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登凤阙 > 第148章 宫闱秘辛

登凤阙 第148章 宫闱秘辛

作者:锦瑟轻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侯纾愣了一会儿,细细品味着堂姐的话,心想这跟对方年纪大不大,有没有家室有什么关系?至于芳心错付……等等,这是什么意思?“二姐姐可别冤枉我!”夏侯纾终于反应了过来,连忙摆手否认道,“我没有别的心思!”“我误会了吗?”夏侯纯眉头微蹙,“难道不是……”

难道不是看上了人家?

“当然不是!”夏侯纾立马打断了她的话。

“那你为何要留意一个并不相干的男人?”夏侯纯很是好奇,不由得联想起之前听到的传闻,遂道,“之前我还在锦凤城的时候,便听说大伯父和大伯母打算给你议亲了,为此还招揽了不少文人举子到府上宴饮,甚至还另辟蹊径,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难道这些都是谣传?还是说,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是你中意的?”

“你就饶了我吧!”光是听到这个夏侯纾就觉得头疼不已,赶紧制止道,“父亲和母亲之前确实有过这样的打算,但并不着急。可因为这个事情,我都被逼得不得不躲到泊云观去了,好不容易等风头过去了,我终于能喘口气了,你又来提。你肯定是故意的!”

“这也不能怪我呀。”夏侯纯笑嘻嘻地说,“实在是大家太热情了,担心我在边关过得无趣,我这刚回京没几天,耳朵都快塞满了。”

“二姐姐是聪明人,怎么会轻信这些子虚乌有的谣言?”夏侯纾撇撇嘴不悦道,然后又解释说,“我确实跟这个人没有什么深交,只是近来总是莫名其妙地遇到他,很是诡异。”

“常常遇到啊?”夏侯纯有些诧异,目光不由得又扫了不远处的男人一眼,点头赞成道,“那确实要多加留意。”

夏侯纾还在想着堂姐的话,夏侯纯却轻轻抿了一口茶,再次转头看向齐南所在的位置,喃喃道:“这个人我应该是见过的。”

“你再仔细想想?”夏侯纾顿时来了兴致。她琢磨了那么久都没有弄清楚的人,如果能从堂姐这里知道他的底细,岂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夏侯纾往堂姐身旁凑了凑,小声提示道:“他曾说他叫齐南,还经营着一家书斋。”

“姓齐?”夏侯纯慢慢思索着,“京中姓齐的人家……齐御史?”

“你确定吗?”夏侯纾心惊道。

御史齐襄,以直言不讳、刚正不阿闻名于御史台。据说他不仅对自己要求颇高,对家眷子女的管束也十分严格。每次京中有宴会,他们家的女眷总是打扮得最朴素的,但朴素中又十分得体,绝不让人觉得有**份。外面的人都说他清正廉洁,在朝为官多年,却从不贪人毫厘。一家老小都靠着他那点俸禄和祖产过活,日子比较拮据,以致家眷们出门在外从来不着华服美饰,不食珍馐野味,也没有大批随从前呼后拥。

如果齐南真是齐家的人,那么护国寺的那场刺杀就能够理解了,毕竟像齐御史这样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人,在朝中肯定树敌无数。只不过把气在子女身上,实在有些不应该。

奇怪的是在那之后齐南就经常出现在她身边,态度也暧昧不清,如今看来,只有一个解释——她被盯上了。

可她只是一个女子,不曾参与朝政之事,这人老盯着她干什么?

是想从她入手抓越国公府的错处?

这也不像是齐家的作风啊!

夏侯纯不知道妹妹与齐南的过往,只当她是好奇齐南的身份,她认真地想了很久,方说:“我记得齐御史共有四个儿子,齐家大郎幼时骑马摔坏了腿,此后性情大变,平时鲜少出门;齐二郎娶了我姨母家的四表姐,我见过,不是这个人;齐四郎今年也不过十来岁,年纪对不上;至于齐三郎……我虽然没见过他本人,但据说当年其因胞妹齐吟霜的事受牵连,失踪了,至今下落不明。莫非这人就是他?”

夏侯纾顿时觉得自己知道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堂姐说的齐吟霜,她也听说过,那可是与当年轰动朝野的几件大事息息相关的传奇女子!

先帝景泰十七年,北原大旱,农耕不兴,畜牧不旺,边关守将恐其进犯,上书朝廷,请求提前派兵布防。时值先帝龙体抱恙,命太子独孤衡监国。太子看完奏章后却不屑一顾,直言守将杞人忧天,毫无大将风范,遂不了了之。

六月,北原军果然大举南下,一路烧杀抢掠,攻城略地,边境守将虽然提前布防,奈何兵力悬殊太大,而且敌军筹谋已久,又怀着孤注一掷的决心,不到七日便连失两座城池。

先帝的病情原本已有所好转,得知此消息后大发雷霆,直接当着朝臣的面吐了血,怒斥太子狂妄自大,毫无远见,不堪重任,随后命皇三子晋王独孤彻领兵御敌。

彼时晋王妃萧氏已怀有身孕,因其怀孕后曾在府中不慎摔了一跤,险些小产,吓坏了独孤彻,以致整个晋王府都十分紧张,生怕再出差池。然而国难当头,皇命难违,圣旨难抗,独孤彻毅然辞别妻子,带兵出征。

