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 > 第129章 焦虑

被赶出国公府,假千金富可敌国 第129章 焦虑

作者:染仙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9:25 来源:小说旗

薛和豫连连摇头。

“世侄女,为官者参与经商是大忌,我不能参与你的生意。到时既害了你,自己也沾上一脚水。”

他好不容易为官,正是奋发图强之时,分外爱惜自己羽毛。虽然知道俞菀然出于好意,但他珍惜两人间的情谊,不愿意交往染上铜臭。

他可以帮助、支持俞菀然在德城发展,却绝不想靠近对方生意,分一瓢羹。

俞菀然是他、也是德城百姓的大恩人!

俞菀然见他态度坚决,不好多劝。被强留着一起吃过晚宴,薛和豫才让薛金贵将俞菀然送出衙门。

宋良翰跟着她和彦青,一直到客栈,顺便看望林家爷孙。

林方吃了两天药,被大夫精心照料着,已能下床。俞菀然几人到时,林安志正扶着自己的爷爷,在客栈楼道里慢慢转悠。

一见俞菀然,林家爷孙便要跪下磕头。

俞菀然连忙拦住,把爷孙俩带回客房。

“林爷爷,明天一早我回黄山县,所以今晚来你这里。咱们商量一二,把建制砚作坊的契约签了吧?”

之所以让宋良翰一路跟着,也是想让小童生作见证。有他在,林家爷孙更放心。

早就说定的事,且关系自家能否东山再起,林方自然乐意。

俞菀然让彦青向店家讨来文房四宝,请宋良翰代笔,写下一式两份合约。

大意是俞菀然出资办作坊,负责销路;林家负责实际的工作如建作坊、雇工、制砚、管理等等。

相当于俞菀然用两成红利,请林家当德城制砚作坊的管事。

开头一穷二白,啥也没有。林家爷孙的衣食住行,都要俞菀然操心。不过,正因如此,俞菀然以外的所有人认为,俞菀然是同情林家爷孙,在做善事。

按手印签字时,林家爷孙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个制砚作坊发展成德城最大最强,让恩人赚得盆满钵满才能报答!

收起合约,俞菀然问:“林爷爷,建一座制砚作坊,初期大概需要多少钱?”

“东家,现在土匪刚肃清,我们应该趁其他人尚未反应过来时,先向官府买地。要河边最容易出好澄泥的地段,这一步是重点不能省钱!”

林方直接开口唤“东家”。见俞菀然赞同点头,他才掰着指头报账。

“建小型作坊一亩地足够,如果考虑今后发展,我建议东家买下河边五亩到十亩地!”

“这样,即使我们作坊暂时做不大,五亩、十亩地的河边,旁人也休想来此地段淘我们的好泥沙!”

这就是上世,后来者去小林镇,连残羹都分不到的原因。因为每一处能出澄泥的河段,被各大商人、豪绅包圆了。

“东家,您不用担心现在买地贵。如今沿河三个村子被土匪夷平,整条河道旁边,几乎成了废墟。”

林方提醒俞菀然。

“只要县令大人给您批,按荒地价格计算,几十亩地不过百两银子!”

俞菀然心里有数了,再次点头。

林方接着报账。

“地买了,建房才是大头。不过初期我们只建小型作坊,花不了多少钱,大概三十两到五十两银子即可。”

“至于雇工,因为挖泥沙比较辛苦,以前行情是八十文或者一百文,一人一天。”

制砚工人属于技术工,一般请长期的。雇一个熟练人手,大约需要五两到十两银子。

这一点林方提都不提。作坊也有林家的一份,他们爷孙就是熟练工,难道还给自己开工钱不成?

占比两成,他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将作坊开起来,趟进河道淘泥挣钱。

俞菀然拿出三百两银票,交给林方。

“林爷爷,我家中有事,明天要回黄山县。这作坊,由你做主开起来。县令大人那里,我已经知会过,你直接去衙门办理注册即可。”

她瞧向林安志。

“小安读过书、识字,试试做账簿。不行的话,咱们再请个账房先生。”

“他能行!”

林方忙道:“当初家里送他进学,就是希望他多认几个字,会简单算学,好进城里当账房先生。”

制砚活儿太辛苦,有别的发展方向,林方自然希望孙子更出息。

俞菀然笑着点头。

曾经的林安志能够独当一面,帮她支撑起几条商线。林方可是大大低估他这个孙子了!林安志岂是池中鱼?

林安志在旁看着宋良翰写合约,见两人正事说得差不多,忙凑过来:“俞姐姐,如果别人家有澄泥砚,你现在收不收?”

林方脸色一沉,忙吆喝孙子。

“咱们以后自家就要生产澄泥砚,你让东家费钱收别人家的做什么!”

别人家的砚,哪有他亲手制作出来的好!

他们林家有独门秘方,不然也不会给人惦记上。

林安志蔫头耷脑坐回原位。

俞菀然正愁这回来德城,没能进到货,进京没办法用样品推销。闻言忙道:“不管是谁家的澄泥砚,我正好需要一点货,带进京城联系买家。”

“林爷爷,小安,你们能帮忙弄到货?”

她知道林方不明白,解释:“如果次一些的澄泥砚,能够打开市场销路,咱们以后手中有更好的澄泥砚,岂不更畅销?”

林方明白过来,这才说明原委。

“东家,是安哥儿昨日帮我去药房拿药,路上碰见以前的林家村村民。”

“他们一家人逃难到城里投奔亲戚,无奈身无分文,故而想将所带的两箱澄泥砚处理掉。所以,问我有什么门路?”

“两箱有多少只澄泥砚?林爷爷,你觉得大概要多少钱能收购回来?”

“一箱一般是五十只或则百只装。”

林方神情略带骄傲。

“我们林家制作的砚台,拿到城里书肆,能卖到一百文一只。其他人家制作的,多不过三、五十文。”

这价格,令俞菀然吃一惊!

原来,之前她把澄泥砚的价格高估了!她心中不免升起一丝焦虑。难道现在的澄泥砚,远没有以后的澄泥砚质量好,款式佳,故而价贱且籍籍无名?

那么,投资建作坊,可就是个长期亏空的生意了。

但不知名的势力,借土匪手铲除三个村子,明显是看中能淘出澄泥的河道,潜藏巨大商机。

一时间她有点拿不定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