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登凤阙 > 第233章 进宫赴宴

登凤阙 第233章 进宫赴宴

作者:锦瑟轻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侯渊知道了女儿的心意之后,果然没有再动招符家兄弟为婿的念头,但是他却把钟青葵与符止的事情告诉了妻子,然后忧心朝政之事去了——照云长公主回京并住进了陵王世子府后,很快就与宇文恪母子相认,随后她浑身缟素上了朝堂,当着朝臣的面揭穿了当年发生在陵都陵王府的丑事。

宇文恪备受打击,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居然一直认贼为母,甚至帮着禽兽不如的父亲做事。愤怒之下,他毅然决定与宇文盛断绝父子关系。

这件陈年旧事也迅速传遍了朝野内外,人人都在说陵王狼子野心,不仅奉主无状,将堂堂一国公主逼得遁入空门,还犯下了如此骇人听闻的罪行,简直人神共愤。而皇室在这件事情发酵之后,先是下诏细数宇文盛的种种罪行,褫夺其陵王尊号,并将其除了照云长公主和宇文恪之外的子女姬妾贬为庶民,同时还派了刑部尚书及三千赤羽军前往陵都,务必将宇文盛及其家眷捉拿归案。

夏侯渊作为赤羽军西郊大营总都督,这个时候更是责无旁贷,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后面竟然直接宿在西郊大营了。

钟玉卿本来不是个爱管闲事的人,然而钟青葵是她的亲侄女,符家兄弟如今又住在越国公府,俨然是越国公府的一份子,她又担心两人年纪小不懂事,闹出什么有损名节的事情来。事关两家的清誉和两个小辈的名声,尤其是出了钟绿芙那样的事情之后,她不得不得谨慎行事。思量再三,她决定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恭王妃。

彼时钟瓒也因照云长公主的揭发忙得晕头转向,没空理会家中女儿的琐事,恭王妃则在忙着筹备钟绿芙的出阁礼仪,疏忽了对钟青葵的管教。骤然听了这件事,恭王妃气得几乎要昏过去,好久都没有缓过来。想到丈夫对钟绿芙思维态度,她更加忧心亲生女儿重蹈覆辙,回头就把钟青葵招来则骂了一通。

钟青葵一头雾水,但是听到后面,她也猜到这事是从夏侯纾那里泄露出来的,所以挨完骂之后,她立刻乘坐马车到越国公府当着夏侯纾的面发了一大通脾气,指责她言而无信,明明答应她会保守秘密,结果转头就把她给卖了,还闹到了母亲那里。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消息毕竟是从夏侯纾这里传出去的,所以她便硬着头皮听钟青葵骂完,才耐着性子好生安抚。但是钟青葵还是记恨上她了,气呼呼的回家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理她。

夏侯纾没办法,只好找了符止来劝和。可是符止却说夏侯翊给他下了禁令,让他一个月内都不准与钟青葵联系,否则就送他回眠象山,所以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夏侯纾还是有了不小的收获,因为她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夏侯翊最近也跟舅父一起忙着捉拿陵王回京的事,连家都不怎么回,更抽不出身去看刚定下的未婚妻。而他让符止一个月不准与钟青葵联系,侧面也反映了他们处理陵王的事,至少要一个月。

时间很快就到了四月底,深居济和宫的杨太后迎来了六十六岁的寿辰,宫中下旨要大办。

杨太后自从迁居济和宫之后,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深居简出,也不怎么爱管事,连凤印都是毓韶宫的姚太后把持着,今年却破例大操大办,还要求京中四品以上的命妇携女眷进宫贺寿,实在奇怪。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的消息,说是照云长公主出嫁前便与杨太后交好,如今历经沉浮又多年未见的老友突然聚在一起,颇为投缘,杨太后自然就有了精神头。还有人说杨太后是想重新振作起来,也让大家知道,即便如今皇位上坐的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但她依然是先帝的原配正妻,是当今天子的嫡母,是南祁的皇太后,她还得再为照云长公主撑腰。

而大家更担心的是他们去参加杨太后的寿宴,会不会得罪真正执掌后宫的姚太后。不少人暗自琢磨要找个什么理由才能既全了皇室的颜面,又保住自己的立场。不过他们这一顾虑很快就被打消了,因为当今天子特意下了旨意,由佟淑妃负责操持寿宴的相关事宜,还专门从天子私库中掏钱为杨太后筹办寿宴。

也就是说,这场寿宴是天子允许的。

有句话叫做不看僧面看佛面,杨太后虽然大势已去,但是佟淑妃盛宠依旧,又与福乐公主亲近,谁也说不准皇后之位最后花落谁家,自然也就谁也不敢得罪,纷纷表示会进宫贺寿。

越国公府向来不参与后宫中的争斗,也跟杨氏、佟氏、姚氏三家没有深交,既没有理由附和,也没有借口推辞。只是家中的几个小辈里,夏侯翊和夏侯翓虽然都已经定了亲,但至今尚未成亲,没有女眷可以带。三个女孩子已经嫁出去两个,能陪同钟玉卿进宫赴宴的,也就只有夏侯纾了。

