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登凤阙 > 第150章 这个人,我查定了!

登凤阙 第150章 这个人,我查定了!

作者:锦瑟轻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齐吟霜的尸身离奇失踪后,东宫的宫女内监基本上被换了一遍,至于那些被换下的人去了哪里,无人知晓。

紧接着,宫中宣布太子侧妃齐氏染病薨逝,老皇帝下旨厚葬。

在这期间,弹劾太子的奏章就没断过,甚至提出了易储之说。老皇帝的身体每况日下,看着那些奏章更是气得吐血。

十一月,晋王独孤彻领五千精兵深入北原,火烧敌军后方补给,王军士气大增,顺势收复五座城池,杀敌三万人。

喜讯传回京师,朝中便有人上书请求废太子独孤衡,改立晋王独孤彻。老皇帝看完之后全部压在了御书房的书架下面。

随着独孤彻班师回朝的消息传回京城,立晋王为太子的呼声更甚。老皇帝无可奈何,还是想尽办法的压制舆论,企图用自己最后的威信来完成皇权的平稳交接。

晋王独孤彻班师回朝前夕,临近产期的晋王妃在从护国寺回府的途中被人劫走。老皇帝下令封锁城门,全城秘密搜捕。

独孤彻才到城门口,就看到府中的老仆匆匆赶来,满怀期待的他得到的却是即将临盆的爱妻下落不明的消息。暴怒的独孤彻连盔甲都没换下,便带人前往晋王妃失踪的路段进行查勘。

出发前,独孤彻就担心过晋王妃身怀六甲会受前方战事影响,所以特意派了信得过的人贴身护卫,不让其他人把前线战报告知她,好让她安心养胎。没想到晋王妃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反而更担心丈夫的安危,八个多月了非要闹着去护国寺进香祈福,这才让心怀不轨之人钻了空子。

这边,独孤彻还在四处搜索爱妻的踪迹。那边,宫中却宣布老皇帝病危,让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入宫祈福。

晋王已归朝,三品大员们不疑有他,马不停蹄进了宫。然而他们前脚刚入宫,立马就被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禁卫一一制服,关在泰安殿里。等他们反应过来,才知道是太子要逼宫。

自知穷途末路的太子被禁足了三个月,身边的亲信也被陆续调离,早就已经按捺不住。朝臣的弹劾,晋王的赫赫战功及平安回归都是对他的威胁和挑衅。在太子妃的怂恿和太子妃母家高氏一族的暗中支持下,他们借着老皇帝病重私自调兵入宫,决定放手一搏。

他们先是抓了晋王妃,借此牵制晋王独孤彻,制止他入宫面圣。随后占领皇宫,一边逼迫老皇帝交出印玺,一边下令对晋王赶尽杀绝。再后来又假传圣旨传三品大员入宫,企图谋朝篡位。

这一番谋划,原本天衣无缝,万无一失,但他们偏偏低估了独孤彻的能力以及朝臣对他的拥护,最后功亏一篑。

太子占领皇宫的第三天,手段用尽,终于从老皇帝手中拿到了印玺,并下了传位诏书,随后命文武百官进宫觐见,庆贺新帝登基。

对于新建战功的三弟独孤彻,太子则以班师回朝多日却拒不交回兵符为由给他安了一个谋逆之名,下令查封晋王府,并全国通缉,生死不论。

新帝登基大典上,太子与太子妃身着最新赶制出来的帝后服饰堂而皇之地接受朝臣跪拜,高氏族人也趾高气昂、作威作福。期间偶有几个不肯屈服的正直之臣,立刻被就地斩杀,鲜血染红了勤政殿的地板,也刺伤了老臣的拳拳报国之心。

太子和太子妃的一番杀鸡儆猴的手段,效果十分显著,朝堂上下人人自危。除了高氏一族和他的支持者们拍手称快,其他大臣敢怒不敢言,为了家中妻儿老小的性命,不得不俯首称臣。

正当太子以一种俯瞰天下的姿态睥睨着下面跪着的大片臣民,突然一只冷箭射中他的咽喉,然后他以一种奇特的姿势倒在了龙椅上,双目眦裂,眼睛里的得意与骄狂顿时替换成震惊、不甘和痛苦,鲜红色的液体顺着他的嘴角汩汩流出,刚带上去的王冕也跌落在地,瑠珠洒落一片。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冲上去掩护新帝后的,抱头鼠窜的,被吓混过去的……丑态百出。

