繁重的苛捐杂税、徭役兵役压垮。

洪里正带着几个儿子孙子,在院子里整理农具,迎接即将来临的春耕。其他女眷,要么在屋里咔咔织布,要么忙碌打扫院里院外,准备简单的夜食。

俞菀然一行到来,令得洪里正一家吃惊。

洪里正差点忘了祝小珍是谁了。见祝小珍缩手缩脚走进院,唤他一声“里正叔”,他半天没想起这黑干干的小妇人是谁?

他村里没这号人物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