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登凤阙 > 第347章 吊唁

登凤阙 第347章 吊唁

作者:锦瑟轻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01 11:5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熙平十年冬,北原的军队在边境频繁地滋扰,意图侵占两国通商贸易的重要据点——榷城。居雁关守将徐英达数次率领部下平息骚乱,然而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英勇牺牲,以身殉国。

当徐英达战死的消息传来时,夏侯纾正在梳洗。那把陪伴她许久的木梳,突然间在手中断裂开来,硬生生地扯断了她的长发,痛得她心惊肉跳。神经被刺激得麻木,她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她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徐暮山那张曾经青涩而阳光的面孔。此刻,他的心情一定是沉痛到了极点。她可以想象得到,他失去了最最敬爱的父亲,心中的悲痛和无助是多么的沉重。

夏侯纾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哀伤,却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那远在他方的徐暮山。她默默地处理着断发,心中的痛楚却久久不能平息。

随后,夏侯纾急匆匆地从小山丘的栈道赶往越国公府,得知父亲正在大书房。她立刻前往大书房,然而在门口被林岐拦住了。从林岐的语气中,夏侯纾察觉到父亲似有请旨出征的打算,此刻他正与众将领和幕僚们商讨相关事宜。夏侯翊和夏侯翓兄弟也参与其中。

夏侯纾只好站在书房外面候着,听着书房内争论声此起彼伏。

不一会儿,钟玉卿也匆忙赶来。当她看到女儿正伫立在屋外,她立刻在夏侯纾的身边停下,眼神中流露出急切的神情。母女俩心照不宣地紧紧盯着书房那紧闭的大门。

在书房内,夏侯翊与众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他们同意了夏侯渊主动请缨北上抗敌的决定,而夏侯翊本人也决定随行。这一决定不仅是为了祭奠已故的徐将军,更是为了洗刷十年前夏侯翖失踪的耻辱。

在听到夏侯翊也要北上时,夏侯纾不禁多留意了一下母亲的神情。钟玉卿的脸上交织着复杂的情感,让人难以分辨是担忧还是欣慰。她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介入或者阻止的迹象。

待几位部将和幕僚走后,钟玉卿才领着夏侯纾进去。

夏侯渊抬头看向钟玉卿,又看了看夏侯翊,最后又将目光落回钟玉卿身上,显然在内心经历了一番挣扎。他有些为难地说:“夫人,翊儿他……”

钟玉卿看向儿子,嘴角勾起一丝温暖的微笑,语气坚定地说:“徐将军戍守边关近十年,忠肝沥胆,战功无数,如今为国捐躯,乃忠烈之士,夏侯氏与徐家素来交好,理应前去吊唁。”

夏侯渊很是诧异,毕竟这些年他们纵容着夏侯翊扮演一个纨绔子弟,就是为了不让他去往边关,接近战场,步入长子夏侯翖的后尘,却未料到妻子今日会这么说。

钟玉卿似乎从丈夫的眼神中领悟了他的意图,接着解释说:“夏侯氏的男儿,生来就是要上战场的。既然翖儿能够去得,那么翊儿自然也去得。”

夏侯纾有一刻的失神,十年了,她没想到母亲终究还是想通了。

思量了很久,夏侯纾匆忙返回倚香苑,命人备好马车,急速驶向皇宫,去寻找独孤彻。她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而她心中也怀着一股强烈的渴望,希望能够借此完成自己的夙愿。

夏侯纾匆匆忙忙来到御书房,却遭到了祝成鸿的阻拦。

祝成鸿谨慎地靠近夏侯纾,低声提醒道:“娘娘,老奴明白您来找陛下的急迫心情,但现在真的不是合适的时机。恳请您先移步到偏殿稍作休息,等待片刻。”

祝成鸿不是那种爱开玩笑的人,所以夏侯纾也没有多问,便按照他的提示先到偏殿坐着等独孤彻。

御书房的正殿里,独孤彻与几个重臣就榷城失守一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半晌的争执,他们君臣之间最终达成共识,决定由独孤彻亲自前往吊唁。此举不仅可提振全军士气,也是对徐英达将军在天之灵的告慰,旨在安抚天下百姓,威震北原敌军。

待几位大臣离去后,独孤彻才绕过与偏殿相隔的一扇精美的雕花木门,显露出疲惫的神情。他望着夏侯纾所在的方向,轻声问道:“纾儿,你这么急匆匆地赶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主意?”

