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国青不要我?NBA抢着要! > 第263章 Box-and-One战术!

国青不要我?NBA抢着要! 第263章 Box-and-One战术!

作者:达道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4-02 01:10:23 来源:小说旗

比赛即将开始,双方球员回到各自半场,准备跳球。

詹姆斯、韦德、安东尼……双方球员,眼神交汇,火花四溅,但却没有任何言语交流,甚至连一个眼神示意都没有。

仿佛彼此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充满了敌意和戒备。

只有J.R.史密斯,似乎还想缓和一下赛前紧张的气氛,主动朝着热火队的球员走了过去,脸上堆满了笑容,想要击个掌,碰个拳什么的。

然而,热火队的球员,却仿佛没看到他一般,一个个目不斜视,径直从他身边走过,根本没有人愿意搭理他。

J.R.史密斯伸出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中,笑容也僵在了脸上,只能悻悻地收回手,挠了挠头,自嘲地笑了笑。

赛前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尼克斯队这边,卡梅隆·安东尼的求胜欲,也达到了顶峰。

他迫切地渴望在这场关键战役中证明自己,重新夺回属于他的光环。

赛前热身时,安东尼就感觉自己的手感异常火热,指尖仿佛燃烧着火焰,每一次投篮,都流畅而精准,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顶级的射手,往往都有这种玄妙的感觉,手感好不好,在赛前热身时,就能略知一二。

今天的安东尼,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天神下凡,谁也无法阻挡他的得分。

比赛正式开始,裁判一声哨响,将紧张的气氛推向了**。

跳球,热火队的中锋犹多尼斯·哈斯勒姆,凭借更胜一筹的弹跳,为热火队赢得了率先进攻的机会。

热火队率先发动进攻。

控球后卫马里奥·查尔莫斯运球推进,将球交给了勒布朗·詹姆斯。

表面上,热火队的进攻,依旧是以詹姆斯为核心发起。

但詹姆斯运球到前场后,却并没有选择自己强攻,而是迅速将球转移给了德怀恩·韦德。

显然,热火队的进攻策略,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前几场比赛,詹姆斯在面对吕喆的防守时,并没有占到太多便宜。

虽然凭借着强壮的身体和出色的冲击力,詹姆斯依然能够得分,但打得却异常难受,完全无法像以往那样随心所欲地掌控比赛节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热火队的整体进攻节奏。

而本场比赛,热火队似乎有意改变策略,将进攻的重心,转移到了韦德身上,试图利用韦德的突破和得分能力,撕开尼克斯队的防线。

开场后,韦德的状态,确实非常出色。

他的突破,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巅峰状态,速度奇快,第一步启动爆发力惊人,瞬间就能撕裂尼克斯队的防线。

或许是受到了现场球迷震天动地的嘘声的影响,尼克斯队的防守,开场后显得有些慢热,立足未稳。

尤其是J.R.史密斯,似乎还没有从赛前的尴尬气氛中缓过神来,防守端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不够集中。

韦德抓住机会,或急停跳投,或突破上篮,连突带投,势不可挡,带领热火队打出了一波小**,迅速拉开了比分。

开场仅仅两分钟,热火队就取得了10:3的领先。

尼克斯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吕喆皱了皱眉头,大声提醒场上的队友,尤其是防守端有些走神的J.R.史密斯。

“J.R.!集中注意力!注意协防!韦德突破的时候,多帮卡梅隆协防一下!”

吕喆的声音,如同当头棒喝,让有些恍惚的J.R.史密斯瞬间清醒过来。

J.R.史密斯点了点头,眼神也变得认真起来。

韦德的突破,确实非常犀利,而且很有针对性。

他知道吕喆的防守能力很强,所以在突破时,会刻意避开吕喆的防守区域。

比如,当吕喆站在安东尼的左侧进行协防时,韦德就会选择向右侧突破,攻击J.R.史密斯防守的薄弱环节。

J.R.史密斯的防守能力,相比于吕喆,确实要逊色不少,尤其是协防意识,更是他的短板。

韦德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连续冲击J.R.史密斯这一侧的防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开场后,热火队气势如虹,给了尼克斯队一个下马威。

尼克斯队开场唯一的三分球,还是来自于吕喆。

他利用无球跑动,在底角跑出了一个空位机会,接球后迅速出手,稳稳命中三分。

但这粒进球,对于尼克斯队整体的进攻颓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好在,经过吕喆的提醒,J.R.史密斯也逐渐找回了一些防守状态,开始积极参与防守,尼克斯队的防守强度,总算有了一些提升。

然而,尼克斯队在进攻端,却依旧显得办法不多。

吕喆在场上跑位,试图寻找接球机会,却发现德怀恩·韦德死死地贴着自己,寸步不离。

与此同时,热火队对尼克斯队的其他球员,采取了四人区域联防的策略,重点破坏传球路线,切断吕喆与其他队友之间的联系。

这俨然就是NbA历史上,限制斯蒂芬·库里的经典战术——box-and-one。

“呵呵,没想到我吕喆,竟然提前就享受到了库里的待遇。”吕喆在心中自嘲一笑,心中却并没有丝毫慌乱。

box-and-one战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超级球星的发挥,但并非无懈可击。

