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15章 京城状元的诞生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15章 京城状元的诞生

作者:冰川火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3:43:59 来源:小说旗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

往后的一段时间里,高远还是没想到该创作点什么。

利用这段平静的时光,他倒是没少去钓鱼。

隔三岔五自己去,到了周末就拉上立伟哥一起去。

老爸也跟着去了两次,每次收获都不小。

高远也见过李红军等人几次,彼此之间越聊越亲热,关系也突飞猛进地发展着。

但高远没再见过肖卫红,问李红军,李红军也说有日子没见过她了。

这让高远有点看不透这姑娘了。

就在他沉浸在钓鱼、休息,闲来无事给老爸、小姑做做饭,给大伯送送饭的这段美好时光里时,高考语文阅卷组的各位老师们却在为两篇高考作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这两篇作文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但内容却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是描写知青岁月的,一个是描写高考备战的。

老师们争议的点也在这里。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这两篇文章都很优秀。”语文阅卷组组长赵培杰说道。

“文笔出色,言之有物。刘学红同学这篇作文,联系生活实际,描写了她在农村的生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农民群众的真实情况。

我认为,刘同学这篇作文是符合《人民x报》的刊登标准的。”沈老师说道。

“我不同意沈老师的意见,当然,我也不是说刘同学这篇作文不够好,我只是觉得大家对于‘好’的评判标准始终没有统一起来。

高远同学这篇作文不优秀吗?

我觉得特别优秀,他站在了一名应届毕业生的角度去描写如何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何在得知高考恢复后的消息后刻苦复习。

这给广大考生带来一个非常积极、正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让考生们知道,知识是能够改变命运的。

不夸张地说,作为应届毕业生,高远同学在学习上的努力,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完全有资格成为广大考生中的标杆人物。

并且你们看他的遣词造句,没觉得很有层次感吗?”李老师抖着高远的试卷义正言辞。

其余各位阅卷老师开始交头接耳。

赵培杰深深叹了声气,沈老师和李老师已经争执了小二十分钟了,沈老师是挺刘派,李老师是挺高派,观点相左,谁也说服不了谁。

都是《人民x报》闹的。

好么秧地,你们选什么优秀作文,登什么报纸啊?

这不是故意给阅卷工作增加难度么。

赵培杰心里有意见,却也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去。

可以想见,刘学红和高远,无论哪位同学的作文被《人民x报》刊载了,必有一人会得到巨大的社会关注度和热度。

在这个大家把荣誉看得比天大的年代中,一个学子写的作文被报纸刊登了,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获得了荣誉那么简单,那真就是改变命运了。

见老师们还在辩论,赵培杰脑瓜子嗡嗡响,他似乎下定了决心,一拍桌子说道:“都别争了,再争论下去也没个结果。这样吧,把这两篇作文都推荐给《人民x报》编辑部,至于他们采用哪篇,让他们自个儿决定去!”

沈老师哼了一声,说道:“您可真会和稀泥!”

赵培杰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不会说话就闭上你那张嘴!

李老师笑着说:“说不定两篇都会被采用呢。赵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这两篇作文,我们如何打分啊?”

赵培杰淡淡地说道:“都给99分吧。”

大家都认可地点点头。

实在是这两篇作文的质量太难分高下,难以取舍了。

平衡**,在这一刻露出狰狞。

三天后就是元旦佳节。

这天中午,高跃民蹬着28大杠,带着张雪梅兴冲冲回到了家。

老妈手里拿着张《人民x报》,一进院子就大声喊道:“远子,小远子,你的高考作文上报纸啦!你在屋没啊?”

这一嗓子,把刘前进两口子都从屋里喊了出来。

刘婶走上前,问道:“雪梅你刚才说什么?谁的作文上报纸了?”

张雪梅眉开眼笑道:“还能有谁,我家小远呗。”

说着,她把报纸翻开,送到刘婶眼前,又道:“看见没,就这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名字是高远,小远写的作文被《人民x报》全文刊登。

能上《人民x报》的高考生,迄今为止全国也才有两个啊。”

刘婶看了眼,一个字儿都不认识,还给张雪梅添堵道:“不会是重名的吧?”

张雪梅真想踹她一脚,好心情全被这个老刁婆破坏了。

她把报纸收起来,瞪老刁婆一眼,气呼呼说道:“不会说话就闭上你这张臭嘴!也别用怀疑一切的态度给我添恶心!

你以为我家远子像你家老二似的不学无术,就知道钻女人的裤裆啊?

