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35章 装出境界来了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35章 装出境界来了

作者:冰川火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3:43:59 来源:小说旗

刘小庆站起身,笑着说:“午饭我请客吧,也好跟小高老师多交流交流。”

高远拽住蠢蠢欲动的小叔,不假思索地婉拒道:“不好意思啊刘老师,我小叔过来找我,是通知我回家吃饭的。改天吧,改天我请您。”

刘小庆看他一眼,遗憾地说道:“好吧,那我就不打扰您几位,先回了。”

她站起身就走。

高远咳嗽一声,说:“剧本您得给我留下啊。”

刘小庆回眸一笑,这才把剧本轻轻放在了茶几上,转身离去。

“唉,全是小心思啊。”高远感慨道。

“我劝你离她远一点。”梁晓声对高远说道。

“怎么了?这人不好接触吗?”高远装傻充愣。

梁晓声纠结了片刻后说道:“倒是不难接触,就是吧,她私生活混乱了些,作风上有点问题。”

哎呀,作风问题在这个年代中可是个大问题啊。

高远上辈子就对刘老师那几段感情耳熟能详了,但他不说,还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怂恿着梁晓声展开来讲讲。

高跃林也满脸好奇,作风有问题好啊,没问题我还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呢。

梁晓声到底是个有底线的人,背地里议论别人不是的事情他干不出来,架着高远的胳膊往外走,死活不肯透露半分。

“这是你小叔?”

“昂,亲的。”

“你真回家吃啊?”

“我们家搬到学院路30号院了,离家近,我回去看看。”

梁晓声琢磨琢磨,说:“30号院,那不是钢铁学院的教师公寓么。”

高远笑道:“我爸在钢铁学院任教,这不刚落实了政策,院领导把收回去的房子又还了回来。”

有些话,无需多说。

梁晓声点头表示明白。

三人在楼下分别。

高远和小叔回学院路。

梁晓声去食堂吃午饭。

边走,高跃林边打量着厂区,男男女女穿梭在厂里,其中不乏一些成名已久的老电影人,和这几年刚在影坛崭露头角的青年新星。

有几个跟高远认识的主动跟他打招呼。

高远也一一回应着。

“那是李秀明,那个是张金玲,这两位加上刘小庆,就是北影厂的三朵金花。”高远给小叔介绍着。

“长得确实漂亮。诶,那女的是谁啊?”他又瞧见一位,只给高远看。

高远望过去,嘴角浮现出笑意,“蔡明,也是厂里的职工,你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认识一下?”

高跃林一哆嗦,摆着手说道:“不了不了,这姑娘长得……”

他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了。

高远笑着说:“特点鲜明?”

“哈哈哈哈,没错,特点鲜明。”

叔侄俩出了门,坐632路公交车花了8分钟到达钢铁学院北门。

进了院子左拐便是10号公寓楼。

高远家是2单元3楼西户。

公寓楼是70年代初兴建的,砖混结构,一共五层,每层两个住户,入户门相对的户型。

在国营大厂的职工们大多数还在住筒子楼的现如今,这种户型的房子绝对领先潮流。

没办法,谁让钢铁学院跟首钢联系紧密呢。

别以为首钢只生产钢筋,那可是个大集团,下属的二级企业里就有好几家建筑公司。

建筑公司的设计师们操刀设计教师公寓,主打一个宽敞明亮、坚固耐用。

高远迈步走进单元门,拾阶而上,到了家门口,见房门半开着,他推门而入。

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上辈子在这套房子里住了十多年,一直到父亲去世后,他担心母亲睹物思人积郁成疾,好说歹说方才劝得母亲搬离了此处。

这辈子再次回到这个非常熟悉的住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父亲的身子骨很硬朗。

母亲在通往戏精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姐姐……

“呀,小远回来了。”刚想到姐姐,姐姐就到。

高雅抱着把吉他快步走过来,向高远展示着,“瞧瞧这是啥?”

“吉他,外国人叫guitar,因为有六根弦,又被称之为六弦琴。姐,你从哪儿找到这把老家伙的?”

高远从姐姐手中把吉他接过来,轻轻抚摸着琴箱,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庆奶白嫩的肌肤。

这把民谣吉他是姐弟俩求了老爸好几次,老爸才咬着牙跺着脚给两人买回来的。

记忆中,上辈子一家人回来后并没有找到这把吉他。

或许是家里又被别人光顾过还是其他原因,高远回忆不起来了。

姐弟俩还失落过很长时间。

如今又见到老伙计,他格外高兴。

高雅笑着说道:“很惊喜吧?就在你卧室衣柜的上面放着呢,我拿下来后琴弦都松了,好在我调了调发现还能用,不然就只能去琉璃厂乐器店重新配了。”

在京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十个里有八个会弹吉他,并且水平不赖。

因为文化娱乐活动匮乏,年轻人们又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就只能自找乐子。

所以,两伙人约个地儿茬琴也不知道被哪位大才给带动了起来。

成为年轻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娱乐活动。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小伙子抱一把吉他往金水桥白玉栏杆上一靠,栽歪着身子边弹边唱,吸引眼球不说,还能大大提高拍婆子的成功率。