夏侯纾原本是不想去的,然而她随后就收到了福乐公主特意派人送来的书信。福乐公主在信中说是很想念她,请她进宫见面。她想了很久,之前在宫里伴读的那几个月,最让她觉得暖心的就是福乐公主了,这个时候也不好拒绝。而且到时候她会跟随母亲一起进宫,也就一天的时间,不至于会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她斟酌了半天之后,最终决定随母亲一同进宫赴宴。

杨太后的寿宴设在千秋殿。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凤宝座;背后是雕凤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雕花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条生机勃勃的花束,栩栩如真,仿佛能闻得见香气;殿顶中央的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展翅凤凰,华丽又高傲;梁材间彩画绚丽,鲜艳悦目,红黄两色金凤纹图案,多姿多彩,凤凰的周围还衬着流云火焰。

夏侯纾陪同母亲到达千秋殿时,殿中已经有很多命妇和女眷提前到了。命妇们都按照品级穿着不同样式的诰命服饰,端庄大气。她们随行的已婚女眷则清一色的跟在身边,一个个都衣着考究,举止得体,生怕被人抓到不妥之处。唯有未出阁的女孩子们衣饰鲜艳俏皮些,大家在花园里穿梭着,与各自交好的贵女打着招呼,远远看着犹如一幅仙女游园图。

钟玉卿刚进殿,便见到了恭王妃和钟青葵。姑嫂之间打了个照面,小辈也分别向对方长辈问了好,然后钟青葵就别过脸去不看夏侯纾。

夏侯纾知道钟青葵还在记恨她,也没有跟她计较,反而是拿出了做姐姐的大度,亲亲热热的跟她打招呼:“好久不见,你最近都在忙什么呢?从前我不太出门交际,也不怎么认识人。但是我看到有好几个姑娘都是与你交好的,不如待会儿我们坐在一块儿吧,你也介绍我们认识认识?”

擅长交际和消息灵通一直都是钟青葵引以为傲的优点,不过这一次,她却不为所动,轻哼一声,转身去找其他认识的女孩子说话去了。

“这孩子,就是这么个倔脾气,也不知道是随了谁。”恭王妃哭笑不得,只好出来打圆场,又安抚外甥女,“你别跟她一般见识,等她想明白了就好了。”

自然是随她父亲鈡瓒,固执己见,还倔得跟头牛似的。

夏侯纾默默道。

“我才不会跟她计较呢。”夏侯纾笑着说,“换做是我,我也生气,而且做得比她更过分。”

恭王妃笑了笑,拉了夏侯纾的手感激道:“纾儿,说起来这事我还得谢谢你,要不是你说漏了嘴,我都不知道,也无法预料以后会发生什么。”

夏侯纾心有余悸,连忙拒绝道:“舅母,你可千万别再说要谢我这样的话了。青葵要是知道了,可能永远都不会原谅我了。”

“她敢!”恭王妃故作威严道,“你们是血肉相连的表姐妹,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而且这事原本就是她做错了,还故意瞒着我,如今没有闹出什么事来已经是万幸了,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她父亲交代。”

夏侯纾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眼里,钟青葵一直都是个拧得清的人,这次她生自己的气,确实是自己对不住她在先。

“舅母,你别总把青葵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她聪明着呢。”夏侯纾笑着说,“一会儿我就去找她好好说。”

钟玉卿和恭王妃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然后一起进去给杨太后请安贺寿。

夏侯纾赶紧跟随长辈的脚步。

杨太后已经是六十六岁的人了,虽然身份高贵,养尊处优,但是接连的丧子之痛和打击让她看上去却比只差了几岁的姚太后要显老不少。大概是这几年她一直在潜心修习佛法,心里装的东西慢慢地放下了,面容看起来就比姚太后要和善不少。偏偏钟玉卿也是个诚心礼佛的人,所以两人一见如故,当众便讨论起了佛法来。

余太妃见后面还有人等着来贺寿,便凑到杨太后耳边嘀咕了几句。杨太后这才依依不舍的结束了与钟玉卿的谈论。然后她的目光落在这站在钟玉卿身后低眉睡眼的夏侯纾身上,问道:“这位姑娘是哪家的?叫什么名字,长得倒是标致。”

“回太后,这是臣妇之女,单名一个纾字。”钟玉卿赶紧回答道,然后给了夏侯纾一个眼神,示意她赶紧拜见太后。

夏侯纾会意,再次规规矩矩的给杨太后行了一礼。

得知夏侯纾的身份后,杨太后看她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随后她招了一旁的佟淑妃过来,问道:“淑妃,你看看,这就是先前陪着昔恬读书的夏侯氏吧?”

佟淑妃看了看夏侯纾,点头微笑道:“太后您好眼力,一下子就认出来了。看来夏侯姑娘与太后有缘。”

杨太后也点头,十分满意的样子,又道:“确实是个不错的孩子,难怪昔恬老在我跟前念叨。”

夏侯纾被她们这一通话说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又不敢承认自己与杨太后有缘,也不好言明自己与福乐公主的私交,只好继续保持微笑。好在杨太后的注意力并没有在她身上集中多久,很快就被其他命妇和贵女吸引了过去。

夏侯纾大松一口气,她可不想引起别人的关注,也不想得罪这里的任何一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