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登凤阙 > 第324章 报应

登凤阙 第324章 报应

作者:锦瑟轻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侯纾心情沉重,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游荡着,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毓韶宫的地界。突然,一阵凄美哀婉的清唱声传入耳中,声音宛如冷月洒下的清晖,凄清而空灵。她心中不禁一动,缓步走近。那歌声如同冰泉击石,清冷而悠扬,又似细雨打在窗棂上,带着无尽的哀愁。

自姚太后薨逝后,姚韵春一直住在毓韶宫里,算是给姚太后守孝。之前就有宫人反映姚韵春生得一副好嗓子,却总爱在半夜唱歌,扰得大家不得安宁。不过毓韶宫周围没有住着其他主子,也就没人出来阻挠。今夜夏侯纾无意间走到此处,听着这歌声,竟然觉得应情应景,便站在大门紧闭的毓韶宫门前听了好半会儿。

深秋的夜晚格外的寒凉,忽然一阵风吹来,夏侯纾狠狠地打了个寒战,听歌的兴致也荡然无存,她裹紧了衣服继续往回走。

第二天早上醒来,往铜镜里一看,夏侯纾差点没被自己吓到。镜中那个脸色苍白,眼神呆滞,头发凌乱,像女鬼一样的怪物就是她自己吗?

夏侯纾的心中顿时一片混乱,仿佛有一股无法抑制的恐惧在蔓延。那是一种对自己的陌生感,对镜中那个憔悴的身影的惊惧。她的双手不听使唤的在梳妆台上胡乱地翻找着,各类名贵的胭脂香料纷纷被碰倒在台面上,甚至有些滑落到地面,发出清脆的碎裂声。一片狼藉之中,夏侯纾却似乎并未察觉,只是拼命地想掩盖住脸上的倦容与狼狈。最后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

云溪在旁边看着,又无从相助,忙问:“娘娘,你要找什么?”

听到云溪的询问,夏侯纾直接愣住,正在涂脸的手也停在半空中。然后她莫名其妙地扫了梳妆台一眼,随意将手中的胭脂扔在了桌面上。

是呀,她要找什么呢?

不论是不幸夭折的大皇子,还是含冤而死的孟才人,又或是正在经历丧子之痛的佟皇后,他们的不幸其实跟她并没有直接关系。

她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加害者。她为什么要这么感同身受?

可那毕竟是一个孩子啊!

夏侯纾曾经已经亲眼见证过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死于非命,如今又一次目睹那样的惨状,怎能心静如水?

聚澜殿的宫女端出来的那一盆盆刺目的血水,以及佟皇后惨白的脸色和凄绝的眼神,都牵动着她的记忆走向黑暗的深渊。那些被关在天牢里日夜被用刑,以及被审问的日子,那些被暗黑夺取了光明和无辜的生命都在向她呐喊,寻求一个公道。

云溪见夏侯纾不说话,也不多问,赶紧掏出手绢来替她擦拭手指上沾到的胭脂水粉,神情颇为心疼。佟皇后小产的事,宫里不少人都知道了,所以从昨晚到今早,宫里谁都不敢提。可云溪却见不得自家主子为了他人而神伤,尤其是这个时候,不知情的人还可能因此怀疑到她头上。

乌梅看着夏侯纾的神色,小声提议道:“娘娘,你脸色不太好,奴婢去请沈太医来给你瞧瞧吧?”

夏侯纾点点头,然后又猛烈地摇着头,忙说:“不必了,我大概是昨晚受了点寒,待会儿给我煎一副常喝的药就是了。”

乌梅看夏侯纾神色坚决,又见云溪沉默不语,更加不敢多说什么。

才到中午,佟皇后小产的事就在宫中传遍。由于真相尚未水落石出,再加上独孤彻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有意隐瞒,所以没有人敢妄加猜测。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流言,尤其后宫中人多嘴杂,最是流言滋生的温床,终究是无法杜绝。

随着皇后小产,宫里的流言又起了,有人传出姚贵妃被禁足景华殿后,因为一直见不到孩子,精神便有些恍惚,曾因出不来而与门卫大闹,甚至说出了要诅咒南祁王朝从此断子绝孙的胡话。

