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 第55章 怒赚300块

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 第55章 怒赚300块

作者:冰川火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3:43:59 来源:小说旗

这歌特别应景。

再加上高远唱得满是柔情,很快把导演、副导、摄像以及老艺术家们、青年演员都吸引过来。

王好为双眼亮晶晶的,等一曲唱完,她激动地走上前,问高远道:“这歌儿是你写的?”

高远臭不要脸地说道:“是。”

《三月里的小雨》嘛,刘文正收录在1981年同名专辑中的主打歌。

现在这歌儿还没被创作出来呢,高远果断窃之,一点心理负担都木有。

再说,剽窃宝岛歌手的作品,代表的那是良知和正义。

就看不惯你们这些数典忘宗的王八蛋!

早晚收了你!

王好为丝毫不怀疑创作出《瞧这一家子》剧本的高远写不出一首歌曲来。

她只是有点惊讶高远居然通晓音律。

“小高,你学过音乐?”她好奇地问道。

其他人也都目光灼灼望着高远。

李健群打量着他,对他展现出来的才华愈发感到震惊了。

小伙子是个全能型人才啊。

高远挠挠头,笑道:“王导也是bJ人,您应该清楚,我们这代人平时缺少娱乐活动,就只能自找其乐,三五一群去街头巷尾茬架茬琴就跟家常便饭似的。

没点儿手艺,怎么吸引小姑娘的关注啊。”

说着,他冲大姐姐挑了挑眉。

李健群俏脸通红,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心里却甜丝丝的。

他是在对我暗示些什么吗?

王好为哈哈大笑,“你小子,倒是一点都不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算你坦诚。这歌儿真不错,抒情浪漫,带着淡淡的忧郁,很有味道。”

李健群补充道:“将风景和心情共同谱写进作品中,用小雨和小溪那种画面的流动感,带活了一个寂寥的身影,使一首简单的作品,在一种情与景的对照上,将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评价这么高吗?

高远又扫了一段和弦,权当是配合姐姐至高无上的称赞。

王好为看着她,笑道:“健群这番评价太得当、太准确了,难怪大家都说你和小高是有默契的,依我看,你俩不仅有默契,简直就是心有灵犀,心意相通。”

美人痣姑娘羞涩地一跺脚,“导演,您说什么呢?”

某个男人眉开眼笑,导演,您这话说到我心缝儿里啦!

诸位同仁们拼命点头。

大家又不傻,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都察觉到小高老师对健群姑娘有那么一丝丝的情愫。

王好为呵呵笑着,也不点破两人间那点小心思,扭头问高远道:“卖吗?”

不卖!

把我当什么人了?

我还是个黄花大小伙子呢。

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导演问的是歌卖不卖,连连点头道:“卖!卖!”

虽说不知道给多少钱,但蚊子腿再小它也是肉。

他这么个钻进钱眼儿里就不想出来的人,是绝不会放掉任何一个挣钱的机会的。

王好为想了想,笑道:“一口价,300块,你同意,我就让后勤给钱。”

这么多!

高远惊住了。

他还以为能卖个30、50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他了解过行情,国家规定:歌曲的曲作者按首算钱,每首曲子15——30块钱,词作者亦是如此。

既作曲又作词,定格支付费用也才60块钱。

见他露出不解的神色,王好为干脆拽过把椅子来坐下了,跟他解释道:“看来,你是清楚国家政策的,但并没有真正搞明白。

我这样跟你说吧,你单独写一首歌,被哪家音像公司看中了,顶多也就给你60块钱。

但给电影配乐除外。

换句话说,电影是独立于规定以外的特殊宣传工具。

但凡跟电影沾边儿的,如剧本、服装、道具、配乐以及片头、片尾、插曲等等,创作者拿到的酬劳都是最顶级的。”

“我明白了,体现作为一个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的特殊性呗。”高远冲口而出,也明白了,王导要把这首歌融入进电影中去。

王好为没因为他这句多少带点大逆不道的话而生气,反而对他直爽的性格和一点就透的聪明劲儿大加赞赏。

“你这么理解也对,电影在宣传工作中是具有特殊性的。好了,这个我们不多谈,300块,你卖不卖?”

“我当然卖了。”

“小吴,草拟份合同,让高老师签了后把钱给了。”

剧组会计小吴连忙应好,忙活写合同去了。

诸位也各自去忙,屋子里只剩几个年轻人了。

陈佩斯凑过来,嘻嘻笑着对高远说道:“兄弟你牛啊,随便写首歌就卖了300块,都够我挣大半年工资的了,发了笔横财,你不得请客么。”

“浑身上下全是艺术细胞,我也没办法。请客,还是算了吧,我怕二子哥你吃穷我。”高远开玩笑道。

陈佩斯又裂开嘴,露出八颗大白牙,没脸没皮地说道:“又不让你请我去下馆子,你那是什么表情。我听说你和老梁时常在房间里开伙。

干脆这样,你买几个卤味,再炒几个菜,咱就在你屋里吃,就当是咱们给你简单庆祝一下了,你看怎么样?”

