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朱门风流 > 第9章 祖田

朱门风流 第9章 祖田

作者:幸运的七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9:26 来源:小说旗

陆知信的喊声打破清晨的寂静。

正在蹲茅房的陆清河猛得站了起来,小脸被喜色填满。

“终于来了!”

自从确定朱老先生要来村里挑选学生后,他心中早就做好了盘算。

自信凭借前世二十多年的知识积累,脱颖而出完全不是问题。

至于束修,便不信自己被选上后,老宅那边还能不出钱?

“三斤,出来了没?”

没一会儿,外面便传来李秀芬的呼唤声。

陆清河提上裤子就往外跑,脑中似乎忘记了什么?但却顾不得多想。

当一家四口赶到时,祖祠前的空地早已站满了人。

陆清河透过人缝远远便看到祖祠屋檐下正与陆中政攀谈的老者。

他头戴方巾,须发花白,穿一件青色儒袍。一张国字脸老态尽显,眉宇间没什么书卷气,反而有几分凶相。

没站一会儿,几个村中男丁自祖祠搬出了桌椅长凳。

村里上年纪的老人都有座位,年轻力壮的大多站在后面。

陆知忠尽管心里对老宅有气,但还是叫了一声“爹娘”,带着一家站在了老爷子陆远升的身后。

“大哥来了。”老二陆知义笑着打了招呼,余光在陆清河身上打量。

这才半月没见,为何觉得这两个小东西脸上有肉了?

陆知忠点点头,没有多做理会。自顾与老三陆知信闲聊起来。

见到丈夫被冷落,贾氏微微撇嘴,故意俯身对陆清河说道:“三斤啊,待会朱老先生考教你涛哥儿时,你可得仔细听认真学,能长见识!”

听到贾氏这么说,李秀芬轻哼一声,将儿子往身边拉了拉。

反倒是陆清河一副人畜无害的天真模样:“二婶,你人还怪好哩!”

贾氏听闻心中得意,这傻小子和他家涛哥儿比,可差远了。

六岁的陆清涛瞥了眼这位比自己矮上半头的堂哥,眼中满是嫌弃。

“咳咳,都静一静。”

祖祠台阶上,两张有些年头的太师椅被放在正中。分别坐着陆中政和朱老先生。

作为陆家村的村正兼族长,陆中政的话还是很管用的。原本乱哄哄的场面,很快安静下来。

“各位乡亲!自陆公算起,咱们陆氏也传了近二百年。期间经历过灾荒战乱,可都挺了过来。”

陆中政声音沙哑,话语中带着几分伤怀。

“如今,世道越发艰难,祖辈的荣光逝去。我与村里老人考虑再三,才决定将祖田所得银钱用于供咱们的孩子蒙学,不求后人再现陆公时的盛况,但求能安身立命......”

陆中政的声音中气十足,陆家村众人神色都变得复杂起来。

陆家村是有祖田的,曾帮助村子抗过旱涝荒年,挡过战乱刀光。

不同于私田,祖田乃众人共同耕种,所得银钱由族长保管,族老监督。

只可用于灾荒兵祸以及庇佑陆家子孙,这是前朝那位陆家首辅立下的规矩。

陆氏家族在前朝也曾是名门望族,也曾前呼后拥,也曾良田无数。

可到了如今,赋税日益繁多,祖上荣光逝去,朝堂无人。

连迁徙后置办的百亩祖田也是被强取巧夺,早已无法为陆氏子孙遮风挡雨。

长此以往,不用百年陆家村便会分崩离析,沦为一盘散沙。

陆中政说完,向众人介绍了身边的老者。

朱老先生倒也不见外,起身环视众人,悠悠开口:“老夫教书二十余载,如今已近古稀。本欲安度晚年,不想中政造访。念及过去恩惠,这才如约前来。可碍于精力不济,故至多选定五名收为学生,需是五岁以上,十岁以下才可。”

朱老先生说完,台下已然热闹起来。

“这咋才选五个啊?咱村适龄的三四十个数不过来吧?”

“朱老先生,您打算咋选?俺家狗蛋可聪明着呢?”

“还有俺家牛子,黑是黑了点,但这脑瓜大,贼好使!”

听着台下你一言我一语,朱老先生摇头苦笑。

陆中政赶紧重重咳嗽几声,沉声说道:“你们都先不要着急,便是村里给出一半束修,每年仍需一两二钱银钱,拿的出的便让孩子上前来吧。”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又有人问道:“政叔,这几年没啥灾荒,祖田收成得卖不少银钱吧?咋就不能多供几个娃呢?”

“就是!五个娃也忒少了吧?”

听到下面的议论声,陆中政面色又沉几分,压压手让众人再次安静下来。

也不讲官话了,直接飚起了乡音:“这娃啊,就跟田里的苗子没两样,隔几年就是一茬,咋哩?今年送去,过几年就不送了?还是学一年就都拉回来不学了?多抬头瞧瞧,别只顾脚下那点地。”

众人被批评教育一顿后,也都不再言语。

有能力负担一半束修的孩子陆续在祖祠前面的台阶下站成一排。

“涛哥儿,快去!记得往朱老先生身边站!”贾氏推了推陆清涛,他赶紧跑了出去。

“这娃你慢点跑,别摔倒了!”张氏连忙提醒。

“娘,您看要不也让三斤上去试试?万一被选上呢?”李秀芬犹豫一阵,终是讪笑着开了口。

此话一出,张氏和贾氏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陆远升闻言侧头看了眼身后的大孙子,犹豫一阵终是没说话。

他倒不是不喜这个大孙子,只是这孩子从小就给他的感觉很怪,总觉得缺少孩童那种精神劲。

“秀芬啊,家里啥情况你也知道,你三弟二十好几了连个媳妇都没......”

听到张氏拿自己做挡箭牌,老三陆知信连忙插话:“娘,我都这样了也不急,让三斤上试试吧,反正也不一定能被挑上。”

听到儿子拆自己的台,张氏狠狠白了他一眼。

贾氏连忙见缝插针:“大嫂,娘她说的没错,这读书可不是谁都行的,知义他正好和镇的张铁匠熟,再过两年让三斤去学个手艺,一辈子都饿不着!”

“是啊!我和那张铁匠可是......”

陆知义刚要开口附和,不想话没有说完,便被一阵笑声打断。

只见刚才还好好的陆清河突然捧腹大笑起来,引来不少目光。

“哈哈哈,二婶,您该不会是在效仿陆公的婶婶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