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登凤阙 > 第254章 日久见人心

登凤阙 第254章 日久见人心

作者:锦瑟轻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侯纾自顾自地折腾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嘴里被布塞着的感觉也很不好,于是她想了想,忍着勃颈处的疼痛继续床上蹭,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将破布取出来。结果一个不小心,她就从床沿上翻滚下去,摔在了地上。

云溪被她吓得瞪大了眼睛,随后泪眼婆娑的看着她,表达着关心。

夏侯纾强忍着疼痛,过了片刻,她吃力地侧过身来,向云溪投去坚定的目光,用眼神告诉她不必为自己担忧。

云溪这才稍微放心些,然后学着她的动作往坐榻的扶手上蹭。

杨太后与照云长公主原计划回到正殿休息,并商讨接下来的行动。然而,当她们走到门口时,突然听到室内传来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摔在了地上。

杨太后立刻停住了脚步,抬头看了看天空并不算明朗的月亮,叹了口气,然后对身旁的余太妃说:“哀家原本是觉得你这里清净,平常无人来访,才把她们关在这里。可哀家怎么看都觉得那对主仆不是个省心的。你今晚就守在这里吧,不用到我跟前来伺候了。”

余太妃受宠若惊,赶忙拱手道:“妾身谨遵太后懿旨,请太后放心。”

杨太后再次转身瞥了一眼那坚实沉重的房门,无奈地摇摇头,然后引领着照云长公主向济和宫的正殿步去。

途中,照云长公主忽然问:“太后打算就这么关着她吗?那您又打算关几天呢?一天?两天?还是三天?”

杨太后闻言,忽然停住脚步,莫名其妙地看了她一眼,疑惑道:“不是你说现在还不能除掉她,所以先把她抓回来试一试独孤彻吗?”

照云长公主不傻,立马听出了杨太后话里的意思,笑道:“确实是我的想法,照云在此谢过皇嫂了。”

杨太后没说话,继续往前走。

到了正殿门口,杨太后突然又转过身来看着不远处的三名侍卫对照云长公主说:“这里是内廷,你还是叫你的人注意一点,别被人发现了。”

照云长公主不以为然,笑道:“皇嫂请放宽心,曹旭林是先帝当年赐予我的暗卫,武艺高强,忠心护主。这些年来,我全靠他的保护才能安然无恙。这次,他也不会例外。”说罢,她向队列前方的曹旭林投去一道锐利而坚定的眼神,示意他迅速带领另外两名侍卫隐匿起来。

曹旭林立马就带着另外两人飞速消失在宫墙下的树丛里。

杨太后接着月色眯着眼睛又打量了一会儿,实在是看不清了,才继续往里面走。而她心里此刻却已经没有了最初见到照云长公主时的愉悦。

同样是被命运捉弄的两个女人,照云长公主身陷陵都二十余年,却日日有一个忠心耿耿的曹旭林相守相伴,还有个活蹦乱跳且对她言听计从的儿子。而她呢,作为曾经整个南祁最尊贵的女人,竟然成了孤家寡人。

她的丈夫死了,儿子也死了,甚至连养子都死了,失去了所有的依仗,最后只有一个曾经背叛过她的余太妃陪着。

她想不明白为何命运会如此不公。

她太累了,也不想继续去想这个问题了。

余太妃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推门进去了,立马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夏侯纾和云溪像是两条巨大的蚕蛹躺在地上蠕动,拼命地向中间靠拢。

夏侯纾和云溪也愣住,赶紧停止了动作。

余太妃什么也没说,缓了一会儿神,径直走向夏侯纾。

云溪以为余太妃要对夏侯纾做什么,激动地呜呜大叫起来。

夏侯纾并未感到畏惧,她抬起头来,静静地注视着余太妃。人人都说余太妃是杨太后养的一条狗,她倒是很期待着余太妃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

余太妃并没有任何恶意,她在夏侯纾的旁边半蹲下来,轻轻将塞在她嘴里的布条取出,然后看着她出神。

夏侯纾顿时觉得呼吸顺畅了些,然后看着余太妃问道:“是皇太后派你来的吗?”

余太妃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表情。

夏侯纾看出了她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也猜不透她的目的,于是又问:“现在你想对我做什么呢?”