夏侯纾有一刻的失神,祝成鸿并未通传,他竟也知道她在这里?

夏侯纾这才起身从半掩着的屏风后面缓缓走出来,坚定地说:“徐将军为国捐躯,皇上理应前去吊唁。”

独孤彻听后,无奈地叹息道:“朕如何不想告慰亡灵,安抚人心。可是如今朝中也是水深火热,朕就怕此去路远,朝中起事,将永无安宁。”

他说得没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皇帝应当以大局为重。

夏侯纾稍作沉吟,又道:“陛下,臣妾斗胆请求借用你的名义,北上吊唁。”

独孤彻忽然皱紧了眉头,追问道:“你这是何意?”

夏侯纾不想他误会,便解释道:“陛下,徐将军忠肝沥胆,舍生取义,陛下前去吊唁必能鼓舞士气。但是陛下天下人的陛下,身负富贵安邦的职责,不能顾此失彼,所以,臣妾愿代陛下北上吊唁。”

见她对此十分积极,独孤彻感到无法理解,心里更是疑窦丛生。他迟疑道:“可是南祁自开国以来就没有嫔妃代天子安抚将士的先例,只怕这不合规矩。”

“规矩是人定的,以前没有,并不意味着以后不能有。陛下是天子,陛下的话就是规矩。既然陛下有意安抚,便从现在开始立下新的规矩吧。”夏侯纾郑重其事地说道,“臣妾贵为南祁的贤妃,代陛下前去并不失威仪;再者,徐家与越国公府乃是通家之好,徐将军曾为我父亲的副将,自幼待臣妾如同亲生,臣妾也理应前去吊唁。不过,若能借陛下的名义,势必会减退小人之心,助陛下找出内奸!”

独孤彻没想到她原来早就已经替自己想好了说辞,但又不好拆穿,便道:“纾儿,朕就说你是将相之才吧!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独孤彻一愣,他没想到她原来早就已经替自己想好了说辞,此刻的惊讶与赞赏皆出于真心。然而,他转念一想,自己若直接拆穿她别有用心,难免显得自己无趣,于是他便顺着她的话往下说。

“纾儿,你真不愧是朕的贤内助。朕怎么就没有像你一样,提前想到这些呢?”独孤彻微笑着说道,语气中满是赞赏,又显得有几分刻意。

夏侯纾轻轻一笑,顺着他的话道:“陛下整日操劳国事,无暇他顾,自然不会去想这些琐事。臣妾不过是抛砖引玉,投机取巧罢了。”

独孤彻摆摆手,笑着说:“你就别恭维朕了。有你陪伴在朕身边,是朕莫大的荣幸。”

夏侯纾看着他,想笑又笑不出来。他的一句“莫大的荣幸‘,对她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居雁关位于南祁与北原两国交界处,遥遥望去,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它经历了无数风沙的侵蚀,岁月的洗礼,使其更显古老而神秘。每年春夏之交,成千上万只大雁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此栖息繁衍,这便是居雁关得名的由来。此关被誉为南祁的门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夏侯纾与赤羽军援军一路疾驰,顶着寒风,冒着风雨,连续五天五夜不间断地赶路,终于抵达了居雁关。他们的到来,早已有守关的将士们翘首以待。

眼见此景,夏侯纾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这些勇士们为了国家的安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渴望得到应有的回报。然而,她也不能辜负独孤彻的托付,必须确保皇家的威严。于是,她灵机一动,借口陛下连日赶路受了寒,命令侍卫立刻驱车入城,以保护陛下不受寒风的侵袭。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理由,却让随行的赤羽军援军无话可说,他们明白夏侯纾的用心良苦。

独孤彻身为一国天子,身份何等高贵特殊,天下的事情那么多,总不能什么事都要天子身体力行,所以偶尔会培养几个“傀儡”替他们出席一些必要的场合。

马车疾驰,穿过城市的街道,直奔徐英达的灵堂。夏侯纾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徐将军的牺牲对国家和赤羽军都是巨大的损失。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重振士气,为徐将军报仇雪恨,以慰其在天之灵。

