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红色家庭的我,在汉东巅峰对决 > 第26章 省委常委会(三)

省委秘书长**安在听沙瑞金说完要回顾光荣传统后和沙瑞金打了声招呼,起身走到了会议室门外。

没一会儿,便带着一位在座众人都很熟悉的老同志来到了现场。

哪能不熟悉?陈岩石,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汉东省的老革命,现在坐在主位上的一把手沙瑞金的养父!

很多人不喜欢他,说他就是块老石头,可是百姓喜欢啊!把他那成为“第二检察院”。

汉东省委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窗外蔚蓝的天空压着洁白色的云,沙瑞金的目光扫过会议桌前的十二名常委,最终落在门口那道佝偻的身影上。

老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色中山装,胸口别着褪色的d徽,脚步虽缓,脊梁却挺得笔直。

“同志们,”沙瑞金起身,声音沉如钟磬,“今天的常委会只扩大到一个人,请我们的老革命、老同志陈岩石来给大家讲讲传统、上一堂d课。”

高育良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顿住,一滴墨迹晕染开来。

瑞金书记这是搞什么?省委常委会上居然找来一位老同志讲革命传统?这次会议的主题可是讨论人事任命啊喂!

他瞥向李达康,后者正盯着茶杯里浮沉的茶叶,嘴角绷成一条直线。

沙瑞金将主位让给了陈岩石,自己则下去坐在了刘振东的旁边。

陈岩石的手按在讲台上,骨节嶙峋如扎根在汉东省的百年老树。

他开口时,嗓音带着砂砾般的粗粝:“1945年,岩台攻坚战。那年我十五岁,可指导员说,没有入d的娃娃,没资格背炸药包,没有资格加入尖刀班。”

会议室里响起写字的窸窣声,十三位常委都认真仔细地听着这位老人讲话。

李达康抬头,看见老人眼里跳动着两簇火。

“为了进入尖刀班、为了能背上炸药包,我咬破手指,在入d申请书上多写了两岁,我的入d介绍人叫沙振江。”陈岩石的笑纹里渗着苦涩。

裴景铄笑了,沙振江,很熟悉的名字,好像在爷爷的战地日记里见过这个名字。

高育良和李达康对视了一眼,看来是心中想到一块儿去了。

沙振江、沙瑞金,都姓沙,看来陈老和新来的沙书记这两人之间……

“尖刀班十六个人,活下来的七个里,有六个后来都成了烈士。”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讲台边缘,“沙振江,我的班长,冲在最前面举着小红旗。鬼子的机枪扫过来,他胸口炸开六个血窟窿,还死死攥着炸药包……”

沙瑞金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正是陈岩石口中的老班长沙振江的遗孤,幼年被陈岩石和战友们从战火中抱回的孤儿,陈岩石后来成了自己的养父。

“二顺子接过了班长的炸药包。”陈岩石的声音突然拔高,像一把锈刀劈开寂静,“那孩子才十六岁,冲锋前夜才被批准火线入d!他跌跌撞撞扑向城门洞,肠子拖在地上都没停下……”

老人的手猛地拍在桌上,震得茶杯哐当作响,“导火索拉响时,他喊的是‘娘,儿没给您丢脸’!”

正在想心事的高育良猛然惊醒。

此刻陈岩石粗粝的声音砸在了高育良的心上,也砸在了一众常委心上,砸开了“特权”二字。

原来我们d人最骄傲的特权,是率先赴死的资格。

李达康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光明峰项目强拆那夜,也是这个老人举着火把挡在推土机前,嘶吼着“从我身上碾过去”。

当时他觉得陈岩石顽固得像块花岗岩,此刻却惊觉那背影与陈老话语中的二顺子重叠,他们都把脊梁骨焊成了插进黑暗的标枪。

那一夜,幸亏陈岩石这块顽固的花岗岩挺身而出,阻止了事态升级,不然今天自己怕是坐不了这里听陈老上d课了。

倒是祁同伟,净给自己出馊主意,听说他和山水集团的高小琴还有点瓜葛,等一会儿讨论人事,自己铁定参他一本。

“二顺子用生命炸开了城门,总攻的号角吹响了。”陈岩石神情激动,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年代,

“我这辈子最悔的,是战后给二顺子娘送烈士证。

大娘攥着证问我:‘一天d员,算数吗?’

我说算!怎么不算?咱d旗上的锤子镰刀,有一半是像二顺子这样的人,用血淬出来的!”

陈岩石已是老泪纵横,那双浑浊、苍老的眼睛,这时却放着光芒。

裴景铄有些感慨,这一世,自己出生在红色家族,家里大多长辈都参加过战争,老一辈人的精神深深刻在他的骨子里。

陈老朦胧的眼睛猛然瞧见了坐在沙瑞金对面的裴景铄。

像,太像了!回忆涌上心头,裴景铄的身影逐渐与回忆中的老首长重叠。

“瑞金同志这次问我,因为提前入d,提前离休没能享受到副省级待遇,后悔不后悔?

我说不后悔,战争结束时,全军召开政治工作会议,当时,政治部主任裴政首长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d领导下的军队能够在一次次的战争中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就是我们d领导下的军队从不搞特权,唯一的特权是把牺牲和奉献当成了特权。'”

沙瑞金和裴景铄几乎是同时开始鼓掌,两人眼眶通红。

掌声如潮水漫过会议室,却冲不散高育良眉间的阴翳。

法学教授出身的他惯于在条文间游走,此刻却被这**的叙事刺得坐立难安。

他忽然想起赵立春某次酒后的嗤笑:“陈岩石?早该和那些炸药包一起埋进上个世纪了!”

陈岩石挺直腰板,党徽在灯光下泛着微芒,“和躺在岩台郊外的战友比,我多活了七十多年,赚大发了!”

他忽然指向窗外,“看看那些写字楼,哪栋底下没埋着我们d人的骨头?”

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浩低头盯着会议纪要,纸页上“陈岩石”三个字灼得他眼眶生疼。

三年前某次宴席,赵立春曾拍着他的肩膀说:“王浩啊,水至清则无鱼。”

此刻陈岩石的质问如惊雷炸响,他忽然看清了,自己分明站在浑浊的河流中央,裤脚早已沾满淤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