余太妃还是不说话。

看着她沉默寡言的样子,夏侯纾不由得想起了谨小慎微的静宜公主,遇到事情也是这样的默不吭声,真不愧是亲生母女。

“你不会是打算偷偷放了我吧?”夏侯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余太妃一时语塞,满心疑惑地盯着夏侯纾,不知是该赞她聪颖过人,还是该叹她自以为是。这些年,余太妃战战兢兢地陪在杨太后身边,早就看明白了。杨太后虽然病了,人也老了,还处处被姚太后压着,但若说心狠手辣,那与姚太后是旗鼓相当。她亲眼见过有宫女私底下编排济和宫不如毓韶宫,彼时杨太后面上笑容可亲,什么也没说,可是隔天那个宫女就被人发现投了井。

照云长公主回京之前,余太妃在杨太后那里还说得上几句话。照云长公主回京后,她除了服侍杨太后更衣用膳,再也没能近身。所以在杨太后听了照云长公主的建议,突然要大张旗鼓操办寿宴的时候,她就存了满脑子的疑惑,还偷偷去叮嘱女儿不要随意离开拾萃阁,更不要落单。然而她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是没有落在她的女儿身上,却落在了夏侯纾的身上。

为了明哲保身,余太妃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关于杨太后和照云长公主的谋划,甚至在闲暇时也尽量留在住所内。然而,照云长公主不顾违抗圣旨的风险,再次进宫,甚至还带了一些面孔陌生的侍卫。

内廷里突然进来了几个身份不明的男子,余太妃不用想都知道会有什么隐患。她害怕极了,本想趁着宫里设宴没人注意,偷偷摸摸去给女儿提个醒,哪知还没出门就被照云长公主发现了,并把她带到了杨太后面前。

余太妃跪在杨太后面前,又是保证,又是发誓,好不容易才让杨太后打消了要严惩她的念头。可是一转眼,杨太后就让曹旭林他们几个把抓来的夏侯纾和云溪放进了她的房间,暗示她如果敢声张或泄密,她们就把罪责全推在她身上。

她不过是个受万人唾弃和践踏的寡妇,自己和女儿的命都握在他人手里,又怎敢对外声张,所以她只能听之任之,做了这个帮凶。

半晌,余太妃才说:“你们如今进了济和宫,轻易跑不出去,就别白费力气了。”

夏侯纾不解,又道:“那你现在又是在做什么呢?”

余太妃看了夏侯纾一眼,想着她与自己的女儿一般大,到底还是心软,轻声解释道:“我只是想让你好过一些,其他的你不要多想。”

夏侯纾笑了笑,心想这对母女果然奇怪,想帮人也不敢明说。

“谢谢!”夏侯纾由衷地说。

“你不用谢我。”余太妃缓缓道,“阿姣跟我说过,之前你入宫伴读时,曾经帮助过她。我这么做,也算是替她还你一个人情。”

夏侯纾不禁苦笑道。实际上,她并没有真正帮助过静宜公主什么。如果说有恩情,那么静宜公主早就不欠她什么了——当初她被送进掖庭狱的时候,唯一一个冒着杀头的风险去看她的就是静宜公主。

"余太妃。"夏侯纾喊住她,语气庄重且充满决心,"我尚不清楚杨太后接下来会对我采取什么行动,但是如果我今天能平安离开这里,无论是你还是静宜公主,只要有需要,我都会尽我所能提供帮助。"

余太妃满脸愕然,随后露出了一个满怀感激的笑容。

这是夏侯纾认识余太妃来,第一次见到她笑。从前她只听说过余太妃年轻时的种种劣迹和现在的惨状,但是就她接触过这两次的感受来看,余太妃确实没有像传言的那样可恶。当然,这也只是她的初步判断,毕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大概是因为夏侯纾给了她一个承诺,余太妃的态度更加积极了。她赶紧将夏侯纾扶起来,让她坐到凳子上,又过去将云溪也扶了起来,让她坐在了夏侯纾的对面,同时还帮她拿走了嘴巴里的布条。

余太妃虽然未及四十,但多年的磋磨已使她提前苍老了容颜,身体素质也大不如同龄人。一番劳累后,她已开始喘气。然而,她并未就此放弃,还提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两杯茶。她先端起一杯,凑到夏侯纾的嘴边,充满歉意地说:“这都是下午的茶水了,已经凉了。不过现在天气热,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就先喝点润润嗓子吧。”