这件事情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正好就发生在夏侯纾代替佟皇后主持宫宴的那几天。因为忙着筹备宫宴,夏侯纾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所以就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老宫女进了景华殿,直接把大呼小叫的姚贵妃绑了,然后用棉布堵了她的嘴,防止宫宴的时候出乱子。同时,夏侯纾还下令当时知情的人都不许把姚贵妃的胡言乱语传出去。后来,夏侯纾还专门加强了景华殿的守备,防止姚贵妃与外界联系。

夏侯纾极力的平复自己的情绪,世界上果然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想到当初她极力压制住的恶毒咒语还是传了出来。只不过当初侍奉姚贵妃的宫人,除了刘嬷嬷殉主,其他都被她以各种理由打发了,这流言又从何而来?

夏侯纾想不明白,只好差陈怀济出去打听谣言的来源。

傍晚时分,陈怀济才匆匆忙忙地回来,满脸写着疑惑。

夏侯纾察觉到异样,便屏退左右。

陈怀济这才说:“娘娘,奴婢打听到传出这个谣言的是浣衣局的一个叫方娥的宫女。这宫女平时呆头呆脑的,常常被其他的宫女欺负,也不知道还嘴,更别说还手。有一次她被几个宫女欺负,就把这事说了出来。”

姚贵妃被禁足后,景华殿的衣食都是由专人送到门口,再由里面的人来取,中间的接触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根本没有机会交换情报。

夏侯纾不禁皱眉道:“小小的浣衣局宫女,又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陈怀济摇了摇头道:“奴婢也纳闷,所以奴婢赶紧又派人去查了方娥的户籍,发现她在宫中并没有什么亲属,也不讨管事嬷嬷的欢心,以她的身份,连出浣衣局都难,根本不会知道那么多事。”

夏侯纾想了想,又问:“她什么时候进宫的?”

陈怀济仔细回想自己方才查到的信息,如实回禀道:“方娥是今年春天进宫的,正好是姚贵妃产子那会儿。”

夏侯纾心头一滞,继续问:“她曾经在景华殿当过差?”

“这倒没有,奴婢也正奇怪这个。”陈怀济一边思索一边回答道,“她既不是老宫女,又没有在景华殿当过差,按理说是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其他地方道听途说的,被逼急了就脱口而出了。”

虽然没有找到流言的源头,夏侯纾却松了口气。但她转念一想,越发觉得方娥或许并不想传言中那么蠢笨。后宫就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愚笨之人根本就不会被留下,就算侥幸留了下来,也无法立足。

夏侯纾道:“你替我好好查查这个宫女,看看她有没有其他的底细,不一定从她本人入手,也可以查查她平时会接触到的人。”

陈怀济领命又去了。

晚些时候,陈怀济再次打探回来报:“娘娘,奴婢刚刚打听到那方娥的远房姨娘曾在景华殿当过差,据说是个下等的洒扫嬷嬷。”

“原来如此。”夏侯纾心里顿时明了,“那个嬷嬷现在何处?”

陈怀济微微叹了口气,遗憾地说:“回娘娘,那嬷嬷离开景华殿后在冷宫那边打杂,上个月已经去了。”

“死了?怎么就这么凑巧?”夏侯纾有些吃惊,“她临终前可曾与方娥见过面?”

陈怀济摇了摇头说:“奴婢也问过,冷宫那边管得紧,别说是人,连只苍蝇都难进去。想来方娥是见不到的。”

夏侯纾越发疑惑,喃喃道:“这倒怪了,那么方娥又是如何得知这件事的?”

