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登凤阙 > 第106章 姜还是老的辣

登凤阙 第106章 姜还是老的辣

作者:锦瑟轻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房氏愣了一下,刚酝酿出来的些许水花就那样收回了眼眶里。她回过神来赶紧掏出手帕擦了一把并不存在的泪痕,方道:“荣安侯夫人,你们先是说长宁郡主怠慢你们,好,是我们失礼在先,我们认了。可你说我们挪用三弟妹的嫁妆,这你可有证据?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你当众污蔑我们,我们也是可以去打官司的!”

夏侯湄有时候做事是有点冲动,但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指控他人,她轻蔑地扫了一眼义愤填膺的房氏,冷声道:“那你还真是错看我了,我这个人从来不说没有依据的话!”

房氏不信邪,继续义正辞严道:“那你倒是拿出证据来啊!”

许若兰的钱都花了,也没打过什么欠条,立过什么字据,她就不相信夏侯湄能拿出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来。拿不出证据,那就是污蔑!污蔑皇室宗亲,那可是大罪,要判刑的!

面对房氏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夏侯湄这会儿倒是表现得非常沉着和镇定,她指了指房氏的头上,缓缓道:“你发髻上那支和田玉的玉兰花簪子,是我家若兰出嫁时,我亲自选的玉,定的样式,特意请了人打造的,也是我亲自装进箱子的,配套的还有一双耳环和一对镯子。这些都是我家若兰的嫁妆,记录在册的,你们若不信,可以把嫁妆单子找出来对一对。至于我家女儿嫁妆里的东西是如何到了房夫人头上,我也想问个清楚。”

还有这回事?夏侯纾赶紧从姑母的怀里钻出来,跟随着其他人目光直愣愣的看向房氏的头上,暗暗佩服自家姑母的眼力。

那支玉簪子那么小,在房氏珠翠满目的发髻上毫不显眼,除了簪子的原主人和打造之人,估计没有谁能认得出来。可夏侯湄不光看到了,还当作没看见,忍了那么久,如果不是房氏故意做出这般誓死不屈姿态,她提都不会提。既然提了,那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松口。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夏侯湄这次真是把证据拿捏得死死的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呀!

房氏心里暗叫不好。那支玉兰花簪子确实是从许若兰那里得来的。不过那是许若兰为了求她办事,主动送给她的。可她此刻若是辩解,只会越描越黑,毕竟她也不想解释许若兰究竟求她办了何事,事情是否已办成。

都怪她屋里的梳头丫鬟,她的首饰盒子里那么多簪子,给她戴什么不好,偏偏挑了这支。而她今日光顾着要出风头,竟然也没有注意到。

而许若兰则是觉得心里痛快。

当初许若兰才嫁进来没几个月,正是与丈夫浓情蜜意之时,府里就突然断了他们院子的份例。起初许若兰以为是房氏太忙给忘了,也不好意思追究。然而接下来又连续两个月没发。她就差人去问,结果就被房氏身边的人一句公中银钱紧张,周转不开就给打发了,还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许若兰能有什么办法?

一个刚嫁进来的新媳妇,连府里的人都还没认全呢,除了先用自己的嫁妆垫着,她没有任何好的解决办法。

于是又过了几个月,房氏那边竟像是完全忘了他们一样,平时见面脸上也是笑嘻嘻的,左一个三弟妹,右一个好妹妹的叫着,亲亲热热的,但就是不管他们院子的用度。好在许若兰也跟府里的人混熟了一些,便私下打听了一番,才得知其他房里都有份例,就他们梨花院没有。

许若兰想着这样下去怎么能行,总不能靠喝西北风度日吧?于是她斟酌再三,就从嫁装箱子里找了支和田玉的簪子送过去,求房氏能多记挂记挂她们梨花院。

房氏笑嘻嘻的把簪子收下了,然而该有的份例还是没有发给他们。

再后来,赵王妃就出面了。先是拉着许若兰热泪盈眶的倾诉了一番供养一大家子人的辛苦,随后又强调他们在独孤显身上的付出,接着又以她已经嫁进来,是赵王府的人,该为这个家承担责任为由骗着把嫁妆拿出来公用。

许若兰磨不过赵王妃,一时心软就答应先帮着渡过难关。

自此,许若兰的嫁妆便像是流水一般,从她的小箱子里,流进了赵王府这个大池子,最后不见了踪影,连个水花都没看到。

围观群众没想到自己来参加个寿宴,还能顺便听听赵王府的隐秘和八卦,一个个都异常兴奋,但又不好完全表现出来,憋得很是辛苦。

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声跟旁边的熟人咬耳朵:没想到平时看上去不争不抢,富贵滔天的赵王府,内宅里原来还有这样见不得光的事情呢!难怪他们家生了那么多儿女,却一个过得比一个光鲜,常常一掷千金,视金钱如粪土,让人看不透府中的深浅,就连办个寿宴都办出了这么多花样,遍请京城勋贵名流。原来是用女人的嫁妆来撑面子!跟他们家结亲的那些人家,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

赵王妃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在事情刚发生的时候自以为可以用权势压制,没把人带到别处去悄悄处置,如今就这样被众人围观了家丑,她为了自己敦厚温和的名声还不能把那些喜欢嚼舌根的妇人赶出去。

