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登凤阙 > 第134章 避风头

登凤阙 第134章 避风头

作者:锦瑟轻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送走了钟青葵,夏侯纾的心情突然低落起来,也没心思回演武场了。她独自一人慢慢走回清风阁,之前赛马时的汗液已经被风吹干了,但她依然觉得身上有种黏糊糊的不适感,便让巧铃烧了热水放进房间来泡个澡。

巧铃赶紧麻溜的去准备了。

夏侯纾刚泡了一会儿,云溪便进来了,笑嘻嘻道:“姑娘今天是怎么了?怎么大白天就开始泡澡了?”

夏侯纾不想解释什么,也不知该从何说起。她有意岔开话题,便道:“我听说若兰表姐搬了新居,与恭王府就隔了两个胡同,你回头到母亲那里打听一下具体位置,然后替我送些礼物过去吧。”

云溪听着有些不对,便问:“姑娘与表姑娘感情那样深厚,之前在赵王府帮着她说话,前阵子还特意去荣安侯府看望她,如今她和表姑爷从赵王府里分出来,正是万象更新的时候,姑娘怎么不亲自去一趟呢?”

“不了。”夏侯纾无力地摆摆手说,“若兰表姐乔迁新居是大事,母亲肯定会去的,我就不去凑热闹了,免得被赵王府的人看到了又该在外面编排我了。”

“还是姑娘想得周到。”云溪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又安慰道,“表姑娘刚搬进新居,客人肯定很多,她里里外外的忙着,自然是无暇与姑娘你叙旧。既然如此,咱们就先送礼过去,等过一阵子那边清净些了,姑娘再去。”

夏侯纾到还真没想那么多。

云溪很有眼力见的没有多问,顺势蹲下来替夏侯纾搓洗肩背。

“我听说城南新开了一间茶铺,配的点心叫古楼子,是西域传过来的吃法,将羊肉和做好的大饼一层一层互相叠夹起来,刷上调好的青椒豆豉酱料,再放到炉子中烤制,羊肉的香味配上饼皮的酥脆,吃着香而不腻,回味无穷,姑娘可否有兴趣前往?”云溪一边描述,一边观察着夏侯纾的神色,见她似乎并不感兴趣,又试探道,“或者我明儿出去给表姑娘置办礼物时,顺便也跑一趟城南,买些古楼子来给你尝尝鲜?”

一说到吃的,云溪总是那么上心,也不知道这姑娘脑子里究竟装着什么。然而夏侯纾不是个吃货,即便云溪说得天花乱坠,她也丝毫不感兴趣。

云溪却像是没看懂一样,颇为遗憾地说:“据说古楼子要趁热吃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精华,只怕我买回来了,羊肉就凉了,饼皮也没那么酥脆了。”

夏侯纾没说话,静静地看着她表演。

云溪自顾自地思考着,突然又兴奋道:“我看姑娘还是跟我一同去吧!”

夏侯纾心里烦躁,很想赶她出去,自己好好静一静。可转念一想,云溪那么卖力地向她推荐古楼子,本意并不是要带她去尝鲜,而是想哄她开心,所以到了嘴边的话就被她硬生生压下去了,改口说:“你推荐的吃食,肯定不会错,明日我们就去瞧瞧吧。”

“嗯嗯嗯!”云溪欢快的点着头。

次日夏侯纾便让董效驾着马车载着她们去了城南。为了防止再发生被当街拦下的事情,她还特意让董效驾了一辆挂着夏侯氏家徽的马车。这一装饰,效果果然出奇的好,一路上非但没有发生什么意外,连巡城卫看到了都十分恭敬,所以她们不光去吃了云溪说的那间茶铺的古楼子,还逛了好几家铺子,买了很多布匹和粮油给许若兰做暖居贺礼。

主仆两人带着大包小包的物品回到越国公府,已经灯火阑珊,连晚膳时间都错过了。不过她俩在外面逛了一天,也没少窜进哪家铺子品尝美食,大快朵颐,这会儿倒是一点儿也不饿。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这一天的闲逛和购物,夏侯纾的心情确实好了许多,果然有钱能解决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

刚进内院,夏侯纾就看到李管家提着个灯笼等在廊下,灯笼里的烛光将他清瘦的身影拉得老长,也将他脸上的皱纹打上了一层光晕和阴影。

夏侯纾心中隐隐觉得不对劲,便迎上去问道:“李叔,你是在等我吗?”

李管家对她永远笑盈盈的,便说:“三姑娘,老奴等了你得有半个时辰了。今日国公爷有公务,外出应酬去了,郡主她说有要事要与你商量,特意让我来找你的,你赶紧去吧。”

夏侯纾越发觉得这事很奇怪,李管家是越国公府的大管家,年纪比夏侯渊还要长几岁,资历深厚,进退有度,这种跑腿传话的小事根本不用他亲自来做,当然偶尔也会有顺便为之的时候。可他却说自己在这里等了她半个时辰了,这就有点不寻常了。

夏侯纾满心疑惑的谢过李管家,便让云溪先把在街上买的东西先带回房间去,自己则往钟玉卿的住处方向走去。

钟玉卿喜欢清静,所以她居住的颂雅堂里种的都是梅兰竹菊这些清幽的植物,这个季节,正是翠竹苍劲,金菊含苞的时节,将整个院子衬得幽深静谧。内室的香炉里燃着具有宁神作用的沉香,钟玉卿则静静地靠在铺了软垫的红木躺椅上发呆,手中握着一封拆过的信。

夏侯纾慢慢走近,目光在那封信上扫了几眼,才欠了欠身,问道:“母亲,您找我有何事?”