夏侯纾曾经因为随意喝别人的茶而吃过亏,所以她现在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即使她选择暂时相信余太妃,她也不会随意喝别人的茶。因此,她客气地回答:“太妃,你不用客气,我今天在宴会上喝了很多汤水,现在还不渴。你先放着吧。”

余太妃原本想再劝云溪喝茶,但思绪一转,想起了上次在千秋殿发生的事情,于是立刻改变了主意,自己端起茶碗一饮而尽,然后把原本准备给云溪的茶也喝了下去,用这种方式来向夏侯纾表达自己的善意和无恶意。

饶是如此,夏侯纾也没觉得尴尬,反而面带微笑的看着她。

三人闲聊片刻,余太妃便取出自己的针线活,开始低头忙碌起来。

夏侯纾悄悄观察,见她所绣的图案都是石榴、祥云和仙鹤等寓意吉祥的元素,心中不由一动,猜测她可能正在为静宜公主赶制嫁衣。

余太妃也没有否认,而是笑着说:“阿姣她跟别人不一样,她是庶出,又有我这样一个娘亲,将来在婚事上肯定会受委屈。我也没什么能给她的,只能给她做件嫁衣了,也不知到时候她能不能穿得上。”

听她说完,夏侯纾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也是提前给她准备好了嫁衣,绣的是大红的牡丹花纹,只是当时情况特殊,时间比较紧,而她又是进宫为妃,并非正室,所以最后也没有用上。

夏侯纾正伤怀着,门突然从外面被推开,就看到静宜公主站在门外。

“你怎么会在这里?”余太妃被吓得手一颤,手中的绣花针不慎扎进了手指,但她似乎并未感知到疼痛,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站起来焦急地望着女儿,赶忙说道,“你快走,皇太后她不允许你到这里来!”

静宜公主没有转身离去,而是直接走入内堂。她瞥了眼夏侯纾,然后走过去搀扶余太妃,轻声宽慰:“母妃,你不必害怕,我是和皇兄一起过来的。”

“你说什么?”余太妃面色如灰,“陛下……他来了?”

"嗯,"静宜公主点了点头,毫无惧色道,"我看到贤妃娘娘离席了,原本打算找她说几句话的,结果却看到她被人打晕带到了济和宫。我害怕再次出现上次的事情,所以赶紧回去告诉了皇兄。”

“你...你怎么敢!”余太妃气急败坏,声音中充满了惊愕和愤怒。“你明明可以悄悄告诉陛下关于贤妃娘娘的困境,为什么要选择跟过来?你这是不是摆明了要告诉皇太后,是你揭发了这个秘密?阿姣,你真是太糊涂了!”

这确实是静宜公主所忧虑的事,然而在看见夏侯纾之后,她坚定地说道:“母妃,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我现在不再那么惧怕她们。以后,我会保护你。”

余太妃面色苍白,不知道该说女儿自以为是,还是该欣慰。

气氛正尴尬着,独孤彻突然闯了进来。他的目光落在圆桌旁坐着的两个人身上,见她们被包裹得像两个粽子,更是怒不可遏。他大步走向夏侯纾,扫过桌子上的针线和工具,然后毫不犹豫地拿起那把剪刀,直接向夏侯纾走来。

夏侯纾看到独孤彻,原本有些紧张,但当她看到他是在帮助她剪断那些缠了她几个时辰的布匹时,她立刻放松下来,顺从地等待他的救援。

静宜公主也没有闲着,她赶紧从头上取下一根锋利的簪子去帮云溪。

没一会儿,夏侯纾和云溪都脱离了桎梏。

独孤彻扔掉手中的剪刀,如释重负般紧紧抱住了夏侯纾。过了片刻,他才开口道:“走吧,朕送你回宫。”

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与温柔。

夏侯纾被这突如其来的怀抱弄得有些莫名其妙,又有一些感动。她看了看旁边惊慌失措却又刻意回避着目光的余太妃和静宜长公主,问道:“就这样走了吗?”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不知道是因为刚刚的惊吓,还是因为心中的疑惑。

“嗯。”独孤彻轻声道,“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