陈怀济也说不清楚,便提醒道:“娘娘,依奴婢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想办法先把谣言压制住,不然,可能会伤及皇家体面。”

夏侯纾觉得心里一阵疲惫,根本就不想去掺和这件事。可是独孤彻当众下令由她代皇后打理后宫,她又不得不为这些事操心。于是她又叮嘱道:“你派人继续盯着那个方娥,看看她平时都与些什么人接触。”

“是。”陈怀济答完话就出去了。

夏侯纾静静地思考着该如何着手才能抑制谣言的蔓延。

常言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夏侯纾还来不及想办法压制这个谣言,它就已经传到了宫外,朝中大臣碰在一起也会相互嘀咕几句。

奈何事情还没查清楚,又找不到正当的理由搪塞。

独孤彻这几天的压力也很大,丧子之痛先不说,光是朝中大臣的议论与疑问就足以让他心力交瘁。甚至有人说宫中接二连三地出现怪事,肯定是幽冤魂作祟,换句话来说就是冤魂不散。

于是,姚家的事又被扯了出来。

夏侯纾一边暗自思忖着,一边给独孤彻揉着太阳穴,低头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了他手中翻开的奏折。

王丞相与几个重臣联合上奏请求让护国寺的得道高僧进宫超度。

独孤彻随手将奏折扔到一边,手掌紧握成一个拳头,扯动着关节咯咯作响,看来是被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发号施令的大臣气坏了。

夏侯纾停下手里的动作,小心翼翼地覆上他的手。那双手,曾经温暖如春日的阳光,如今却冷得如同冬夜的寒冰,让她心如刀割。

独孤彻抬头看着夏侯纾,眼中带着深深的悲戚。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问出的问题沉重而又带着无尽的苦涩:“纾儿,你说,这是朕的报应吗?”

这种眼神,夏侯纾曾在他失去大皇子的时候见过。那时,无数人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血流成河。如今,同样的眼神再次出现,不禁让人担忧,难道历史又要重演,再次陷入血雨腥风之中吗?

“当然不是!”断然否定,接着她以温和的语气劝慰道,"这些都只是无稽之谈,纯粹是巧合。陛下万不可轻信!”

"不,这便是朕的报应!"独孤彻苦涩的摇头,他的声音和眼神都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他又低声自语,"否则,怎会如此巧合?"

面对他的痛苦,夏侯纾发现言语如此苍白无力。她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她的温暖与支持。她深知,谣言虽恶毒,但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她一定会将此事弄个水落石出。

陈怀济又暗中观察了几天,发现方娥除了每日按时给毓韶宫送衣服外,停留不超过半盏茶功夫,之后便再没有跟其他人接触。种种迹象表明,方娥确实没什么可疑之处,那么她究竟又是从何知道姚贵妃的诅咒?

陈怀济也摸不透其中的奥秘,只好提议道:“娘娘,奴婢看这个方娥也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不如把她找来,一问便知。”

夏侯纾并不赞同他的做法,方娥现在是唯一的线索,万一她死也不肯说,他们未必就能取得进一步线索。

“不可。”夏侯纾拒绝了他的提议,“事情还没有查清楚,先别打草惊蛇。”

陈怀济点点头,束手站在下首,一边静候差遣,一边默默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取得进展。

夏侯纾也暗自斟酌了一会儿,脑海中回荡着陈怀济刚刚告诉他的话。她再次确认道:“你之前提到,方娥每日都会前往毓韶宫送洗好的衣物,是吗?”

陈怀济有些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回答道:“对,娘娘。姚家的二姑娘如今还住在毓韶宫,之前陛下特许要优待她,宫人不敢怠慢。”

夏侯纾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异常,追问道:“宫中女眷的衣物不都是有专门的内侍送洗吗?为何毓韶宫例外?”

陈怀济思索片刻,如实回答说:“听说帝太后身边的李嬷嬷从前在浣衣局待过,与浣衣局的管事十分熟稔,所以对浣衣局向来关照。”

“李嬷嬷?”夏侯纾仔细回忆着这个人,不由得冷笑,“她不是已经去给帝太后守陵了吗?这人都不在了,规矩倒是留了下来。”

陈怀济立马反应了过来,忙说:“奴婢这就去通知他们以后废了这规矩。”

“谁说让你去了?”夏侯纾大声喝止他,“怀济,我知道你有些小聪明,但不要自作聪明。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你可得分清楚了?”

陈怀济瞬间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些过于独断,于是他立刻诚惶诚恐地回应道:“娘娘的教诲,奴婢定当铭记在心!”

夏侯纾这样说,其实只是想提醒他,并不打算和他计较。然而,她觉得没有必要过多解释,于是轻轻摆摆手,说道:“你先下去吧,继续严密监视她,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即回来报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