“嗯嗯,确实有点惊喜了。”高远把吉他抱在怀里,抬手扫了一道和弦。

悦耳的声音在客厅里飘荡,高雅眼睛一亮,挑起大拇指道:“可以啊,你的手艺居然没丢下。”

高远嘿嘿一笑,说道:“也不成了,好几年没摸过了,想要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还得熟悉一段时间。”

高雅闻言立马抢了过去,“好好写你的剧本吧,别抢啊,我先玩儿几天。”

高远笑着说好。

他太清楚了,姐姐的吉他弹奏水平比他高的不是一星半点,嗓音也清澈透亮,唱歌贼好听。

她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这也是她为什么要报考北师大音乐教育专业的原因。

上辈子,姐姐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育英中学教音乐,后来自己下海开了家音乐大教堂,并且培养出了几名在流行乐坛里排得上号的歌星。

她在音乐教学领域里也是有一号的人物。

诶,要不要给姐姐写几首歌呢?

这个念头一冒头,高远立马兴奋了。

培养别人成名成星固然受人敬重,但哪有自个儿登顶乐坛更有成就感的。

现在还不是时候,过段时间再说。

高远按捺住这个想法,在家里转了起来。

这套房子有83平米,纯83平,没公摊。

公摊面积这个概念是李黄瓜那个老王八蛋首创的,害老百姓们多花了多少冤枉钱呐。

三室两厅一卫的格局。

主卧室在南向,对面是次卧。

客厅靠近阳台边还有间卧室,这才是高远的自留地。

他这间卧室有16个平米,不大,一应家具却很齐全。

高远推开门,没往里走,站在门口看了看,书桌旁边立着个书架,对面是张一五米的床,床边竖着两开门衣柜。

白色地板砖被拖得能反射出人影来。

一切都是记忆中的样子。

他又去卫生间看了看。

嗯,抽水箱,蹲便器。

这也比每天早晨去胡同口排大队挤公厕强多了。

高远回到客厅,往沙发上一坐,接着立马又站了起来,沙发里面的弹簧都没弹性了,一屁股坐下去,好悬没闪着腰。

见他这副窘迫样,高跃林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这时候,老妈和小姑从厨房里走出来。

老妈笑道:“你们三个,洗手吃饭。”

高远立正敬礼,大声说道:“遵命!”

然后奔卫生间,洗了手回来,先把将校呢脱下来扔到自己房间床上,又把那个厚厚的信封拿出来。

他走到餐桌前坐下,啪地一甩,扬眉吐气道:“妈,我的稿酬发下来了,您得着吧。”

张雪梅又惊又喜,连忙将信封拿起来打开,往里一瞧,咝了一声,“多少钱啊这是?”

高远往饭碗里夹了些土豆丝,扒拉一口米饭后云淡风轻地说道:“不多,才1220块,跟我爸没得比。”

张雪梅突然很想揍他一顿,“1220块还不多,多少是多啊?”

高雅也惊讶地望着高远,说道:“你小子太能装了,都装出境界来了,要知道,这1220,一个国家干部也得工作将近两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

小姑点头如捣蒜,却问道:“写剧本这么挣钱吗?”

“这还算少的,我听北影厂文学部的编辑们说,5、60年代才疯狂,一名编剧写的剧本被制片厂采用了,最少也能挣4000块。”

“天啊,那写两个剧本不就成万元户了吗?”

“有些知名编剧,写一个就能成万元户。”

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雪梅又把信封递还给高远,她说道:“你自个儿挣的钱,自个儿存起来,妈可不负责帮你保管。”

高远接过来,放下饭碗,又把信封打开,从里面点出二十张递给老妈,说:“妈,别推辞,贴补家用。”

张雪梅点点头,开心得像个42岁的孩子。

高远又数出二十张放在小姑面前,说:“小姑,您一个人南下求学,身上没点钱一家人都不会安心,这钱您拿着。”

“不不不,小远,你的心意小姑心领了,小姑这些年也存了不少工资,足够花销了,怎么能拿你的钱呢。”高跃然坚辞不受。

“为什么不能拿我的钱?您攒下的是您的,我孝敬的是我应当应分的,侄子孝敬姑姑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别再推来推去了啊,赶紧收起来吧。”高远非常坚决。

张雪梅笑道:“跃然,小远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你就收下吧。跟自己侄子就别见外了,他孝敬你是应该的。”

高跃然双眼中有泪光在闪动,她吸溜一下鼻子,噗嗤笑了,“哎呀,我现在心里满满都是幸福感。那我就不客气了,小远,这钱姑收了。”

高远笑着说:“您本就应该收着。”

高跃林眼巴巴望着高远,心里默念着该我了该我了,你小子孝敬完你小姑,总不会厚此薄彼,不孝敬你小叔吧?

只见高远麻溜的数出十张,塞高雅手里,说:“姐,多少是个意思,花完了再跟弟弟要哈。”

高雅不好意思起来,“太多了太多了,100块啊,我上哪儿花去啊?我拿一张就行。”

“收着!”

“好的!”

高跃林:“……我在这个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