我家远子优秀着呢!

明跟你说,这张报纸是报社编辑部的同志亲自送到孩儿他爸单位里去的,高考阅卷组的老师们也证实了,这篇作文就是我家远子写的。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算了,我也懒得跟你计较了!

差点儿忘了,你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这报纸,给你看了也白看!”

刘婶被张雪梅这番机关枪一般的话气得脸通红。

刘前进低声说了句:“老高家的,这话说得过分了。”

张雪梅冷哼了一声,懒得理他。

支好自行车的高跃民板着脸大声说道:“雪梅,你跟两个文盲有啥好显摆的,赶紧回屋里来。”

这时候,高远也打着哈欠推开门走出来。

他刚好听到了老妈那番话。

高远乐了,之前没瞧出来,老妈有点戏精人格啊。

自己这嘴皮子不饶人的性格,百分百是随了老妈。

张雪梅又狠狠瞪了刘婶一眼,裹了裹大衣,转身走到屋门前。

一见大儿砸,张雪梅就乐不可支了,“小远,好样的!这回你可真给妈争脸了!”

高远抱住老妈,心如止水,脸上却阳光灿烂,道:“基本操作罢了,不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哈,哎呀您浑身都冻透了,咱回屋说,屋里暖和。”

一家三口掀开棉门帘子,进了屋。

高远给父母倒了两杯热水递到二老手中。

张雪梅把搪瓷缸子接过来放在桌子上,又展开报纸让儿砸看一眼,骄傲地说道:“我儿厉害了,作文都能上《人民x报》了。你不知道啊,你爸一上班,报社的编辑就找了过去,把报纸给你爸看了后,你爸都傻眼了。

一个劲儿问人家,这真是我儿子写的?

见你爸不信,那编辑就拿出了高考语文阅卷组的推荐信。

信上面有你的姓名,高考报名号和报考科目,你爸看了后才确信这作文是你写的。

你爸给我在的村子支部打了电话后,我就着急忙慌回来了。

混小子,你是咱家第一个被报纸刊登文章的人,爸妈给你庆庆功。”

高远咧着大嘴喜不自胜。

“好小子,不错!”高跃民喝了口开水,放下杯子后拍着高远的胳膊,笑容满面道:“我再跟你透露个好消息,今儿一上午,找我的人就没断过,北大、清华、人大,还有明珠市的复旦,津城市的南开,都给我打来电话,邀请你去他们学校就读本科。

北大和清华招生办的老师还特意找上了门,让爸回来做你的思想工作呢。

虽说这年头上大学不用自个儿掏钱,但两位老师都给了承诺,正式复课的十六个专业随你挑。

还有啊,我们学院党委书记知道你的成绩后,也厚着脸皮让我问你,愿不愿意去钢铁学院就读?

爸当场就给他拒了!

做什么美梦呢?我儿子可是北大清华都在争取的对象,你一个钢铁学院,怎么配得上我儿子的才学啊?

儿砸,爸从来没感觉到如此的扬眉吐气。

就像你妈说的,你给爸妈争大面子啦!”

别说重生后了,上辈子高远也没听父母一口气说过这么多话啊。

看着父母兴高采烈的样子,高远也有点激动,重生一次,还有什么比让父母开心更重要的呢?

答案是:没有了。

一手挽着父亲,一手挽着母亲,高远笑着问道:“这么说,我是今年的高考状元?”

高跃民点点头,笑道:“清华北大两所高校的老师都证实过了,你今年的高考成绩总分是387分,是当之无愧的京城市高考状元。

并且你也开了高校录取的先河,要知道,之前,报哪所大学,分数线达标后就得上哪所大学。

你小子成绩一出来,立刻成各大高校竞相争取的香饽饽了。

这是前所未有的。”

“高考前我就跟您说嘛,您可别小看您儿砸,我虽说调皮捣蛋了些,但我聪明啊,我稍微学学,就比其他埋头苦读的同学们强。”高远大言不惭。

“对,我儿子最聪明了。你这高考成绩一出来,连你爸都跟着沾光了,今天上午学院领导正式找你爸谈过话了,让你爸明天一早就回学院里报到,并且正式邀请你爸参与到考生录取的工作中去。”张雪梅又放出一颗卫星来。

还没等高远对老爸表示祝贺,从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爸、妈、小远,你们在家吗?”

高远听到声音,心里一哆嗦,噔噔噔跑过去,开了门,挑起门帘子,一瞧,热泪盈眶:“姐,你可算是回来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