只要队友能够挺身而出,抓住机会,同样可以击溃对手的防守。

吕喆开始更多地进行无球跑动,为队友创造机会,同时也观察着场上的形势,寻找破解box-and-one战术的方法。

队友们也在努力寻找机会,但热火队的防守,确实非常严密,传球路线被封锁的死死的,很难找到传给吕喆的机会。

第一节比赛,德怀恩·韦德彻底爆发,带领热火队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但尼克斯队这边,卡梅隆·安东尼也展现出了巨星的担当,不甘示弱,挺身而出。

面对热火队的区域联防,安东尼并没有选择突破,而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投射能力,在外线频频发炮。

虽然开场手感有些冷,投丢了两个球,但安东尼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找回了投篮节奏,连续命中高难度跳投。

一球,两球,三球……

安东尼的连续得分,帮助尼克斯队稳住了阵脚,没有被热火队进一步拉开比分。

每投进一球,安东尼都会抬头看一眼现场的大屏幕,关注着比分的变化,眼神中充满了斗志和渴望。

尽管吕喆被热火队彻底限制,几乎游离于尼克斯队的进攻体系之外,但凭借着安东尼的爆发,尼克斯队在第一节比赛中,依然表现得可圈可点。

第一节比赛结束,热火队以23:20,仅仅领先尼克斯队3分。

双方的比分,咬得非常紧。

比分之所以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双方本场比赛都放慢了节奏,打起了阵地战,进攻效率都不算太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吕喆被热火队严防死守,接球机会寥寥无几,尼克斯队的进攻火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即便如此,尼克斯队依然紧咬比分,没有让热火队拉开差距,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局了。

第二节比赛开始后,尼克斯队在进攻端,依然没有找到太好的办法。

吕喆依旧被韦德死死缠住,接球机会寥寥无几。

进攻端,吕喆虽然被限制了,但在防守端,他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继续限制着勒布朗·詹姆斯的发挥。

詹姆斯在第二节比赛中,表现并不活跃,进攻**并不强烈。

但他似乎也意识到了,在吕喆的防守下,自己强攻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于是,詹姆斯改变了打法,开始频繁地为韦德做挡拆掩护。

这个战术变化,立刻给尼克斯队的防守,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原本,吕喆负责防守詹姆斯,安东尼负责防守韦德。

但在詹姆斯和韦德进行挡拆配合后,防守对位就变得有些混乱起来。

一旦换防,变成安东尼对位詹姆斯,詹姆斯立刻大胆起来,选择强行攻击安东尼。

詹姆斯并不擅长跳投,面对吕喆时,他的进攻手段,更多的是突破。

但面对安东尼,詹姆斯却好像突然“开窍”了,开始利用挡拆后的机会,频频在中距离跳投出手。

虽然跳投并不是詹姆斯的常规武器,但手感来了,也一样能投进。

热火队的进攻效率,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而尼克斯队这边,却陷入了进攻困境。

一旦安东尼的手感开始下滑,J.R.史密斯又没有及时站出来提供火力支援,尼克斯队的进攻,就彻底哑火了。

队友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吕喆,想要通过吕喆的个人能力,打破热火队的防守僵局。

但热火队的防守过于严密,box-and-one战术,将吕喆彻底孤立,切断了他与队友之间的联系。

安东尼有一次试图传球给站在罚球线附近的吕喆,想要让吕喆接球后进行背身单打。

但詹姆斯却非常积极地参与防守,提前预判到了安东尼的传球意图。

安东尼的传球,是一个高吊球,想要越过詹姆斯的防守,直接吊到内线的吕喆手中。

但詹姆斯的弹跳和臂展,实在太出色了,他高高跃起,在空中拦截了安东尼的传球,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抢断。

抢断得手后,詹姆斯迅速发动快攻,如同一辆高速跑车一般,飞速冲向前场,完成一记势大力沉的单手劈扣,引爆全场!

安东尼显然有些不甘心,下一个回合,他再次试图传球给吕喆。

这一次,吕喆虽然跑出了空位,但身边却紧跟着如影随形的韦德,接球空间非常狭小。

安东尼的传球意图,再次被热火队识破,篮球被韦德抢断。

连续两次传球失误,让尼克斯队的进攻,彻底陷入了混乱。

无奈之下,尼克斯队只能更多地选择往内线强攻。

但尼克斯队的内线进攻,也并不理想。

泰森·钱德勒主要以吃饼为主,自主进攻能力相对较弱,更多的是在防守端发挥作用。

阿玛雷·斯塔德迈尔的自主进攻能力,倒是比钱德勒强一些,但在热火队的区域联防面前,也显得有些吃力。

一旦斯塔德迈尔在内线持球,想要做动作,立刻就会遭到克里斯·波什和犹多尼斯·哈斯勒姆的双人包夹,进攻空间被压缩的非常小。

在热火队严密的防守下,尼克斯队的进攻,陷入了全面瘫痪。

热火队趁机扩大领先优势,分差被逐渐拉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