伴随着人们的惊叫声以及卫兵挥动兵刃的铿锵声,身着黑色铠甲红披风的晋王独孤彻如神人天降,领着一众人马出现在大家眼前,瞬间将太子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双方兵戎相见,血溅五步,刚刚还因卫冕皇后宝座而沉浸在喜悦中的太子妃吓得跌倒在地。她见太子已命在旦夕,回天乏术,赶紧将身边的侍从拉来挡在自己身前,大喊道:“晋王谋逆,当众弑君,快快斩杀!”

高氏一族自知大难临头,但又不甘心就此束手就擒,只能顺手抓了几个对老皇帝忠心耿耿的老臣做人质,继续负隅顽抗。

晋王的出现让那些受制于人的大臣们看到了新的曙光,也稳住了他们的心智。他们见太子一干人大势已去,纷纷站起身来,请晋王不必顾及他们的性命,尽快拿下大逆不道且谋朝篡位的太子和太子妃,并解救被困多日的老皇帝。

这场宫变厮杀了近两个时辰,太子和太子妃双双伏诛,高氏族人死的死、伤的伤,无一漏网,鲜血弥漫了整个皇宫,染红了景泰十七年的冬天。

晋王和众大臣终于找到老皇帝时,他已经奄奄一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被迫交出了传国印玺的老皇帝对太子而言早已是无用之人,好几天未进水米,留着这最后一口气,也是在等待着见证南祁王朝今后的命运。

确认宫中逆党已无残余,独孤彻并没有在老皇帝面前过多停留,也没有心思跟众大臣聚在一起商讨新君人选,而是立刻让人搜查东宫和皇宫的每一个角落,势必找到即将临产的晋王妃。

经过一天一夜的搜索,独孤彻终于在东宫的地牢里找到了气若游丝的晋王妃和一个近身服侍的婢女。原来太子怕她逃脱,一直将她关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而地牢里阴冷潮湿,怀孕近九个月的晋王妃行动多有不便,又受了极大的惊吓和奔波之苦,腹痛了好几日,这才没了生气。

晋王妃被救出的当天,老皇帝撒手人寰,最终也没留下关于将皇位传给谁的只言片语。

半个月后,晋王妃萧氏拼死产下一女。

老皇帝膝下共有五子四女。其中,杨皇后所生的嫡长子独孤徵早夭,过继庶长子独孤衡并立为太子。如今独孤衡逼宫谋反已被诛杀,剩下的三个庶出皇子中,皇五子独孤律不过十岁,能担当大任的便是封了晋王的皇三子独孤彻与封了濮王的皇四子独孤衍。而晋王独孤彻刚大胜北原敌军,又有勤王救驾之功,是当之无愧的新君人选。

十二月底,在半数朝臣的拥立下,晋王独孤彻继任为新君,改年号为熙平,立嫡母杨氏为皇太后,生母姚氏为帝太后,元配萧氏为皇后。因萧氏尚在月子里,且产后身体孱弱,定于次年三月举行封后大典。

新君即位后,万象更新。独孤彻除了提拔自己的得力部下,还重用了朝中许多从前不得志的老臣,其中就包括御史齐襄。

齐襄经历了丧女之痛后是打定了主意要辞官归隐的,尤其是在宫变之后,他对朝廷更加失望。然而独孤彻得知后竟亲自驾临齐家,与齐襄深入交谈了一番后,齐襄突然就改变了态度,毅然归入独孤彻麾下。

随后不久,齐吟霜的衣冠冢被迁回齐家祖坟,新君特意下旨废除了她太子侧妃的名号,仍为齐家女,并赐谥号“贞惠县主”,也算是圆了齐吟霜死前的最后一个心愿。

至于齐襄第三子齐知睿,自齐吟霜死后再也没人见过他,京中对他的行踪有很多的猜测,但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一个准确。

彼时齐知睿已经年及弱冠,身形相貌已基本定型,即便过去了七年,也不会有太多改变。而齐南胆敢在闹市开一家书斋,还带着顶尖高手褚黎安到处招摇,并不像是逃亡之人。

除非,新君登基后,不光还了齐吟霜的清白与自由,还默许了齐知睿的存在。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齐知睿带走齐吟霜的时候,朝政还是老皇帝把持,独孤彻也远在北原战场,应该预料不了那么长远。

夏侯纾认真地看着不远处的齐南,然后推了推夏侯纯,轻声问道:“二姐姐,你说,如果他真的是齐知睿,那他当年是怎么绕过禁军的重重守卫把齐吟霜的尸体带走的?这些年,宫里和齐家一直在找他,他怎么还敢继续待在京城?”