灵堂就设在军中的校场一角。马车停在了灵堂前,夏侯纾缓步走下,抬头望去,只见灵堂庄严肃穆,一个年迈的老将在诵读悼文,哀伤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跪在灵堂前的徐暮山尚未卸下身上的青铜色铠甲,只在外面套着白色孝衣,目光悲戚。军中将士都是披麻戴孝,神情悲愤而哀切。

徐英达虽然最终难逃将士的命运,战死沙场,但终还是深得军心。

夏侯纾深吸一口冷气,稳步踏入灵堂。她与“陛下”一同上前,为逝者献上了一炷香。随后,其他随行的将士们也按照各自的品级依次进行祭拜。整个过程庄重肃穆,充满着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

夜幕降临后,夏侯纾屏退了随从,独自前往灵堂。当她走进灵堂,看到徐暮山正虔诚地跪在堂前,为亡父烧纸钱,她的眼角不禁湿润了。

夏侯纾没有打扰他,而是选择在一旁静静地站立。她看着徐暮山专注的神情,心中五味杂陈。她取了一炷香,点燃后,走到徐英达的灵柩前,深深地鞠躬磕头。

整个灵堂中,只有香烛的烟气和纸钱的灰烬在空中飘散,带着一种别样的寂静和庄重。夏侯纾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希望徐英达在另一个世界里能够安息,也希望他的家人能够早日走出悲痛。

徐暮山满脸诧异地看着夏侯纾,喃喃道:“贤妃娘娘,你这是……”

夏侯纾不禁一愣,自从她认识徐暮山以来,他总是亲昵地称呼她为“纾儿妹妹”,而现在却恭敬地称呼她为“贤妃娘娘”。她心里明白,其中的距离感,已经悄然滋生。

她长叹一声,其实这样的结果,她早就预料到了。如此,他便不会对她念念不忘,不会在心底深处留下一丝遐想。这样,对两人都好。

夏侯纾微微一笑,心中释然。从此,他们可以各自安好,不再有纠缠不清的情愫。

“徐二哥,白日我代替陛下敬了香,但这炷香,是我特地为徐叔叔而点。”夏侯纾缓缓转头,深邃的目光直视着徐暮山,继续道,“徐叔叔待我视如己出,如今能为他点上这炷香,也算是我作为晚辈的一份心意。”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徐暮山神情淡漠,显然已不再是曾经那个青涩温柔的少年。

此刻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四周空无一人。在这样的时刻,夏侯纾觉得没有必要再隐瞒下去了,于是她说:“徐二哥,有件事情我觉得应该告诉你。白天进香的人并不是真正的陛下。宫中有北原的细作,陛下想借此机会,金蝉脱壳,把那个人引出来。所以,这次前来进香的其实是我,我希望你能理解陛下的苦心。”

徐暮山面不改色,没有流露出任何惊异的神情,随后淡然一笑,说道:“你是南祁的贤妃,你能亲自前来,对父亲而言,已经是无上的荣耀了。”

听他这么说,夏侯纾心里涌起一阵痛感,她甚至怀疑,徐暮山是否真的已经完全放下。然而,深想一层,她当初那样做,就应该预料到今天的局面,所有的痛苦,都是她自己一手铸就。夏侯纾凄婉的一笑,再次开口:“徐二哥,请你节哀顺变,南祁需要你,你的部下也需要你,请你一定要重新振作起来。”

“你放心,即便你不提及,我也会重新振作。”徐暮山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仿佛全身热血沸腾,“我势必杀进北原,用赫连保康的鲜血来祭奠我父亲的在天之灵,以及南祁万千英勇将士的亡魂!”

夏侯纾沉默以对。

上次一战,赤羽军损失惨重。徐英达率领的两万大军,最后只剩下寥寥两千人。甚至连徐英达本人也因重伤而英勇牺牲。好在援军在最后关头终于赶到,否则他们的尸首都可能被敌人俘虏。对于这样的惨重损失和侮辱,徐暮山心中的愤怒和仇恨是理所当然的。

夏侯纾深知活在仇恨里并非好事,但在当前严峻的情势下,仇恨却是鼓舞士气的最大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