钟玉卿闻声缓缓回过神来,看着女儿轻声道:“纾儿,今日接到了你妙如师姐的来信,说是曲白师太近来身体不适,抱恙在床,你们好歹师徒一场,也该去看望看望。不如你明日就启程,去泊云观瞧瞧吧,该带的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这会儿估计也该收拾好了。”

看来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是命令。

夏侯纾突然愣住,记忆仿佛一下子被拉回了八岁以前——那段被寄养在泊云观的日子,虽然没什么不愉快的,但却是她此生最不愿回想的。

当年夏侯纾小小年纪便拜在泊云观住持曲白师太门下,每日与一众师姐妹读书参道,吵吵闹闹,原本也是无忧无虑的。可自从她慢慢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就没那么开心了。闲来无事,她便喜欢一个人跑到悬崖边的大石头上坐着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

曲白师太常常看着她叹气,说她心智太过早熟不是好事。

夏侯纾自懂事起就明白,自己跟其他师姐妹不一样——她是有父母兄弟的,所以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如何下山。所以八岁那年回到家后,她便再也没去过泊云观,也没见过师父和众师姐妹,只是隔三岔五地通过书信联系,年节的时候派人装了满满当当的礼物送过去。

这些年来,夏侯纾对泊云观的感情也十分矛盾,她既感激曲白师太和众师姐妹当年对她的关怀与照顾,同时也害怕再回到那里。

泊云观再好,可毕竟不是家。师父和师姐妹们再亲密和善,可毕竟不是至亲。

夏侯纾小时候最渴望的就是至亲给予的点滴温暖,哪怕只是一天或者几个时辰。所以每次母亲来看她,她都竭力的去示弱讨好。

钟玉卿见女儿半晌没有回应,连续又唤了她好几声。

很久,夏侯纾才从往昔的回忆里抽离出来,看着母亲问:“您打算让女儿去住多久?”

这话听起来怪怪的,既不说同意,也没有拒绝,总觉得是被逼迫的。

“你不愿意去吗?”钟玉卿诧异道。

当年把夏侯纾送去泊云观的时候,钟玉卿也以为自己跟女儿的缘分浅,恐怕这一生都只能遥遥相望。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钟玉卿经常到泊云观探望女儿,但每次都是满怀期盼的去,肝肠寸断地回。在她印象中,夏侯纾在泊云观的时候比在家中乖巧懂事多了,每次见面的时候都非常欣喜,离别的时候也不哭不闹,挥着手祈求她过阵子再去看望她,模样懂事得让人心疼。虽然曲白师太说夏侯纾整天不学无术,但与众师姐妹都相处融洽,从不违反戒律、惹是生非,总体评价还是非常中肯的。所以钟玉卿一直认为女儿是怀念着泊云观的生活的,但是看到夏侯纾这样的反应,她突然就有点迷惑了。

“不是的,母亲,我愿意。”夏侯纾没有驳回母亲的提议,反而是面带微笑地说,“我也多年未见她们了,是该回去看看了。”

钟玉卿松了口气。

夏侯纾低着头想了想,又说:“母亲,中秋节前,您派人来接我可好?”

现在距离中秋节,还有二十多天。如果能在那之前赶回来,除去赶路的时间,她就不用在泊云观待太久。是的,她不想待得太久。

夏侯纾委婉中带着哀求的语气,着实让钟玉卿大吃一惊,她静静地看着女儿,突然有点自责自己的安排。但是一想到京城里关于女儿的各种谣言满天飞,再加上许若兰刚分家,赵王府又开始借题发挥,她觉得为了女儿的名誉和将来,只能这么安排,就当是去避风头了。

钟玉卿轻轻叹了口气道:“你是我的女儿,也是越国公府的姑娘,我们自然不会让你一直待在泊云观。你且安心去吧,中秋节前我便派人去接你,届时我们一家团聚,共赏圆月。”

“那就这么说定了。”夏侯纾勉强挤出一个笑来,“女儿现在便回去收拾行装了,今日刚好买了些小玩意儿,正好带去给各位师姐妹。”

钟玉卿满意地点点头,却未察觉到女儿转身时逐渐冷下去的表情。

回清风阁的路上碰到了夏侯翊。

夏侯翊在原地踱来踱去,看上去有点着急,好像是特意在等她。

“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一个个的都等着我呢?”夏侯纾笑道。

夏侯翊往她身后看了看,方说:“我听撷英她们说母亲特意派了李管家去找你,估摸着是有什么大事,放心不下才在这里等你,但我看你现在这副样子,似乎我的担心有点多余了?”

“不多余,一点儿也不多余!”夏侯纾忙说。随即她的情绪又低落了下去,闷闷道:“母亲让我明日一早就启程去泊云观呢。”

“泊云观?”夏侯翊大吃一惊,他知道妹妹心里有多抗拒那个地方。他想了想,又问:“为何这么匆忙?泊云观发生了什么事?”

“大师姐来信说师父病了,母亲让我去探病,正好避避风头呢。”夏侯纾抿嘴道。

夏侯翊大松一口气,摩挲着自己光洁的下巴认真道:“确实该去一趟。”

夏侯纾一脸愕然:“你不是来安慰我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