夏侯纯当时也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哪里会知道那么多。而她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在外祖母家听到几个舅母闲聊时提到的。

夏侯纯摇摇头说:“虽然我不清楚当年宫里还发生了什么,当今陛下又跟齐御史达成了什么约定,但是我知道有句话叫‘大隐隐于市’,还有一句话叫作‘灯下黑’。这么一想,一切就合理了。”

“还是二姐姐高明!”夏侯纾恍然大悟,拍着大腿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夏侯纾又往那边看过去,正好齐南的目光也因为她方才拍大腿的声音吸引了过来,两人的视线刹那间交织在一起。

齐南先是一愣,随即轻轻笑了笑,远远朝着她颔首。

夏侯纾的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留兴村那个尴尬的晚上,脸颊上顿时燃起了一朵红云。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巧合?

夏侯纾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又被跟踪了!

她都已经按照他的要求收下那片金叶子了,他为什么还有紧追不放?

太过分了!

夏侯纾立马收回目光,咬着牙说:“二姐姐,不管他是不是齐家三郎,这个人,我查定了!”

夏侯纯被她突如其来的豪言壮志和坚定惊到了,赶紧像安抚小猫一样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轻声细语道:“此事有风险,你愿意去查,我不拦你,但是你查到了之后又要做什么呢?”

这个问题夏侯纾还真没想过。不过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齐南早就把她的身份查得个底朝天了,她为什么不能也查查对方呢?不管齐南要做什么,先弄清楚对方的底细,以后应对起来才不会束手束脚。

夏侯纾又偷瞄了对面一眼:齐南身边没有带着影子一样的褚黎安,似乎是约了其他人。那人正好背对着她坐着,她看不清对方的脸。见齐南朝夏侯纾的方向笑了笑,那人后背一紧,立马就起身大步流星往外走。

齐南脸上拂过一丝慌乱,又冲着夏侯纾点了点头,追了出去。

夏侯纯也一直盯着对面的动向,见状不由得转头好奇地问妹妹:“他刚才是在跟你打招呼吧?你们真的不熟吗?”

“谁跟他熟啊?”夏侯纾立马反驳,“你不要胡说!”

夏侯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边品边说:“我现在倒是希望他不是齐家三郎了。”

“二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夏侯纾觉得堂姐肯定还知道什么。

夏侯纯瞥了她一眼,慢慢分析道:“你刚才说他三番五次的故意接近你,躲都躲不开。现在你再想想,如果他不是齐家三郎,而是其他世家的儿郎,那么,他接近你会是什么目的?”

“我还以为你又看出了什么呢!”夏侯纾失望道,“说得好像他不是齐家三郎,接近我的目的就很单纯一样。”

“为什么不会呢?”夏侯纯放下茶杯,目光将夏侯纾从头打量到脚,笑道,“我妹妹出身高贵,胆识过人,长得这般花容月貌,恰好又到了该议亲的年纪,多少人盯着呢!”

夏侯纾没心思分析堂姐说的话几分真几分假,只是觉得自己琢磨了很久的问题突然得到了一个还算合理的答案。

如果齐南是齐御史的儿子,他知道了她的身份后,必然是不敢往她面前凑的。所以齐南绝无可能是齐家三郎。既然他不是齐御史的儿子,那么就像夏侯纯说的那样,他接近她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恍惚中,夏侯纾又想起当初在护国寺时,她仗着救命之恩故意调侃齐南的话。

“不如你以身相许?”

难道是因为自己当初造下的口孽?

夏侯纾追悔莫及,抱着夏侯纾的手臂佯哭道:“二姐姐,我可能真的坏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