北原准备充分,来势汹汹,战况十分激烈,晋王御敌两月不得归。朝中有大臣上书弹劾太子监国不力,才导致北原势如破竹,南祁节节败退,丢了祖宗打下的江山。老皇帝无奈,只好拖着病躯亲理朝政。

八月中旬,中秋佳节,因北原敌军强盛紧逼,边关军情紧张,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宫中未大肆庆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大臣们隔三岔五便上书弹劾太子,指责其延误战机,不堪为储。老皇帝在如雪片一般的弹劾奏章中气得昏倒过去,不得不下令将太子禁足东宫思过。

九月,太子妃高月华以赏桂之名在东宫宴请京中四品以上大员的女眷,企图借此拉拢人心,帮太子解围脱困。

宴会至中旬,太子妃领着众女眷行至桂苑赏花,御史齐襄之女齐吟霜突然衣衫不整从园中一处小屋里跑出来,神色慌张,大呼救命。

众女眷中但凡是已为人妇的,大抵猜到了什么,十分惊骇,却未料到从里面追出来的竟是裸着上半身的太子独孤衡。

宫中早有传言,太子好色,私德有亏,而太子妃高月华却以太子是一国储君,理当洁身自好,以身作则。为防止美色误国为由,高月华极力反对下面的人向东宫进献美女。她先后为太子选纳的姬妾容貌也不如她自己,但又不准太子另寻新欢,即便是她身边宫女,但凡多看太子几眼,或者被太子赞扬一句,都会被逐出宫去,并交由娘家兄长看管,火速婚嫁,从而击碎了无数自以为能靠着美貌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少女梦。

齐吟霜见了太子妃,自以为抓到了救命稻草,扑通一声跪倒在她面前,痛斥太子见色心起,毁她清白,并求太子妃为她做主。

太子见来的人多了,也不慌张,反而停住脚步,一脸无所谓的站在那里,仿佛在欣赏众人的反应,吓得入宫的未婚官眷花容失色,赶紧背过身去。走在后面的齐夫人听到女儿的声音后踉踉跄跄冲上来,明白发生了什么之后,遂抱着女儿失声大哭。

齐吟霜容貌姣好,衣着素雅,在一众锦衣华服、浓妆艳抹的妇人中显得清新脱俗,不可亵玩。因而她的遭遇也就更加让人震惊和怜悯。

太子妃痛恨一切胆敢勾搭太子的女人,更痛恨太子处处沾花惹草,放浪形骸,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她却不得不强作镇定,并表现出大度和公正来。

太子妃很快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她命人先将齐夫人和齐吟霜送到偏殿安抚,并把其他官眷带回了正殿继续宴饮。转身却下令封锁东宫,不得将此事张扬出去,接着又命亲信一一到各官眷家中报信,说是今年的桂花开得好,太子妃让众官眷在东宫留宿一日。

那些官眷早就被太子的失德之举吓坏了,哪里还有心情吃喝,不是赶紧清点随行人员,就是在低声私语,猜测太子和太子妃该怎么给齐家一个交代。

没过多久,东宫就落了锁,而正殿外也突然多了一批带刀侍卫。

官眷们暗叫不好,可人在屋檐下,却也敢怒不敢言。

南祁自建国以来,从无官眷入宫赴宴集体留宿的先例,京中大小官员一片哗然,纷纷派人到宫门处询问缘由。奈何东宫守卫早已被太子妃买通,答复都是太子妃留众官眷赏桂花,并无其他,还让他们安心回家候着。

尽管太子和太子妃极力封锁消息,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齐吟霜在宫中受辱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御史齐襄原本就是个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的人,闻此消息后勃然大怒,其三子齐知睿也是怒不可遏,父子二人带了十几名家丁不顾宫禁夜扣宫门,将登闻鼓敲得震天响,并大声斥责太子无德,与太子妃狼狈为奸,凌辱官家女眷,请求圣上主持公道。

京中其他有女眷入宫赴宴的官员原本也是急得焦头烂额,听到齐吟霜的事情后,不禁也担心起自家女眷的安危和清誉。然而带人夜闯宫门是可以被当作反叛的杀头大罪,他们也怕传言有误,贸然附和反而害了一门老小,所以看着齐襄父子大闹宫门,他们也只是隔岸观火,企图浑水摸鱼。

登闻鼓响声震天,大半个京城都听到了,家家户户站在院子里拱手静听,窃窃私语,这声音自然也传到了九重宫内。

自古以来,凡是敲了登闻鼓的,不论案件大小,必定得严肃审理。

沉疴未愈的老皇帝挣扎着坐起身来,命身边的内监去探寻一番。

不等内监费力,殿外早有已探明情况的禁卫军统领候着。只是事关太子和朝臣,老皇帝当下身体状态不好,不久前还因为太子渎职一事气得吐血,这个时候,他也不知当讲不当讲。奈何宫门口的鸣冤鼓仍未停歇,他即便是想瞒也是瞒不住,只得如实禀明了。

老皇帝听闻是齐御史敲的登闻鼓,为的还是御史之女被太子欺辱之事,气得又是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哐当一声瘫坐在龙椅上,半晌才憋足一口气,怒吼道:“将那个逆子给我拿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