这就没法拒绝了。

高远笑着说:“那没问题,择日不如撞日,要不就今晚吧。”

陈佩斯一扭头,见梁晓声、李健群几个都还在,挑着眉毛说道:“几位赏个脸吧,有道是请客不到两头害臊,别让我兄弟抹不开面子。”

梁晓声乐道:“算我一个。”

李健群犹豫片刻,也点点头,“成,也算我一个吧。”

刘小庆摇头说道:“我今晚有事儿,你们聚吧,下次我一定参加。”

张金玲倒是一点都不带含糊的,“我去。”

刘小庆是真有事儿还是找借口,高远根本就不在乎。

你不来我反而放心了。

下午的拍摄又不顺利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佩斯的影响,老爷子发挥得也大失水准。

王好为自然不会跟老同志发火的,不仅不能发火,还得温言细语地安抚。

宽慰好老同志的情绪后,她才烦躁地在屋里踱起了步子。

高远发现,自己在剧组的存在感并不高,导演对剧组和演员的把控非常到位。

自个儿好像是个多余的人。

索性,他拉着梁晓声出了门,奔供销社去买菜。

今年以来,街面上的流动小贩逐渐多了起来,看穿着打扮,大多是周遭的农民兄弟,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扯着嗓子叫卖。

他们大多挎一个竹篮,竹篮上面盖着块粗布,在距离供销社不远的地方四处张望。

遇到路人,主动凑上前,低声说道:“头茬香椿芽,5分钱一斤,要吗?”

又或者问道:“自家老母鸡下的鸡蛋,比供销社便宜2分钱,还不要票,您来点儿不?”

高远就被一个卖香椿芽的大嫂截停了。

他一看香椿芽确实很新鲜,炒个鸡蛋绝对鲜美,就掏出个5分钱的钢镚买了一斤。

老梁是个精打细算的人,见周边的蔬菜、猪肉新鲜且便宜,便对高远说:“干脆在外面买得了。”

高远也着实不想去供销社,一想起要面对那个有缸粗没缸高除了屁股全是腰的娘们儿,他就不寒而栗。

于是点头答应下来。

两人分头转,不到半个小时就买齐了一应食材。

又去卤肉店买了一斤猪头肉、两根红肠,哥儿俩打道回府。

倒不是高远抠门儿,实在是这会儿的海淀非常荒凉,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也不高,他倒是想多买些熟食,卤肉店里也没有啊。

回到房间,两人开始忙活,结果菜择好了二位也傻眼了,没有炒勺,也没有蜂窝煤炉子,根本没办法炒制。

高远眼珠儿一转,怂恿老梁道:“梁哥,要不你去食堂跟大师傅商量商量,请师傅们帮我们做几个菜吧。”

梁晓声是实在人,立马答应下来,“成,我把这些肉和菜给大师傅送过去,不会让他们白帮忙的,说起来,咱买的这些肉菜送给他,他还赚了呢。”

他拎着网兜就走。

一个小时后又拎着个食盒回来。

刚把四个碟子四个碗摆在桌面上,陈佩斯、李健群和张金玲也到了。

后面还跟着个李秀明。

高远再一瞧,蔡明牵着江珊也紧随而至。

“小高老师,久仰大名了,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当17岁的菜菜子咧着大嘴,操着尖锐的嗓音出现在高远面前时,说实话,高远很想跑路。

什么就久仰大名,哪个就三生有幸了?

我真不想跟你认识啊,我又不是郭达,我也不是潘子。

但他也知道,这时候得展现出一名青年编剧的翩翩风度来。

尽量让自己笑得阳光一些,高远说道:“您太客气了,我也听老师们介绍过您,说您是北影厂年龄最小的演员,但演技已经磨炼得相当出色了,是厂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我有幸跟您相识,才真是三生有幸呢。”

蔡明眨着大眼睛打量高远,“真的吗?老师们真这么夸奖过我吗?”

高远一点都不虚,“那还能有假?”

菜菜子故作羞怯道:“哎呀,老师们太过奖了,我其实,就做出了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成绩,不值一提。”

咦……

你很做作啊。

“各位贵客快请坐吧,菜都上桌了,咱们一边一边。”高远掠过菜菜子,伸手请已经快绷不住的诸位落座。

李健群拉过一把椅子来坐下,不明所以地问道:“什么叫一边一边?”

高远笑道:“就是一边吃一边聊。”

江珊靠着他坐下,笑嘻嘻说道:“哥哥说话怎么还带省略的,别人听不懂,你再解释一遍,不说得更多了么?”

高远刮一下她的鼻子,笑道:“就你问题多,哥哥是不会告诉你,哥故意省略几个字,就等着健群姐姐询问,借机跟姐姐多说几句话的。”

“哦,你俩有情况!”

“珊珊,你看人真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