她也气得胸口疼。

宁寿堂外突然人头攒动,随之便听有人高唱“赵王到”,接着便见一群身形高大的男子昂首阔步走进来,为首的正是赵王独孤穆,身后跟着她的长子独孤昊和三子独孤显。再后面还有几个衣着不凡的人,分别是越国公夏侯渊、恭王钟瓒和荣安侯长子许若语及其妻子钱氏。

荣安侯许尚瑜之前因被牵扯进谋逆案给吓着了,洗清嫌疑后便一心修道,一年至少要去三清观住上三四个月,平时没事就在家里闭门炼丹,祈求着长生不老,是以京中大小宴会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有什么事就由侯夫人夏侯湄,或者长子许若语及长媳钱氏出面。

钱氏今天也是跟着夏侯湄一起来的,只是后来她碰到了昔日的闺中密友,便被拉着去一旁闲聊了,也没有注意到宁寿堂里发生了什么。再后来就看到丈夫跟着舅父等人神情凝重的进了内院,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才撇下了好友赶紧跟上去询问缘由。路上许若语也给她简单的解释了几句,但还是没有亲眼所见来的震撼。

进了宁寿堂,钱氏就赶紧自觉地往自家婆母身边站,有长辈在场,自然轮不到她这做儿媳妇的说话。她默默打量了一下在场的人,不经意间看到了夏侯纾红肿的脸,惊得瞪大了眼睛。看来这事闹得不小啊!

因为赵王等男性的到来,其他女眷继续待在宁寿堂就不合适了。于是按照赵王的提议,由黄氏领着其他与此事无关的女眷先到外面的园子里游玩听曲儿,剩余的人则关起门来把这件事处理清楚。

那些女眷恋恋不舍的跟着黄氏出了宁寿堂,到了戏台子那边,却丝毫没有任何听曲看戏的心思,纷纷神情紧张而又戏谑地交头接耳,毕竟宁寿堂的这场大戏,比戏台子上的精彩多了!

他们纷纷猜测这场闹剧会如何收场。

宫中天子派来贺寿的使者,听了那些闲言碎语,此刻也坐不住了,叫了人去打听一番后,神情凝重地起身回宫复命去了。

没有了那些看热闹的人,宁寿堂里就清净了许多,众人也不用那么拘谨和畏首畏尾了。

房氏因为玉簪子的事情说不清楚,趴在一张桌子上继续装哭,伤心不已。她夫君独孤昊过去问了几句,却什么也没有问到。

赵王妃则表情冷淡地坐回了上首。她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这么丢脸过,心里恨极了,却又不知道该向谁撒气。

夏侯纾的脸由于一直没有好好处理,此刻已经肿得老高,跟另外半张脸对比起来显得有几分滑稽。夏侯渊光是看了一眼就心疼不已。女儿长这么大,他都没舍得动过她一根手指头,今日难得高高兴兴的来赴宴,竟然遭到这样的对待,他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赵王便询问到底怎么回事。然而大家刚吵闹了一番,情绪都绷着,谁也不肯好好解释。

这时候,一直看着没有说过话的恭王妃就派上了用场。

恭王妃虽然也是受害者之一,但叙述这件事的时候完全不惨杂任何个人情绪,其他人很快就听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夏侯渊听完就控制不住内心的愤怒了。

他这个女儿,平时在家从来不是那种吃了亏不吭声的人,基本都是有仇当场就报,绝不拖泥带水。即便是去舅父家与表姐发生了争执,也是当场就闹,回来受罚也毫无怨言。可是今天在这里,为了几家的颜面,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她竟然一直隐忍不发,只求长辈能给他她个公道。可见她是真的懂事了!就冲着这一点,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不能息事宁人!

夏侯渊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所以说,你们到现在都觉得我女儿活该挨了那一巴掌,并且连个大夫都没请,是吗?”

众人惊愕。不过是被打了一巴掌,脸有些红肿而已,哪里就到需要请大夫的程度了?再娇气,也不至于这样吧。

赵王平时骄傲归骄傲,真遇上夏侯渊这样骁勇善战,杀伐果决的人,他心里还是有些发怵,赶紧赔笑道:“越国公,你这就有点小题大做了,令爱的脸不过是肿了些而已,我们府上有祛瘀消肿的膏药,不用请大夫。”

说完就叫人去取药。

“什么叫肿了些而已?”夏侯渊冷冷的看了赵王一眼,丝毫没有敬重之意,语气认真而又坚定道,“我是个粗人,战场上刀砍剑劈都不会吭一声,可我的夫人和女儿自小娇养,经不起这些磋磨。赵王爷觉得是小事,不值一提,甚至觉得我小题大做,那是因为被打的是我夏侯渊的女儿。这一巴掌若是落在你家女儿脸上,只怕你比我更着急。”

夏侯渊说完也没有给赵王任何辩解的机会,指了一个赵王府的管事婆子吩咐道:“赶紧出去请个大夫进来!我女儿要是因此破了相,我饶不了你们这些没眼力见的!”

那管事婆子便为难地看着自家主人。

赵王哪里还听不出夏侯渊话里的深意,赶紧挥手示意那婆子照做便是。

管事婆子逃命一样小跑着退了出去。

夏侯渊这才言归正传道:“既然被打的是我夏侯渊的女儿,那我们就来说说这件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